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48244发布日期:2024-01-06 23: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橡胶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伺服电机(2),两个所述外壳(1)之间安装有带体(19),一组所述外壳(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辅助框(3),所述第一辅助框(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气泵(21),且第一气泵(21)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22)设置有第一连接气囊(23),另外一组所述外壳(1)的上端安装有第二辅助框(17),所述第二辅助框(1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气泵(24),且第二气泵(24)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25)设置有第二连接气囊(26),所述伺服电机(2)设置于外壳(1)的外部,且外壳(1)的底部安装有用于高度调整的调整组件(4),所述调整组件(4)包括衔接底块(401)、内置槽(402)、连接轴(403)、连杆(404)和液压气缸(405),且衔接底块(401)的内部开设有内置槽(402),所述内置槽(40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连接轴(403),且连接轴(403)的底部设置有连杆(404),所述连杆(404)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液压气缸(4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4)设置有两组,一组所述调整组件(4)的顶部设置有滑道(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气缸(405)的底部设置有基座(5),且基座(5)上表面中部安装有卡槽(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橡胶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6)的内部安装有辅助框体(7),且辅助框体(7)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液压气杆(14),所述第二液压气杆(14)的输出端设置有底盘(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橡胶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3)的顶部设置有中置清理板(8),且中置清理板(8)的中部安装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外表面中部安装有第一液压气杆(11),且第一液压气杆(11)的输出端设置有侧置清理板(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橡胶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框体(7)的内部为中空状结构,且辅助框体(7)的底部与底盘(13)为一体化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置清理板(8)内部后侧设置有辅助清理板(15),且辅助清理板(15)的底部安装有用于进行位置移动的移动组件(20),所述移动组件(20)包括安装座(2001)、支撑杆(2002)、滑块(2003)和电动滑轨(2004),且安装座(200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2002),所述支撑杆(2002)的底部安装有滑块(2003),且滑块(2003)的外部设置有电动滑轨(20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框(3)的外部设置有第一挡板(16),且第一挡板(16)与第一辅助框(3)卡合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框(17)外部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板(18),且第二挡板(18)与第二辅助框(17)卡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9)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对物品间断性阻隔放置的阻隔组件(27),且阻隔组件(27)包括连接囊体(2701)、气孔(2702)和粘贴层(2703),所述连接囊体(2701)的内部一端开设有气孔(2702),且气孔(2702)的内部螺纹安装有密封盖,所述连接囊体(2701)的底部设置有粘贴层(270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橡胶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组件(27)关于带体(19)的外表面呈等距离分布,所述第一连接气囊(23)和第二连接气囊(26)呈交错式分布。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橡胶输送带,涉及输送带具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和伺服电机,两个所述外壳之间安装有带体,一组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辅助框,所述第一辅助框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气泵,且第一气泵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设置有第一连接气囊,另外一组所述外壳的上端安装有第二辅助框。本发明通过液压气缸的设计同步配合内置槽、连接轴和连杆的相互作用能够使得整个输送带进行高度的调整,且调整组件设置有两组,在其中一个液压气缸带动输送带高度调整的同时,另外一组调整组件与滑道滑动连接,便于使用者对输送带进行角度的调整,便于物品的下料处理,同时还能够对水平同步式高度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孙辉武,吴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环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