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热交换设备内件导入用的牵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0296发布日期:2022-09-23 18:5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大型热交换设备内件导入用的牵引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大型热交换设备内件导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热交换设备内件导入用的牵引设备。


背景技术:

2.大型热交换设备多包括有圆筒状的壳体以及约束在壳体内的内件,200吨以上的热交换设备的内件重量就达到100吨以上,总装时,需要把预制好的内件整体导入设备的壳体内,且导入过程中内件不能与壳体内壁接触发生刮擦,否则容易导致内件损伤。但由于内件吨位和体积较大,使得导入工作存在较大的不便。
3.为此,申请公布号为cn105775991a的发明专利申请《大直径管束起吊装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公开了一种起吊装配工装,其结构包括:管束吊板组件、固定滑轮组件、管束受拉组件,其中,管束吊板组件是由弧板和吊耳组成,所述的固定滑轮组件固定在基础平台上。使用时:将管束受拉组件安装在管束前端的中间位置;钢丝绳绕过固定滑轮组件,其一端穿过管束,与管束受拉组件相连,钢丝绳另一端与另一台吊车连接;钢丝绳通过固定滑轮组件,拉动管束水平方向匀速进入壳体。该结构的工装使得大直径管束在组装吊装进出壳体时,速度均匀可控,操作风险小;且通用性强,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直径的管束组装;进而大幅提高了管束组装效率,降低了管束组装成本。但是,上述方案需要配合吊车使用,不利于露天作业或没有起重设备的场合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安全稳定、无需使用行车起吊、不受场地制约的大型热交换设备内件导入用的牵引设备。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型热交换设备内件导入用的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6.基架,该基架上设有能连接到设备壳体的连接件,且该基架上设有沿内件导入方向水平延伸的导轨;
7.随动小车,能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且该随动小车上设有能支撑内件的支撑部;
8.牵引机构,约束在基架上,用于牵引所述内件沿导轨移动。
9.作为改进,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一端连接内件的链条、驱动链条向内件导入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及能阻止链条反方向移动的锁止结构。
10.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钩手和驱动钩手沿内件导入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器,其中所述钩手的一端为与所述链条相适配的卡钩结构,所述钩手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相连,在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往内件导入方向移动的状态下,该钩手的一端勾入该链条内并拉动链条沿内件导入方向移动;在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往内件导入的反方向移动的状态下,该钩手的一端脱离所述链条并沿着链条的长度以内件导入的反方向移动。
11.再改进,所述锁止结构包括棘轮、与棘轮配合的棘爪,所述棘轮与所述链条相传动连接,所述棘爪转动连接在基架上靠近棘轮的位置。当所述链条反向移动时,该棘爪的一端卡入棘轮内以防止链条移动。
12.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驱动器为液压千斤顶,液压牵引方法能保证牵引力的稳定,使得内件导入过程平稳。
13.在上述各方案中,为便于调节基架的高度,使得基架上随动小车上支撑部的高度与内件齐平,以保证牵引方向的水平,优选的是,所述基架包括基架本体和支撑基架本体的支撑腿,该支撑腿为伸缩调节结构。如此能调节基架本体所处的高度,进而调节基架本体上随动小车所处的高度。
14.优选的是,所述支撑腿包括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杆、插配连接在支撑杆上的伸缩杆、及固定伸缩杆与支撑杆的锁紧结构。使得伸缩杆能在支撑杆上移动、固定。
15.为便于运输,较优选的是,所述基架本体包括上部的第一框架和下部的第二框架,所述导轨固定在该第二框架上,所述牵引机构固定在该第一框架上,且该第一框架拆卸式地连接在该第二框架上。
16.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连接件包括有固定在基架一侧上的固定板、一端滑动连接在该固定板的滑槽内的连接杆,该连接杆的另一端用来连接至设备壳体。
17.最后,所述支撑部通过顶升结构支撑在所述随动小车上,且该顶升结构包括千斤顶和设于千斤顶两侧的螺杆螺母组件,其中所述螺杆螺母组件中的螺杆竖向设置,且螺杆的顶部与所述支撑部相抵,所述螺杆螺母组件中的螺母与螺杆相螺纹连接,并约束在所述随动小车上。当所述千斤顶失效时,千斤顶两侧的螺杆螺母组件能起到支撑内件的作用,防止因千斤顶失效引起的事故。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导轨、随动小车和牵引机构的结合,使得内件能支撑在随动小车上,并且内件在牵引机构的牵引下能随着随动小车在导轨上水平移动,保证了内件导入过程的平稳;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牵引设备进行内件导入时,无需使用行车抬吊就能完成内件导入定位,进而不受场地、设备的制约,安全、稳定性更高,能满足大型化热交换设备的制造需求。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架的分解示意图;
22.图4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4.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热交换设备内件导入用的牵引设备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热交换设备包括有筒状的设备壳体100和内件200,设备壳体100内部具有轴向延伸且端面带有端口110的腔室,以供内件200导入,内件200的导入方向为图1中由左向右的箭头所指的方向。
25.设备壳体100水平放置并约束在基面1a上,设备壳体100的轴向沿左右方向延伸。为实现内件200的导入,内件200的端部上设有水平延伸的支撑管210。待导入工作完成后,支撑管210可从内件200上拆卸下来。
26.牵引设备包括:基架1、随动小车2和牵引机构3,其中:
27.基架1包括基架本体11和支撑基架本体11的支撑腿12,该基架本体11包括上部的第一框架111和下部的第二框架112,第二框架112上设有沿内件200导入方向水平延伸的导轨13,且第一框架111拆卸式地连接在第二框架112上;该支撑腿12为伸缩调节结构,具体为:支撑腿12包括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杆121、套设在支撑杆121上并与第二框架112一体成型的伸缩杆122、及固定伸缩杆122与支撑杆121的锁紧结构123,该锁紧结构可以为快速夹紧扣等锁紧件结构。为方便基架1固定到设备壳体100上,基架1上靠近设备壳体100的一侧上设有能连接到设备壳体100的连接件14,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4有四个,分别等间隔设于基架1的周向方向上,该连接件14包括有固定在基架1一侧上的固定板141、一端滑动连接在该固定板141的滑槽内的连接杆142,该连接杆142的另一端连接至设备壳体100。当需要将基架1固定至设备壳体100上时,移动连接杆142,使连接杆142的另一端对准设备壳体100上的连接头,然后将连接杆142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141和设备壳体100固定即可,操作简单。
28.本实施例的随动小车2的具体结构不限,其能移动地设置在上述导轨13上,且该随动小车2上设有能支撑内件200的支撑部21,支撑部21通过顶升结构4支撑在随动小车2上,且该顶升结构4包括千斤顶41和设与千斤顶41两侧的螺杆螺母组件42,该螺杆螺母组件42中的螺杆422竖向设置,且螺杆422的顶部与支撑部21相抵,螺杆螺母组件42中的螺母421与螺杆422相螺纹连接,并约束在随动小车2上,以在千斤顶41失效时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内件意外坠下,并在千斤顶41正常工作时,增大支撑面积,确保牵引工作的可靠性。具体请参见图2。
29.上述牵引机构3固定在基架1的第二框架112上,包括一端连接内件200之支撑管210的链条31、驱动链条31向内件200导入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32及仅能阻止链条31反方向移动的锁止结构33。其中,驱动装置32包括钩手321和固定在第二框架112上用于驱动钩手321沿内件200导入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器322,钩手321的一端为与链条31相适配的卡钩结构,钩手321的另一端与驱动器322的输出端相连,本实施例的驱动器322选用液压千斤顶;锁止结构33包括棘轮331、与棘轮331配合的棘爪332,棘轮331与链条31相传动连接,棘爪332转动连接在基架1上靠近棘轮331的位置。在驱动器322的输出端往内件200导入方向移动的状态下,钩手321的一端勾入链条31内并拉动链条31沿内件200导入方向移动,且棘爪332不影响到链条31的移动;在驱动器322的输出端往内件200导入的反方向移动的状态下,钩手321的一端脱离链条31并沿着链条31的长度以内件200导入的反方向移动,同时棘爪332的一端卡入棘轮331的卡槽内,以防止链条31的反方向移动。具体请参见图1和图4。
30.内件200导入前,先调节基架1高度,并将基架1固定在设备壳体100上,然后将牵引机构3的链条31一端连接至内件200的支撑管210上,驱动牵引机构3以拉动内件沿导入方向移动(此时,内件可通过行车吊装,也可通过小车进行支撑,具体参见现有技术),待内件移动至其上的支撑管210穿过设备壳体100的端口110后,将内件200之支撑管210支撑在随动小车2的支撑部21上,此时,随着牵引机构3的牵引,内件200能随着随动小车2在导轨13上水平移动,进而完成整个内件导入作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