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切割机用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7819发布日期:2021-05-28 10:5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激光切割机用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激光切割机用的上料装置,属于激光切割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激光切割机是将从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经光路系统,聚焦成高功率密度的激光束。激光束照射到工件表面,使工件达到熔点或沸点,同时与光束同轴的高压气体将熔化或气化金属吹走。随着光束与工件相对位置的移动,最终使材料形成切缝,从而达到切割的目的。激光切割加工是用不可见的光束代替了传统的机械刀,具有精度高,切割快速,不局限于切割图案限制,自动排版节省材料,切口平滑,加工成本低等特点,将逐渐改进或取代于传统的金属切割工艺设备,

激光切割作业过程中有大部分的切割材料为板材类材料,传统的上料装置通常是用叉车或者吊车上料,这样的上料方式不仅效率不高而且运用叉车或者吊车还会浪费车间的使用面积,而现有的上料装置不具备多方位调节能力,导致上料范围受限,在实用性方面有待提高,现在急需一种激光切割机用的上料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激光切割机用的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备高低升降和左右伸缩能力,便于移动使用,实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激光切割机用的上料装置,包括配重座、控制面板、推拉杆、承载基座、移动脚轮以及便于使用机构,所述承载基座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移动脚轮,所述承载基座左端面上侧焊接有推拉杆,所述承载基座上端面左侧安装有配重座,所述配重座前端面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承载基座上侧设置有便于使用机构,所述便于使用机构包括第一双向电机、支撑柱、第一滚珠丝杆、升降筒、真空吸盘、支撑板、连接杆、伸缩杆、横向撑筒、第二滚珠丝杆、第二双向电机、从动锥齿轮以及主动锥齿轮,所述承载基座上端面右侧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左端面下侧装配有第一双向电机,所述第一双向电机右端面焊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环形侧面上侧啮合有从动锥齿轮,所述支撑柱内部安装有第一滚珠丝杆,所述第一滚珠丝杆环形侧面上侧啮合有升降筒,所述升降筒上端面焊接有焊接有横向撑筒,所述横向撑筒左端面装配有第二双向电机,所述第二双向电机右端面设置有第二滚珠丝杆,所述横向撑筒内部右侧套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端面右侧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面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侧安装有真空吸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珠丝杆环形侧面下侧卡装有稳定轴承,所述第一滚珠丝杆环形侧面下侧卡装有限位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筒下端面焊接有防脱块,且防脱块为矩形结构,所述支撑柱内部开设有限位腔,且限位腔与防脱块相匹配,所述支撑柱上端面安装有第一防脱盖。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吸盘安装有四组,且四组真空吸盘规格相同,四组所述真空吸盘上端面左侧均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通过接管与外界真空设备相接通。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撑筒右端面安装有第二防脱盖,所述横向撑筒内部设置有矩形腔,且矩形腔与伸缩杆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双向电机和第二双向电机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脚轮安装有四组,且四组移动脚轮规格相同,所述移动脚轮前端面上侧啮合有锁止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激光切割机用的上料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第一双向电机、支撑柱、第一滚珠丝杆、升降筒、真空吸盘、支撑板、连接杆、伸缩杆、横向撑筒、第二滚珠丝杆、第二双向电机、从动锥齿轮以及主动锥齿轮,该设计方便对板材进行吸附并将其进行高低升降和左右伸缩,以便将板材放置在激光切割机操作台上,解决了原有上料装置不方便进行升降和左右伸缩使用,上料便捷性欠佳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防尘效果。

因第一滚珠丝杆环形侧面下侧卡装有稳定轴承,第一滚珠丝杆环形侧面下侧卡装有限位轴承,该设计提高了第一滚珠丝杆转动稳定性,因升降筒下端面焊接有防脱块,且防脱块为矩形结构,支撑柱内部开设有限位腔,且限位腔与防脱块相匹配,支撑柱上端面安装有第一防脱盖,第一防脱盖避免升降筒出现分离情况,而限位腔方便升降筒在支撑柱内部座升降动作,因横向撑筒右端面安装有第二防脱盖,横向撑筒内部设置有矩形腔,且矩形腔与伸缩杆相匹配,第二防脱盖避免伸缩杆出现分离情况,而矩形腔方便伸缩杆在横向撑筒内部做伸缩动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备高低升降和左右伸缩能力,便于移动使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激光切割机用的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激光切割机用的上料装置中便于使用机构的正视剖面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中:1-配重座、2-控制面板、3-推拉杆、4-承载基座、5-移动脚轮、6-便于使用机构、61-第一双向电机、62-支撑柱、63-第一滚珠丝杆、64-升降筒、65-真空吸盘、66-支撑板、67-连接杆、68-伸缩杆、69-横向撑筒、611-第二滚珠丝杆、612-第二双向电机、613-从动锥齿轮、614-主动锥齿轮、631-稳定轴承、632-限位轴承、641-防脱块、651-通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激光切割机用的上料装置,包括配重座1、控制面板2、推拉杆3、承载基座4、移动脚轮5以及便于使用机构6,承载基座4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移动脚轮5,承载基座4左端面上侧焊接有推拉杆3,承载基座4上端面左侧安装有配重座1,配重座1前端面安装有控制面板2,承载基座4上侧设置有便于使用机构6。

便于使用机构6包括第一双向电机61、支撑柱62、第一滚珠丝杆63、升降筒64、真空吸盘65、支撑板66、连接杆67、伸缩杆68、横向撑筒69、第二滚珠丝杆611、第二双向电机612、从动锥齿轮613以及主动锥齿轮614,承载基座4上端面右侧安装有支撑柱62,支撑柱62左端面下侧装配有第一双向电机61,第一双向电机61右端面焊接有主动锥齿轮614,主动锥齿轮614环形侧面上侧啮合有从动锥齿轮613,支撑柱62内部安装有第一滚珠丝杆63,第一滚珠丝杆63环形侧面上侧啮合有升降筒64,升降筒64上端面焊接有焊接有横向撑筒69,横向撑筒69左端面装配有第二双向电机612,第二双向电机612右端面设置有第二滚珠丝杆611,横向撑筒69内部右侧套装有伸缩杆68,伸缩杆68下端面右侧安装有连接杆67,连接杆67下端面安装有支撑板66,支撑板66下侧安装有真空吸盘65,该设计解决了原有上料装置不方便进行升降和左右伸缩使用,上料便捷性欠佳的问题。

第一滚珠丝杆63环形侧面下侧卡装有稳定轴承631,第一滚珠丝杆63环形侧面下侧卡装有限位轴承632,该设计提高了第一滚珠丝杆63转动稳定性,升降筒64下端面焊接有防脱块641,且防脱块641为矩形结构,支撑柱62内部开设有限位腔,且限位腔与防脱块641相匹配,支撑柱62上端面安装有第一防脱盖,第一防脱盖避免升降筒64出现分离情况,而限位腔方便升降筒64在支撑柱62内部座升降动作,真空吸盘65安装有四组,且四组真空吸盘65规格相同,四组真空吸盘65上端面左侧均设置有通气管651,通气管651通过接管与外界真空设备相接通,该设计方便控制真空吸盘65对外界板材进行吸附和分离。

横向撑筒69右端面安装有第二防脱盖,横向撑筒69内部设置有矩形腔,且矩形腔与伸缩杆68相匹配,第二防脱盖避免伸缩杆68出现分离情况,而矩形腔方便伸缩杆68在横向撑筒69内部做伸缩动作,第一双向电机61和第二双向电机612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2输出端相连接,控制面板2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该设计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第一双向电机61和第二双向电机612通电转动,移动脚轮5安装有四组,且四组移动脚轮5规格相同,移动脚轮5前端面上侧啮合有锁止螺栓,四组移动脚轮5方便对承载基座4进行移动,而锁止螺栓方便对移动脚轮5进行锁止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首先工作人员通过推拉杆3便可以将承载基座4推移至外界激光切割机旁边,然后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第一双向电机61通电正转便可以使主动锥齿轮614转动啮合从动锥齿轮613,而从动锥齿轮613会带动第一滚珠丝杆63顺时针转动,进而使升降筒64向上侧移动,此时支撑板66会带动真空吸盘65向上侧移动,同理,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第一双向电机61通电反转便可以使升降筒64下降,进而对真空吸盘65高低位置进行调整,而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第二双向电机612通电正转,便可以带动第二滚珠丝杆611转动啮合伸缩杆68,使伸缩杆68向右侧延伸,同理,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第二双向电机612通电反转便可以使伸缩杆68向左侧收缩,进而对真空吸盘65左右位置进行调整。

当真空吸盘65调整至贴合在外界板材上端面时,工作人员便可以启动外界真空设备通电产生抽吸力,使真空吸盘65内产生负气压,从而将外界板材吸牢,此时便可以通过移动脚轮5对外界板材进行移动上料,当外界板材送到目的地时,再通过外界真空设备平稳地充气进真空吸盘65内,使真空吸盘65内由负气压变成零气压或稍为正的气压,真空吸盘65就脱离待提升物,从而完成对外界板材上料。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