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件入料带包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75053发布日期:2020-05-19 20:4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胶件入料带包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胶件入料带包装设备。



背景技术:

对塑胶件进行包装时,需要先将待包装的塑胶件逐一放置在料带对应的孔位上,再进行封装。现有技术中,在塑胶件包装流水线上,设置人工工位,通过工人手动将塑胶件逐一放置在料带对应的孔位上。这种操作方式包装效率低,而且人工成本高。针对具有凹槽的塑胶件50(如图1所示),在将塑胶件放置在料带的孔位上时还需要辨析塑胶件的方向,确保塑胶件凹槽的开口朝上地放置在料带的孔位上。因此,通过工人将塑胶件放置料带的包装方式效率极低,同时,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塑胶件入料带包装设备,实现塑胶件自动进入料带的塑胶件收容槽中,塑胶件的包装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塑胶件入料带包装设备,包括料带、料带传输装置及塑胶件传输装置;

所述料带传输装置包括传输基座、传输带及动力输出机构,所述传输带设置在传输基座上,所述动力输出机构与所述传输带连接并为所述传输带提供动力,所述料带设置在所述传输带上;

所述塑胶件传输装置包括塑胶件盛装出料机构及塑胶件传输落料机构,所述塑胶件盛装出料机构包括振动盘;所述塑胶件传输落料机构具有入料口和落料口;

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与所述塑胶件传输落料机构的所述入料口连通,所述塑胶件传输落料机构的所述落料口设置在所述料带的上方;

所述料带设置有多个用于收容塑胶件的塑胶件收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带还设置有料带限位凸柱;所述料带开设有与所述料带限位凸柱配合的限位孔;

所述料带传输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输基座上的第一限位压合机构,所述第一限位压合机构包括压合转轮,所述压合转轮压持于所述料带限位凸柱配合和所述限位孔配合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胶件传输落料机构包括落料固定组件及落料转动组件;

所述落料固定组件包括圆形筒体及收容于所述圆形筒体内的落料调节部,所述圆形筒体与所述落料调节部形成一环形转动通道;所述落料调节部具有贯穿其自身的塑胶件通过孔;

所述落料转动组件包括四个落料转动块,四个所述落料转动块转动设置于所述环形转动通道内,且四个所述落料转动块以所述环形转动通道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相邻两个所述落料转动块之间形成塑胶件收容通道;

所述入料口及所述落料口均开设在所述圆形筒体上;

所述塑胶件收容通道、所述塑胶件通过孔和所述落料口贯通,或所述塑胶件收容通道和所述入料口贯通,或所述塑胶件收容通道密封于所述圆形筒体和所述落料调节部之间;

所述落料转动块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向所述塑胶件收容通道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落料口与所述入料口呈90°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带设置有与所述塑胶件收容槽配合的料带收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料带传输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输基座上的第二限位压合机构,所述第二限位压合机构包括滚轴及两个滚轴固定件;

两个所述滚轴固定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传输带的两侧;所述滚轴滚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滚轴固定件之间,且滚动压持于所述料带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转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压合转轮平行设置且压持于所述塑胶件收容槽的两端。

本发明提供的塑胶件入料带包装设备,实现塑胶件自动进入料带的塑胶件收容槽中,塑胶件的包装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塑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塑胶件入料带包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塑胶件入料带包装设备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塑胶件入料带包装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落料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落料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塑胶件收容通道432a与入料口贯通时示意图;

图8为塑胶件收容通道432d与入料口贯通时示意图;

图9为塑胶件收容通道432c与入料口贯通时示意图;

图10为塑胶件收容通道432b与入料口贯通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现有技术中,在塑胶件包装流水线上,设置人工工位,通过工人手动将塑胶件逐一放置在料带对应的孔位上。这种操作方式包装效率低,而且人工成本高。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包装效率低且人工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塑胶件入料带包装设备,实现塑胶件自动进入料带的孔位上,塑胶件包装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如图2所示,一种塑胶件入料带包装设备10,包括料带20、料带传输装置30及塑胶件传输装置40。

如图2及3所示,料带传输装置30包括传输基座310、传输带320及动力输出机构330。传输带320设置在传输基座310上,动力输出机构330与传输带320连接并为传输带320提供动力,料带20设置在传输带320上。

如图2所示,塑胶件传输装置40包括塑胶件盛装出料机构410及塑胶件传输落料机构420。塑胶件盛装出料机构410包括振动盘411。塑胶件传输落料机构420具有入料口421和落料口422。

如图2所示,振动盘411的出料口412与塑胶件传输落料机构420的入料口421连通,塑胶件传输落料机构420的落料口422设置在料带20的上方。

如图4所示,料带20设置有多个用于收容塑胶件的塑胶件收容槽21。传输带320设置有与塑胶件收容槽21配合的料带收容槽(图中未示出)。

本发明的塑胶件入料带包装设备10的工作原理为:

如图2所示,首先,将待包装的塑胶件倒入振动盘411,振动盘411通过振动将其盛装的塑胶件逐一输送到其出料口412;由于振动盘411的出料口412与塑胶件传输落料机构420的入料口421连通,故到达振动盘411的出料口412的塑胶件落入塑胶件传输落料机构420的入料口421;

如图2所示,然后,塑胶件传输落料机构420将塑胶件传输至塑胶件传输落料机构420的落料口422;由于塑胶件传输落料机构420的落料口422设置在料带20的上方,故到达塑胶件传输落料机构420的落料口422的塑胶件落入料带20的塑胶件收容槽21中;

如图4所示,动力输出机构330与传输带320连接并为传输带320提供动力,以使得传输带320带动料带20运动;与此同时,振动盘411持续将塑胶件送入塑胶件传输落料机构420的入料口421,以使得塑胶件传输落料机构420的落料口422依次将塑胶件落入料带20的塑胶件收容槽21中,从而实现塑胶件持续进入料带20。

如图4所示,具体的,传输带320还设置有料带限位凸柱322,料带20开设有与料带限位凸柱322配合的限位孔22。通过料带限位凸柱322与限位孔22的配合,使得料带20紧密贴合于传输带320上,防止在料带20的传输过程中出现偏摆移位,确保塑胶件准确落入塑胶件收容槽21中。

如图4所示,具体的,料带传输装置30还包括设置在传输基座310上的第一限位压合机构311,第一限位压合机构311包括压合转轮312,压合转轮312压持于料带20上。具体的,压合转轮312压持于料带限位凸柱322和限位孔22配合处,以确保料带限位凸柱322穿过限位孔22,防止在料带20的传输过程中出现偏摆移位,进一步确保塑胶件准确落入塑胶件收容槽21中。

如图4所示,具体的,压合转轮3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合转轮312平行设置且压持于塑胶件收容槽21的两端。同时对料带20的两端进行压持,使得料带20两端受力均匀,从而使得料带20与传输带320紧密贴合,防止在料带20的传输过程中出现偏摆移位,进一步确保塑胶件准确落入塑胶件收容槽21中。

如图4所示,具体的,料带传输装置30还包括设置在传输基座310上的第二限位压合机构313,第二限位压合机构313包括滚轴314及两个滚轴固定件315。两个滚轴固定件315分别设置在传输带320的两侧,滚轴314转动设置在两个滚轴固定件315之间,且滚轴314滚动压持于料带20上。进一步确保料带20紧密贴合于传输带320上,防止在料带20的传输过程中出现偏摆移位,进一步确保塑胶件准确落入塑胶件收容槽21中。

实际应用中,会遇到需要对塑胶件进行方向区分并确保所有塑胶件50(如图1所示)以同一方向落入塑胶件收容槽21中的情况。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塑胶件入料带包装设备1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的塑胶件传输落料机构420包括落料固定组件423及落料转动组件424。

如图5所示,落料固定组件423包括圆形筒体425及收容于圆形筒体425内的落料调节部426,圆形筒体425与落料调节部426形成一环形转动通道427。落料调节部426具有贯穿其自身的塑胶件通过孔428。

如图6及7所示,落料转动组件424包括四个落料转动块431,四个落料转动块431转动设置于环形转动通道427内,且四个落料转动块431以环形转动通道427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相邻两个落料转动块431之间形成塑胶件收容通道432。入料口421及落料口422均开设在圆形筒体425上。

如图7-10所示,塑胶件收容通道432与塑胶件通过孔428、落料口422贯通,或塑胶件收容通道432与入料口421贯通,或塑胶件收容通道432密封于圆形筒体425和落料调节部426之间。

如图6及7所示,具体的,落料转动块431具有凸起部433,凸起部433向塑胶件收容通道432凸起。

如图5所示,具体的,落料口422与入料口421呈90°夹角。

本发明的塑胶件传输落料机构420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7所示,以下仅对两个方向相反的塑胶件(50a,50b)的入料和出料过程进行说明。四个落料转动块(431a,431b,431c,431d)转动设置于环形转动通道427内,且四个落料转动块431以环形转动通道427(如图5所示)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相邻两个落料转动块431之间形成塑胶件收容通道432,故两个落料转动块431总共形成4个塑胶件收容通道(432a,432b,432c,432d);

如图7所示,落料转动组件424在环形转动通道427内以环形转动通道427的中心为圆心顺时针转动;

如图7所示,当塑胶件收容通道432a与入料口421贯通时,塑胶件432a从入料口421进入塑胶件收容通道432a;与此同时,塑胶件收容通道432b、塑胶件通过孔428、塑胶件收容通道432d和落料口422贯通,塑胶件收容通道432c密封于圆形筒体425和落料调节部426之间;

如图8所示,当塑胶件收容通道432d与入料口421贯通时,塑胶件50b从入料口421进入塑胶件收容通道432d;与此同时,塑胶件收容通道432a、塑胶件通过孔428、塑胶件收容通道432c和落料口422贯通,塑胶件收容通道432b密封于圆形筒体425和落料调节部426之间;此时,落料转动块431a的凸起部433a将塑胶件50a卡住;

如图9所示,当塑胶件收容通道432c与入料口421贯通时,塑胶件收容通道432d、塑胶件通过孔428、塑胶件收容通道432b和落料口422贯通,塑胶件收容通道432a密封于圆形筒体425和落料调节部426之间;此时,塑胶件50b在重力作用下脱出凸起部433b并依次穿过塑胶件收容通道432d、塑胶件通过孔428和塑胶件收容通道432b后从落料口422落下;

如图10所示,当塑胶件收容通道432b与入料口421贯通时,塑胶件收容通道432c、塑胶件通过孔428、塑胶件收容通道432a和落料口422贯通,塑胶件收容通道432d密封于圆形筒体425和落料调节部426之间;此时,塑胶件50a在重力作用下脱出凸起部433a并穿过塑胶件收容通道432a后从落料口422落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以两个塑胶件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实现每次塑胶件收容通道432与入料口421贯通时均有一塑胶件从入料口421进入塑胶件收容通道432;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塑胶件以哪一方向进入塑胶件传输落料机构420的入料口421,塑胶件最终均会以同一方向从落料口落下,实现塑胶件方向的自动调整;同时实现塑胶件的自动传输并使得塑胶件准确落入料带收容槽21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