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234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送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送纸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改进了的送纸装置,其能够在用例如打印刷机等成像装置打印多个小于标准尺寸,即A4,的信封和明信片时改善最后一张的图像质量。
目前,由于信息和计算机产业的显著进步,对传递/接收许多数据,检索和编辑这些数据的需求猛增。
根据这些需求,也要求在提高办公室效率上起着重要作用的办公室自动化设备具有各种迅速处理信息的功能。
上述办公室自动化设备通常包括制备多个复印件的复印装置、传真机及打印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打印机。近来,有人提出了一种将上述办公室自动化设备的功能结合成一个装置的多功能处理器。
提高办公室环境的质量和业务处理能力的办公室自动化设备具有通过扫描文件的图像来向远处的顾客传递数据的功能和形成图像的功能,从而可以将数据以可见图像形式形成在打印介质上。
而且,办公室自动化设备包括一接收部件和一送纸装置,接收部件称之为闯齐板,其上装有若干文件或打印介质,从而可以送入文件或打印介质以进行扫描或在打印介质上打印;送纸装置上带有拾取装置,用于将装在接收部件上的文件或打印介质一个接一个地送入。
图1为一透视图,示出了传统送纸装置。
如图所示,送纸装置100包括一闯齐板10和一拾取装置,闯齐板10接收若干例如A4的标准纸张A以及尺寸小于标准尺寸的明信片和信封B;拾取装置用于一个接一个地供给纸张。
闯齐板10包括一基板15、一纸支撑60、连接于基板15的导板20和摩擦垫30和35。
基板15是一薄的矩形平板。在基板15的底部带有用于支撑标准纸A及信封和明信片B的纸支撑60。在基板15的上部的后侧形成一板转动元件15a,通过转动闯齐板10可以将文件集中装在基板15上。
一对由软木或橡胶制成的摩擦垫30和35装在基板15上沿其中央分开的两侧。
在右摩擦垫30的外侧形成一导板20,这样,当尺寸小于标准纸A的信封和明信片B被打印或传送时信封或明信片可以精确地在一预定位置上对齐。在打印标准纸A时将导板20旋转,使其与基板15接触,从而不妨碍打印操作。
为了拾取单个的由具有上述结构的闯齐板10接收的标准纸A、明信片或信封B,在两侧上装上一朝向左右摩擦垫35和30的拾取装置。
拾取装置包括橡胶拾取辊轮40和45和一转轴50,拾取辊轮40和50分别与左右摩擦垫30和35对应,而转轴50向拾取辊轮40和45传递旋转动力。
板转动元件15a将闯齐板10的基板15转过一预定角度,以便在标准纸A、信封或明信片B上进行打印或对其进行扫描。通过转动基板15,在左右摩擦垫35和30和拾取辊轮45和40之间产生一预定间隙。如图2所示,若干标准纸A、信封或明信片B插入该间隙中,而装在了基板上。
插入标准纸A、信封或明信片B的基板15恢复到其原始状态,从而最上面的标准纸A、信封或明信片B紧挨着拾取辊轮40和45,最后一张紧挨着左右摩擦垫35和30。然后,当一送纸信号驱动转轴50时,带动拾取辊轮40和45一起转动,从而将最上面一张送到下一工序。
然而,传统的提供两种具有不同尺寸(例如标准纸A、信封或明信片)的打印介质的送纸装置具有下述问题。
现在参考图3和4说明这一问题。图3是一沿图2的D-D'线截取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2的E-E′线截取的剖视图。
如上所述,若干标准信封由导板20排好。排好的信封B紧压在右摩擦垫30与右拾取辊轮40之间。
这时,如果在图4所示的沿E-E'线截取的剖面中,排好的若干信封B的厚度以LT表示,则右摩擦垫30与右拾取辊轮40之间的间隙与信封B的厚度LT相同。
在此,板转动元件15a将接收了信封B的基板15转过一预定角度。
而且,如图3所示,左摩擦垫35与左拾取辊轮45隔开的宽度与信封B的厚度LT(在此LT>0)一致。
按上述方法装好信封B进行打印。随着信封的连续供给,信封叠B的厚度LT减小。结果,左摩擦垫35与左拾取辊轮45之间的空间也逐渐减小。
当信封叠B里只有一两个信封从而厚度LT小于1mm(0<LT<1)时,左摩擦垫35与左拾取辊轮45开始接触。当打印最后一个信封时左摩擦垫35与左拾取辊轮45完全挨上(这时LT=0)。
当转轴50开始转动打印最后一个信封而时,因为左摩擦垫35与左拾取辊轮45彼此挨上,即LT=0,所以左拾取辊轮45与左摩擦垫35之间的摩擦增加。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噪音和误送纸的送纸装置,其在打印或扫描信封或明信片,甚至是由彼此朝向的摩擦垫和拾取装置打印最后一个信封或明信片时,也能防止打印标准纸所需的摩擦垫与相应的拾取装置接触。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送纸装置包括一第一装纸单元,其具有一第一板和一对朝向一对送纸辊轮并设置在该第一板上的第一摩擦垫,用于装载第一种张纸;一第二装纸单元,其具有一第二板和一设置在该第二板上的第二摩擦垫,用于装载尺寸小于第一种纸的第二种纸。
在提供第二种纸的情况下,移动第二装纸单元,使第二摩擦垫定位于第一摩擦垫中的一个上。
在第一板的一对第一摩擦垫之间最好形成一用于容纳第二装纸元件的接收槽。
在接收槽的对应于一对第一摩擦垫的侧壁的一端形成一具有一预定曲率的斜坡。
最好从接收槽起横穿该斜坡到所述一对第一摩擦垫中的一个所在处形成一狭槽。
最好由接收槽接收第二板,并在第二板上对应于狭槽的部位上形成一螺栓孔。一螺栓穿过螺栓孔及狭槽并用一螺母将其在该螺栓孔中锁紧。
在第二板的背面最好形成一面积大于第一摩擦垫的纵向段的背面导槽。
第一种纸最好为A4的纸,而第二种纸最好为寸小于A4的信封或明信片。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送纸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在一转轴上彼此分开形成的送纸辊轮;在一闯齐板上对应于辊轮形成的摩擦垫,在第一种送纸模式下,各摩擦垫与各送纸辊轮之间的间隙相同,在第二种送纸模式下,各摩擦垫与各送纸辊轮之间的间隙不同。
第二种送纸模式最好为送入明信片或信封的模式。插有明信片和信封的送纸辊轮与摩擦垫之间的间隙小于另一端的送纸辊轮与摩擦垫之间的间隙。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由此容易对本发明及其许多优点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为一说明传统送纸装置的透视图;图2为一说明将信封或明信片装在传统送纸装置上的透视图;图3为沿图2中的D-D’线截取的一剖视图;图4为沿图2中的E-E’线截取的一剖视图;图5为一说明按照本发明的一送纸装置的透视图;图6为沿图5中的X-X’线截取的剖视图;图7A为说明按照本发明的第二闯齐板的一透视图;图7B为一沿图7A中的1-1’线截取的剖面图;图8A为一说明将标准纸装在第一闯齐板上的透视图;图8B为一说明按照本发明的送纸装置的操作的透视图;图8C为一将明信片或信封装在按照本发明的送纸装置上的透视图;图9A为沿图8C中的2-2’线截取的一剖视图;图9B为沿图8C中的3-3’线截取的一剖视图。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优选实施例可以更容易理解上述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下面结合


送纸装置的结构和操作。
首先,以A4表示一种标准纸,其宽度和长度为210mm×297mm。按照本发明的送纸装置200包括一用于装载标准纸的第一闯齐板210;一装在第一闯齐板上用于装载一种小于标准纸的纸张的第二闯齐板300;一对能够送入装在第一闯齐板上的标准纸或装在第二闯齐板上的明信片或信封的拾取元件。
现在参考

送纸装置的各部分。
第一闯齐板210包括一基板215;一对摩擦垫230和235,连接于基板215上沿其中间部分分开的两侧上;一矩形第二闯齐板接收槽270,其在摩擦垫230与235之间,并具有一预定深度;一导板220,其在打印时限制信封或明信片的位置;一第二闯齐板支撑280,其引导后面将要解释的第二闯齐板300;和一支持标准纸、信封或明信片的纸支撑260。
基板215为一具有一预定厚度的矩形平板,其由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构成。在基板215的一短边上,纸支撑260垂直连接于基板215。与纸支撑260连接的地方优选在基板215的下部。一基板转动件215a连接于基板215的上部,因此基板215可以根据基板转动件转动预定角度。
如图所示,一对左右摩擦垫235和230位于基板215的下部,从基板的中央分开,该基板根据基板转动件215a转动一预定角度。
左右摩擦垫235和230由软木或橡胶制成,最好从基板表面向上的厚度为ST2。
在左右摩擦垫235和230之间形成的第二闯齐板接收槽270为矩形。其长度大于左右摩擦垫235和230,其深度ST1大约为基板215的厚度ST2的一半。
第二闯齐板接收槽270的四个侧壁中位于右摩擦垫230方向的侧壁275相对于第二闯齐板接收槽270底部的角度大于90°。换句话说,如图5所示,在一侧壁275上形成一斜坡,希望该斜坡足够长。
在基板215上形成的导槽290为一具有一开口的长条部分,其从第二闯齐板接收槽270的底部的中央区域穿过形成斜坡的侧壁275延伸到右摩擦垫230的前表面。
第二闯齐板支撑280从第二闯齐板接收槽270的形成斜坡的侧壁275下端处穿过右摩擦垫230延伸到第一闯齐板210的长边。第二闯齐板支撑280是一具有预定厚度的杆形件,其厚度与左右摩擦垫235和230的厚度相同或小于它们的厚度。
图6为一剖视图,其沿X-X’线将第二闯齐板接收槽270剖开。图中清楚地示出了第二闯齐板接收槽270的厚度、长条形导槽290、形成斜坡的侧壁、右摩擦垫230及与右摩擦垫230接触的拾取装置。
在第一闯齐板210的第二闯齐板接收槽270处标出了在图7A和7B中图示说明了的第二闯齐板300。
第二闯齐板300包括一第二闯齐板体310;导向螺栓孔347;一第二闯齐板摩擦垫320;和一背侧导槽330。
第二闯齐板体310为一矩形平板,其长和宽略小于第二闯齐板接收槽270的长和宽,其厚度与第二闯齐板接收槽270的深度ST1相同。
在第二闯齐板体310上,与第二闯齐板接收槽270接触的一侧定义为板体的背面,另一侧定义为正面。与第一闯齐板210的右摩擦垫230的厚度ST2相同的第二闯齐板摩擦垫320连接于正面。
第二闯齐板体310经水平移动,第二闯齐板摩擦垫320的位置可与拾取辊轮240一致。
另一方面,在板体的背面形成一背面导槽330,其深度略大于第一闯齐板210的右摩擦垫230的厚度ST2。背面导槽330经右移后可容纳右摩擦垫230。
参考图7B,可容易理解上述情形。未说明的编号340为一带有螺栓头的定长的导向螺栓,编号350为一螺母。
导向螺栓340插入第一闯齐板210的导槽290中,并用螺母345固定,以防止第二闯齐板300脱离第一闯齐板210。
下面说明具有按照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的送纸装置的操作。
图8A是一说明将标准纸装入按照本发明的送纸装置中的透视图;图8B为一透视图,说明移动第二闯齐板300来打印尺寸小于标准纸的信封或明信片;图8C为一透视图,示出移动第二闯齐板后完成了信封和明信片的打印准备的状况。
如图8A所示,打印标准纸时,将第一闯齐板210的基板215向后拉,使其转过一预定角度。将标准纸插入左右摩擦垫235与230与左右拾取辊轮245与240之间,并使基板返回到其初始位置,从而夹紧标准纸。
第二闯齐板310的厚度与第一闯齐板210的基板215相同。此外,左右摩擦垫235和230的厚度与第二闯齐板摩擦垫320相同。因此,在插入标准纸时不会受到妨碍。
完成标准纸打印之后,如图8B和8C所示,当打印信封和明信片时,只要将第二闯齐板体310移动到右侧即可。
这时,第二闯齐板体310骑在第二闯齐板接收槽270中形成斜坡的侧壁275上,并位于第一闯齐板210基板215的前表面上。而且,由于导槽290、导向螺栓347和第二闯齐板的作用,第二闯齐板体310不会脱落。
当第二闯齐板体310升高到第一闯齐板210的基板215上时,第一闯齐板210的摩擦垫230挡住第二闯齐板体的背面。背面导槽310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形成的,这样,在第二闯齐板体310升高到第一闯齐板210的基板215的前面时就不会碰到右摩擦垫230。
这时,第二闯齐板310的第二闯齐板摩擦垫320的前表面与右拾取辊轮240紧密接触,而不是连接于第一闯齐板210的基板215的前表面的右摩擦垫230与右拾取辊轮240接触。
在这种状态下,在将第一闯齐板向后拉,使其转过一预定角度之后,装入若干信封或明信片。然后使第一闯齐板210返回其初始位置,这样,信封和明信片就夹紧在右拾取辊轮240与第二闯齐板摩擦垫320之间。
左摩擦垫235与左拾取辊轮245之间以及第二闯齐板摩擦垫320与右拾取辊轮240之间的关系详细地示于剖面图9A和9B中。
图9B示出在若干信封或明信片打印完后还剩一两张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在右拾取辊轮240与第二闯齐板摩擦垫320之间形成一小于1mm的间隙ST4。
而在左摩擦垫235与左拾取辊轮245之间形成一大于1mm的间隙。这是由于第二闯齐板体310的的厚度ST1被加到第一闯齐板210的基板215上的缘故。结果,在第一闯齐板210的基板215的前表面的基础上,第二闯齐板摩擦垫320的厚度就变得大于第一闯齐板210的左摩擦垫235。
换句话说,即使间隙ST3变为零,间隙ST4也不会为零。即使被打印的信封或明信片只剩下最后的一两张,左摩擦垫235与左拾取辊轮245也不会彼此接触。这样就避免了误送纸、噪音、电能浪费和送纸掉速的问题。
虽然图示说明了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等成像装置,但本发明也可用于一扫描装置,例如一扫描器。
虽然所图示并描述的是被认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真正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改进,其元件也可以等同物代替。此外,可以对本发明的讲述作出许多改进以使其适应不同的情况,而不偏离本发明的中心范围。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作为实施本发明的最好的模式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全部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送纸装置,包括一第一装纸元件,其具有一第一板和一对朝向一对送纸辊轮并设置在该第一板上的第一摩擦垫,用于装载第一种张纸;一第二装纸元件,其具有一第二板和一设置在该第二板上的第二摩擦垫,用于装载尺寸小于第一种纸的第二种纸。其中,在供给第二种纸的情况下,移动第二装纸元件,使第二摩擦垫定位于一个第一摩擦垫的位置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纸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板上的所述一对第一摩擦垫之间形成一用于容纳所述第二装纸元件的接收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纸装置,其中,在对应于一对第一摩擦垫的所述接收槽的侧壁的一个上形成一斜坡,该斜坡具有一预定曲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纸装置,其中,一狭槽从所述接收槽横穿斜坡延伸到一对所述第一摩擦垫中的一个的所在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纸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板装在所述接收槽内在所述第二板上相对于所述狭槽的一部位上形成一螺栓孔,一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孔和狭槽并用一螺母锁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纸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板的背面有一背侧导槽,其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摩擦垫的纵向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纸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种纸为A4的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纸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种纸为尺寸小于所述A4的一种信封或明信片。
9.一种送纸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在一个转轴上彼此隔开形成的送纸辊轮;至少两个在一闯齐板上形成的对应于所述送纸辊轮的摩擦垫,其中,在第一送纸模式下各摩擦垫与各送纸辊轮之间的间隙相同,在第二送纸模式下各摩擦垫与各送纸辊轮之间的间隙不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纸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送纸模式为一种送入明信片或信封的模式,并且插有明信片和信封入的所述送纸辊轮与所述摩擦垫之间的间隙小于另一端的所述送纸辊轮与所述摩擦垫之间的间隙。
全文摘要
一种送纸装置,在打印或扫描信封或明信片时,能防止打印标准纸时的摩擦垫和对应的拾取装置接触,从而防止噪音或误送纸,其包括:一第一装纸元件,具有一第一板和一对朝向一对送纸辊轮并设置在第一板上的第一摩擦垫,用于装载第一种张纸;一第二装纸元件,具有一第二板和一设置在第二板上的第二摩擦垫,用于装载尺寸小于第一种纸的第二种纸。其中,供给第二种纸时,移动第二装纸元件,使第二摩擦垫定位于一个第一摩擦垫的位置处。
文档编号B65H3/06GK1190060SQ9712329
公开日1998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27日
发明者尹甲植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