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随车起重机的可调节角度的副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47663发布日期:2022-06-02 00:5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随车起重机的可调节角度的副臂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随车起重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用于随车起重机的可调节角度的副臂。


背景技术:

2.随车起重机伸缩臂是随车起重机核心部件之一,其各部位性能特点直接关系到随车起重机的使用及外观。随车起重机伸缩臂对于整机的工作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副臂也是伸缩臂系统里对起重和使用有很大影响的一部分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随车起重机的可调节角度的副臂,减少了平常直臂施工时空间上的局限性。
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随车起重机的可调节角度的副臂,包括第一副臂总成和第二副臂总成,所述第一副臂总成的近端与随车起重机的末级主臂连接,所述第一副臂总成的远端设置有连接座和限位板,所述连接座设置有第一铰接孔,所述限位板设置有若干角度调节孔;所述第二副臂总成的近端设置有第二铰接孔和限位孔,所述第二铰接孔通过旋转轴与第一铰接孔连接,所述第二副臂总成可沿该旋转轴转动;所述限位孔通过固定轴与其中一角度调节孔连接,用于调节第二副臂总成的转动角度。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座设置在第一副臂总成远端的下侧,所述限位板设置在第一副臂总成远端的上侧。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座设置在第一副臂总成远端的上侧,所述限位板设置在第一副臂总成远端的下侧。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副臂总成近端与连接座相对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第二铰接孔位于延伸部。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旋转轴包括轴体和轴套,所述轴套设置在第一铰接孔内,所述轴体可转动的设置在轴套内,且轴体和轴套之间设置有衬套。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衬套由高力黄铜材料制成。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旋转轴和固定轴的端部都设置有开口销。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副臂总成的远端设置有接头部。
1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副臂总成插装于随车起重机的末级主臂,且第一副臂总成设置有若干长度调节孔。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第一副臂总成插在最后一节主臂里面并用销轴连接,第二副臂总成和第一副臂总成通过旋转轴连接并绕旋转轴旋转。通过调节第一副臂总成上的孔与第一副臂总成上的孔对应,即可完成不同角度的调节。此机构工作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副
臂总成与末级主臂连接的孔位调节工作臂长,也可以通过第一副臂总成上下两排孔旋转副臂正反使用的状态。除此之外,可以通过调节第二副臂总成与第一副臂总成连接的孔位,调节第二副臂总成旋转的角度,达到可变角度的目的。使用此副臂可以避免平常直臂施工时空间上的局限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随车起重机的可调节角度的副臂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的右视图;
17.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副臂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副臂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副臂总成正向使用时的第一种工作状态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副臂总成正向使用时的第二种工作状态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副臂总成正向使用时的第三种工作状态图;
23.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副臂总成反向使用时的第一种工作状态图;
24.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副臂总成反向使用时的第二种工作状态图;
25.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副臂总成反向使用时的第三种工作状态图。
26.附图标记:
27.1-第一副臂总成;11-连接座;12-第一铰接孔;13-限位板;14-角度调节孔;15-长度调节孔;
28.2-第二副臂总成;21-延伸部;22-第二铰接孔;23-限位孔;24-接头部;
29.3-旋转轴;31-轴体;32-轴套;33-衬套;
30.4-固定轴;
31.5-开口销。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34.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5.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随车起重机的可调节角度的副臂,包括第一副臂总成1和第二副臂总成2,第一副臂总成1的近端与随车起重机的末级主臂连接,
37.参见图4所示,第一副臂总成1的远端设置有连接座11和限位板13,连接座11设置有第一铰接孔12,限位板13设置有若干角度调节孔14;具体的,第一副臂总成1插装于随车起重机的末级主臂,且第一副臂总成1设置有若干长度调节孔15。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副臂总成与末级主臂连接的孔位调节工作臂长。
38.参见图5所示,第二副臂总成2的近端设置有第二铰接孔22和限位孔23,第二铰接孔22通过旋转轴3与第一铰接孔12连接,第二副臂总成2可沿该旋转轴3转动;限位孔23通过固定轴4与其中一角度调节孔14连接,用于调节第二副臂总成2的转动角度。具体的,第二副臂总成2近端与连接座11相对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21,第二铰接孔22位于延伸部21。第二副臂总成2的远端设置有接头部24。通过调节第二副臂总成2与第一副臂总成1连接的孔位,调节第二副臂总成2旋转的角度,达到可变角度的目的。
39.参见图3所示,旋转轴3包括轴体31和轴套32,轴套32设置在第一铰接孔12内,轴体31可转动的设置在轴套32内,且轴体31和轴套32之间设置有衬套33。具体的,衬套33由高力黄铜材料制成,可以有效避免长期、经常性旋转造成的磨损。旋转轴3和固定轴4的端部都设置有开口销5。
40.参见图6~图8所示,连接座11设置在第一副臂总成1远端的下侧,限位板13设置在第一副臂总成1远端的上侧。参见图9~图11所示,连接座11设置在第一副臂总成1远端的上侧,限位板13设置在第一副臂总成1远端的下侧。即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副臂总成与末级主臂之间的连接状态可正反调节,
41.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方式结合。
42.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