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隔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0181发布日期:2020-11-13 12:2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阻隔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型,进一步的,涉及一种阻隔瓶,尤其涉及一种瓶体的底部设置有阻隔层的阻隔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条件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乳品、乳制品饮料、复合型果汁及果蔬汁等饮料制品发展迅猛,而此类饮料制品在货架期内受光照、氧气等作用下极易发生变质,导致口味或功效受损。目前此类饮料制品采用的包装多选用具备阻隔性能的复合膜纸罐、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pe(聚乙烯)瓶、玻璃瓶或金属罐等,其中pet瓶型包装方面,大多采用在pet原料中添加阻隔剂的方法,如添加阻光剂、阻氧剂等,以保证pet瓶型能够对光照和氧气进行阻隔,进而形成对内容物的保护,达到延长货架期的目的。

然而随着欧洲限塑令的实施推广,我国的pet行业也推出了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要求,即实现对pet原料的回收再利用,而现用的pet瓶型采用添加阻隔剂的方法制成,导致无法再对pet瓶型所产生的材料进行回收利用,导致饮用后的pet材料的浪费,阻碍pet瓶型的进一步发展。

现有技术中,虽然有企业对pet瓶体采取阻隔措施,但都仅限于对瓶身的阻隔,而瓶底作为pet瓶体的一部分往往被忽视,因此现有的pet瓶体存在极大地阻隔漏洞,导致内容物无法受到完全的保护而出现变质的情况,无法真正达到延长产品货架期的目的。

针对相关技术中在pet瓶体的底部存在阻隔漏洞,无法对内容物起到充分保护作用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阻隔瓶,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隔瓶,在瓶底喷涂有阻隔涂层,有效避免了光线、空气和水分对内容物保质期造成的影响,不仅保证了瓶体大部分材料可回收利用,而且消除了瓶体的底部阻隔漏洞,通过阻隔涂层与全阻隔标签相配合能够对瓶体起到全方位阻隔的作用,满足内容物对阻隔性能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隔瓶,包括瓶身、瓶口和瓶底,所述瓶身的内部形成有容放内容物的腔室,所述瓶口设置于所述瓶身的顶部且与所述腔室贯通,所述瓶底设置于所述瓶身的底部,所述瓶底的内壁上喷涂有能对光线、气体和水分进行阻隔的阻隔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阻隔涂层的厚度小于等于0.5微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阻隔涂层采用碳素、硅氧化合物或者环氧胺喷涂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瓶身的外壁上设置有全阻隔标签,所述全阻隔标签靠近所述瓶身的侧面上设置有能对光线进行阻隔的阻隔层,所述全阻隔标签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瓶口的底部,所述全阻隔标签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瓶底的顶部,且所述全阻隔标签的底部覆盖所述阻隔涂层的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全阻隔标签为薄片状结构,所述全阻隔标签沿所述瓶身的周向固定套设于所述瓶身的外侧,所述全阻隔标签靠近所述瓶身的侧面与所述瓶身的外壁相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全阻隔标签对所述阻隔涂层覆盖位置的高度大于等于2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阻隔层采用炭黑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瓶口处加盖有能对光线、气体和水分进行阻隔的瓶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瓶盖采用pet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瓶身、所述瓶口和所述瓶底均采用pet材料制成,且所述瓶身、所述瓶口和所述瓶底一体成型。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阻隔瓶的特点及优点是:在瓶底的内壁上喷涂有阻隔涂层,通过阻隔涂层能够对光线、气体和水分进行阻隔,消除了瓶体底部的阻隔漏洞,其与全阻隔标签相配合可达到对瓶体整体的阻隔效果,满足内容物对阻隔性能的要求,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阻隔涂层仅涂设于瓶底,瓶身和瓶口均采用不添加阻隔剂的pet材料制成,大大减少了阻隔剂材料的使用量,保证后期pet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也极大地减轻了回收工作量和回收难度,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阻隔瓶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阻隔瓶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阻隔瓶与瓶盖和全阻隔标签配合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阻隔瓶在瓶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阻隔瓶在对阻隔层喷涂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阻隔瓶在对阻隔层喷涂完成状态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标号为:

1、瓶身;101、腔室;

2、瓶口;3、瓶底;

301、底部中心区域;3011、中心点;

302、底部边缘区域;4、阻隔涂层;

5、瓶盖;6、全阻隔标签;

7、喷枪;701、喷头;

7011、喷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隔瓶,包括瓶身1、瓶口2和瓶底3,瓶身1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筒状结构,瓶身1的内部形成有容放内容物的腔室101,瓶口2位于瓶身1的上方,瓶口2的底部与瓶身1的顶部连接,且瓶口2与腔室101相贯通,瓶底3位于瓶身1的下方,瓶底3的顶部与瓶身1的底部连接,在瓶底3的内壁上喷涂有能对光线、气体和水分进行阻隔的阻隔涂层4。

本实用新型在瓶底3的内壁上喷涂有阻隔涂层4,通过阻隔涂层4能够对光线、气体和水分进行阻隔,使得瓶底3既能够阻隔光线,又能够阻隔空气和水分等对内容物的货架期和保鲜有影响的物质,避免外界氧气等气体的进入到阻隔瓶内,防止阻隔瓶内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流失,有效消除了瓶体底部的阻隔漏洞。本实用新型中的阻隔涂层4仅涂设于瓶底3,瓶身1和瓶口2均采用不添加阻隔剂的pet材料制成,大大减少了阻隔剂材料的使用量,保证后期pet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也极大地减轻了回收工作量和回收难度,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进一步的,瓶身1、瓶口2和瓶底3均可采用但不限于pet材料制成,在制成瓶身1、瓶口2和瓶底3的pet材料中不添加阻光剂和阻氧剂。

进一步的,瓶身1、瓶口2和瓶底3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阻隔涂层4的厚度小于等于0.5微米,既保证阻隔涂层4能够达到阻隔光线的目的,又不会对瓶底3产生影响。

进一步的,阻隔涂层4可采用但不限于碳素、硅氧化合物(siox)或者环氧胺喷涂形成。其中:当采用碳素喷涂时,形成的阻隔涂层4为等离子涂层;当采用硅氧化合物喷涂时,形成的阻隔涂层4为无机涂层;当采用环氧胺喷涂时,形成的阻隔涂层4为有机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瓶身1的外壁上设置有全阻隔标签6,全阻隔标签6靠近瓶身1的侧面上设置有能对光线进行阻隔的阻隔层,全阻隔标签6的顶部延伸至瓶口2的底部,全阻隔标签6的底部延伸至瓶底3的顶部,且全阻隔标签6的底部覆盖阻隔涂层4的顶部。通过全阻隔标签6与阻隔涂层4的配合,可达到对瓶体整体的阻隔效果,满足内容物对阻隔性能的要求,大大延长了内容物的货架期。

具体的,全阻隔标签6为薄片状结构,全阻隔标签6沿瓶身1的周向固定套设于瓶身1的外侧,全阻隔标签6靠近瓶身1的侧面与瓶身1的外壁相贴合,从而确保全阻隔标签6对瓶身1良好的阻隔效果。

进一步的,全阻隔标签6对阻隔涂层4覆盖位置的高度大于等于2毫米,保证全阻隔标签6与阻隔涂层4之间能够充分衔接,即使全阻隔标签6发生小范围上移,依然能够保证全阻隔标签6与阻隔涂层4之间不会出现露出非阻隔位置(即:瓶身1),确保对阻隔瓶良好的阻隔效果。

进一步的,阻隔层可采用但不限于炭黑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瓶口2处加盖有能对光线、气体和水分进行阻隔的瓶盖5,通过瓶盖5与全阻隔标签6和阻隔涂层4的配合,确保阻隔瓶整体上各部位都能够达到阻隔效果。

进一步的,瓶盖5可采用但不限于pet材料制成,在制成瓶盖5的pet材料内添加有阻光剂和阻氧剂,达到瓶盖5对光线、气体和水分阻隔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阻隔瓶的制作过程为:阻隔瓶在成型之前采用注塑机设备加工生产出如图4所示的半成品瓶体(即:瓶坯),再通过吹瓶机对瓶坯进行二次加热,并通过瓶口2向瓶坯内部吹入高压空气,将瓶坯吹制形成成品瓶体。如图5、图6所示,在吹制成型后,将喷枪7从瓶口2伸入至瓶身1的容置腔101内,喷枪7的端部喷头701处开设有多个喷孔7011,当喷头701伸入至距离瓶底3的内壁10毫米时,启动喷枪7对瓶底3的内壁进行喷涂,完成喷涂后在瓶底3的底部中心区域301和底部边缘区域302都均匀的形成一层阻隔涂层4,在喷涂过程中阻隔涂层4从瓶底3的中心点3011向外侧延伸至整个底部中心区域301,再向外侧延伸至整个底部边缘区域302,直至被经热收缩后的全阻隔标签6的底部覆盖为止,使瓶底3和瓶身1均具有良好的阻隔效果,即完成阻隔瓶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阻隔瓶的特点及优点是:

一、该阻隔瓶在瓶底3的内壁上喷涂有阻隔涂层4,通过阻隔涂层4能够对光线、气体和水分进行阻隔,使得瓶底3既能够阻隔光线,又能够阻隔气体和水分,消除了瓶体底部的阻隔漏洞,大大减少了阻隔瓶所采用阻隔剂材料的使用量,保证后期pet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也极大地减轻了回收工作量和回收难度,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二、该阻隔瓶在瓶身1的外壁上设置有全阻隔标签6,全阻隔标签6的底部覆盖阻隔涂层4的顶部,通过全阻隔标签6与阻隔涂层4的配合对瓶体整体进行有效的阻隔,满足内容物对阻隔性能的要求,大大延长了内容物的货架期。

三、该阻隔瓶中全阻隔标签6的底部延伸至瓶底3的顶部,全阻隔标签6的底部覆盖阻隔涂层4的顶部,保证全阻隔标签6与阻隔涂层4之间能够充分衔接,确保对阻隔瓶良好的阻隔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