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冷藏集装箱和具有隔热保温性能的冷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68724发布日期:2022-11-29 22:4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冷藏集装箱和具有隔热保温性能的冷藏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储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冷藏集装箱和具有隔热保温性能的冷藏车。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冷链运输中,制冷方式通常有水冰或盐冰制冷、干冰制冷、冷板制冷,其中水冰或盐冰制冷虽然成本低,但冷却效果不佳,且盐融剂会污染环境和食物,会腐蚀隔间;干冰制冷制冷效果相对好,升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抑制果蔬呼吸且成本高,应用少;冷板制冷的原理是使用蓄冷器储蓄冷源,然后利用冷板在融化剂中溶解热量,使用方便但电力消耗大。因而亟需一种成本低、制冷效果好且使用方便的冷藏集装箱及冷藏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冷藏集装箱和具有隔热保温性能的冷藏车,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低温储运成本高、制冷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具有结构合理、制冷效率高且储运成本不高的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新型冷藏集装箱,包括箱本体和制冷单元,所述箱本体的内腔通过安全阀与外界空气连通或隔绝,所述制冷单元设于内腔中且包括罐本体,所述罐本体的容置腔分别连通有加注管口和排出管口,所述罐本体外设有第一保温隔热层,所述第一保温隔热层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碳纤维浸渍胶层、第一高温耐火泥层和第一气凝胶层,所述容置腔内液态制冷剂经排出管排出并气化以对内腔降温。
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液态制冷剂为液态氢、液态氧、液态氮、液态空气、液化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中的任一种。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一碳纤维浸渍胶层的厚度为8~15mm,所述第一高温耐火泥层的厚度为15~30mm,所述第一气凝胶层的厚度为8~15mm。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一高温耐火泥层包括三氧化二铝泥质层,所述第一气凝胶层包括二氧化硅纳米气凝胶层。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箱本体外设有第二保温隔热层,所述第二保温隔热层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二碳纤维浸渍胶层,第二高温耐火泥层和第二气凝胶层。
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箱本体上还设有第二气压表和温度计,所述第二气压表用于监测内腔气压值,所述温度计用于监测内腔温度值。
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箱本体包括内箱和外箱,所述内箱和外箱间形成有真空隔热腔,所述罐本体包括内罐和外罐,所述内罐和外罐间形成有真空隔热腔。
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还包括束带,所述束带的一端与箱本体内壁面铰接,所述束带的另一端可与箱本体内壁面固接,以使所述束带与箱本体内壁面共同围合形成容置罐本体的容置腔。
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罐本体的容置腔还连通有单向安全阀和第一气压表,所述单向安全阀允许流体由罐本体向内腔排放,所述第一气压表用于检测容置腔内气压值,与所述加注管口连通的加注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计量表,与所述排出管口连通的排出排出管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二计量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安全阀、第一气压表、第二气压表、第一计量表和第二计量表电性连接。
13.一种具有隔热保温性能的冷藏车,包括车本体和冷藏集装箱,所述冷藏集装箱设于车本体上。
14.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箱本体内腔用于储运且设有罐本体,罐本体外第一保温隔热层包括三重隔热层,其中,最内层的碳纤维浸渍胶粘性高且导热系数低,能有效堵住罐本体上的细微网眼缝隙;中间耐火泥层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较低的热传导系数,且碳纤维浸渍胶层可使耐火泥层牢固地粘附于罐本体外,外层气凝胶层可以为纳米气凝胶层,能有效抑制气相热传导和热对流,质轻且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此外,三重隔热层具有不同的密度,可进一步提高罐本体的隔热保温性能,再者,罐本体包括内罐和外罐,且内罐和外罐间形成有真空隔热腔,如此使罐本体具有更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可安全储放液态制冷剂,当液态制冷剂排出气化时可吸收热量以对内腔降温,降温效果好,且有利于降低低温储运成本。此外箱本体外设有第二保温隔热层,有利于延长储运期。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7.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罐本体及第一保温隔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文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文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被用来将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元素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元素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实际上第一元素也能够被称为第二元素,反之亦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结构、装置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结构、装置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结构、装置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20.本文中的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文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文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1.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22.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23.本文中,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24.如图1~2所示的一种新型冷藏集装箱,包括箱本体1和制冷单元,所述箱本体1的内腔通过安全阀11与外界空气连通或隔绝,此外,所述箱本体上还设有门板,所述门板用于封闭或打开箱本体1上的出入口。
25.所述制冷单元设于内腔中且包括罐本体2,所述罐本体2的容置腔用于储存液态氢、液态氧、液态氮、液态空气、液化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中的任一种,本实施例中,罐本体2的容置腔内存储的为液态氮,容置腔连通有加注管口4、排出管口5、单向安全阀7和第一气压表6,与所述加注管口4连通的加注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计量表,液态氮可通过加注管口4进入容置腔内;与所述排出管口5连通的排出排出管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二计量表,制冷时,液态氮可经排出管口5排出并气化,以对内腔降温,所述第一气压表6用于检测容置腔内气压值,且当罐本体2内气压值大于设定范围值时,所述单向安全阀7允许罐本体2内气体向内腔中排放,安全性好。
26.所述罐本体2外设有第一保温隔热层3,所述第一保温隔热层3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碳纤维浸渍胶层31、第一高温耐火泥层32和第一气凝胶层33,所述第一碳纤维浸渍胶层31的厚度为8~15mm,优选为10mm,可有效弥补罐本体2上可能的缝隙;所述第一高温耐火泥层32的厚度为15~30mm,本实施例中第一高温耐火泥包括20mm厚的三氧化二铝泥质层,其中碳纤维浸渍胶层可加固高温耐火泥层,可使高温耐火泥层牢固地粘附于罐本体外;所述第一气凝胶层33的厚度为8~15mm,本实施例中第一气凝胶33包括10mm厚的二氧化硅纳米气凝胶层,其中,碳纤维浸渍胶层、高温耐火泥层和气凝胶层的施工工艺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此外,所述罐本体2包括内罐21和外罐22,所述内罐21和外罐22间形成有真空隔热腔,如此可进一步提高罐本体2的隔热保温性。
27.此外,为避免内腔通过箱本体1与外界进行热传导,箱本体1外设有第二保温隔热层,所述第二保温隔热层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二碳纤维浸渍胶层,第二高温耐火泥层和第二气凝胶层,且第二保温隔热层与第一保温隔热层结构相同,箱本体包括内箱和外箱,所述内箱和外箱间形成有真空隔热腔,可进一步阻隔内腔通过箱本体与外界进行热传导。所述箱本体1上还设有第二气压表12和温度计13,所述第二气压表12用于监测内腔气压值,所述温度计13用于监测内腔温度值,在内外压差作用下,液态制冷剂气化后产生的大量气体可经安全阀向外排出。
28.还包括束带8,所述束带8的一端与箱本体1内壁面铰接,所述束带8的另一端可与
箱本体1内壁面固接,例如通过锁扣件固接,以使所述束带8与箱本体1内壁面共同围合形成容置罐本体2的容置腔。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安全阀11、第一气压表6、第二气压表12、第一计量表和第二计量表电性连接,有利于实现制冷的自动化控制。此外,箱本体可与集装箱的外形尺寸相同,方便运输,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
29.一种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冷藏车,包括车本体和如前所述的冷藏集装箱,所述冷藏集装箱设于车本体上。
30.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