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轻质类条板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2174发布日期:2021-01-05 17:4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轻质类条板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式轻质类条板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正推广使用的轻质类条板主要用于房屋的隔断墙围护,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楼层的楼面使用荷载的限制和层高的限制,使过去的小型块材均直接采用人工即可处理,例如:递砖或甩砖,从而使轻质条板吊装设备研发滞后,使现有的轻质条板在切割后均采用人工起板与升板。

目前轻质条板多通过楼层起板机和起吊设备进行起板;而现有的楼层起板机均是采用夹板后液压对轻质条板进行起板,不仅起板慢,且升板高度仅仅1米左右,根本没法满足轻质条板的快速安装需求;同时,现有的起吊设备因自重大、体积大等原因只能多用于地面,而无法直接使用于楼面和建筑物内狭小空间内,且因为一般楼面使用荷载均不超过单平方米不超过500kg,使起吊设备不仅在建筑物内无法使用,且使起吊设备在建筑物内也难以搬移。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型块材砌体墙的基础上采用轻质条板施工虽能在综合成本及进度得到大大提升,但在起吊方面需花费大量的劳动力,使轻质条板的施工进度难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轻质类条板起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轻质类条板起吊装置,包括安装在室内顶部固定锁,固定锁上安装有葫芦梁,且葫芦梁上还安装有起重葫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锁为多个,葫芦梁共同安装在多个固定锁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锁为梁锁,梁锁包括底架和垂直安装在底架上的两个侧架,葫芦梁固定安装在底架上,至少一个侧架内侧面安装有摩擦垫,且两个侧架上均安装有锁紧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锁为板锁,板锁包括底架、顶架,葫芦梁固定安装在底架上,且底架和顶架的同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侧架;所述顶架上还安装有锁紧螺钉。

进一步的,所述板锁还包括安装在室内顶部上表面的固定板,且锁紧螺钉的上端与固定板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锁为钳锁,钳锁包括交叉铰接的两个力臂,两个力臂上端向内弯折,两个力臂的下端共同安装有钢丝绳,且葫芦梁挂设在钢丝绳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直接在室内顶部上安装固定锁,并将葫芦梁安装在固定锁上,将起重葫芦安装在葫芦梁上,不仅解决了轻质条板起吊问题,且使轻质条板在起吊时,葫芦梁具有很好的受力支承固定体和载力体,解决了吊装设备的固定问题,使起吊装置的性能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仅固定锁、葫芦梁、起重葫芦三者结合,不仅使起吊装置结构更加轻巧,成本更低,且使本实用新型安装、携带、拆卸方便快捷;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能在不影响对轻质类条板吊装的同时,可边撤除边安装,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且使轻质条板的安装进度大大提高,使劳力成本大大降低。

根据建筑设计规范及相关规定和安全与造价中得知,影响建筑物的最大层高基本控制在6米及6米以下,且最低净高不小于2.2米;而本实用新型由于是直接安装在室内顶部上,使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安装在任何层高的建筑物内,且又解决狭小空间内对较短轻质条板隔墙段的起吊,适应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图二;

图3是图1中固定锁的结构图;

图4是图1中固定锁的安装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图二;

图7是图5中固定锁的结构图;

图8是图5中固定锁的安装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图;

图10是图9中钳锁的安装结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图;

图12是图10中钳锁的安装结构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室内顶部,2、葫芦梁,3、起重葫芦,4、固定锁,5、钳锁,7、结构梁;

41a、底架,42a、侧架,43a、摩擦垫,44a、锁紧件;

41b、顶架,42b、底架,43b、侧架,44b、固定螺钉,45b、固定板;

51、力臂,52、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轻质类条板起吊装置,包括安装在室内顶部1上的固定锁4,固定锁4上安装有葫芦梁2,且葫芦梁2上还安装有起重葫芦3。

通过固定锁4使葫芦梁2快速的安装在室内顶部1上,并将起重葫芦3安装在葫芦梁上即可,通过起重葫芦3可沿葫芦梁2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从而方便对轻质条板的起吊更加方便;当轻质条板的自重小于200kg时,起重葫芦3采用单微型葫芦跑车;当轻质条板自重大于200kg时,起重葫芦3采用双单微型葫芦跑车起吊,从而保证对轻质条板起吊。

所述固定锁4固定直接安装在室内顶部1上,葫芦梁2固定安装在固定锁上4,不仅使葫芦梁2的安装更加快速方便,且使葫芦梁2在安装后更加稳固。

所述固定锁4为多个,葫芦梁2共同安装在多个固定锁4上;多个所述固定锁4沿葫芦梁2的长度方向排布,当固定锁4为两个时,两个固定锁4可分别位于葫芦梁2的两端,或一个固定锁4位于葫芦梁2的端部,另一个固定锁4位于葫芦梁2的中部,不仅使葫芦梁2实现固定安装,且使固定锁4能对葫芦梁2承受的载荷进行分散,从而使起吊装置的安装更加牢固。

所述固定锁4为梁锁,梁锁包括底架41a和垂直安装在底架41a上的两个侧架42a,葫芦梁2固定安装在底架41a上,至少一个侧架42a内侧面安装有摩擦垫43a,且两个侧架42a上均安装有锁紧件44a。

所述底架41a与室内顶部1平行,且两个侧架42a竖直固定在底架41a的两侧,使两个侧架42a与底架41a构成u型,此时适用于室内顶部1具有结构梁7的结构,使两个侧板分别安装在结构梁7的两侧,将底架41a则直接安装在结构梁7的下表面,以此实现对固定锁4的安装;此时,葫芦梁2通过螺钉直接安装在底架41a上即可,使葫芦梁2的安装更加方便。

两个所述侧架42a之间的间距可根据室内顶部1的结构梁宽度进行调整,使固定锁4适合安装在不同宽度的结构梁7上,使固定锁4的安装范围更广。

所述摩擦垫43a为木质垫板或胶合垫板,摩擦垫43a主要用于增大侧架42a与结构梁7之间的摩擦系数,可在一个侧架42a的内侧设置一个或多个摩擦垫43a,也可在两个侧架42a的内侧同时设置一个或多个摩擦垫43a,以此来增大侧板与结构梁7之间的摩擦,使固定锁4的安装更加牢固。

当摩擦垫43a为一个时,一个侧架42a上的锁紧件44a可直接穿过侧架42a插设在结构梁7内,另一个侧架42a上的锁紧件44a可直接穿过侧架42a抵设在摩擦垫43a上,而摩擦垫43a则可直接贴合在结构梁7上即可;或者,另一个侧架42a上的锁紧件44a依次穿过侧架42a、摩擦垫43a插设在结构梁7内。

每个侧架42a上的锁紧件44a为多个,多个锁紧件44a沿侧架42a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当固定锁4需要固定安装时,可在结构梁7上与锁紧件44a的对应处开设一个孔,然后将锁紧螺钉44a的尾部安装在孔内即可;在安装摩擦垫43a时,锁紧螺钉44a的尾部可贯穿摩擦垫43a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孔内,也可直接将摩擦垫43a贴附在结构梁7上,然后将锁紧螺钉44a的尾部直接抵紧在摩擦垫43a上。

所述锁紧件44a还可以为销钉或/和螺钉,当锁紧件44a为销钉时,可预先在室内顶部1的结构梁7上钻孔,将销钉依次穿过侧架42a、摩擦垫43a插设在孔内即可;当锁紧件44a为螺钉时,螺钉依次穿过侧架42a、摩擦垫43a插设在孔内,或螺钉穿过侧架42a抵设在摩擦垫43a上;当销钉与螺钉配合时,销钉则直接穿过侧架42a插入结构梁7内,而螺钉则穿过侧架42a压紧在摩擦垫43a上。

当对本实施例中的起吊装置进行安装时,先得知轻质条板的尺寸和重量,并得知房屋的净高、隔断墙的分布情况及最短尺寸等,然后对多个固定锁4进行组装,并将多个固定锁4与葫芦梁2固定,最后将多个固定锁4固定在结构梁7上即可。

当需安装轻质类条板部位的顶部为砼梁,且需要对轻质条板进行起吊时,当轻质条板长度小于葫芦梁2长度时,用垂直起吊(即条板与葫芦梁2基本处于同一垂直平面的起吊);当轻质条板长度大于葫芦梁2长度时,采用非垂直起吊,即起吊前应设置斜向起吊;当轻质条板起吊至施工平台高度后,需及时用能满足施工使用的移动架和架板进行支撑和安全放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2提供了提供的一种装配式轻质类条板起吊装置,所述固定锁4为板锁,板锁包括底架42b、顶架41b,葫芦梁2固定安装在底架42b上,且底架42b和顶架45的同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侧架43b;所述顶架45上还安装有锁紧螺钉44b。

所述底架42b与顶架41b平行,且在安装时,顶架41b固定安装在室内顶部1上;所述侧架43b为一个,且侧架43b的上端与顶架41b固定,侧架43b的下端与底架42b固定,使固定锁4呈开口向左或向右的“u”型;为了保证固定锁4的稳固性,侧架43b的两端可采用焊接或螺钉固定;所述锁紧螺钉44b为多个,多个锁紧螺钉44b沿顶架41b的轴线方向均匀间隔排布,且顶架41b在固定安装时,锁紧螺钉44b需从室内顶部1的上表面贯穿至螺钉版的下表面,并使锁紧螺钉44b的下端与顶架41b固定,使顶架41b的固定更加稳固,从而使起吊装置的安装更加牢固。

所述板锁还包括安装在室内顶部1上表面的固定板45b,且锁紧螺钉44b的上端与固定板45b固定。所述固定板45b在安装时,固定板45b贴合在室内顶部1的上表面,此时锁紧螺钉44b的依次贯穿固定板45b、室内顶部1后与顶架41b锁紧固定,此时,固定板45b不仅能对锁紧螺钉44b的钉帽进行限位,防止锁紧螺钉44b直接从室内顶部1上脱落;同时,通过安装固定板45b,当起重葫芦3受到重力传递给固定锁4上时,固定锁4对锁紧螺钉44b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使锁紧螺钉44b上端承受的力能通过固定板45b进行均匀分散,从而降低锁紧螺钉44b对室内顶部1造成的伤害。

本实施例中适用于对室内顶部1为平整表面时的安装,当需要对本实施例中的起吊装置进行安装时,先得知轻质条板的尺寸和重量,并得知房屋的净高、隔断墙的分布情况及最短尺寸等,然后对多个固定锁4进行组装,并将多个固定锁4与葫芦梁2固定,最后将多个固定锁4固定在室内顶部1上即可。

当需安装轻质类条板部位的顶部为砼板,且需要对轻质条板进行起吊时,当轻质条板长度小于葫芦梁2长度时,用垂直起吊(即条板与葫芦梁2基本处于同一垂直平面的起吊);当轻质条板长度大于葫芦梁2长度时,采用非垂直起吊,即起吊前应设置斜向起吊;当轻质条板起吊至施工平台高度后,需及时用能满足施工使用的移动架和架板进行支撑和安全放置。

实施例3

如图9、图10所示,本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轻质类条板起吊装置,包括安装在室内顶部1上的固定锁4,固定锁4上安装有葫芦梁2,且葫芦梁2上还安装有起重葫芦3。

通过固定锁4使葫芦梁2快速的安装在室内顶部1上,并将起重葫芦3安装在葫芦梁上即可,通过起重葫芦3沿葫芦梁2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从而方便对轻质条板的起吊更加方便;当轻质条板的自重小于200kg时,起重葫芦3采用单微型葫芦跑车;当轻质条板自重大于200kg时,起重葫芦3采用双单微型葫芦跑车起吊,从而保证对轻质条板起吊。

所述固定锁4为多个,葫芦梁2共同安装在多个固定锁4上;多个所述固定锁4沿葫芦梁2的长度方向排布,当固定锁4为两个时,两个固定锁4可分别位于葫芦梁2的两端,不仅使葫芦梁2实现固定安装,且使固定锁4能对葫芦梁2承受的载荷进行分散,从而使起吊装置的安装更加牢固。

所述固定锁4为钳锁5,所述钳锁5包括交叉铰接的两个力臂51,两个力臂51上端向内弯折,两个力臂51的下端共同安装有钢丝绳52,且葫芦梁2挂设在钢丝绳52上。

两个所述力臂51的中部通过螺钉固定,不仅使两个力臂51的安装更加方便,且当两个力臂51之间的夹角需进行调整时,可直接拧动螺钉即可,使两个力臂51的调节更加方便;两个所述力臂51的上端相向弯折,使钳锁5需要安装在室内顶部1的工字钢梁上时,将两个力臂51的上端挂设在工字钢梁上即可,使钳锁5能快速的安装在室内顶部1上。

为了方便钢丝绳52的安装,可在两个力臂51的下端均开设一个安装孔,使钢丝绳5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安装孔绑固在力臂51上;所述钢丝绳52还可采用其他强度更加的绳索进行代替;所述起重葫芦3直接安装在葫芦梁上,使起重葫芦可直接在葫芦梁上行走,使起重葫芦3的安装更加方便。

为了方便葫芦梁2的安装,可在葫芦梁2上安装挂钩,并使挂钩的数量与钳锁5的数量相同,使葫芦梁2在安装时只需将挂钩挂设在钢丝绳52上即可。

由于起重葫芦3和葫芦梁2均具有自重,且起重葫芦3在对轻质条板进行吊设过程中重量会增加,从而使钢丝绳52会受到一个向下的拉力,从而使两个力臂51的下端均会逐渐垂直,从而使两个力臂51之间的夹角变小,使两个力臂51的上端会对室内顶部1上的工字钢梁夹紧,使钳锁5吊设在室内顶部1上的工字钢梁上更加牢固,有效防止钳锁5从室内顶部1上的工字钢梁上脱落。

本实施例提供的起吊装置结构更加简单、安装更加方便,适用于对较轻的轻质条板进行吊装,且在吊装过程中,先将钳锁5挂设在室内顶部1上的工字钢梁上,并将葫芦梁2共同挂设在多个钢丝绳52上,然后将起重葫芦3安装在葫芦梁2上,最后起重葫芦3对轻质类条板进行起吊,使轻质类条板移动至用于安装的固定位置。

当需安装轻质类条板部位的顶部为工字钢梁时,且需对本实施例中的起吊装置进行安装时,先得知轻质条板的尺寸和重量,并得知房屋的净高、隔断墙的分布情况及最短尺寸等,然后将钳锁5挂设在室内顶部1上的工字钢梁上,然后将葫芦梁共同挂设在多个钢丝绳上,最后将起重葫芦3安装在葫芦梁上即可,不仅结构简单,且安装更加方便。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11、图12所示,当需安装轻质类条板部位的顶部为工字钢梁时,钳锁5直接挂设在工字钢梁上,此时还可直接将起重葫芦3挂设在钳锁5上的钢丝绳52上即可,使安装更加快速方便。

本实施例提供的起吊装置结构更加简单、安装更加方便,适用于对较重的轻质条板进行吊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