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器械回收箱及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0613发布日期:2022-11-23 01:32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器械回收箱及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回收箱及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2.医疗器械是指医学领域内所使用的各种器械,包括用于临床诊断治疗的各种器械、医学试验和临床检验的各种器材。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手段之一。
3.目前,在对医疗器械灭菌处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感染性病人用后的污染器械必须先进行消毒处理;2.对医疗器械清洗前必须进行消毒以避免对清洁医护人员造成感染。
4.在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将使用后的医疗器械放置在回收箱内,为实现对医疗器械消毒杀菌,医护人员需间隔一定时间对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喷洒消毒液,十分不便,且消毒液喷洒不均匀,开启回收箱的过程存在医护人员被病菌感染的风险。
5.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需间隔一定时间对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喷洒消毒液,喷洒过程不便,且消毒液喷洒不均匀,医护人员在开启回收箱的过程中存在被病菌感染的风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器械回收箱。
7.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一种医疗器械回收箱,其中,所述医疗器械回收箱包括:
9.箱体,所述箱体上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投放口,所述箱体内部对应所述投放口的位置设置有封闭面板,所述封闭面板与所述箱体弹性转动连接;
10.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电子气雾喷头和消毒液箱,若干所述电子气雾喷头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与所述投放口对应的另一侧板上,所述消毒液箱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外侧,所述消毒液箱与所述电子气雾喷头连通。
11.所述的医疗器械回收箱,其中,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若干分隔面板,若干所述分隔面板将所述箱体内部分隔成若干回收隔间,若干所述回收隔间与若干所述投放口一一对应,若干所述电子气雾喷头一一对应设置在若干所述回收隔间内。
12.所述的医疗器械回收箱,其中,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拉门,所述拉门的一侧边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拉门与若干所述回收隔间对应。
13.所述的医疗器械回收箱,其中,所述回收隔间内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托盘用于盛放医疗器械。
14.所述的医疗器械回收箱,其中,所述喷淋组件还包括控制面板和电源箱,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方,并与所述电子气雾喷头电路连接;
15.所述电源箱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下方,所述电源箱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控制面板和所述电子气雾喷头电路连接。
16.所述的医疗器械回收箱,其中,所述电源箱下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嵌合转动设置在所述电源箱上;
17.所述电源箱下方对应所述投放口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为万向轮。
18.所述的医疗器械回收箱,其中,所述箱体上背离所述投放口的一侧设置有推柄,所述推柄向所述箱体的上方折弯设置,所述推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
19.所述的医疗器械回收箱,其中,所述封闭面板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贯穿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
20.所述箱体内对应所述投放口上方的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板,所述连接轴的两个端部对应套合转动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
21.所述的医疗器械回收箱,其中,所述连接轴上对应所述定位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
22.一种消毒装置,其中,所述消毒装置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疗器械回收箱。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上的一侧设置若干个投放口,并在投放口的位置设置可转动的封闭面板,在箱体外部设置消毒液箱,箱体内部设置电子气雾喷头,当医护人员通过投放口向箱体内部投放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后,可通过电子气雾喷头自动喷淋消毒液,避免医护人员手动操作的同时,封闭的箱体有利于消毒液均匀消毒,降低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疗器械回收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医疗器械回收箱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医疗器械回收箱中封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医疗器械回收箱在图3中的a节点结构放大图。
28.在图1至图4中:100、箱体;110、投放口;120、分隔面板;130、回收隔间;140、拉门;150、推柄;160、滚轮;170、导向轮;180、定位板;200、封闭面板;210、延伸部;211、连接轴;220、扭簧;300、喷淋组件;310、电子气雾喷头;320、消毒液箱;330、控制面板;340、电源箱;400、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1.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所述“第一”、“第
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2.在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将使用后的医疗器械放置在回收箱内,为实现对医疗器械消毒杀菌,医护人员需间隔一定时间对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喷洒消毒液,十分不便,且消毒液喷洒不均匀,开启回收箱的过程存在医护人员被病菌感染的风险。
33.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器械回收箱,如图1和图2所示,该医疗器械回收箱包括:箱体100,所述箱体100上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投放口110,所述箱体100内部对应所述投放口110的位置设置有封闭面板200,所述封闭面板200与所述箱体100弹性转动连接;喷淋组件300,所述喷淋组件300包括电子气雾喷头310和消毒液箱320,若干所述电子气雾喷头310设置在所述箱体100内与所述投放口110对应的另一侧板上,所述消毒液箱320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100外侧,所述消毒液箱320与所述电子气雾喷头310连通。
3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100上的一侧设置若干个投放口110,并在投放口110的位置设置可转动的封闭面板200,在箱体100外部设置消毒液箱320,箱体100内部设置电子气雾喷头310,当医护人员通过投放口110向箱体100内部投放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后,可通过电子气雾喷头310自动喷淋消毒液,避免医护人员手动操作的同时,封闭的箱体100有利于消毒液均匀消毒,降低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35.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医疗器械回收箱的主体为箱体100,在箱体100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投放口110,若干个投放口110从上向下间隔预定距离布置,在箱体100内部对应投放口110的位置设置有封闭面板200,封闭面板200与箱体100弹性转动连接,在箱体100外侧,可沿投放口110推动封闭面板200转动,从而形成避让空间使医护人员将使用后的医疗器械放置在箱体100内,当医护人员不再施力时,封闭面板200重新贴合至投放口110上,可实现对箱体100关闭的效果,当医护人员在箱体100内投放了医疗器械后,设置在箱体100上的喷淋组件300中第电子气雾喷头310可通过自动或医护人员手动的方式对箱体100的内部喷淋消毒液,喷淋组件300包括电子气雾喷头310和消毒液箱320,电子气雾喷头310和消毒液箱320连通设置,消毒液箱320用于对电子气雾喷头310提供消毒液以进行雾化,医护人员可对消毒液箱320补充消毒液以实现循环使用。
36.上述电子气雾喷头310与现有技术中的花洒的形状相似,在实际设置时,电子气雾喷头310上环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孔,若干个喷淋孔的内部还设置有分隔网,即本技术中电子气雾喷头采用高速水流碰到障碍物后分裂成小水滴的原理将消毒液进行雾化,从而实现均匀喷淋的效果。
37.此外,在电子气雾喷头310上还包括水泵,水泵用于将消毒液箱320内的消毒液泵入到电子气雾喷头内,当电子气雾喷头310开启后,过程中水泵连续工作将消毒液箱320内的消毒液泵入到电子气雾喷头310内,在该过程中电子气雾喷头310内液压增大,且由于电子气雾喷头310通过喷淋孔释放压力,而喷淋孔的孔径较小,因此电子气雾喷头310内的消毒液在经过喷淋孔喷出时,流速较快,接触到分隔网后液滴发生飞溅,可实现对消毒液一定
程度雾化的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可实施方式中,还可通过在上述消毒液箱320上设置气泵以实现增大消毒液箱320内的气压,通过增大气压实现将电子气雾喷头310内的消毒液从若干个喷淋孔快速挤出,从而实现通过分隔网将消毒液的液滴进行雾化,均匀喷洒在箱体100内部的效果。
38.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上述箱体100内还设置有若干个分隔面板120,若干个分隔面板120水平设置,通过设置分隔面板120,一方面可将箱体100内部的空间分隔成若干个回收隔间130,以便于对不同种类的医疗器械进行分类放置,另一方面可通过对若干个回收隔间130分别设置电子气雾喷头310,以实现更为充分的消毒效果,避免存在消毒液喷洒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39.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实际设置时,分隔面板120和箱体100自身的板件配合,对箱体100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分隔后形成的回收隔间130与若干个投放口110一一对应,医护人员可根据不同位置的投放口110将不同的医疗器械分类放置在不同的回收隔间130内,同时在箱体100内部对应不同回收隔间130的位置,还对应设置有电子气雾喷头310,在进行医疗器械的投放后,对应回收隔间130内的电子气雾喷头310喷洒消毒液,在该过程中,由于封闭面板200对投放口110进行了遮蔽,因此可使雾状消毒液在回收隔间130的有限空间内进行运动,从而对回收隔间130内的医疗器械进行均匀的喷洒消毒液的效果。
40.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为便于医护人员将使用后的医疗器械从箱体100中进行取出,以便于分类清洁或销毁,在本实施例中还在上述箱体100的一侧设置有拉门140,拉门140的一侧与箱体100转动连接,拉门140的另一侧与箱体100可拆卸连接,拉门140与上述箱体100内部的若干个回收隔间130对应,在实际使用时,医护人员可通过开启拉门140,将箱体100的内部空间展露在外部,再通过将分隔面板120上的医疗器械取出以进行下一程序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安全性,可在拉门140上设置锁定结构以避免其他人员对拉门140进行开启,锁定结构应至少包括插栓、电子锁、机械锁等,对此本技术并不进行限定。
4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为进一步便于医护人员对使用后的医疗器械进行获取,在本实施例中还在上述若干个回收隔间130内设置有托盘400,若干个托盘400对应设置在若干个回收隔间130内,且托盘400与箱体100可拆卸连接,例如可通过放置在分隔面板120上,或在箱体100的内壁上设置对应的抽拉结构,以使托盘400以水平状态放置在回收隔间130内,在实际使用时,医护人员在投放口110内投掷使用后的医疗器械时,医疗器械落入到对应回收隔间130的托盘400内,并进行消毒,当医护人员需要将收集的医疗器械取出时,开启拉门140后将托盘400拉出,即可实现对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回收的效果,在该过程中,医护人员还可预先控制电子气雾喷头310进行再次消毒,以降低病菌传播的隐患。本实用新型设置托盘400的好处在于,一方面部分医疗器械存在尖锐结构,容易对医护人员造成扎伤,通过托盘400则可有效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可提高医护人员分拣医疗器械的工作效率,便于医护人员对不同种类的医疗器械进行集中处理。
4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为实现对上述喷淋组件300的控制,在上述喷淋组件300中还包括控制面板330和电源箱340,其中,控制面板330设置在箱体100的上方,并与电子气雾喷头310电路连接,控制面板330上设置有若干个控制按键,可用于对若干个电子气雾喷头310进行独立控制,即可实现对不同的回收隔间130进行对应消毒
的效果,此外,上述电源箱340设置在箱体100的底部,在电源箱340内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用于对控制面板330和电子气雾喷头310进行电能供给,因此在实际设置是电源箱340内的蓄电池与控制面板330和电子气雾喷头310电路连接。
43.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在将使用后的医疗器械放置在箱体100内后,可通过控制面板330操控对应回收隔间130的电子气雾喷头310喷洒消毒液,以实现对医疗器械消毒的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可实施方式中,还可在电子气雾喷头310上设置红外距离检测开关、光敏开关等检测元件,对封闭面板200的开闭状态进行检测,以实现在封闭面板200开启后,间隔预定时间对对应的回收隔间130内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的效果。
4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述医疗器械回收箱的高度设置为1m至1.5m之间,以便于医护人员对医疗器械进行投放,也便于医护人员移动医疗器械回收箱,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医护人员在回收医疗器械时将医疗器械回收箱移动至预定区域进行操作,以降低病患传播的风险,在本实施例中还在上述电源箱340的两侧分被设置有滚轮160,滚轮160嵌合转动设置在电源箱340上,相对电源箱340的底部凸出一定的尺寸,以保证医疗器械回收箱可实现移动的同时降低移动过程中的颠簸情况,此外,在上述电源箱340上对应投放口110的一侧还设置有导向轮170,通过导向轮170可便于医护人员推动医疗器械回收箱进行转向,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将导向轮170设置为万向轮,以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施力转向。
45.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便于医护人员对上述医疗器械回收箱进行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还在箱体100上背离投放口110的一侧设置有推柄150,推柄150具体设置为“u”字形状,且推柄150的两端与箱体100固定连接,推柄150的中心部位向箱体100的上方折弯设置,从而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握持和施力,在实际使用时,医护人员通过双手对推柄150握持,以实现推动的和施力,在施力时万向轮配合转动,可实现控制医疗器械回收箱转向的效果。
4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封闭面板200在实际设置时与箱体100内侧转动连接,具体地在上述封闭面板200上设置有延伸部210,在延伸部210上贯穿设置有连接轴211,连接轴211与延伸部210固定连接,在箱体100内对应投放口110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板180,上述定位轴的两个端部分别对应套设在箱体100上相对设置的两个定位板180上,从而使封闭面板200可相对投放口110进行转动和抵接。
47.进一步地,为保证上述封闭面板200可及时回复至初始位置,对投放口110进行贴合以将箱体100内的空间关闭,在本实施例中还在上述连接轴211上对应定位板18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扭簧220,扭簧220为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式扭簧220,在实际设置时,扭簧220的一端与延伸部210固定连接,扭簧220的另一端与定位板180固定连接,当医护人员手动推动封闭面板200时,扭簧220积蓄弹性势能,当医护人员的手部与封闭面板200分离时,封闭面板200在扭簧220的弹性作用力下将封闭面板200复位,抵接在箱体100内部对应投放口110的位置。
48.本实用新型医疗器械回收箱可放置在各个医疗诊室以及病房内,便于医护人员对使用后的医疗器械进行回收,同时,在回收过程中通过按键或电子气雾喷头310定时喷淋消毒液,可实现对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快速消毒的效果,便于医护人员回收的同时保障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49.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消毒装置,该消毒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疗器械回收箱,该医疗器械回收箱具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投放口,所述箱体内部对应所述投放口的位置设置有封闭面板,所述封闭面板与所述箱体弹性转动连接;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电子气雾喷头和消毒液箱,若干所述电子气雾喷头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与所述投放口对应的另一侧板上,所述消毒液箱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外侧,所述消毒液箱与所述电子气雾喷头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上的一侧设置若干个投放口,并在投放口的位置设置可转动的封闭面板,在箱体外部设置消毒液箱,箱体内部设置电子气雾喷头,当医护人员通过投放口向箱体内部投放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后,可通过电子气雾喷头自动喷淋消毒液,避免医护人员手动操作的同时,封闭的箱体有利于消毒液均匀消毒,降低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5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器械回收箱及消毒装置,其中,该医疗器械回收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投放口,所述箱体内部对应所述投放口的位置设置有封闭面板,所述封闭面板与所述箱体弹性转动连接;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电子气雾喷头和消毒液箱,若干所述电子气雾喷头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与所述投放口对应的另一侧板上,所述消毒液箱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外侧,所述消毒液箱与所述电子气雾喷头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上的一侧设置若干个投放口,并在投放口的位置设置可转动的封闭面板,在箱体外部设置消毒液箱,箱体内部设置电子气雾喷头,当医护人员通过投放口向箱体内部投放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后,可通过电子气雾喷头自动喷淋消毒液,避免医护人员手动操作的同时,封闭的箱体有利于消毒液均匀消毒,降低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51.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