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环保绿色方底阀口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73329发布日期:2021-03-05 19:4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环保绿色方底阀口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包装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环保绿色方底阀口包装袋。


背景技术:

2.用于生产生活中各种用品的包装袋,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塑料包装袋多为聚乙烯薄膜制成,使用方便但是其不容易降解,易造成环境污染,环保绿色包装袋应运而生。绿色包装是指以天然植物和有关矿物质为原料研制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有利于回收利用,易于降解、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环保型包装,也就是说,其包装产品从原料选择、产品的制造到使用和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均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专利号为cn201721420314.2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易降解的环保无纺布新材料包装袋,该包装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环保耐用,通过所述底部承重板条能够放置较重的东西,包装袋外部有所述防水外层对包装袋内部的装置的东西起到防水防潮的作用,并且通过所述除异味竹炭能够去除包装袋内部的异味,适用性强便于推广,但是该包装袋只适用于日常生活,装载空间有限,同时其密封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环保绿色方底阀口包装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一角设有开口;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位于所述开口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进料层和第二进料层,所述第一进料层和所述第二进料层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袋体的宽度;所述第一进料层固设于所述袋体内且所述第一进料层与所述开口相连,所述第一进料层与远离开口侧的袋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进料层朝向所述第二进料层的外表面设有相容膜;所述第二进料层固设于所述袋体内且所述第二进料层位于远离开口侧,所述第二进料层与靠近开口侧的袋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进料层朝向所述第一进料层的外表面设有相容膜。
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相容膜是pe膜。
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进料层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进料层的长度。
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袋体由从外到内依次粘连的原纸层和薄膜层组成。
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原纸层是由三层牛皮纸粘连而成。
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袋体的截面为矩形。
9.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凸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0.1、通过将第一进料层上的pe膜和第二进料层上的pe相粘合,使得包装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止包装袋装有的物料流出。
11.2、原料以及密封过程安全无害,绿色环保,有利于回收利用。
12.3、薄膜可以防止包装袋内的物料与外界发生接触,同时加强了包装袋的防潮性能。
13.4、所述原纸层是由三层牛皮纸粘连而成,极大加强了包装的强度,防止包装袋内的物料划穿包装,造成损失。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环保绿色方底阀口包装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环保绿色方底阀口包装袋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2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全环保绿色方底阀口包装袋包括袋体1,优选地,所述袋体1由从外到内依次粘合的原纸层11和薄膜层12组成,薄膜层12可以有效提高的袋体1的密封性,防止袋体1内装有的物料受潮;进一步地,如图3所述,所述原纸层11是由三层牛皮纸111粘合而成的,这极大增强了袋体1的强度,避免了当袋体1内装有的物料具有尖锐外形,划破包装袋,导致物料外露甚至流出。优选地,所述袋体1的截面为矩形,便于存放,节省存储空间。所述袋体1的一角设有开口2,物料经所述开口2进入袋体1。
19.考虑到加强包装袋的密封性,本申请中在袋体1的开口2处设有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进料层31和第二进料层32,所述第一进料层31和所述第二进料层32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袋体1的宽度,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料层31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进料层32的长度,所述第一进料层31固设于所述袋体1内且所述第一进料层31位于靠近开口侧,所述第一进料层31与远离开口侧的袋体的内壁设有间隙33,所述第一进料层31朝向所述第二进料层32的外表面设有pe膜311;所述第二进料层32固设于所述袋体1内且所述第二进料层32位于靠近开口侧,所述第二进料层32与靠近开口侧的袋体的内壁设有间隙34,所述第二进料层32朝向所述第一进料层31的外表面设有pe膜321。物料经开口2进入第一进料层31,经第一进料层31与远离开口侧的袋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33进入第二进料层32,再经第二进料层32与靠近开口侧的袋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34流入袋体1内,当物料完成装填或者袋体1饱和时,将袋体1倒置,袋体1内的物料挤压第一进料层31和第二进料层32,第一进料层31的pe膜311会和第二进料层32的pe膜321实现静电吸附,实现对袋体1的密封,因pe膜具有防潮性,透湿性小的特点,进一步保证了装在袋体1内的物料的干燥程度,同时第一进料层31背对第二进料层32的表面会在物料挤压下贴紧袋体1的内壁,再度提高了袋体1的密封性。需要注意的是,还可以在第二进料层32的下方继续设置其他进料层,只需相邻进料层之间采用第一进料层31与第二进料层32的设置方式设置即可。
20.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的开口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
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点所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21.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