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取布料用的针爪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0906发布日期:2020-10-28 12:41阅读:92来源:国知局
抓取布料用的针爪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抓取结构技术领域,更加具体的,涉及抓取布料用的针爪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服装等行业普遍采用各种自动缝纫设备,其中很多设备在运转过程中涉及到布料的抓取,随着人工成本的逐年增加,服装行业出现明显的用工荒现象,迫切需要智能缝纫设备取代人工作业,研制出高效的布料分离设备是实现智能缝制的第一步,随着自动缝纫

设备行业的发展,用于对于自动缝纫设备提供布料的抓取设备也显得至关重要,可参见申请号为“cn202010291018.7”,名称为“布料抓取总成”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布料抓取总成,其包括基准板、伸缩臂座、伸缩臂组、在所述伸缩臂组的末端固定设置的针爪安装座和在针爪安装座上固定的针爪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在基座板上设置的伸缩臂组来承载针爪机构,通过针爪机构上伸出的针爪和与针爪弯曲方向相反的拉簧上的钢柱配合使得针爪刺入布料后具有较为牢靠的固定性能。

然而上述抓取总成中的针爪机构,每次针爪出针时,都需要通过具有曲度的滑道运动,针爪被迫沿着上述滑道挤压导出针体,并受到弯曲,上述针爪出针方式本身磨损严重,十分影响其使用寿命针爪,

并且,针爪以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方式刺入布料后,头部保持悬空,在布料被抓起时,布料的自重容易给针爪造成较大的负荷,进而导致针爪断裂,此时需要重新更换针爪。因此,上述结构中,爪针难以保持有较高的使用寿命。

基于以上现有针爪机构的缺陷,有必要对其进一步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抓取布料用的针爪机构。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抓取布料用的针爪机构,包括:

缸体,所述缸体包括在其下端面设置有横向贯穿整个缸体的凹槽,所述凹槽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同轴的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在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横向延伸的凸筋;

滑块,其被活动设置在所述缸体中,在所述滑块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孔数量对应的多组针爪,所述针爪插设在所述第一导向孔内;

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滑块进行往复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设置在靠近所述缸体端部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缸体包括在其端部固定设置的固定块,所述凹槽成型在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缸体中部位置,所述缸体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孔的一侧的端面上形成缺口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为气缸。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针爪设置有五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针爪的两端分别被支撑在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之间,可以有效防止在布料质量较大时,针爪可能被压弯变形的隐患;大大提高了针爪的使用寿命,且有效避免了针爪在抓取布料中,同时与多片布料固定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沿着图2中b-b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发明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仰视示意图。

图7为沿着图6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4,抓取布料用的针爪机构,包括缸体1,所述缸体1包括在其下端面设置有横向贯穿整个缸体1的凹槽10,具体的,所述凹槽10设置在靠近所述缸体1端部位置。所述缸体1包括在其端部固定设置的固定块4,所述凹槽10成型在所述固定块4的上端面上。

所述凹槽10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同轴的第一导向孔101和第二导向孔102,在所述凹槽10的底部设置有横向延伸的凸筋11;在所述缸体1中中活动设置有滑块2,在所述滑块2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孔101数量对应的多组针爪3,所述针爪3插设在所述第一导向孔101内。

还包括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滑块2进行往复运动。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缸体1内设置有气缸的活塞腔,在所述活塞腔内设置气缸的塞杆,所述塞杆的端部与所述滑块2固定,在缸体1的侧壁上对应的开设用于与所述活塞腔内连通供气孔以及出气孔。滑块2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推动针爪3沿着第一导向孔101穿过并最终进入所述第二导向孔102内。当然驱动机构也可以设置为其它用于推动滑块2的机构,例如,驱动机构也可以设置为丝杆螺母,

本技术:
中对于驱动机构的类型不加以限制。

上述结构中,在将整个缸体1向下压紧在堆叠的布料表面时,与缸体1下端面接触的布料,在凹槽10两侧的侧壁之间的部分向凹槽10的底面隆起,且与凹槽10的底部的凸筋11顶靠以限制上述隆起的高度,此时可针爪3在驱动机构的推动下,穿过上述隆起部分即完成与所述布料的固定,此外由于通过了凸筋11限制了隆起的高度,可以有效避免在针爪3穿过所述凹槽10的路径上,有两个堆叠的布料的隆起,因而避免了针爪3同时穿过两堆叠布料的情况。

进一步的,由于针爪3是以水平方向刺向位于凹槽10内布料的隆起部分,且刺入布料后进入至所述第二导向孔内,因此在完成与布料的固定后,针爪3的两端分别被支撑在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之间,可以有效防止在布料质量较大时,针爪3可能被压弯变形的隐患。

实施例2:参见图5至图9,所述凹槽10设置在所述缸体1中部位置,所述缸体1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孔102的一侧的端面上形成缺口部5。

实施例2结构其余同实施例1,在此不加以赘述。实施例2中具体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实施例2中,所述缸体1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孔102的一侧的端面上形成缺口部5,因为在整个缸体1的下端面与布料压紧时,缺口部5的端面低于缸体1其余部分的下端面高度,因此缺口部5处不与布料压紧。可以使得凹槽10内的布料更容易形成隆起,以便于针爪3刺入。

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述针爪3设置有五组,当然根据实际布料可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对应针爪3的数量,本申请中对于上述数量不加以限制。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抓取布料用的针爪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缸体(1),所述缸体(1)包括在其下端面设置有横向贯穿整个缸体(1)的凹槽(10),所述凹槽(10)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同轴的第一导向孔(101)和第二导向孔(102),在所述凹槽(10)的底部设置有横向延伸的凸筋(11);

滑块(2),其被活动设置在所述缸体(1)中,在所述滑块(2)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孔(101)数量对应的多组针爪(3),所述针爪(3)插设在所述第一导向孔(101)内;

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滑块(2)进行往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取布料用的针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设置在靠近所述缸体(1)端部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抓取布料用的针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包括在其端部固定设置的固定块(4),所述凹槽(10)成型在所述固定块(4)的上端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取布料用的针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设置在所述缸体(1)中部位置,所述缸体(1)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孔(102)的一侧的端面上形成缺口部(5)。

5.如权利要求1或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抓取布料用的针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为气缸。

6.如权利要求1或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抓取布料用的针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爪(3)设置有五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抓取布料用的针爪机构,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包括在其下端面设置有横向贯穿整个缸体的凹槽,所述凹槽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同轴的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在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横向延伸的凸筋;在所述缸体中活动设置有滑块,在所述滑块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孔数量对应的多组针爪,所述针爪插设在所述第一导向孔内;还包括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滑块进行往复运动。本发明的针爪机构有效避免了针爪在抓取布料中,同时与多片布料固定的弊端。

技术研发人员:林健君;周军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聚华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4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