一种应用于别墅上的超小型背包强驱式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0262发布日期:2020-08-18 19:39阅读:7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别墅上的超小型背包强驱式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别墅上的超小型背包强驱式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多层的私人住宅内也出现了安装私人电梯的需求。在使用时,家用电梯区别于现有高层住宅使用的共用电梯,具有载重负荷小、运行楼层少以及井道空间狭小的特点,由于原有的共用电梯为了增加载重而采用对重曳引的方式,导致井道利用效率低,在家用的狭小井道内使用时影响轿厢容积,且对轿厢有最小载重限制,无法满足家用电梯小载荷运行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别墅上的超小型背包强驱式电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别墅上的超小型背包强驱式电梯,包括:导轨架,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利用导轨支架互相连接,并利用导轨支架固定在井道内,且导轨架与井道侧壁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轿架,轿架包括平行于导轨架的连接架和固定在连接架底部上的轿托架,所述连接架与轿托架的组合截面呈l型设置并形成背包式的轿架,所述连接架上设有滑动连接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轿架导靴,所述连接架的中部设有轿架反绳轮;

轿厢,固定在轿架上;

强驱式曳引机,所述强驱式曳引机安装在位于容纳空间的机座上,且强驱式曳引机位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所述强驱式曳引机至少包括对称设置且可同步同向转动的卷筒ⅰ和卷筒ⅱ;

钢丝绳,钢丝绳绕在轿架反绳轮上且两端分别与卷筒ⅰ、卷筒ⅱ连接,并由强驱式曳引机驱动带动轿架进行交替上下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机座安装在井道的底部上,井道的顶部上设有与卷筒ⅰ对应配合的导轮ⅰ、与卷筒ⅱ对应配合的导轮ⅱ,钢丝绳绕在轿架反绳轮上且其两端向上延伸,其中,一端延伸至导轮ⅰ上并由导轮ⅰ换向后与卷筒ⅰ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导轮ⅱ上并由导轮ⅱ换向后与卷筒ⅱ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架的前后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安装板,形成反绳轮安装架,所述轿架反绳轮安装在反绳轮安装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架包括上梁和两个立梁,两个立梁呈对称设置,上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立梁顶部,所述上梁上设有连接轿厢顶部的轿顶固定板,所述轿托架插入到两个立梁之间且其两侧与两个立梁相对的内侧面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轿托架包括轿托框体和设置在轿托框体后端两侧上的轿托连接板,所述轿托框体与轿托连接板的组合成截面呈l型设置的轿托架,并且轿托架利用轿托连接板与立梁的内侧面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缓冲器,设置在井道的底部,用于与轿架活动接触减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强驱式曳引机带动轿架动作,可以省去对重结构,大大减小了轿厢对井道占用的空间,最大化了轿厢面积,提高乘客的乘坐电梯舒适性,有效的提高了井道的空间利用率;而且强驱式曳引机安装在导轨架与井道侧壁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内,可以合理利于井道的空间,同时方便了驱动主机的保养及维修。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满足电梯安全性、运行效果、方便维修的同时减少轿厢运行所需的结构,提高建筑利用率,降低井道空间要求,适合家庭住宅场所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轿架反绳轮、卷筒ⅰ、卷筒ⅱ、导轮ⅰ、导轮ⅱ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图1~4,一种应用于别墅上的超小型背包强驱式电梯,包括:导轨架1,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利用导轨支架互相连接,并利用导轨支架固定在井道内,且导轨架1与井道侧壁之间形成容纳空间;轿架2,轿架2包括平行于导轨架1的连接架21和固定在连接架21底部上的轿托架22,所述连接架21与轿托架22的组合截面呈l型设置并形成背包式的轿架2,所述连接架21上设有滑动连接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轿架导靴3,所述连接架21的中部设有轿架反绳轮4;轿厢5,固定在轿架2上,轿厢5的内部用于载人;强驱式曳引机6,所述强驱式曳引机6安装在位于容纳空间的机座7上,同时所述强驱式曳引机6至少包括减速箱、安装在减速箱上的电机以及对称设置在减速箱上且可同步同向转动的卷筒ⅰ61和卷筒ⅱ62,所述减速箱上设有两端延伸在外的联动轴,所述联动轴两端分别与卷筒ⅰ61和卷筒ⅱ62的轴向连接,以使卷筒ⅰ61和卷筒ⅱ62同步同向转动,所述强驱式曳引机6还包括轴座,联动轴的两端分别轴向穿过卷筒ⅰ61和卷筒ⅱ62与轴座连接,使得卷筒ⅰ61和卷筒ⅱ62的轴向不易发生偏移;钢丝绳8,钢丝绳8绕在轿架反绳轮4上且两端分别与卷筒ⅰ61、卷筒ⅱ62连接,并由强驱式曳引机6驱动带动轿架2进行交替上下运动,进而使轿厢5上下运动;缓冲器11,设置在井道的底部,用于与轿架2活动接触减震,提高别墅电梯的使用效果,同时在当轿厢5失控落下时,保护轿厢5内乘员的安全。

优选的,所述机座7可以是安装在导轨架1的上部上,在安装在导轨架1上部时,机座7与井道侧壁和导轨架1连接固定,并且强驱式曳引机6位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所述机座7还可以设置在井道的侧壁或底部上,而在本实施例中,把机座7安装在井道的底部上,并且井道的顶部上设有与卷筒ⅰ61对应配合的导轮ⅰ10、与卷筒ⅱ62对应配合的导轮ⅱ20,钢丝绳8绕在轿架反绳轮4上且其两端向上延伸,其中,一端延伸至导轮ⅰ10上并由导轮ⅰ10换向后与卷筒ⅰ61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导轮ⅱ20上并由导轮ⅱ20换向后与卷筒ⅱ62连接。通过提到的上述结构,均可以合理使用空间,减少井道的大小,同时便于强驱式曳引机6的检修维护。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21的前后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安装板,形成反绳轮安装架9,所述轿架反绳轮4居中安装在反绳轮安装架9上,而且由于轿架反绳轮4可以转动,因此卷筒ⅰ61和卷筒ⅱ62同步拉动钢丝绳8时,轿架反绳轮4可根据拉扯力转动,以使卷筒ⅰ61和卷筒ⅱ62同步拉扯的力相同。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21包括上梁211和两个立梁212,两个立梁212呈左右对称设置,上梁21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立梁212顶部,所述上梁211上设有连接轿厢5顶部的轿顶固定板213,轿顶固定板213可以加强固定连接轿厢5的效果,所述轿托架22插入到两个立梁212之间且其两侧与两个立梁212相对的内侧面连接,使得轿托架22的一端形成连接架21的下梁,以便于减少连接架21的重量。在上述结构中,轿托架22包括轿托框体221和设置在轿托框体221后端两侧上的轿托连接板222,所述轿托框体221与轿托连接板222的组合成截面呈l型设置的轿托架22,并且轿托架22利用轿托连接板222与立梁212的内侧面连接,上述结构让轿托连接板222竖直连接在立梁212上,连接接触的面积更大,利用螺栓锁紧固定的效果更好,稳定性更高。同时为了加强轿托连接板222的连接强度,所述轿托连接板222和轿托框体221之间连接有轿托加强筋,轿托加强筋的底端连接在轿托框体221上,其左侧面或右侧面与轿托连接板222连接。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加强轿架2的强度,保证轿架2可以长时间在强驱式曳引机6带动升降下不变形。

优选的,所述钢丝绳8可以是由塑料套和设置在塑料套内的钢绳组成的裹塑钢丝绳8,以使钢丝绳8动作时的噪音和振动减小,提高乘客舒适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