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有效保持水平捆扎的捆扎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7430发布日期:2020-11-25 14:25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有效保持水平捆扎的捆扎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捆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有效保持水平捆扎的捆扎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制造的普及,自动化设备逐步取代了人工操作,成为制造行业的主流。其中,在打包包装行业,自动捆扎机替代了人工打包,在各种大尺寸物料的打包捆扎操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的水平捆扎机,其灵活性较差,当待捆扎的产品尺寸发生较大变化时,捆扎带由于自身重力在弹出扎带收纳通道到达产品表面这段距离中容易发生下垂,导致最终打在产品表面的捆扎带未能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内,使得捆扎带呈倾斜状态,然后在产品搬运过程中发生捆扎带松动而发生产品倒塌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能有效保持水平捆扎的捆扎平台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保持水平捆扎的捆扎平台,能够保障打在产品周边的捆扎带保持水平,大大提高了捆扎效果,穿带速度快,提高了捆扎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能有效保持水平捆扎的捆扎平台,其包括支撑方框、沿所述支撑方框内圈设置的且供扎带穿过将待捆扎产品围绕起来的捆扎带流道、固定在所述支撑方框一对边框表面上的两个第一气缸、受所述第一气缸驱动进行水平运动的扎带出口限位组件,所述扎带出口限位组件包括一呈水平分布的扎带出口缝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方框呈矩形框结构或环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方框包括框架型材、与所述框架型材的内侧表面形成所述捆扎带流道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一端抵持一固定平面且另一端抵持所述上盖板或所述下盖板的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的截面呈l型结构且一端卡设在所述框架型材的一凹槽中,当捆扎带在所述捆扎带流道中受到向内收缩的拉扯力时,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被撑开。

进一步的,在所述捆扎带流道的四个转角处设置有与所述捆扎带流道直线部对接的转角对接块。

进一步的,所述转角对接块上设置有开口朝捆扎产品的弧面过渡开口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方框的一对边框上表面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动端连接有一在所述滑轨上进行滑动的安装块,所述上导向杆与所述下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安装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扎带出口缝槽包括位于两端位置的喇叭导向段、与两端两个所述喇叭导向段对接的水平直线段。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直线段与所述捆扎带流道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导向杆、所述下导向杆与所述捆扎带流道的一边平行设置,且捆扎机头设置在所述捆扎带流道的另一相对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能有效保持水平捆扎的捆扎平台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与捆扎带流道平齐的可活动式扎带出口缝槽,在捆扎时,将扎带出口缝槽靠近产品表面,保障扎带打到产品表面上时能够保持水平状态,即使尺寸再小的产品也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捆扎效果,从而提高了水平捆扎设备的捆扎性能与捆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00能有效保持水平捆扎的捆扎平台;

1支撑方框,11框架型材,12上盖板,13下盖板,14凹槽,15弹性件,16滑轨,17安装块;

2捆扎带流道,21转角对接块,211弧面过渡开口槽;

3第一气缸;

4扎带出口限位组件,41上导向杆,42下导向杆,43扎带出口缝槽,431喇叭导向段,432水平直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一种能有效保持水平捆扎的捆扎平台100,其包括支撑方框1、沿支撑方框1内圈设置的且供扎带穿过将待捆扎产品围绕起来的捆扎带流道2、固定在支撑方框1一对边框表面上的两个第一气缸3、受第一气缸3驱动进行水平运动的扎带出口限位组件4。

本实施例中,支撑方框1呈矩形框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方框1还可以设置成环形结构。支撑方框1包括框架型材11、与框架型材11的内侧表面形成所述捆扎带流道2的上盖板12和下盖板13。上盖板12与下盖板13的截面呈l型结构且一端卡设在框架型材11的一凹槽14中,当捆扎带在捆扎带流道2中受到向内收缩的拉扯力时,上盖板12和下盖板13被撑开,从而使得捆扎带能够脱离出捆扎带流道2。支撑方框1上还设置有一端抵持一固定平面且另一端抵持上盖板12或下盖板13的弹性件15,使得上盖板12和下盖板13能够保持合拢状态,仅当受到外力时才会打开让捆扎带出来。

由于捆扎带是一片装带体结构,且随着捆扎带的厚度越来越薄,在捆扎带围绕产品一周自动穿带时,常常会出现扎带卡住无法继续前行的现象,导致扎带无法形成一个环形回路,导致捆扎失败。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在四个转角处设置有与捆扎带流道2直线部对接的转角对接块21,转角对接块21固定在支撑方框1上。转角对接块21上设置有开口朝捆扎产品的弧面过渡开口槽211。整个捆扎带流道2的支撑底面顺着扎带穿走方向呈逐渐向下趋势设置,进一步的保障扎带能顺利的穿过整个捆扎带流道2,形成回路。

捆扎带流道2为四周封闭的、且适合多种大小的带槽,使得捆扎带在受限空间内可以高速运动,得到最快的穿带速度,提高工作效率。竖直分布的带槽配有可开合的盖板(即上盖板12和下盖板13),在送带时通过弹性件15压紧盖板提供闭合空间,在收带时打开(捆扎带被收带电机拉动克服弹簧力由内向外推开盖板)。捆扎带流道2采用多段式结构,包括若干直线段以及在转角处连接相邻两个直线段的转角段,保证打包带高速收紧时避免翻转;四个转角对接块21为特氟龙材料,保证低摩擦力和高强度,半开放式的弧面过渡开口槽211结构可以提供观察窗,故障时可以判断捆扎带当前位置。

支撑方框1的一对边框上表面设置有滑轨16,第一气缸3的活动端连接有一在滑轨16上进行滑动的安装块17。

扎带出口限位组件4包括两端固定在两个安装块17上的上导向杆41与下导向杆42、由上导向杆41与下导向杆42之间的空隙形成的扎带出口缝槽43。扎带出口缝槽43位于捆扎带流道2内侧。扎带出口缝槽43包括位于两端位置的喇叭导向段431、与两端两个喇叭导向段431对接的水平直线段432,水平直线段432与捆扎带流道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上导向杆41、下导向杆42与捆扎带流道2的一边平行设置,且捆扎机头设置在捆扎带流道2的另一相对边。

根据产品的尺寸大小事先调节第二气缸41的行程,在对产品进行捆扎时,通过第二气缸41驱动上导向杆43与下导向杆44同时移动至设定位置靠近产品表面,当扎带从捆扎带流道2内弹出后从扎带出口缝槽43的喇叭导向段431向水平直线段432导向穿过,然后打到产品表面,由于水平直线段432的限定作用,使得打到产品表面的扎带能够保持水平状态,进而提高了捆扎效果。

本实施例一种能有效保持水平捆扎的捆扎平台100,通过设置与捆扎带流道平齐的可活动式扎带出口缝槽,在捆扎时,将扎带出口缝槽靠近产品表面,保障扎带打到产品表面上时能够保持水平状态,即使尺寸再小的产品也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捆扎效果,从而提高了水平捆扎设备的捆扎性能与捆扎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