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释放钢丝绳的机械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42101发布日期:2021-07-13 15:2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释放钢丝绳的机械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绳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释放钢丝绳的机械旋转装置,用于冶金铸造起重机的钢丝绳更换。



背景技术:

冶金铸造起重机的钢丝绳的大多都是由4根钢丝绳以上组成,4根钢丝绳还必须要求长度相同,才能够使两个板钩保持在同一水平上。冶金铸造起重机在更换钢丝绳之前,都需要放绳,将4根钢丝绳全部放开,用米尺进行测量长度,确保4根钢丝绳长度一致。在放绳过程中,由于场地限制,钢丝绳圆盘很难进行旋转,每次放绳都会浪费很长时间,对放绳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释放钢丝绳的机械旋转装置,通过在底盘和上圆盘之间设置轴承和转辊,保证了钢丝绳圆盘的旋转,为冶金铸造起重机的钢丝绳的更换工作带来了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释放钢丝绳的机械旋转装置,包括下部设置两根支撑槽钢的底盘、下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轴承外套的上圆盘、夹装在底盘与上圆盘之间的均匀分布的3个转辊、设置在上圆盘中心位置的钢管柱;所述底盘上部中心位置还设置轴承内圈,底盘与上圆盘通过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套配合构成一体;所述上圆盘的上部还设置两根上槽钢;钢丝绳盘放置在上圆盘上的上槽钢上,上圆盘能够随着钢丝绳盘的转动旋转。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盘由一个厚度为20mm、直径为1300mm的圆形钢板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圆盘由一个厚度为20mm、直径为800mm的圆形钢板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管柱是由高度为400mm、直径为60mm的钢管加工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辊包括由两个角钢平行焊接在底盘上的底座、中间设置通孔的辊轮以及穿过辊轮并搭接在底座上的轮轴;转辊位于底盘直径为400mm的圆周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轴承内圈通过焊接在底盘中心位置的厚度为40mm、直径为60mm的圆形钢板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槽钢开口朝下对称焊接在底盘的下部两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槽钢开口朝钢管柱方向对称侧焊在上圆盘上部的两侧,上槽钢宽度为120mm、长度为600m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为140mm;辊轮的宽度为60mm、直径为110mm;轮轴的长度为170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在底盘和上圆盘之间设置轴承和转辊,将钢丝绳圆盘放到旋转装置上,钢丝绳圆盘便随旋转装置一起转动,旋转装置稳定可靠,不会歪倒,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本实用新型在更换冶金铸造起重机的钢丝绳前的放绳工作中,能够确保4根钢丝绳长度一致,不仅节省了人工成本,还提升了工作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其中,1、支撑槽钢,2、底盘,3、轴承内圈,4、轴承外套,5、转辊,6、上圆盘,7、上槽钢,8、钢管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目前冶金铸造起重机在放绳过程中,由于场地限制,钢丝绳圆盘很难进行旋转,每次放绳都会浪费很长时间,对放绳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的问题而研发的一种释放钢丝绳的机械旋转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包括下部设置两根支撑槽钢1的底盘2、下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轴承外套4的上圆盘6、夹装在底盘2与上圆盘6之间的均匀分布的3个转辊5、设置在上圆盘6中心位置的钢管柱8;所述底盘2上部中心位置还设置轴承内圈3,底盘2与上圆盘6通过轴承内圈3与轴承外套4配合构成一体;所述上圆盘6的上部还设置两根上槽钢7;钢丝绳盘放置在上圆盘6上的上槽钢7上,上圆盘6能够随着钢丝绳盘的转动旋转。

所述底盘2由一个厚度为20mm、直径为1300mm的圆形钢板制作而成。

所述上圆盘6由一个厚度为20mm、直径为800mm的圆形钢板制作而成。底盘2和上圆盘6之间的距离为117mm。所述钢管柱8是由高度为400mm、直径为60mm的钢管加工制作而成。

所述转辊5包括两个角钢平行焊接在底盘2上的底座中间设置通孔的辊轮以及穿过辊轮并搭接在底座上的轮轴;转辊5位于底盘2直径为400mm的圆周上。两个底座之间的距离为140mm;辊轮的宽度为60mm、直径为110mm;轮轴的长度为170mm。辊轮与上圆盘6接触,辊轮与底盘1之间有7mm的空隙,不接触。轮轴采用实心的棒材制作,轮轴的直径可根据辊轮的通孔以及角钢的规格大小选定。

所述轴承内圈3通过焊接在底盘2的中心位置的厚度为40mm、直径为60mm的圆形钢板固定安装。

所述支撑槽钢1开口朝下对称焊接在底盘2的下部两侧。支撑槽钢1的长度与其所焊接位置的底盘1的宽度平齐,两个支撑槽钢1之间的距离可依据现场实际状况进行确定,支撑槽钢1的作用是支撑旋转装置,要求支撑槽钢1的强度要高。

所述上槽钢7开口方向朝钢管柱8对称侧焊在上圆盘6上部的两侧,上槽钢7宽为120mm。上槽钢7的长度与其所焊接位置的上圆盘6的宽度平齐,两个上槽钢7之间的距离可依据钢丝绳盘的大小进行设置;上槽钢7的作用是支撑钢丝绳盘,侧面焊接的方式是为了取放钢丝绳盘的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下两层大小不等的圆盘、在圆盘之间设置轴承和转辊、在上圆盘上设置钢管柱和上槽钢,保证了钢丝绳圆盘能够随着上圆盘的旋转而旋转,不仅节省了放绳时间,而且节省了人工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释放钢丝绳的机械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设置两根支撑槽钢(1)的底盘(2)、下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轴承外套(4)的上圆盘(6)、夹装在底盘(2)与上圆盘(6)之间的均匀分布的3个转辊(5)、设置在上圆盘(6)中心位置的钢管柱(8);所述底盘(2)上部中心位置还设置轴承内圈(3),底盘(2)与上圆盘(6)通过轴承内圈(3)与轴承外套(4)配合构成一体;所述上圆盘(6)的上部还设置两根上槽钢(7);钢丝绳盘放置在上圆盘(6)上的上槽钢(7)上,上圆盘(6)能够随着钢丝绳盘的转动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释放钢丝绳的机械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由一个厚度为20mm、直径为1300mm的圆形钢板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释放钢丝绳的机械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盘(6)由一个厚度为20mm、直径为800mm的圆形钢板制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释放钢丝绳的机械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8)是由高度为400mm、直径为60mm的钢管加工制作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释放钢丝绳的机械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辊(5)包括两个角钢平行焊接在底盘(2)上的底座、中间设置通孔的辊轮以及穿过辊轮并搭接在底座上的轮轴;转辊(5)位于底盘(2)直径为400mm的圆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释放钢丝绳的机械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圈(3)通过焊接在底盘(2)的中心位置的厚度为40mm、直径为60mm的圆形钢板固定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释放钢丝绳的机械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槽钢(1)开口朝下对称焊接在底盘(2)的下部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释放钢丝绳的机械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槽钢(7)开口朝钢管柱(8)方向对称侧焊在上圆盘(6)上部的两侧,上槽钢(7)宽度为120mm、长度为600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释放钢丝绳的机械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底座之间的距离为140mm;辊轮的宽度为60mm、直径为110mm;轮轴的长度为17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释放钢丝绳的机械旋转装置,属于钢丝绳用具技术领域,包括下部设置两根支撑槽钢的底盘、下部中心位置焊接有轴承外套的上圆盘、夹装在底盘与上圆盘之间的均匀分布的3个转辊、焊接在上圆盘中心位置的钢管柱;所述底盘上部中心位置还设置轴承内圈,底盘与上圆盘通过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套配合构成一体;所述上圆盘的上部还设置两根上槽钢;钢丝绳盘放置在上圆盘上的上槽钢上,上圆盘能够随着钢丝绳盘的转动在底盘上旋转。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下两层大小不等的圆盘、在圆盘之间设置轴承和转辊等结构,保证了钢丝绳盘能够随着上圆盘的旋转而旋转,节省了放绳时间,节省了人工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利杰;刘建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3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