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放电用导电输送机构及废旧锂电池连续安全放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96853发布日期:2021-12-04 11:24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连续放电用导电输送机构及废旧锂电池连续安全放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旧锂电池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旧锂电池连续放电用导电输送机构及废旧锂电池连续安全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化石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发展电动汽车以减少资源消耗并降低环境污染已成为广泛的共识。截至2019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344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37%;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81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81.74%。根据动力电池5

8年的平均使用寿命测算,2019年中国开始迎来规模化的动力磷酸铁锂电池退役潮。2020年退役动力电池回收量达25gwh,约占动力电池已装机服役总量的14.2%。国际上,各国新能源汽车的大量普及以及电子消费品也呈现快速增长,特别是电子市场和电动车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快速增长,快速催生了锂离子电池使用量的逐年增多,势必导致废旧电池循环利用与妥善处理的紧迫性。
3.废旧锂电池含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具备很高的回收价值,市场空间巨大。目前,锂电池回收技术尚不成熟,锂离子电池回收市场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状态,专注于锂电池回收利用的大部分企业的优势与重点主要放在废旧锂电池回收后端化学分离与提纯技术领域。
4.退役锂电池其能量残余量高低不一,相当一部分通过梯次再利用可拓宽其动力锂电池的使用领域,高品质退役电池亦可满足储能系统、低速电动车和智能电网削峰填谷等场景的使用要求,提高动力锂电池的使用效益,推迟了部分动力锂电池的退役周期;而退役锂电池不能满足梯次再利用的废旧锂电池则必须加以妥善放电与循环利用,其回收利用与再生则形成了物质能量流结构的闭环。然而,退役的废旧锂电池,仍然具有一定电量残余,如不妥善放电处理,在电池堆放过程以及处理过程极易产生爆炸燃烧事故,废旧锂电池燃烧爆炸事件时有发生。
5.现有技术对废旧锂电池的放电主要采用3.0-8.0%无机盐水溶液浸泡3- 10天,由于盐溶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安全性,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能多次使用,采用盐水溶液对废旧锂电池实现安全放电成为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但是盐水放电也存在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产生大量的氢气、氯气、氧气等,气体会带出大量的盐水,可能漂浮在空气中,对周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盐水多次放电后,盐水溶液对废旧锂电池中会产生严重的电化学腐蚀,同时也会引入大量的杂质,这些杂质属于危险废物,产生二次污染;同时,经多次放电后的盐水溶液往往含有褐色的大量絮状沉淀物,会随同废旧锂电池破碎分选后引入正、负极混合料即黑粉,对后续有价金属的除杂分离提纯造成很大影响,工艺流程复杂,使用较多的其它化学药剂,废水处理量增大,除杂成本大幅提高。
6.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多个废旧锂电池放电设备,有些采用两次放电方式,需多个中间转换机构,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且第二次放电需要通过外加导电剂的涂抹来实现,放电效率低,而且还存在导电剂使用量大,不可循环,同时引入新的杂质化学成分,会增大
后续废旧锂电池有价化学组分的分离与分选难度。另外,废旧锂电池上料及放电均是相互堆放在一起,极易产生正负极碰撞或接触,容易导致燃烧与爆炸事故。还有的采用电池固定框、导流底板、导流盖板和外接的放电柜形成放电系统,导流底板与导流盖板采用泡沫金属和金属板复合组成,泡沫金属与电池相接触,然而,这种含有泡沫气孔的特种金属材料制造的复合板成本高,每次放电电池数量有限,且废旧电池的进料和出料非常不方便,工作效率低。还有一种废旧锂电池快速放电装置,采用导电云母粉作为放电介质实现电池的快速放电,该放电介质容易吸附在单体电池表面,放电后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清洗,同时,导电云母粉引入的导电成分会作为杂质在单体电池正负极上的短路凹槽内牢固囤积,增大后端电池分选提纯难度,大幅增加分离提纯工艺流程与运行成本。
7.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首先提供了一种废旧锂电池连续放电用导电输送机构,可使废旧锂电池在移动中一次完成放电过程,且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续放电用导电输送机构,用于废旧锂电池的连续安全放电,包括上导电输送带和下导电输送带,所述上导电输送带和所述下导电输送带均为闭合的环形带,所述上导电输送带内环设有可带动该上导电输送带移动的上驱动轮、上从动轮以及设于所述上驱动轮和上从动轮之间多个间隔排列的导电石墨压辊;所述下导电输送带内环设有与所述上驱动轮和所述上从动轮同步转动、且可带动该下导电输送带移动的下驱动轮和下从动轮以及设于所述下驱动轮和所述下从动轮之间多个间隔排列的导电石墨托辊,所述上导电输送带与所述下导电输送带上下间隔设置,以使多个待放电废旧锂电池逐一间隔夹紧在所述上导电输送带和所述下导电输送带之间,且由所述上导电输送带与所述下导电输送带带动在移动中逐步完成连续放电过程。
10.可选地,各所述导电石墨压辊和各所述导电石墨托辊上下相对设置,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11.可选地,在所述上导电输送带和所述下导电输送带外环相对的位置上,分别间隔设有多个可与待放电的所述废旧锂电池正负极匹配的凹陷位或挡块,使夹设于所述上导电输送带和所述下导电输送带之间的各废旧锂电池定位在所述上导电输送带和所述下导电输送带的凹陷位或挡块内。
12.可选地,在所述废旧锂电池进入所述上导电输送带与所述下导电输送带之间的入口处,设有方便各所述废旧锂电池放置的导入角;在所述废旧锂电池的出口处,设有方便放电完毕后的各所述废旧锂电池掉落的导出角。
13.可选地,在所述上导电输送带的环形带内环的前端,设有前张紧轮,所述前张紧轮位于所述上驱动轮与所述废旧锂电池入口处的第一个所述导电石墨压辊之间,所述上驱动轮设置高度高于所述前张紧轮,使所述上导电输送带前端形成所述导入角;在所述废旧锂电池的出口处设有后张紧轮,所述后张紧轮设于所述上从动轮和最后一个所述导电石墨压辊之间,所述上从动轮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后张紧轮,使所述上导电输送带后端形成所述导出角。
14.本实用新型连续放电用导电输送机构具有下述技术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导电输送机构,可使废旧锂电池夹紧在上导电输送带和下导电输送带之间,废旧锂电池在由上导电输送带和下导电输送带带动移动的过程中逐一完成放电过程,可提高废旧锂电池放电效率,保证了各废旧锂电池的放电完全、充分。
16.(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导电输送机构,可使废旧锂电池在上导电输送带和下导电输送带之间的移动中间隔设置,有效保证了废旧锂电池放电过程的安全性。上导电输送带和下导电输送带长度和移动速度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可调节废旧电池放电时间与速度,也可通过可调电阻调控放电时间与放电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与安全性。
17.(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导电输送机构,其采用的上导电输送带、下导电输送带、导电石墨压辊和导电石墨托辊,既可以作为输送废旧锂电池放电的移动构件,又可以作为放电回路中的导电元件,且各构件均采用价廉易得的石墨导电材料,放电过程不会引入新的杂质,不仅可保证放电的完全性,而且减少了废旧锂电池回收成本。
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废旧锂电池连续安全放电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连续放电用导电输送机构,在所述导电输送机构中的所述上导电输送带与所述下导电输送带之间,串接有可调电阻、电流表和开关,与夹紧在所述上导电输送带和所述下导电输送带之间的各废旧锂电池一起形成放电回路。
19.可选地,在所述废旧锂电池送入所述导电输送机构的入口处,设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设有多自由度的取料夹,用于将废旧锂电池从料箱逐一取出并送入所述导电输送机构间隔设置的置放位。
20.可选地,在所述废旧锂电池被送入所述导电输送机构的入口处,还设有可使所述送料机构将所述废旧锂电池按极位放置在所述上导电输送带和所述下导电输送带之间的视觉识别系统。
21.本实用新型放电装置还包括风冷系统,所述风冷系统具有多个可使冷风朝向所述导电输送机构中移动中的所述废旧锂电池的送风口。
22.本实用新型放电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承所述导电输送机构的导电石墨固定床,所述导电石墨固定床由导电导热的石墨压制而成,所述导电石墨固定床与地面接触的支承脚底部设有绝缘保护垫。
23.采用本实用新型废旧锂电池连续安全放电装置,不仅实现了废旧锂电池批量、连续放电处理,使废旧锂电池放电自动化,大幅提高了废旧锂电池放电的效率,而且可以保证各废旧锂电池放电完全、充分,具有很好的放电效果,整个过程采用物理方法进行,不需要任何化工原料,避免了市场主流技术盐水放电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液等污染环境现象,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2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符合目前产业的需求,有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废旧锂电池连续安全放电装置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8.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端”、“另一端”、“前端”、“后端”、“侧端”“外侧”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或者是基于附图展示的位置而参考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29.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连续放电用导电输送机构4,用于废旧锂电池的连续安全放电,包括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所述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均为闭合的环形传动带,在上导电输送带421内环,设有上驱动轮426、上从动轮425和多个间隔排列的导电石墨压辊422,上导电输送带421由上驱动轮426带动移动,各导电石墨压辊422设于上驱动轮426和上从动轮425之间,与上导电输送带421配合转动;在下导电输送带411内环,设有可与上驱动轮426同步转动的下驱动轮416、下从动轮418和多个间隔排列的导电石墨托辊412,下导电输送带411由下驱动轮416 带动与上导电输送带421同步移动,各导电石墨托辊412设于下驱动轮416和下从动轮418之间,与下导电输送带411配合转动。所述上驱动轮426和下驱动轮416通过动力机构带动同步转动,动力机构采用调速步进电机415,调速步进电机415可通过传动机构分别与上驱动轮426和下驱动轮416联接,将动力传递给上驱动轮426和下驱动轮416,使其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同步移动。采用调速步进电机415,可使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的移动速度根据放电需要进行调整,使废旧锂电池3在移动中一次就能够充分放电完毕,不仅满足了放电要求,而且也非常方便。所述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上下间隔设置,其间距能够使多个待放电废旧锂电池3被夹设在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之间,通过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的同步移动,同时导电石墨托辊412的支承、导电石墨压辊422的夹压,使废旧锂电池3在移动中始终被导电石墨托辊412和导电石墨压辊422夹紧在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 411之间,并在移动中逐渐完成连续放电过程。所述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均由带芯与导电层组成,其中带芯是由单层纵向排列的钢丝绳组成,所述导电层可覆盖在带芯上或与带芯混合,导电层由橡胶、导电粉和添加剂压制或混炼而成,其中,导电粉为导电碳粉与石墨负极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所述橡胶为氟橡胶或丁腈橡胶或硫化橡胶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制而成,所述导电粉占导电层总质量的20%-60%,橡胶占导电层总质量的30%-70%,添加剂余量,可采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5毫米短碳纤维等。所述上导电输送带 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的电阻率均为(5.0~18.0)
×
10
‑6ω.m。所述导电石墨压辊422和导电石墨托辊412由石墨材料压制经高温处理而成,可采用废旧锂电池回收的负极石墨粉,可降低制造成本,节约资源。导电石墨压辊422和导电石墨托辊412具有高导电性,还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强度高、质量轻等
特点。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中,可使废旧锂电池3夹紧在移动的上导电输送带421 和下导电输送带411之中逐渐完成放电过程,实现了废旧锂电池自动、批量、连续放电处理,同时用于带动废旧锂电池3移动的构件
‑‑
上导电输送带421、下导电输送带411、导电石墨压辊422和导电石墨托辊412均为导电元件,这样,上导电输送带421、下导电输送带411、导电石墨压辊422和导电石墨托辊 412既可作为带动废旧锂电池3放电过程中移动的部件,又可以作为导电部件,使整个放电设备均具有导电性能,为废旧锂电池3的放电充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而且,由于锂电池正负极与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接触面积大,且导电石墨压辊422和导电石墨托辊412的上下相对设置能够将各废旧锂电池3紧紧夹紧在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之间,不仅可避免废旧锂电池3在移动中倾倒,而且使放电过程中放电回路顺畅,高度保障了各废旧锂电池的放电可靠、充分,具有很好的放电效果。另外,各废旧锂电池3 在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之间的间隔置放,使各单体锂电池形成一定间距,既可避免各锂电池相互碰撞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还可以保证持续放电时间,一般只需要2-4小时,电池的残余电压就会低于1.0伏安全电压,具有安全性高,放电效率高等特点。而且,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的长度和移动速度可以根据放电需要设定,可调节废旧锂电池3的放电时间与速度,也可通过可调电阻调控放电时间与放电速度。同时,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之间的间距以及导电石墨压辊421、导电石墨托辊412的数量和排列可以根据实际生产中废旧锂电池的大小和放电要求确定,一般可以容纳10-35个单体废旧锂电池。
30.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导电输送机构具体的实施例中,各所述导电石墨压辊422和各导电石墨托辊412上下相对设置,两者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当废旧锂电池3夹在导电石墨压辊422和各导电石墨托辊412之间的上导电输送带 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时,同一直线设置的导电石墨压辊422和导电石墨托辊412,可以最小的压紧力将废旧锂电池3抵紧压住,避免废旧锂电池3在移动中倾倒。在各导电石墨压辊422和导电石墨托辊412向外的两侧端,分别套有压辊绝缘保护套423和托辊绝缘保护套413,以保护操作者的安全。
31.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导电输送机构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外环相对的位置上,即在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夹设废旧锂电池3的外侧,分别间隔有设置多个排列规则的凹陷位或挡块(图1实施例所示为凹陷位),其凹陷位由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的外侧向内凹陷,其中上导电输送带421设置有可与废旧锂电池3正极适配的上凹陷位420或上挡块,下导电输送带411设置有可与废旧锂电池3负极适配的下凹陷位417或下挡块,上凹陷位420或上挡块和下凹陷位417或上挡块与废旧锂电池3的型号匹配(如圆柱型18650、圆柱型26650、方形锂电池等),且相互对正,废旧锂电池3移动时被镶嵌、定位在上凹陷位420或下挡块和下凹陷位417或上挡块内。作为优选方案,上凹陷位420或上挡块和下凹陷位417或下挡块的设置位置分别与导电石墨压辊422和导电石墨托辊412正对,即上凹陷位 420或上挡块和下凹陷位417或下挡块的设置中心与导电石墨压辊422和导电石墨托辊412中心在同一直线上,使导电石墨压辊422和导电石墨托辊412通过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能够紧压在移动的废旧锂电池3上,夹紧效果好,既可实现废旧锂电池3在移动中有效间隔,避免废旧锂电池堆放在一起时极易产生正负极碰撞或接触导致的燃烧与爆炸事故,又可防止废旧锂电池3 在移动放电过程中倾倒,以保证废旧锂电池3放电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可通过导电石墨压辊
422和导电石墨托辊412之间的夹紧力使各废旧锂电池3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接触,形成电流畅通的放电闭合回路,保证各废旧锂电池3放电的完全、可靠。所述上凹陷位420 和下凹陷位417可以是图1所示在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外侧向内开设的凹槽,或者是弧形槽,也是其他凹陷结构;所述的挡块为在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外侧向外凸伸的至少两挡块,挡块可固定设置或可调节设置,高度为废旧锂电池3高度的1/10

1/5,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外侧,可根据废旧锂电池3的型号调整固定位置,以适应各种不同规格的废旧锂电池,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的通用性。可以理解地,只要能够保证废旧锂电池3稳定的卡夹在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 411之间,与凹陷位或挡块的其他结构的类似设计,均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2.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导电输送机构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废旧锂电池3进入上导电输送带421与下导电输送带411之间的入口处,设有导入角α,以方便各废旧锂电池3的放置;在废旧锂电池3的出口处,设有导出角β,方便放电完毕后的各废旧锂电池3掉落,所述导入角α和导出角β均小于75
°
。具体的结构实施例中,可在废旧锂电池3的入口处、上导电输送带421环形带内环的前端,设置前张紧轮427,前张紧轮427靠近入口处的第一个导电石墨压辊422设置,且位于上驱动轮426和第一个导电石墨压辊422之间,同时,使上驱动轮426设置高度高于前张紧轮427,使上导电输送带421前端形成导入角α。前张紧轮 427与上驱动轮426的配合设置,可改变上导电输送带421在前端的移动方向 (斜向移动变为水平移动),同时可构成拉紧机构,使整个上导电输送带421前端拉直紧绷不松塌,并使上导电输送带421在前端产生不同角度的改向,与下导电输送带411在废旧锂电池3的入口处形成导入角α,有利于送料机构2之取料夹21将废旧锂电池3送入下导电输送带411,避免对上导电输送带421的碰撞。同样地,可在废旧锂电池3的出口处、上导电输送带421环形带内环的后端,设置后张紧轮428,后张紧轮428设于上导电输送带421环形带的后端的上从动轮425和最后一个导电石墨压辊422之间,同时,使上从动轮425设置高度高于后张紧轮428。这样,后张紧轮428与上从动轮425的配合设置,可改变上导电输送带421在后端的移动方向,同时与前张紧轮427一同拉紧,形成前后拉紧机构,使整个环形上导电输送带421拉直紧绷不松塌,保证与夹紧的各废旧锂电池3形成电流畅通的闭合回路,并使上导电输送带421在后端产生不同角度的改向,与下导电输送带411在废旧锂电池3的出口处形成导出角β。放电完毕后,由于导出角β,上导电输送带421解除对出口处的废旧锂电池3的夹压,使压在废旧锂电池3顶部的压力突然释放,废旧锂电池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从下导电输送带411脱落掉至出料仓6内。
33.请再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废旧锂电池连续安全放电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废旧锂电池连续放电用导电输送机构4,在导电输送机构4中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之间,串接有可调电阻r、电流表α和开关s1,与夹紧在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之间的各废旧锂电池 3一起形成放电回路。具体地,可在导电石墨压辊422和导电石墨托辊412的轴向中心,分别设有可导电的上接线柱424和下接线柱414,所述上接线柱424 和下接线柱414通过导线与开关s1、电流表α和可调电阻r串接,当各废旧锂电池3逐一呈间隔夹设在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之间时,开关s1、电流表α、可调电阻r通过上接线柱424和下接线柱414与导电石墨压辊 422、上导电输送带421、导电石墨托辊412、下导电输送带411以及各废旧锂电池3串接在一起,形成放电回路。上述放电
回路采用可调电阻,可调整放电时间与放电速度,尽量保证废旧锂电池3放电充分、完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旧锂电池连续安全放电装置,可使待放电的废旧锂电池3通过送料机构2送入导电输送机构4时,逐个呈间隔被夹紧在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 411之间,同时,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通过上接线柱424和下接线柱414,分别与串接的可调电阻、电流表和开关连接,形成放电回路,使待放电的废旧锂电池3在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的带动下,在不断的移动中逐渐完成放电过程。上述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使废旧锂电池3批量、连续放电处理,实现了废旧锂电池放电的自动化,大幅提高了废旧锂电池放电的效率,而且可以保证各废旧锂电池放电完全、充分。同时,各构件组成的连续放电设备,不需要任何化工原料,避免了盐水放电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液等污染环境现象,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绿色环保,提高了废旧锂电池的放电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性,符合目前废旧锂电池回收产业的需求,有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34.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旧锂电池连续安全放电装置实施例中,在废旧锂电池4送入所述导电输送机构4的入口处,设有送料机构2,在送料机构2和导电输送机构4之间,设有料箱9,多个待放电锂电池均匀放置于料箱 9内,方便送料机构2抓取;在导电输送机构4后端,设有出料仓6,放电完毕的废旧锂电池3可自动落于该出料仓6内。所述送料机构2包括基座23、转动臂22和取料夹21,基座23用于支承整个送料机构2,转动臂22一端铰接在基座23上,可绕基座23转动,另一端与取料夹21一端铰接,且可带动取料夹 21转动。取料夹21可绕转动臂22转动,使取料夹21具有多个自由度,可满足废旧锂电池3的送料要求;取料夹21另一端具有机械手臂,可自动将废旧锂电池3从料箱9逐一取出并按极性送入导电输送机构4间隔设置的置放位。
35.进一步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旧锂电池连续安全放电装置实施例中,可在废旧锂电池3被进入导电输送机构4的入口处,设有视觉识别系统1,通过视觉识别系统1中的图像摄取装置ccd,在送料机构2之取料夹21从料箱9中抓取废旧锂电池3时,通过视觉识别系统1中的图像摄取装置ccd,将送料机构2 抓取的废旧锂电池3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图像信号快速识别锂电池外观尺寸特征,通过尺寸大小辨别锂电池正、负极,然后对送料机构2下达控制指令,使送料机构2通过取料夹21将各废旧锂电池3按极位放置在上导电输送带421和下导电输送带411之间。采用视觉识别系统,通过送料机构2自动上料,不需要通过人工,能快速高效识别废旧锂电池的正负极,避免人工摆放失误造成的安全隐患,具有准确性高、安全性高,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废旧锂电池放电自动化程度,有利于提高电池放电移动过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6.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旧锂电池连续安全放电装置实施例中,还包括风冷系统5,所述风冷系统5与空压机连接,包括一送风管51,送风管51 朝向运送中的各废旧锂电池3的方向开设有多个送风口52,可向放电过程中的各废旧锂电池3吹冷风,使废旧锂电池3快速降温,用于降低废旧锂电池3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一步保证放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37.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旧锂电池连续安全放电装置实施例中,还设有导电石墨固定床8,所述导电输送机构4设置在导电石墨固定床8上,用于支承导电输送机构4、动力机构、驱动机构及其他构件等,导电石墨固定床8 亦是由导电导热的石墨压制而成,既可以作为辅助导电元件,增强放电性,又有利于废旧锂电池3的散热。导电石墨固定床8作为机
座,与地面接触的支承脚底部设有绝缘保护垫7,保证放电过程的安全性,避免引起对操作者的伤害。
3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部分,并不能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髓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