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笼立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04650发布日期:2023-03-24 23:03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笼立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用吊笼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笼立柱。


背景技术:

2.吊笼主要用于住宅、公路、商业区、公共场所等场合中对人身安全及设备设施的保护与防护,吊笼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吊笼根据高度的不同,每米长度的价格也会不同,吊笼常用钢材所制,如:不锈钢,圆钢管,方钢管或压型钢板,铁丝,表面处理工艺:全自动静电粉末喷涂(即喷塑)或喷漆。近年来也较流行铝合金材质的插接,组装式吊笼。
3.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如下的问题影响作业人员对吊笼立柱的使用:吊笼立柱会随着作业人员的作业位置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现有的装置在绳索的带动在进行调整会使得吊笼立柱产生晃动,稳定性不强。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笼立柱来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笼立柱,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8.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笼立柱,包括立柱主体,所述立柱主体上插接有贴合柱,所述立柱主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上固定安装有滚轮机构,所述立柱主体上且靠近第一安装槽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安装方管,所述安装方管的内侧设置有滚盘机构,所述立柱主体与贴合柱的连接处均匀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立柱主体上且位于安装方管的下方设置有加固机构。
9.更进一步地,所述贴合柱上且位于第二安装槽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折弯角,所述贴合柱上且位于第二安装槽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折弯角。
10.更进一步地,所述滚轮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槽上固定安装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插接件,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插接件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直槽,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插接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滚轮。
11.更进一步地,所述滚盘机构包括安装方管内侧转动连接的挡罩,所述挡罩上均匀开设有第三直槽,所述安装方管上且位于挡罩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滚盘,所述滚盘上环形分布有圆孔,所述圆孔与第三直槽相适配。
12.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机构包括立柱主体与贴合柱上均匀插接的t型插接板,所述t型插接板上且靠近贴合柱的位置开设有第一直槽,所述第一直槽上插接有限位板,所述t型插接板穿过贴合柱通过第一直槽固定。
13.更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主体内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装载板。
14.(三)有益效果
15.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立柱主体、贴合柱、第一折弯角、第二折弯角、装载板、t型插接板、限位板、安装板、第二直槽、插接件、滚轮、安装方管、挡罩、第三直槽与滚盘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使吊笼立柱的升降更加稳定,防止在移动的过程中产生剧烈的晃动,大大提升了其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正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俯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后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剖面图。
24.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立柱主体;2、贴合柱;3、第一安装槽;4、第二安装槽;5、第一折弯角;6、第二折弯角;7、安装孔;8、装载板;9、t型插接板;10、第一直槽;11、限位板;12、安装板;13、第二直槽;14、插接件;15、滚轮;16、安装方管;17、挡罩;18、第三直槽;19、滚盘;20、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7.实施例
28.本实施例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笼立柱,如图1-6所示,包括立柱主体1,立柱主体1上插接有贴合柱2,立柱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3,第一安装槽3上固定安装有滚轮机构,立柱主体1上且靠近第一安装槽3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安装方管16,安装方管16的内侧设置有滚盘机构,立柱主体1与贴合柱2的连接处均匀开设有安装孔7,立柱主体1上且位于安装方管16的下方设置有加固机构,在使用时,首先将立柱主体1与贴合柱2之间进行插接并且固定,在固定的过程中,将立柱主体1与贴合柱2的顶边相对齐,滚轮机构与外部的绳索相连接,绳索在滚轮机构上绕过,还可以起到滑动的作用,使得立柱主体1与贴合柱2在具有防护的效果下进行升降,滚盘机构可以对立柱主体1与贴合柱2进行进一步的升降控制,使
得本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稳定性较强,加固机构可以将贴合柱2与立柱主体1增加一个向心力,使得立柱主体1与贴合柱2的的受力方向相反时,能够防止立柱主体1与贴合柱2之间被拉开,或者拉变形,可以实现使吊笼立柱的升降更加稳定,防止在移动的过程中产生剧烈的晃动,大大提升了其稳定性。
29.如图1、图3和图5所示,贴合柱2上且位于第二安装槽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折弯角5,贴合柱2上且位于第二安装槽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折弯角6,第一折弯角5用于立柱主体1与贴合柱2的顶部插接,使得立柱主体1与贴合柱2之间的贴合力更强,防止立柱主体1与贴合柱2分别受力时,立柱主体1与贴合柱2之间发生分离,可以实现使吊笼立柱的升降更加稳定,防止在移动的过程中产生剧烈的晃动。
30.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滚轮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槽3上固定安装的安装板12,安装板12上固定安装有插接件14,安装板12上且位于插接件14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直槽13,安装板12上且位于插接件1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滚轮15,在使用的过程中,绳索在插接件14之间绕过滚轮15,使其能在具有防护性的作用下保持滑动,大大的提升了本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31.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滚盘机构包括安装方管16内侧转动连接的挡罩17,挡罩17上均匀开设有第三直槽18,安装方管16上且位于挡罩1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滚盘19,滚盘19上环形分布有圆孔20,圆孔20与第三直槽18相适配,滚盘19与外部的进行滑动连接,并进行水平移动,当移动的距离到达指定位置之后,将插销依次穿过第三直槽18与圆孔20,使得滚盘19不能后继续进行转动,一方面使得本装置在滑行的时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便于使用人员的控制。
32.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加固机构包括立柱主体1与贴合柱2上均匀插接的t型插接板9,t型插接板9上且靠近贴合柱2的位置开设有第一直槽10,第一直槽10上插接有限位板11,t型插接板9穿过贴合柱2通过第一直槽10固定,立柱主体1内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装载板8,当立柱主体1与贴合柱2连接完成之后,将t型插接板9依次穿过立柱主体1和贴合柱2,然后将限位板11穿过第一直槽10与贴合柱2进行贴合,使得t型插接板9能够进行固定,可以将贴合柱2与立柱主体1增加一个向心力,使得立柱主体1与贴合柱2的的受力方向相反时,能够防止立柱主体1与贴合柱2之间被拉开,或者拉变形。
33.在使用时,首先将立柱主体1与贴合柱2之间进行插接并且固定,在固定的过程中,将立柱主体1与贴合柱2的顶边相对齐,滚轮15与外部的绳索相连接,绳索在插接件14中的滚轮15上绕过,还可以起到滑动的作用,使得立柱主体1与贴合柱2在具有防护的效果下进行升降,滚盘19可以对立柱主体1与贴合柱2进行进一步的升降控制,使得本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稳定性较强,t型插接板9可以将贴合柱2与立柱主体1增加一个向心力,使得立柱主体1与贴合柱2的的受力方向相反时,能够防止立柱主体1与贴合柱2之间被拉开,或者拉变形,可以实现使吊笼立柱的升降更加稳定,防止在移动的过程中产生剧烈的晃动,大大提升了其稳定性。
3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
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