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软片叠放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4136发布日期:2020-09-18 20:0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软片叠放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橡胶生产包装领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cn101602411a公开了一种板蜡自动包装线,采用皮带输送将块状板蜡向前抛送,板蜡下落一定的高度,多块板蜡即可堆叠成垛,然后进行装袋包装。在氟橡胶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氟橡胶成品为比较柔软的条块状,无法采用块状板蜡的抛送堆叠方式,所以目前均采用人工将多片胶片叠垛后装入塑料袋内,整个过程均为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容易对成品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柔软的条块状氟橡胶能够自动叠放成垛,便于实现后续的自动包装,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全自动软片叠放机,它包括软片输送机构1,软片输送机构1的左右侧梁上设有叠片驱动机构2,叠片驱动机构2驱动接片架3实现前后移动,左右两侧的接片架3之间设有多个可自由转动的托片辊7,接片架3处于后位时所有托片辊7均隐藏于软片输送机构1的下方,所述软片输送机构1的左右侧梁前部还设有挡片气缸4,挡片气缸4驱动挡片板5实现前后移动,挡片板5位于托片辊7上方且靠近托片辊7,挡片板5处于后位时隐藏于软片输送机构1的下方,所述软片输送机构1的左右侧梁前端还设有侧整形气缸6,侧整形气缸6驱动侧整形板8实现左右移动,侧整形板8位于托片辊7上方且靠近托片辊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软片a输送至软片输送机构1的前端出口时,叠片驱动机构2驱动接片架3和托片辊7向前移动,其移动速度与软片输送机构1的输送速度一致,当软片a继续向前输送时,软片a的前端从高往低落下至托片辊7上,并随托片辊7继续向前输送,当接片架3和托片辊7到达前位时,整个软片a已完全铺放在托片辊7上,此时挡片气缸4驱动挡片板5向前伸出,左右侧整形气缸6驱动侧整形板8也伸出,使软片a保持在托片辊7上的合适位置,然后接片架3和托片辊7往后移动,挡片板5阻挡住软片a的后端,因托片辊7的转动阻力很小,因此在托片辊7往后移动的过程中,软片a不会随托片辊7往后移动或卷曲,这样软片a就可自动叠放至下方的承接机构上,当接片架3和托片辊7到达后位后,即完成了一个软片a的自动叠放过程,然后挡片板5和侧整形板8复位,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从而实现了软片a的叠放成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软片输送机构1、前后移动的托片辊7、前后移动的挡片板5和左右移动的侧整形板8等机构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软片a的自动叠放成垛,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人工叠放造成的成品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轴测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初始状态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3是托片辊7向前移动过程中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托片辊7向后移动前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4,一种全自动软片叠放机,它包括软片输送机构1,软片输送机构1的左右侧梁上设有叠片驱动机构2,叠片驱动机构2驱动接片架3实现前后移动,左右两侧的接片架3之间设有多个可自由转动的托片辊7,接片架3处于后位时所有托片辊7均隐藏于软片输送机构1的下方,所述软片输送机构1的左右侧梁前部还设有挡片气缸4,挡片气缸4驱动挡片板5实现前后移动,挡片板5位于托片辊7上方且靠近托片辊7,挡片板5处于后位时隐藏于软片输送机构1的下方,所述软片输送机构1的左右侧梁前端还设有侧整形气缸6,侧整形气缸6驱动侧整形板8实现左右移动,侧整形板8位于托片辊7上方且靠近托片辊7。



技术特征:

1.一种全自动软片叠放机,它包括软片输送机构(1),其特征在于:软片输送机构(1)的左右侧梁上设有叠片驱动机构(2),叠片驱动机构(2)驱动接片架(3)实现前后移动,左右两侧的接片架(3)之间设有多个可自由转动的托片辊(7),接片架(3)处于后位时所有托片辊(7)均隐藏于软片输送机构(1)的下方,所述软片输送机构(1)的左右侧梁前部还设有挡片气缸(4),挡片气缸(4)驱动挡片板(5)实现前后移动,挡片板(5)位于托片辊(7)上方且靠近托片辊(7),挡片板(5)处于后位时隐藏于软片输送机构(1)的下方,所述软片输送机构(1)的左右侧梁前端还设有侧整形气缸(6),侧整形气缸(6)驱动侧整形板(8)实现左右移动,侧整形板(8)位于托片辊(7)上方且靠近托片辊(7)。


技术总结
一种全自动软片叠放机,它包括软片输送机构1,软片输送机构1的左右侧梁上设有叠片驱动机构2,叠片驱动机构2驱动接片架3实现前后移动,左右两侧的接片架3之间设有多个可自由转动的托片辊7,接片架3处于后位时所有托片辊7均隐藏于软片输送机构1的下方,软片输送机构1的左右侧梁前部还设有挡片气缸4,挡片气缸4驱动挡片板5实现前后移动,挡片板5位于托片辊7上方且靠近托片辊7,挡片板5处于后位时隐藏于软片输送机构1的下方,软片输送机构1的左右侧梁前端还设有侧整形气缸6,侧整形气缸6驱动侧整形板8实现左右移动,侧整形板8位于托片辊7上方且靠近托片辊7。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软片的自动叠放成垛,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刚;管青云;张海田;赵兴海;张磊;高天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博实橡塑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3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