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坠落吸卸料天车驾驶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2202发布日期:2021-01-05 17:4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坠落吸卸料天车驾驶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坠落吸卸料天车驾驶室。



背景技术:

吸卸料天车是碳素、石墨、负极材料等行业焙烧车间的专用设备,其驾驶室安装于导轨的下方并随大车同步移动。驾驶室是保障驾驶人员安全作业的重要部件,为了保障驾驶人员的安全,驾驶室一般都需要安装防坠落结构,但目前驾驶室中所安装的防坠落结构并不完善,有时当驾驶室出现下坠时,防坠落结构并不能很好地及时得到应激反应,还是会造成驾驶室坠落的情况发生,从而造成驾驶人员或地面操作人员的伤亡情况出现,同时还造成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坠落吸卸料天车驾驶室,以解决目前驾驶室防坠落结构不完善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坠落吸卸料天车驾驶室,包括导轨和驾驶室,驾驶室的顶部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两个行走机构,行走机构的顶部滑动连接在导轨上,两个行走机构之间的驾驶室顶部固定连接有防坠装置,防坠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驾驶室顶部的两个间隔设置的定位座,两个定位座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下轴,下轴上铰接有两个下连杆,下连杆的顶端均铰接有上连杆,上连杆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倾斜杆和竖直杆,两个倾斜杆的中部通过水平设置的上轴相铰接,两个竖直杆分别位于导轨的两侧,两个竖直杆靠近导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行走轮,两个行走轮对称设置且均位于导轨中部的下侧。

优选地,两个下连杆两侧的下轴上均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制下连杆位置的固定块。

优选地,所述的防坠装置包括两组,两组防坠装置之间通过上轴相连接。

优选地,两组防坠装置之间的下轴上固定连接有间隔设置的套筒,上轴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套筒相对应的滑杆,套筒与滑杆均竖直设置,滑杆的下部滑动连接在套筒内,位于套筒内的滑杆上套设有减震弹簧。

优选地,竖直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延伸杆,延伸杆下方的倾斜杆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限位杆,限位杆的材质为弹性橡胶。

优选地,驾驶室前端的上部开设有前窗,驾驶室前端的下部开设有地窗,驾驶室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侧窗,侧窗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上窗和下窗,驾驶室一侧的侧壁上还铰接有门板,门板上开设有门窗,前窗、地窗、上窗、下窗和门窗上玻璃的材质均为防爆玻璃。

优选地,防爆玻璃的外侧从内向外依次贴合设置有吸音膜层、外防爆膜层,防爆玻璃的内侧贴合设置有内防爆膜层。

优选地,驾驶室内固定连接有地窗防护栏,地窗防护栏位于地窗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组防坠装置,当驾驶室出现下坠时,下连杆和上连杆均向内收缩,使得行走轮压紧导轨,从而避免了驾驶室出现坠落的情况。通过设置延伸杆和限位杆避免了上连杆大幅度向外扩张而使得行走轮脱轨,保障了防坠装置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前窗、上窗、下窗、地窗等扩大了驾驶人员的视野,保障了驾驶人员操作的安全性,而通过设置地窗防护栏避免了驾驶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损坏地窗。此外,通过设置防爆玻璃以及防爆玻璃上所设置的外防爆膜层、内防爆膜层、吸音膜层,提高了驾驶室的防爆性能和隔音性能,减少了噪音对驾驶人员的损害,保障了驾驶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与滑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防坠落吸卸料天车驾驶室,包括导轨1和驾驶室2,驾驶室2的顶部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两个行走机构3(其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行走机构3的顶部滑动连接在导轨1上,两个行走机构3之间的驾驶室2顶部固定连接有防坠装置4,防坠装置4包括固定连接在驾驶室2顶部的两个间隔设置的定位座401,两个定位座401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下轴402,下轴402上铰接有两个下连杆403,下连杆403倾斜设置,下连杆403的顶端均铰接有上连杆404,上连杆404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倾斜杆405和竖直杆406,两个倾斜杆405的中部相交叉且通过水平设置的上轴407相铰接,两个竖直杆406分别位于导轨1的两侧,两个竖直杆406靠近导轨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行走轮408,两个行走轮408对称设置且均位于导轨1中部的下侧,两个下连杆403两侧的下轴402上均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制下连杆403位置的固定块409。当行走机构3脱轨驾驶室2下坠时,下轴402受到重力作用向下运动,两个下连杆403均向内收缩,两个上连杆404也向内收缩,从而导致行走轮408牢牢地压紧导轨1,从而避免了驾驶室2的坠落。

所述的防坠装置4包括两组,两组防坠装置4之间通过上轴407和下轴402相连接。通过设置两组防坠装置4,进一步提高了驾驶室2防坠落的几率。

两组防坠装置4之间的下轴402上固定连接有间隔设置的套筒410,套筒410顶部开设有开口,上轴407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套筒410相对应的滑杆411,套筒410与滑杆411均竖直设置,滑杆411的下部穿过开口并延伸至套筒410内,滑杆411的下部滑动连接在套筒410内,位于套筒410内的滑杆411上套设有减震弹簧412,减震弹簧412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套筒410的顶壁上,减震弹簧4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杆411的底部。当驾驶室2下坠时,减震弹簧412能够缓冲驾驶室2所受到的冲击。

进一步地,竖直杆40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延伸杆413,延伸杆413下方的倾斜杆405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限位杆414,限位杆414的材质为弹性橡胶,延伸杆413的端部与限位杆414间隔设置且二者的间隔较小,当驾驶室2下方受到外界冲击而震动时,下连杆403、上连杆404依次向外扩张,从而导致行走轮408脱离导轨1,通过设置限位杆414和延伸杆413,当上连杆404向外扩张时,限位杆414的端部触碰延伸杆413,限制了上连杆404的进一步扩张,避免行走轮408脱离导轨1,保障了防坠装置4的稳定性。

驾驶室2前端的上部开设有前窗5,驾驶室2前端的下部开设有地窗6,驾驶室2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侧窗,侧窗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窗7和下窗8,驾驶室2一侧的侧壁上还铰接有门板9,门板9上开设有门窗10并固定连接有门把手。通过前窗5、地窗6、上窗7和下窗8的设置扩大了驾驶人员的视野,保障了其操作的安全性。前窗5、地窗6、上窗7、下窗8和门窗10上玻璃的材质均为防爆玻璃11,从而防止挂钩上所吊取的重物打破玻璃时对驾驶人员或者地下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防爆玻璃11的外侧从内向外依次贴合设置有吸音膜层12、外防爆膜层13,防爆玻璃11的内侧贴合设置有内防爆膜层14。通过外防爆膜层13和内防爆膜层14的设置提高防爆玻璃11的防爆性能。吸卸料天车在工作过程中噪音较大,这些噪音对驾驶人员的耳膜损伤较大,但由于驾驶人员工作的特殊性不能佩戴耳塞,而要通过对讲设备等与地下操作人员保持时刻的沟通,因此,通过在防爆玻璃11的外侧设置吸音膜层12来提高驾驶室2的隔音效果,减少驾驶室2外噪音对驾驶人员的伤害。为了避免驾驶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损坏地窗6,驾驶室2内固定连接有地窗6防护栏,地窗6防护栏位于地窗6上方。

使用时,行走机构3沿着导轨1向前滑动,若行走机构3脱轨而导致驾驶室2下坠,下轴402在驾驶室2的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减震弹簧412对驾驶室2受到的冲力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下连杆403和上连杆404均向内收缩,从而使得行走轮408压紧导轨1,避免了驾驶室2出现坠落的情况。

上述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