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辊的轴端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36925发布日期:2021-05-11 17: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布辊的轴端夹持装置,包括形成于机架的支承座和设置在所述支承座上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包括基底部(1)和形成于所述基底部(1)上方的支凸部(2),所述支凸部(2)的根部与所述基底部(1)的衔接位置设置有用于支承布辊(10)的轴端的轴瓦(3);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压杆(4)、连接杆(5)和手柄杆(6),所述压杆(4)朝向所述轴瓦(3)一侧形成有压块(4a),且所述压杆(4)的一端与所述支凸部(2)的中部铰接,所述压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铰接以形成第一铰接位(7),所述连接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杆(6)的两端侧之间的杆体铰接以形成第二铰接位(8),所述手柄杆(6)的一端与所述支凸部(2)的顶部铰接以形成第三铰接位(9),所述手柄杆(6)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压杆(4)、所述连接杆(5)、所述手柄杆(6)和所述支凸部(2)之间的铰接构成铰链四连杆机构;

所述自由端下压转动能够带动所述压块(4a)进入第一状态,当所述压块(4a)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压块(4a)与所述轴瓦(3)处于夹持所述轴端的夹持位,且所述第二铰接位(8)处于所述第一铰接位(7)和所述第三铰接位(9)之间连线靠近所述轴瓦(3)一侧;

所述自由端提升转动能够带动所述压块(4a)进入第二状态,当所述压块(4a)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压块(4a)与所述轴瓦(3)处于释放所述轴端的释放位,且所述第二铰接位(8)处于所述第一铰接位(7)和所述第三铰接位(9)之间连线远离所述轴瓦(3)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布辊的轴端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位(7)、所述第二铰接位(8)和所述第三铰接位(9)中的至少一个铰接位具有预设弹性变形量,当所述压块(4a)由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切换时,所述预设弹性变形量形成所述铰链四连杆机构的变形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布辊的轴端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位(7)、所述第二铰接位(8)和所述第三铰接位(9)中的至少一个铰接位的铰接轴上套设有具有所述预设弹性变形量的弹性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布辊的轴端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定位机构,当所述压块(4a)处于第二状态的预设释放位时,所述定位机构能够使所述铰链四连杆机构锁止悬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布辊的轴端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杆(5)上的定位件(11)和形成于所述手柄杆(6)的杆体上的定位孔(12),当所述压块(4a)处于预设释放位时,所述定位件(11)与所述定位孔(12)配合实现锁止悬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布辊的轴端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11)为弹簧销柱。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布辊的轴端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4a)与所述压杆(4)为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布辊的轴端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4a)为耐磨材料制作而成的压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布辊的轴端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瓦(3)为耐磨材料制作而成的轴瓦。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布辊的轴端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部(1)上还设置有支托部(1a),当所述压块(4a)处于第一状态的预设夹持位时,所述支托部(1a)支托所述自由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布辊的轴端夹持装置,包括形成于机架的支承座和设置在支承座上的夹持组件,支承座包括基底部和形成于基底部上方的支凸部,支凸部的根部与基底部的衔接位置设置有用于支承布辊的轴端的轴瓦;夹持组件包括压杆、连接杆和手柄杆,压杆朝向轴瓦一侧形成有压块,且压杆的一端与支凸部的中部铰接,压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以形成第一铰接位,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手柄杆的两端侧之间的杆体铰接以形成第二铰接位,手柄杆的一端与支凸部的顶部铰接以形成第三铰接位,手柄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压杆、连接杆、手柄杆和支凸部之间的铰接构成铰链四连杆机构,操控手柄杆动作即可,轴端锁紧和释放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孙庆军;魏涛;孙胜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2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