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3413发布日期:2021-01-26 11:0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转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水线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回转流水线。


背景技术:

[0002]
流水线是现代加工行业的生产工序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但是在现实的加工工序中,可能会有残次品需要回收,又或者是一些精密组件加工的流水线作业中,在传送皮带上需要搭配其他承载物,例如,在加工二极管的流水线中,由于其组件尺寸较小,在传送皮带的连接处容易掉落或者卡在两个皮带之间,所以在生产工序中常在传送皮带上放一层托板,用以承载待加工的微小物件,那么这种托板如何从流水线上及时有效的回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流水线及其匹配使用的托板,通过在生产流水线的下方加装一条回收流水线,从而可以及时有效的回收生产中的残次品和其他加工辅件,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大大增加流水线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流水线生产的安全性。
[0005]
2.技术方案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
一种回转流水线,包括工作皮带、返料皮带、支架和支撑脚,所述的工作皮带和返料皮带的外部设置有与之匹配的框架,上述的框架与支架和支撑脚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支撑体,返料皮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回料缓冲板和第二回料缓冲板,上述的第一回料缓冲板和第二回料缓冲板上设置有滚轮,所述的第一回料缓冲板和第二回料缓冲板与返料皮带的夹角为120
ꢀ°
,所述的第二回料缓冲板的底部与返料皮带的框架之间设置有辅助板,所述的工作皮带上设置有红外计数器。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辅助板与返料皮带的夹角为45
°

[0009]
3.有益效果
[0010]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0011]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转流水线,工作皮带等同于生产流水线,返料皮带等同于回收流水线,在工作皮带的下方加装了一条返料皮带可以及时有效的回收生产中的残次品和其他加工辅件。
[0012]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转流水线,在返料皮带的两段分别加装了第一回料缓冲板和第二回料缓冲板,并在两块缓冲板上设置了滚轮,可以防止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的在工作皮带行进的末端和在返料皮带的末端有有物料掉落的情况。
[0013]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转流水线,结构合理,制作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转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转流水线的俯视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转流水线的正视图。
[0017]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18]
11、工作皮带;12、返料皮带;121、支架;21、第一回料缓冲板;22、第二回料缓冲板; 221、滚轮;222、辅助板;3、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20]
实施例1
[002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回转流水线,包括工作皮带11、返料皮带12、支架 121和支撑脚3,所述的工作皮带11和返料皮带12的外部设置有与之匹配的框架,上述的框架与支架121和支撑脚3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支撑体,返料皮带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回料缓冲板21和第二回料缓冲板22,上述的第一回料缓冲板21和第二回料缓冲板22上设置有滚轮221,所述的第一回料缓冲板21和第二回料缓冲板22与返料皮带12的夹角为120
°
,所述的第二回料缓冲板22的底部与返料皮带12的框架之间设置有辅助板222,所述的工作皮带11上设置有红外计数器。所述的辅助板222与返料皮带12的夹角为45
°

[002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应用中的皮带转向是如图3所示的顺时针方向,即工作皮带 11行进方向是由左至右,返料皮带12的行进方向是由右至左,与此同时,第一回料缓冲板 21也可以单独的不添加滚轮221的板材,实施例中的滚轮221是不加装独立电机的,通常情况下,返料皮带12的转速设置的比工作皮带11的转速要慢,当物料回转至返料皮带12的末端时,通过辅助板222的顶起更加方便工作人员拿取,同时可以避免物料堆积;实施例中设置的夹角角度是经过多次实验后确定的最佳角度,可以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返料皮带12上的物料不堆积。
[0023]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