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870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斗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尤其是涉及一种斗式集装箱。
目前,许多工厂、农村、商店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一些生产零件、部件等产品大多采用捆扎或竹框、木箱、铁箱、纸箱等非标准容器进行存放、储运,在进行这些工作时主要依靠手工搬运、装卸、堆放,因此劳动强度高,装卸效率低;而且由于上述容器一般都不能叠放,因此造成占地面积大;另外,如竹框、木箱、纸箱等容器,在工作时要承受较大压力,因此很容易变形、损坏,由此也造成零件表面碰伤等质量问题。而且这些容器用来存放零件计量、管理十分困难,不利于企业科学管理和机械作业,不能透应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标准化、通用化的集装箱,并且在集装箱上设置有吊孔和箱门,便于装卸。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斗式集装箱,它包括一上部敞口的箱体、一箱门、若干吊孔、四个圆管形箱脚和四个圆柱形托脚,所述箱体的一侧下部具有一开口,所述箱门可启闭地固定在所述开口边缘,所述吊孔位于所述箱体的侧部、所述箱脚和托脚分别固定在且基本上位于同一轴线地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和顶部,在所述箱体的底部还装有铲车用导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适应吊车、铲车等机械化装卸作业,代替手工搬运,杜绝野蛮装卸问题,提高装卸作业效率5至10倍;可以避免产品生产、储运过程中擦毛、碰伤、变形、破碎等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可以多层次叠高立体堆放,利用空间面积,节约堆放场地,提高厂房利用率4至10倍;可以长期反复使用,寿命较长,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标准化设计使容积和重量统一,便于产品的计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从中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更多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
图1的侧视图。
现参见
图1和2,本实用新型包括四根立柱6、一个上箱架10、一个下箱架11和五块具有加强筋的箱板8,上箱架10和下箱架11由角钢焊接而成矩形状,将立柱6放置在上、下箱架10和11之间的角上并焊接固定,然后将箱板8焊接在下箱架11和四根立柱6组成的侧面上形成一敞口箱体12,其中一侧箱板8下部具有一开口。在上箱架10上和下箱架11下分别焊接上四个圆柱形托脚1和圆锥管形箱脚4,在每一立柱6上开有一个吊孔7,托脚1的作用是使叠放在其上的另一集装箱的箱脚可以套在其外而方便地定位,而且上面的集装箱不易翻倒,而箱脚4的圆锥形口可使铲车很方便地将箱脚4套在另一集装箱的托脚1上。在箱体12的底部还焊接有导轨13,使铲车的铲叉可以沿导轨13伸入集装箱的底部而将其平稳铲起。在开口的周缘焊接有一箱门架9,在箱门架9的上部装有铰链2,将箱门3固定在铰链2上,在箱门架9的下部装有插销5,可以将箱门1锁上。
当然,托脚1和箱脚4可以制成其他相互配合的形状;箱门3也可以在箱门架9的侧面铰接。
权利要求1.一种斗式集装箱,它包括一上部敞口的箱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箱门、若干吊孔、四个圆管形箱脚和四个圆柱形托脚,所述箱体的一侧下部具有一开口,所述箱门可启闭地固定在所述开口边缘,所述吊孔位于所述箱体的侧部、所述箱脚和托脚分别固定地且基本上位于同一轴线地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和顶部,所述箱体的底部还装有铲车用导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形箱脚的内孔下部成圆锥形。
专利摘要一种斗式集装箱,它包括一上部敞口的箱体、一箱门、若干吊孔、四个圆管形箱脚和四个圆柱形托脚,所述箱体的一侧下部具有一开口,所述箱门可启闭地固定在所述开口边缘,所述吊孔位于所述箱体的侧部、所述箱脚和托脚分别固定地且基本上位于同一轴线地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和顶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进行机械化装卸;可避免产品碰伤、破损等问题;可多层次叠高堆放,节约场地;可反复使用,而且便于产品的计量。
文档编号B65D88/00GK2068494SQ90207080
公开日1991年1月2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29日
发明者楼正明 申请人:楼正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