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路手动纠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72427发布日期:2021-04-06 12:18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路手动纠偏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纠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路手动纠偏器。



背景技术:

无纺布、生活用纸等行业中的产品原料都是先将原材料按产品的需求尺寸进行分条,然后对分条原料进行印刷、压痕等前期工序,再收成卷状的卷料,并最终以卷料形式进行投料。但是,由于分条切割误差、收卷不平整以及在放卷时因设备精度、材料厚度不均、材料拉伸张力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材料放卷时的移动路径与预设路径发生偏斜,致使后续层压制造后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现有纠偏器多采用控制器智能控制的方式实现纠偏,其制作复杂,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路手动纠偏器,可通过手动进行纠偏,且其制作成本低廉,易于维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路手动纠偏器,包括有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上从右到左依次设有第一滚轴、第一纠偏装置、第二纠偏装置、第二滚轴以及第三滚轴;

其中,所述第一纠偏装置包括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垂直固定在支撑板上,在所述第一螺纹柱上从前到后依次设有第一纠偏弹簧、第一限位环、第一套筒、第一旋转手柄,其中,所述第一纠偏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另外一端限位在第一限位环上,在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限位环,其另外一端与第一旋转手柄相抵触,在所述第一套筒上套接有第一转筒;

所述第二纠偏装置包括有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二螺纹柱垂直固定在支撑板上,在所述第二螺纹柱上从前到后依次设有第二纠偏弹簧、第二限位环、第二套筒、第二旋转手柄,其中,所述第二纠偏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另外一端限位在第二限位环上,在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限位环,其另外一端与第二旋转手柄相抵触,在所述第二套筒上套接有第二转筒;

在所述第一螺纹柱以及第二螺纹柱上均开设有刻度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第三滚轴的左侧安装有夹料块体,在所述夹料块体内开设有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滚轴与第三滚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纠偏装置位于第一滚轴的上方,所述第二滚轴位于第二纠偏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一纠偏装置位于第二滚轴的上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进行纠偏动作时,只需要手动转动第一旋转手柄、第二旋转手柄,即可完成纠偏;第一螺纹柱以及第二螺纹柱上均开设有刻度槽作为纠偏时纠偏距离的参考,提高了纠偏精度;纠偏装置仅由螺纹柱、纠偏弹簧、限位环、套筒、旋转手柄等部件组成,其制作成本低廉,易于维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一种双路手动纠偏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板;2、第一滚轴;3、第一纠偏装置;31、第一螺纹柱;32、第一纠偏弹簧;33、第一限位环;34、第一套筒;35、第一旋转手柄;36、第一转筒;4、第二纠偏装置;41、第二螺纹柱;42、第二纠偏弹簧;43、第二限位环;44、第二套筒;45、第二旋转手柄;46、第二转筒;5、第二滚轴;6、第三滚轴;7、夹料块体;8、夹槽;9、刻度槽;10、第一物料;11、第二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一种双路手动纠偏器,包括有支撑板1,在支撑板1上从右到左依次设有第一滚轴2、第一纠偏装置3、第二纠偏装置4、第二滚轴5以及第三滚轴6,第一滚轴2与第三滚轴6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纠偏装置4位于第一滚轴2的上方,第二滚轴5位于第二纠偏装置4的上方,第一纠偏装置3位于第二滚轴5的上方。

请参考图2,其中,第一纠偏装置3包括有第一螺纹柱31,第一螺纹柱31垂直固定在支撑板1上,在第一螺纹柱31上从前到后依次设有第一纠偏弹簧32、第一限位环33、第一套筒34、第一旋转手柄35,第一纠偏弹簧32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1上,另外一端限位在第一限位环33上,在第一套筒34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限位环33,其另外一端与第一旋转手柄35相抵触,在第一套筒34上套接有第一转筒36;

请参考图3,第二纠偏装置4包括有第二螺纹柱41,第二螺纹柱41垂直固定在支撑板1上,在第二螺纹柱41上从前到后依次设有第二纠偏弹簧42、第二限位环43、第二套筒44、第二旋转手柄45,其中,第二纠偏弹簧42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1上,另外一端限位在第二限位环43上,在第二套筒44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限位环43,其另外一端与第二旋转手柄45相抵触,在第二套筒44上套接有第二转筒46;在第一螺纹柱31以及第二螺纹柱41上均开设有刻度槽9;在第三滚轴6的左侧安装有夹料块体7,在夹料块体7内开设有夹槽8。

本实施例中,在进行纠偏动作时,只需要手动转动第一旋转手柄35、第二旋转手柄45,即可完成纠偏;第一螺纹柱31以及第二螺纹柱41上均开设有刻度槽9作为纠偏时纠偏距离的参考,提高了纠偏精度;纠偏装置仅由螺纹柱、纠偏弹簧、限位环、套筒、旋转手柄等部件组成,其制作成本低廉,易于维修。

工作原理:将第一物料10依次绕在第一滚轴2、第一纠偏装置3、第二滚轴5、第三滚轴6上,最后由夹料块体7引出,将第二物料11依次绕在第一滚轴2、第二纠偏装置4、第三滚轴6上,最后由夹料块体7引出,在第一物料10以及第二物料11在传输过程,如果发生重叠,可通过转动第一旋转手柄35,使得第一旋转手柄35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运动,从而改变第一转筒36在第一螺纹柱31上的相对位置,进而带着第一转筒36上的第一物料10进行偏移调节;也可通过转动第二旋转手柄45,使得第二旋转手柄45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运动,从而改变第二转筒46在第二螺纹柱41上的相对位置,进而带着第二转筒46上的第二物料11进行偏移调节;还可同时转动第一旋转手柄35、第二旋转手柄45,从而快速的完成偏移调节。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路手动纠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上从右到左依次设有第一滚轴、第一纠偏装置、第二纠偏装置、第二滚轴以及第三滚轴;

其中,所述第一纠偏装置包括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垂直固定在支撑板上,在所述第一螺纹柱上从前到后依次设有第一纠偏弹簧、第一限位环、第一套筒、第一旋转手柄,其中,所述第一纠偏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另外一端限位在第一限位环上,在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限位环,其另外一端与第一旋转手柄相抵触,在所述第一套筒上套接有第一转筒;

所述第二纠偏装置包括有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二螺纹柱垂直固定在支撑板上,在所述第二螺纹柱上从前到后依次设有第二纠偏弹簧、第二限位环、第二套筒、第二旋转手柄,其中,所述第二纠偏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另外一端限位在第二限位环上,在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限位环,其另外一端与第二旋转手柄相抵触,在所述第二套筒上套接有第二转筒;

在所述第一螺纹柱以及第二螺纹柱上均开设有刻度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路手动纠偏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滚轴的左侧安装有夹料块体,在所述夹料块体内开设有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路手动纠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轴与第三滚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纠偏装置位于第一滚轴的上方,所述第二滚轴位于第二纠偏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一纠偏装置位于第二滚轴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纠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路手动纠偏器,包括有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上从右到左依次设有第一滚轴、第一纠偏装置、第二纠偏装置、第二滚轴以及第三滚轴;其中,所述第一纠偏装置包括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垂直固定在支撑板上,在所述第一螺纹柱上从前到后依次设有第一纠偏弹簧、第一限位环、第一套筒、第一旋转手柄,其中,所述第一纠偏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另外一端限位在第一限位环上,在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限位环,其另外一端与第一旋转手柄相抵触,在所述第一套筒上套接有第一转筒。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路手动纠偏器,可通过手动进行纠偏,且其制作成本低廉,易于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夏双印;夏国印;刘好玉;付红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