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链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99458发布日期:2022-08-03 04:19阅读:69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链斗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链斗机。


背景技术:

2.链斗输送机的输送原理是:驱动机构链条牵引盛有物料的料斗沿轨道进行水平或倾斜输送,链斗输送机由于其具有布置灵活、输送能力大、使用寿命长、维护量小、运行成本低、输送坡度大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电站、矿山、冶金、煤炭等行业的各种松散物料的输送,如锅炉灰渣、水泥熟料、铁渣、矿渣、石灰石、碎石等,特别是一些温度高、容重大、块度大、具有锋利锐角和磨琢性强的物料。
3.目前现有的链斗机,不具有稳定结构,当人们将链斗机移动至指定位置后,无法进行稳定的支撑,链斗机容易出现滑动的现象,影响作业的安全性。
4.因此,发明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链斗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链斗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链斗机,不具有稳定结构,当人们将链斗机移动至指定位置后,无法进行稳定的支撑,链斗机容易出现滑动的现象,影响作业的安全性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链斗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链斗机主体,所述底板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底板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水平设置并同轴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贯穿所述凹槽内并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底部贯穿所述凹槽外并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凹槽内腔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侧与顶板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外侧与箱体内腔的两侧接触。
8.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行走轮的顶部与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与移动板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与链斗机主体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链斗机主体的底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部与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当操作者通过行走轮将底板与链斗机主体移动至指定位置后,需要将底板进行固定时,操作者再通过外设控制器打开气缸,气缸开始运行,气缸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移动板带动滑轮在箱体内滑动;
14.2、同时移动板通过复位弹簧带动固定柱向下移动,固定柱带动顶板向下移动,顶板带动限位块在限位槽内滑动,同时顶板带动顶杆向下移动,顶杆带动支撑块向下移动,支撑块带动橡胶垫向下移动,使橡胶垫与地面接触,增加行走轮和底板的稳定性,需要移动时,按照上述步骤进行相反操作即可。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结构右侧剖面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结构正视剖面图。
18.图中:1、底板;2、支撑柱;3、链斗机主体;4、凹槽;5、箱体;6、安装板;7、气缸;8、移动板;9、固定柱;10、顶板;11、顶杆;12、支撑块;13、限位槽;14、限位块;15、滑轮;16、橡胶垫;17、行走轮;18、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链斗机,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链斗机主体3,底板1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凹槽4,底板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箱体5,箱体5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安装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7,气缸7的输出轴水平设置并同轴固定连接有移动板8,移动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9,固定柱9的底部贯穿凹槽4内并固定连接有顶板10,顶板10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顶杆11,顶杆11的底部贯穿凹槽4外并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2,凹槽4内腔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限位槽13,限位槽1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4,限位块14的内侧与顶板10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
21.进一步的,移动板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15,滑轮15的外侧与箱体5内腔的两侧接触,当操作者通过行走轮17将底板1与链斗机主体3移动至指定位置后,需要将底板1进行固定时。
22.进一步的,支撑块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6,橡胶垫16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操作者再通过外设控制器打开气缸7,气缸7开始运行,气缸7带动移动板8向下移动,移动板8带动滑轮15在箱体5内滑动。
23.进一步的,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17,行走轮17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行走轮17的顶部与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同时移动板8通过复位弹簧18带动固定柱9向下移动,固定柱9带动顶板10向下移动。
24.进一步的,箱体5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8,复位弹簧18的顶部与移动板8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顶板10带动限位块14在限位槽13内滑动,同时顶板10带动顶杆11向下移动,顶杆11带动支撑块12向下移动。
25.进一步的,底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与链斗机主体3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链斗机主体3的底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部与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块12带动橡胶垫16向下移动,使橡胶垫16与地面接触,增加行走轮17和底板1的稳定性,需要移动时,按照上述步骤进行相反操作即可。
26.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当操作者通过行走轮17将底板1与链斗机主体3移动至指定位置后,需要将底板1进行固定时,操作者再通过外设控制器打开气缸7,气缸7开始运行,气缸7带动移动板8向下移动,移动板8带动滑轮15在箱体5内滑动,同时移动板8通过复位弹簧18带动固定柱9向下移动,固定柱9带动顶板10向下移动,顶板10带动限位块14在限位槽13内滑动,同时顶板10带动顶杆11向下移动,顶杆11带动支撑块12向下移动,支撑块12带动橡胶垫16向下移动,使橡胶垫16与地面接触,增加行走轮17和底板1的稳定性,需要移动时,按照上述步骤进行相反操作即可。
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