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贴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6945发布日期:2021-04-13 22:55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贴膜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膜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快速贴膜机构。


背景技术:

2.通过注塑成型的部分塑胶产品在出厂前需要贴静电保护膜。现有技术中对塑胶产品进行贴保护膜基本上都是人工进行操作。而保护膜一般比较薄、软,因此在贴保护膜时不可避免地让贴好好保护膜内存留有气泡,为了去掉气泡还需要用刮板将气泡推到保护膜之外,最终使得保护膜完全贴合在塑胶产品表面上。有必要开发一种贴膜机构,减少贴保护膜时所产生的气泡,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而提供一种快速贴膜机构,减少贴保护膜时所产生的气泡,以提高生产效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贴膜机构,其包括上方的活动板和下方的弹性硅胶件,硅胶件的顶面朝向于活动板,硅胶件的顶面为中间凸起、四周低的凸起弧面,硅胶件的顶面用于放置待贴上工件背面的保护膜并且顶面与保护膜完全贴合,活动板用于将待贴膜的工件从上往下逐步压向硅胶件并且保护膜从中心位置至四周逐步与工件表面中间形成贴合。
5.贴膜机构还包括底座,硅胶件设在底座中间开设的容纳位中,活动板设在底座上方。
6.硅胶件为罩形,硅胶件的四周侧壁分别与容纳位内壁紧贴。
7.硅胶件的高度小于容纳位高度。
8.底座设有至少两根竖直导杆,活动板设有通孔,导杆贯穿通孔,活动板沿着导杆上下移动。
9.底座设有至少一根朝上的竖直螺杆,螺杆贯穿活动板并且拧入螺母,螺杆中套入弹簧,弹簧的回复力推动活动板紧贴于螺母,螺母用于限定活动板的最大高度。
10.活动板中间设置挖空位,挖空位的四个内角处分别设有水平压块,活动板通过压块同时对待贴膜的工件的四个角位施压。
11.硅胶件的顶面均匀布设有若干透气孔。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保护膜先贴合在带有硅胶件凸起弧面上,然后将工件从上往下压向硅胶件,保护膜从中间向四周逐步贴合在工件表面,这样便可以减少贴保护膜时所产生的气泡,因而减少了排气泡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贴膜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贴膜机构的分解剖视图。
15.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视图所示产品均为适应图纸大小及视图清楚而进行了适当的缩小/放大,并不对视图所示产品大小加以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一种贴膜机构,其具体结构如图1、2所示。
18.如图1、2所示,贴膜机构包括上方的活动板12、下方的弹性硅胶件20和底座11。硅胶件20设在底座11中间开设的容纳位113中,而活动板12设在底座11上方。如图2所示,硅胶件20为罩形,而且硅胶件20的四周侧壁22分别与容纳位113内壁紧贴,硅胶件的20高度小于容纳位113高度。
19.如图1、2所示,硅胶件20的顶面21朝向于活动板12。硅胶件20的顶面21为中间凸起、四周低的凸起弧面。硅胶件20的顶面21用于放置待贴上工件80背面的保护膜90,将保护膜90放置在顶面21时,需要让顶面21与保护膜90完全贴合。硅胶件20的顶面21均匀布设有若干透气孔211,因此保护膜90贴合在硅胶件20顶面21上时不容易产生气泡。
20.如图1、2所示,底座11设有4根竖直导杆111,而活动板12设有一一对应的通孔121。通孔121直径等于导杆111外径。装配之后,导杆111贯穿通孔121,而活动板12沿着导杆111上下移动,可以让活动板12的活动轨迹保持为竖直上下直线。此外,底座11设有2根朝上的竖直螺杆112。螺杆112贯穿活动板12并且在螺杆112穿出活动板12的一侧拧入螺母14。螺杆112中套入弹簧13,弹簧13夹在底座11与活动板12之间。弹簧13受压,弹簧13的回复力推动活动板12紧贴于螺母14,因此螺母14可以限定活动板12的最大高度。
21.此外,如图1、2所示,活动板12中间设置挖空位122,而挖空位122的四个内角处分别设有水平压块123。活动板12通过压块123同时施压于待贴膜的工件80的四个角位。
22.使用过程:先将保护膜90完全贴合在硅胶件20的顶面21上,随后在活动板12与底座11放入待贴膜工件80,推动活动板12向下移动,活动板12会将工件80从上往下逐步压向硅胶件20顶面21上的保护膜90,保护膜90会从中心位置至四周逐步与工件80表面中间形成贴合,使得保护膜90贴合之后不存在气泡,最后松开活动板12,弹簧13会推动活动板12恢复至初始位置。
2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保护膜90先贴合在带有硅胶件21凸起顶面21上,然后将工件80从上往下压向硅胶件20,保护膜90从中间向四周逐步贴合在工件80表面,这样便可以减少贴保护膜90时所产生的气泡,因而减少了排气泡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以上陈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