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带式焙烧机的跨内吊装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51184发布日期:2020-10-17 02:2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带式焙烧机的跨内吊装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焙烧机安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带式焙烧机的跨内吊装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焙烧机作为一种大型构件,具有着安装精度要求苛刻、设备保密程度高、设备单件多、重量大的特性,其安装工序一直是项目施工的重难点。关于焙烧机的安装工序,在目前处于公开状态的专利文件中,仅有公开号分别为cn105783516a、cn102401564a,申请人均为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的两篇中国发明专利文件,分别公开两种关于带式焙烧机的具体安装方法。这两张安装方法解决了传统方式焙烧机安装无在先可行方案进行参照的问题,为带式焙烧机的安装建立了安全、可靠的实施标准。

但对于这两种安装方法而言,其均是采用大型吊装设备实现跨外吊装安装,待焙烧机本体、炉罩系统安装完毕后,再进行钢结构厂房上部结构的安装及彩板封闭。但由于跨外吊装法受到作业半径和起吊高度的限制,100吨以下的吊车仅能吊装近端的构件而远端构件必须使用100吨以上吊车,整个吊装方法对于吊车规格要求极高,导致项目的实施成本居高不下,且实施安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带式焙烧机的跨内吊装安装方法,其可以有效降低整个项目对于吊车规格的要求,从而降低项目的实施成本。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带式焙烧机的跨内吊装安装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s1、进行焙烧机钢结构厂房下部结构的安装,形成半厂房结构,同时,于半厂房结构中安装钢结构平台,以形成焙烧机安装基础,之后,在焙烧机安装基础上对所述焙烧机的中心线进行放线;

s2、利用吊装装置,将所述带式焙烧机的头轮组件吊运进入至所述半厂房结构当中,之后,于半厂房结构当中完成头轮组件的安装工序;

s3、进行焙烧机钢结构厂房上部结构的安装,以形成厂房结构;之后,再在厂房结构中搭建厂房行车;

其中,在进行焙烧机钢结构厂房上部结构的安装过程中,预留临时吊装孔;

s4、利用吊装装置,将所述带式焙烧机的其余构件通过临时吊装孔吊运卸载至所述厂房结构当中,同时,利用厂房行车吊装输送带式焙烧机的其余构件,并完成整个带式焙烧机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头轮组件包括有头轮下部骨架和头轮本体。

优选的,所述钢结构厂房的下部结构包括有下部柱;所述钢结构厂房的上部结构包括有上部柱、厂房横梁、厂房行车梁和屋面梁。

优选的,在步骤s3中,以预留部分厂房横梁不安装的方式,形成临时吊装孔,待整个带式焙烧机完成安装后再对这些厂房横梁进行安装。

优选的,在步骤s4中,进行檩条和彩板安装,以封闭厂房结构。

优选的,在步骤s2中,首先将头轮下部骨架吊装进入至半厂房结构当中,待头轮下部骨架于焙烧机安装基础上安装完成具备头轮本体就位条件后,再将头轮本体吊装进入至半厂房结构内,进行头轮本体的安装。

优选的,在步骤s3进行的同时,完成焙烧机中部骨架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厂房行车的数量为两台。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有:

(1)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跨内吊装安装方法,其主要先吊运头轮组件至半厂房结构当中,待头轮组件安装完毕后,依次搭建厂房的剩余结构,然后再利用厂房本身所自带的行车对带式焙烧机的其余构件的进行吊装,从而避免了传统方式当中,受到作业半径的影响,必须采用较高规格吊车的情况发生,进而降低了项目的实施成本。

(2)在传统的跨外吊装过程当中,当构件吊运至跨内以后,吊车司机无法查看到跨内的安装就位情况,整个吊运过程均需要利用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指挥,而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安装方法当中,在操作行车的同时,构件的安装状态可视,极大地提高构件安装的安全性和安装效率,缩短了单项安装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厂房结构示意图。

【具体符号说明】

10-下部结构,20-上部结构,30-安装基础,40-厂房行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出现“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1提出一种用于带式焙烧机的跨内吊装安装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s1、进行焙烧机钢结构厂房下部结构的安装,形成半厂房结构,同时,于半厂房结构中安装钢结构平台,以形成焙烧机安装基础,之后,在焙烧机安装基础上对所述焙烧机的中心线进行放线;

s2、利用吊装装置,将所述带式焙烧机的头轮组件吊运进入至所述半厂房结构当中,之后,于半厂房结构当中完成头轮组件的安装工序;

s3、进行焙烧机钢结构厂房上部结构的安装,以形成厂房结构;之后,再在厂房结构中搭建厂房行车;

其中,在进行焙烧机钢结构厂房上部结构的安装过程中,预留临时吊装孔;

s4、利用吊装装置,将所述带式焙烧机的其余构件通过临时吊装孔吊运卸载至所述厂房结构当中,同时,利用厂房行车吊装输送带式焙烧机的其余构件,并完成整个带式焙烧机的安装。

上述的钢结构厂房即指焙烧机厂房钢骨架结构,而半厂房结构即指仅安装有下部结构的钢骨架结构,而厂房结构即指同时安装有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的钢骨架结构。

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钢结构厂房的下部结构包括有下部柱;所述钢结构厂房的上部结构包括有上部柱、厂房横梁、厂房行车梁和屋面梁。

另外,更为重要的,在本实施例1中,上述的头轮组件则具体指头轮下部骨架和头轮本体,这两种重量最大,厂房行车规格难以满足,只能采用跨外吊装设备直接进行吊装的构件。

本实施例1主要先吊运头轮组件至半厂房结构当中,待头轮组件安装完毕后,再搭建厂房的剩余结构,之后,再利用厂房本身所自带的行车对带式焙烧机的其余构件的进行吊装,从而避免了传统方式当中,受到作业半径的影响,而导致必须采用较高规格吊车的情况发生。本实施例1的整个方案对厂房行车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具有实施效率高、实施成本低的优势,具有较强的非显而易见性。

另外,在传统的跨外吊装过程当中,当构件吊运至跨内以后,吊车司机无法查看到跨内的安装就位情况,整个吊运过程均需要利用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指挥,而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安装方法当中,在操作行车的同时,构件的安装状态可视,极大地提高构件安装的安全性和安装效率,缩短了单项安装周期。

依据本方法实际应用对象,按照原本项目原计划和工期要求,需包月1台75吨履带吊车4个月和1台100吨汽车2个月的时间,而采用本方法,厂房行车是厂房结构所自带的,所以仅需要部署一台25吨吊车,节约了项目机械费约40万元。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1中,在步骤s3进行的同时,完成焙烧机中部骨架的安装。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1中,在步骤s3中,以预留部分厂房横梁不安装的方式,形成临时吊装孔,待整个带式焙烧机完成安装后再对这些厂房横梁进行安装,实施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形成临时吊装孔。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首先将头轮下部骨架吊装进入至半厂房结构当中,待头轮下部骨架于焙烧机安装基础上安装完成具备头轮本体就位条件后,再将头轮本体吊装进入至半厂房结构内,进行头轮本体的安装。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1中,临时吊装孔形成于整个厂房1、2号线的位置。而尾轮的位置则处于32和33线,由于尾轮安装就位所需要的条件比头轮更复杂,因此厂房上部结构安装时,需将33和34线的上部柱预留出来,以便于后面的尾轮吊装。

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传统方式待整个焙烧机组装完毕后再安装吊装面处的厂房上部结构,本实施例1中的厂房上部结构更早地被完全安装就位,所以其封闭工序中檩条和彩板安装更早具备实施条件,可与焙烧机的安装工序同步进行,从而将焙烧机的安装环境从室外施工(在未封闭厂房内施工可以被视为一种室外施工)改进成室内施工。其具有以下优势:

(a)厂房封闭后,夜间照明效果增强,夜间加班施工更加安全;

(b)为耐材施工提供了更好的断水条件,可以提高耐材施工的便利性和质量控制。

在本实施例1中,厂房行车的具体数量为两台,1台用于卸车,另外1台连续不断地进行安装,无卸车任务时2台行车均可投入安装,相较于跨外吊装,厂房行车的吊装效率、便利性、安全性均有着明显优势。

另外,在本实施例1中,关于焙烧机炉罩系统、上料系统等安装顺序具体为:

焙烧机设备构件安装(含上下部台车就位)→头轮尾轮剩余安装完善→炉罩系统框架安装→侧墙版安装(开始交付砌筑)→炉罩系统安装(从尾部向头部安装)→返料宽皮带、多辊布料器安装→铺底料、铺边料料仓和溜槽安装→宽皮带和梭式布料器安装。

整个安装流程中,铺底料、铺边料通廊、彩板等部分工序未详尽描述,均可以穿插施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