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03651发布日期:2020-10-13 09:3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次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设置物料装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包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用袋来盛装物料是物料盛装的主要包装方式之一,有些无聊需要先装入内袋后再一起装入外袋(即:二次装袋),现阶段,对于装入外袋的过程均为人工操作,具体为:人工将外袋的袋口打开,然后另外一人将装有物料的内袋装入外袋中,采用上述人工装袋的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

2、工作效率低;

3、用工量大,用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二次包装机,实现机械化自动装袋,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次包装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料仓,位于所述料仓顶端进料口上方的所述机架上滑动安装有进料口开合机构,位于所述进料口开合机构上游的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输送带,位于所述输送带上方的所述机架上竖向滑动安装有推料装置,位于所述进料口开合机构上方的所述机架上设有振动整形装置;

位于所述料仓的两侧均设有向所述料仓底部延伸的出料口,与每个所述出料口对应的所述料仓上均摆动安装有袋口开合装置,所述袋口开合装置上设有夹袋机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袋口开合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料仓两侧的第一转轴,每根所述第一转轴上均设有用于对所述料仓上出料口进行封堵的挡板,同侧设置的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均设有所述夹袋机构;

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两端的所述料仓上均设有转轴同步驱动机构,所述转轴同步驱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一转轴的端部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夹袋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铰接座和设置于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驱动臂和摆臂;

还包括第一驱动元件,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座和驱动臂上,所述摆臂上设有向所述挡板施加压力的压块。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块的施压侧设有橡胶块。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块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端朝向所述挡板;所述凹槽内设有所述橡胶块,所述橡胶块延伸至所述凹槽的外部。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橡胶块上多条长槽,所述长槽沿所述橡胶块的长度方向延伸。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摆臂设有两个、并分布于所述驱动臂的两侧。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转轴同步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料仓上的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两端均铰接有驱动连杆,两所述驱动连杆分别与一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位于所述料仓下方的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二输送带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效果是:

由于该二次包装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料仓,位于料仓顶端进料口上方的机架上滑动安装有进料口开合机构,位于进料口开合机构上游的机架上设有第一输送带,位于输送带上方的机架上竖向滑动安装有推料装置,位于进料口开合机构上方的机架上设有振动整形装置;位于料仓的两侧均设有向料仓底部延伸的出料口,与每个出料口对应的料仓上均摆动安装有袋口开合装置,袋口开合装置上设有夹袋机构;位于料仓下方的机架上设有第二输送带,基于上述结构,该二次包装机在工作中,推料装置向上移动,之后装有物料的内袋送至第一输送带上、并通过第一输送带往下游输送,之后,推料装置下行、并将装有物料的内袋推送至进料口开合机构上,之后通过振动整形装置对装有物料的内袋进行挤压整形,之后,进料口开合机构打开,装有物料的内袋便落入料仓内,在上述过程中,通过夹袋机构将袋口处的外袋两侧夹紧,当装有物料的内袋落入料仓后,料仓两侧的袋口开合装置进行摆动,不仅实现出料口的开启,而且使得外袋袋口打开,此时,装有物料的内袋便落入外袋内;装袋完成后。

综上所述,采用该二次包装机,实现了机械化自动进行二次装袋,与传统人工装袋的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工作连续性,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用工量和用工成本。

由于袋口开合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料仓两侧的第一转轴,每根第一转轴上均设有用于对料仓上出料口进行封堵的挡板,同侧设置的挡板与第一转轴之间均设有夹袋机构;位于第一转轴两端的料仓上均设有转轴同步驱动机构,转轴同步驱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一转轴的端部相连,从而通过料仓两侧的夹袋机构分别夹住外袋袋口处的一侧,之后,通过转轴同步驱动机构同步带动两第一转轴旋转,两第一转轴旋转会带动与其对应的挡板进行摆动动作,当挡板离开料仓的过程中,会带动被夹住的外袋向两侧移动,实现袋口的张开,同时,出料口敞开,料仓内的物料便会落入撑开口的袋内,反之,袋口靠拢。实现了对袋口的机械化开合工作,且在袋口开合的过程中,外袋始终处于被夹持状态,为装有物料的内袋顺利的进入外袋提供了保证。

由于夹袋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铰接座和设置于挡板上设有第二铰接座,第二铰接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有驱动臂和摆臂;还包括第一驱动元件,第一驱动元件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铰接座和驱动臂上,摆臂上设有向挡板施加压力的压块,从而在工作中,铰接于第一铰接座和驱动臂之间的第一驱动元件动作,会带动驱动臂动作,驱动臂会带动第二转轴旋转,第二转轴会带动摆臂进行摆动动作,摆臂会同步带动压块进行摆动,当压块与挡板脱离时,可将外袋置于压块和挡板之间、或使外袋从两者之间脱离,当压块与挡板相互抵靠在一起时,外袋便被夹持在压块与挡板之间。采用该夹袋机构实现了外袋的机械化夹持,结构简单,夹持可靠性高,为实现机械化自动撑开袋口奠定了基础。

由于压块的施压侧设有橡胶块,从而通过橡胶块的弹性变形来增大与外袋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外袋可靠的被夹持在橡胶块和挡板之间;同时,通过橡胶块可以增加其与外袋之间的摩擦力,有助于外袋被可靠夹持住。

由于压块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开口端朝向挡板;凹槽内设有橡胶块,橡胶块延伸至凹槽的外部,从而通过凹槽便于橡胶块在压块上的定位和固定。

由于橡胶块上多条长槽,长槽沿橡胶块的长度方向延伸,从而通过长槽来进一步增加橡胶块与外袋之间的摩擦力,可有效防止在夹持过程中外袋脱落的问题。

由于摆臂设有两个、并分布于驱动臂的两侧,从而通过两个摆臂来带动压块摆动,保证了摆动工作中受力的均匀性,且有效提高了第二转轴与压块之间的结构强度。

由于转轴同步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料仓上的第二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元件的两端均铰接有驱动连杆,两驱动连杆分别与一第一转轴固定连接,从而第二驱动元件的驱动端动作,会带动一侧的驱动连杆摆动,摆动的驱动连杆会带动第一转轴旋转,由于第二驱动元件是转动安装在料仓上的,为了保证平衡性,其中一驱动连杆动作,势必会带动另一侧的驱动连杆摆动,进而实现两第一转轴的同步旋转、及挡板的摆动,结构简单,对第一转轴的同步驱动效果好,为机械化开合袋口提供可靠动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中料仓及其上袋口开合装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面视图;

图5是图3中夹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101-第一输送带;102-第二输送带;2-料仓;201-出料口;3-袋口开合装置;301-第一转轴;302-挡板;4-夹袋机构;401-第一铰接座;402-第二铰接座;403-第二转轴;404-驱动臂;405-摆臂;406-第一驱动元件;407-压块;408-橡胶块;409-长槽;5-转轴同步驱动机构;501-第二驱动元件;502-驱动连杆;6-进料口开合机构;7-振动整形装置;8-推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二次包装机,包括机架1,该机架1上设有竖向设置的料仓2,该料仓2为中空结构,位于料仓2的两侧均设有向料仓2底部延伸的出料口201,与每个出料口201对应的料仓2上均摆动安装有袋口开合装置3,该袋口开合装置3上设有夹袋机构4;位于料仓2顶端进料口上方的机架1上滑动安装有进料口开合机构6,位于进料口开合机构6上游的机架1上设有第一输送带101,位于输送带7上方的机架1上竖向滑动安装有推料装置8,位于进料口开合机构6上方的机架1上设有振动整形装置7;位于料仓2下方的机架1上设有第二输送带102。上述所述的进料口开合机构6、振动整形装置7和推料装置8的具体结构均在本申请人所申请的整形装箱机(公开号为cn208828245u)中公开,故在此不多加赘述。

该袋口开合装置3包括转动安装于料仓2两侧的第一转轴301,每根第一转轴301上均设有用于对料仓2上出料口201进行封堵的挡板302,同侧设置的挡板302与第一转轴301之间均设有夹袋机构4;位于第一转轴301两端的料仓2上均设有转轴同步驱动机构5,每个转轴同步驱动机构5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一转轴301的端部相连(参见图3和图4)。

如图5所示,该夹袋机构4包括设置于第一转轴301上的第一铰接座401和设置于挡板302上设有第二铰接座402,该第二铰接座402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403,该第二转轴403上设有驱动臂404和摆臂405;还包括第一驱动元件406,该第一驱动元件406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铰接座401和驱动臂404上,该摆臂405上设有向挡板302施加压力的压块407,作为优选,该压块407上设有凹槽(图中未以标号的形式示出),该凹槽的开口端朝向挡板302、且凹槽内设有橡胶块408,该橡胶块408延伸至凹槽的外部;该橡胶块408的施压侧上多条长槽409,该长槽409沿橡胶块408的长度方向延伸。

该转轴同步驱动机构5包括转动安装于料仓2上的第二驱动元件501,该第二驱动元件501的两端均铰接有驱动连杆502,两驱动连杆502分别与一第一转轴301固定连接。

在本方案中,该第一驱动元件406和第二驱动元件501均为气缸或油缸;该摆臂405设有两个、并分布于驱动臂404的两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