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显示屏运输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3106发布日期:2020-05-26 16:0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显示屏运输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显示屏运输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lcd)是用于数字型钟表和许多便携式计算机的一种显示器类型。液晶显示屏好处就在于无论是直角显示、低耗电量、体积小、还是零辐射等,都能让使用者享受最佳的视觉环境。随着lcd显示屏的的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lcd显示屏的运输装置产生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在运输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现有的方法大多是通过预设泡沫来保护显示屏,但是该种方法不能完全保证显示屏的完好,同时废弃的泡沫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现有的运输显示屏的过程中,在面对由于高温等原因导致的外部火灾时,没有对显示屏进行保护,导致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显示屏运输的保护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显示屏运输的保护装置,包括机体和设置于机体中的动力腔,所述动力腔中设有动力装置,所述机体中设有降温腔,所述降温腔中设有降温装置,所述机体中设有防震腔,所述防震腔中设有防震装置,所述防震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防震腔左壁的第一缓冲块,所述第一缓冲块中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中滑动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右端转动设有第一防震棉,所述第一防震棉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防震腔左壁连接,所述防震腔左壁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中滑动设有第二缓冲块,所述第二缓冲块中设有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中滑动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二弹簧与所述第三滑动槽内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右端与所述第一防震棉固定连接,所述防震腔右壁固定设有上下对称的第一固定块,所述所述第一固定块左端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左端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防震棉,所述防震腔右壁固定设有第三缓冲块,所述第三缓冲块中设有第四滑动槽,所述第四滑动槽中滑动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通过第四弹簧与所述第四滑动槽内壁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与所述第二防震棉转动连接,所述防震腔前壁设有第五滑动槽,所述第五滑动槽中设有前后延伸的螺纹块,所述防震腔中前后对称设有第四缓冲块,所述第四缓冲块中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第五弹簧与所述第一凹槽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棉,所述第一支撑棉通过第六弹簧与所述第四缓冲块连接,所述第四缓冲块与所述螺纹块固定连接,所述机体上壁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前后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端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中对称设有两个第一磁铁,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固定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下端连接有第七弹簧,所述第七弹簧下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棉,所述第二支撑棉中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机体上壁对称设有两个第二磁铁,所述机体中设有保护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动力腔上壁的电机,所述电机下端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块与所述螺纹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动力腔左壁设有第六滑动槽,所述动力腔上壁设有第七滑动槽,所述第七滑动槽中设有第一控制杆,所述第一控制杆下端连接有第二控制杆,所述动力腔右壁固定设有电磁铁,所述动力腔右侧外壁固定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控制所述电磁铁工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降温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降温腔左壁的通口,所述降温腔左侧外壁通过扭簧连接有挡片,所述降温腔中设有二氧化碳泡沫,所述降温腔底壁设有第八滑动槽,所述第八滑动槽中设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上设有避空槽,所述第一控制杆位于所述避空槽内,所述活塞板通过压力弹簧与所述降温腔内壁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机构简单,使用简便,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和缓冲块与连接杆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的起到防震作用,减少显示屏运输过程中的损坏,同时,通过设置的降温装置,能够在运输过程中遇到火灾时,有效的保护显示屏,减少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用于显示屏运输的保护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参照图1-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显示屏运输的保护装置,包括机体10和设置于所述机体10中的动力腔49,所述动力腔49中设有动力装置,所述机体10中设有降温腔60,所述降温腔60中设有降温装置,所述机体10中设有防震腔12,所述防震腔12中设有防震装置,所述防震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防震腔12左壁的第一缓冲块13,所述第一缓冲块13中设有第一滑动槽14,所述第一滑动槽14中滑动设有第一连接杆15,所述第一连接杆15右端转动设有第一防震棉22,所述第一防震棉22通过第一弹簧16与所述防震腔12左壁连接,所述防震腔12左壁设有第二滑动槽17,所述第二滑动槽17中滑动设有第二缓冲块18,所述第二缓冲块18中设有第三滑动槽20,所述第三滑动槽30中滑动设有第二连接杆21,所述第二连接杆21通过第二弹簧19与所述第三滑动槽20内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1右端与所述第一防震棉22固定连接,所述防震腔12右壁固定设有上下对称的第一固定块27,所述所述第一固定块27左端连接有第三弹簧26,所述第三弹簧26左端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5,所述第二固定块25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防震棉24,所述防震腔12右壁固定设有第三缓冲块28,所述第三缓冲块28中设有第四滑动槽29,所述第四滑动槽29中滑动设有第三连接杆31,所述第三连接杆31通过第四弹簧30与所述第四滑动槽29内壁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31与所述第二防震棉24转动连接,所述防震腔12前壁设有第五滑动槽46,所述第五滑动槽46中设有前后延伸的螺纹块23,所述防震腔12中前后对称设有第四缓冲块63,所述第四缓冲块63中设有第一凹槽43,所述第一凹槽中设有第一支撑杆42,所述第一支撑杆42通过第五弹簧44与所述第一凹槽43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42上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棉40,所述第一支撑棉40通过第六弹簧41与所述第四缓冲块63连接,所述第四缓冲块63与所述螺纹块23固定连接,所述机体10上壁设有通孔32,所述通孔32中前后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杆33,所述第二支撑杆33上端连接有挡板35,所述挡板35中对称设有两个第一磁铁36,所述第二支撑杆33上固定设有挡块37,所述挡块37下端连接有第七弹簧38,所述第七弹簧38下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棉64,所述第二支撑棉64中设有第二凹槽39,所述第二支撑杆33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机体10上壁对称设有两个第二磁铁34,所述机体10中设有保护腔11。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动力腔49上壁的电机50,所述电机50下端连接有螺纹轴48,所述螺纹块23与所述螺纹轴48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动力腔49左壁设有第六滑动槽47,所述动力腔49上壁设有第七滑动槽54,所述第七滑动槽54中设有第一控制杆55,所述第一控制杆55下端连接有第二控制杆53,所述动力腔49右壁固定设有电磁铁51,所述动力腔右侧外壁固定设有温度传感器52,所述温度传感器52控制所述电磁铁51工作。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温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降温腔60左壁的通口61,所述降温腔60左侧外壁通过扭簧连接有挡片62,所述降温腔60中设有二氧化碳泡沫,所述降温腔60底壁设有第八滑动槽57,所述第八滑动槽57中设有活塞板59,所述活塞板59上设有避空槽56,所述第一控制杆55位于所述避空槽56内,所述活塞板59通过压力弹簧58与所述降温腔60内壁连接。

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弹簧16、所述第二弹簧19、所述第三弹簧26、所述第四弹簧30、所述压力弹簧58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五弹簧44、所述第六弹簧41、所述第七弹簧38处于正常状态,所述电磁铁51不工作,

当需要运输显示屏时,打开所述挡板35,将显示屏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棉40上,启动所述电机50,所述电机50带动所述螺纹轴48转动,从而使所述螺纹块23向下运动,所述螺纹块带动所述第四缓冲块63、所述第一支撑杆42、所述第一支撑棉40向下运动,运动至合适位置后,关闭所述电机50,所述第一防震棉22和所述第二防震棉24在所述第一弹簧16、所述第二弹簧19、所述第三弹簧26、所述第四弹簧30作用下将显示屏夹紧,闭合所述挡板50,使所述第一磁铁36和所述第二磁铁34相吸,通过所述第一弹簧16、所述第二弹簧19、所述第三弹簧26、所述第四弹簧30、所述第五弹簧44、所述第六弹簧41、所述第七弹簧38的弹力作用实现对显示屏的防震保护;

当运输过程中发生火灾时,所述温度传感器52控制所述电磁铁51通电,所述电磁铁51具有磁性,使所述第二控制杆53向下运动,所述第二控制杆53带动所述第一控制杆55向下运动,在所述压力弹簧58作用下,使所述活塞板59向后运动,从而使所述降温腔60中的二氧化碳泡沫通过所述通口61进入到所述保护腔11中,从而使外部高温无法进入到所述防震腔12中,达到保护显示屏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