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升降止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73485发布日期:2023-03-29 14:52阅读:50来源:国知局
套筒升降止挡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套筒升降止挡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具有升降功能的套筒,其在内套筒的高度方向排布设置定位孔,然后通过外套筒的止挡插装孔插装横向定位柱,使得内套筒相对于外套筒高度位置固定设置,此种套筒适用于需要升降调节位置高度位置较多的结构,且在实际使用时,需要插拔横向定位柱,其操作不便,且定位柱和内套筒、外套筒为独立布置,在搬运过程中易丢失;当内套筒仅需要设置打开和缩回状态下,现有的排布设置复杂,不利于操作者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套筒升降止挡结构,其仅设置内套筒打开和缩回两种状态结构,定位件集成于内套筒上,方便操作者操作。
4.套筒升降止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5.内套筒,其为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方管结构;
6.外套筒,其为具有第二航渡的第二方管结构;
7.一对止挡件;
8.以及一对翻板,每块翻板其包括止挡板、转轴,所述止挡板的内端安装有转轴;
9.所述内套筒的其中一对边的高度方向中部焊接连接有侧凸的止挡件,所述止挡件的正下方设置有翻板;
10.所述翻板在翻开状态下、其止挡板水平布置,水平状态下的所述止挡板和内套筒所形成的整体宽度大于所述外套筒的对应边界宽度,打开状态下,所述止挡板的上端面紧贴所述止挡件的下端布置、所述止挡板的下表面支承于所述外套筒的对应边的上表面;
11.缩回状态下,所述翻板翻转内缩、所述止挡板竖直设置、平行于所述内套筒的对应边布置,所述止挡件和内套筒所形成的整体宽度w为内套筒的最大宽度,所述整体宽度w小于所述外套筒的对应内腔边界宽度l,所述内套筒内置于所述外套筒的内腔布置。
12.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13.所述内套筒的对应于止挡板竖直状态的对应边的位置设置有放置槽,所述转轴的两安装端分别插装于放置槽的侧壁内侧位置,其确保组装方便快捷;
14.所述止挡件具体为l型板,所述l型板的竖直端焊接连接所述内套的高度方向中部边的外侧,所述l型板的水平板向外侧凸,用于对止挡板进行限位止挡;
15.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的高度相等,使得缩回状态下内套筒和外套筒的上沿平齐布置;
16.所述内套筒的中心为空腔,使得在缩回状态下操作者通过内套筒的空腔将内套筒取出。
17.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内套筒的一对边上分别集成有止挡件和翻板,根据需要的高
度位置,在内套筒上设置止挡件和翻板的高度位置,翻板在翻开状态下、其止挡板水平布置,止挡板的上端面紧贴止挡件的下端布置、止挡板的下表面支承于外套筒的对应边的上表面;缩回状态下,翻板翻转内缩、止挡板竖直设置、平行于内套筒的对应边布置,内套筒内置于外套筒的内腔布置;其仅设置内套筒打开和缩回两种状态结构,定位件集成于内套筒上,方便操作者操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图中仅打开一侧翻板);
19.图2为图1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的俯视图;
21.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22.内套筒10、放置槽11、外套筒20、底板21、止挡件30、翻板40、止挡板41、转轴42。
具体实施方式
23.套筒升降止挡结构,见图1-图3,其包括内套筒10、外套筒20、一对止挡件30、以及一对翻板40;内套筒10为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方管结构;外套筒20为具有第二航渡的第二方管结构;每块翻板40包括止挡板41、转轴42,止挡板41的内端安装有转轴42;
24.内套筒10的其中一对边的高度方向中部焊接连接有侧凸的止挡件30,止挡件30的正下方设置有翻板40;
25.翻板40在翻开状态下、其止挡板41水平布置,水平状态下的止挡板41和内套筒10所形成的整体宽度大于外套筒20的对应边界宽度,打开状态下,止挡板41的上端面紧贴止挡件30的下端布置、止挡板41的下表面支承于外套筒20的对应边的上表面;
26.缩回状态下,翻板40翻转内缩、止挡板41竖直设置、平行于内套筒10的对应边布置,止挡件30和内套筒10所形成的整体宽度w为内套筒的最大宽度,整体宽度w小于外套筒20的对应内腔边界宽度l,内套筒10内置于外套筒20的内腔布置。
27.具体实施时:内套筒10的对应于止挡板41竖直状态的对应边的位置设置有放置槽11,转轴42的两安装端分别插装于放置槽11的侧壁内侧位置,其确保组装方便快捷;
28.止挡件30具体为l型板,l型板的竖直端焊接连接内套的高度方向中部边的外侧,l型板的水平板向外侧凸,用于对止挡板41进行限位止挡;
29.内套筒10的第一长度和外套筒20的第二长度相对,即两个套筒的高度相等,使得缩回状态下内套筒10和外套筒20的上沿平齐布置;
30.外套筒20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1,外套筒20的上部为空,内套筒10的中心为空腔,使得在缩回状态下操作者通过内套筒10的空腔将内套筒取出。
31.其工作原理如下,内套筒的一对边上分别集成有止挡件和翻板,根据需要的高度位置,在内套筒上设置止挡件和翻板的高度位置,翻板在翻开状态下、其止挡板水平布置,止挡板的上端面紧贴止挡件的下端布置、止挡板的下表面支承于外套筒的对应边的上表面;缩回状态下,翻板翻转内缩、止挡板竖直设置、平行于内套筒的对应边布置,内套筒内置于外套筒的内腔布置;其仅设置内套筒打开和缩回两种状态结构,定位件集成于内套筒上,方便操作者操作。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套筒升降止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套筒,其为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方管结构;外套筒,其为具有第二航渡的第二方管结构;一对止挡件;以及一对翻板,每块翻板其包括止挡板、转轴,所述止挡板的内端安装有转轴;所述内套筒的其中一对边的高度方向中部焊接连接有侧凸的止挡件,所述止挡件的正下方设置有翻板;所述翻板在翻开状态下、其止挡板水平布置,水平状态下的所述止挡板和内套筒所形成的整体宽度大于所述外套筒的对应边界宽度,打开状态下,所述止挡板的上端面紧贴所述止挡件的下端布置、所述止挡板的下表面支承于所述外套筒的对应边的上表面;缩回状态下,所述翻板翻转内缩、所述止挡板竖直设置、平行于所述内套筒的对应边布置,所述止挡件和内套筒所形成的整体宽度w为内套筒的最大宽度,所述整体宽度w小于所述外套筒的对应内腔边界宽度l,所述内套筒内置于所述外套筒的内腔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升降止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的对应于止挡板竖直状态的对应边的位置设置有放置槽,所述转轴的两安装端分别插装于放置槽的侧壁内侧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升降止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具体为l型板,所述l型板的竖直端焊接连接所述内套的高度方向中部边的外侧,所述l型板的水平板向外侧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升降止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的高度相等。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筒升降止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的中心为空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套筒升降止挡结构,其仅设置内套筒打开和缩回两种状态结构,定位件集成于内套筒上,方便操作者操作。其包括:内套筒,其为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方管结构;外套筒,其为具有第二航渡的第二方管结构;一对止挡件;以及一对翻板,每块翻板其包括止挡板、转轴,所述止挡板的内端安装有转轴;所述内套筒的其中一对边的高度方向中部焊接连接有侧凸的止挡件,所述止挡件的正下方设置有翻板;所述翻板在翻开状态下、其止挡板水平布置,水平状态下的所述止挡板和内套筒所形成的整体宽度大于所述外套筒的对应边界宽度,打开状态下,所述止挡板的上端面紧贴所述止挡件的下端布置、所述止挡板的下表面支承于所述外套筒的对应边的上表面。对应边的上表面。对应边的上表面。


技术研发人员:徐启峰 郭伟良 吴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联德滑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7
技术公布日:2023/3/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