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柔性容器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5228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重柔性容器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运输或保存无机物、有机物、金属、金属氧化物等的粉、粒、块状物时用的双重柔性容器袋,该容器袋在不使用时或内装物少时能折叠成较小的体积。
现有技术中,此种柔性容器袋是用合成纤维或合成树脂制带纱织成的基布做成的,在其本体的上部形成注入口,在其底部形成取出内装物的排出口。
但是,这种现有柔性容器袋有以下缺陷,即,①在内装物的运输、保存、运送前后的临时放置时,外部的不纯物(大气中的尘埃、灰尘、砂石、与其它货物接触时附着的附着物等)、雨水、湿气会附着并侵入(或进入)容器袋内,在缺乏防水性的情况下,雨水更容易浸入本体部内,使内装物变质。
②异物(垃圾、卡车车箱内的锈等)、外部不纯物容易被静电吸附在柔性容器袋上,在内装物排出时,这些异物或外部不纯物会混入,使内装物(产品)污染。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重柔性容器袋,该容器袋在内装物的运输、保存、运送前后的临时放置时,能防止外部的不纯物、雨水、湿气附着并侵入(或进入)容器袋内,能够以防止内装物变质的良好状态进行运送、保存和临时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重柔性容器袋,该容器袋在排出内装物时,异物或外部不纯物不会混入容器袋内,能够不污染容器袋内的充填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重柔性容器袋,该容器袋具有强度,适合于船运等长时间、长距离运输粉粒状物。
根据本申请的双重柔性容器袋,其特征在于,由容器袋和备有容纳该容器袋空间的外袋构成;上述容器袋至少备有容纳粉体、粒体等充填物的袋身部、形成在该袋身部上部的充填物注入口、等间隔地设在袋身部外周的若干个吊起容器用的吊带;
上述外袋形成为有底袋体,为了把容纳在外袋内的容器袋的吊带导出到外部,在上述有底袋体的周部形成与吊带根数相应的等间隔的吊带导出口,备有解除有底袋体对容器袋的包复的包复解除部。
根据本申请的双重柔性容器袋,其特征在于,由容器袋和外袋构成,该外袋备有容纳该容器袋的空间和包复容器袋的高度;上述容器袋至少备有容纳粉体、粒体等充填物的袋身部、形成在该袋身部上部的充填物注入口、等间隔地设在袋身部外周的若干个吊起容器用的吊带、设在注入口处并用于束缚注入口的第1束缚带;上述外袋由防水性片材形成为有底袋体,为了把容纳在外袋内的容器袋的吊带导出到外部,在上述有底袋体的周部形成与吊带根数相应的等间隔的吊带导出口,备有解除有底袋体对容器袋包复的包复解除部,备有设在有底袋体开口部的并用于束缚有底袋体开口部的第3束缚带。
根据本申请的双重柔性容器袋,其特征在于,由容器袋和备有容纳该容器袋空间的外袋构成;上述容器袋至少备有容纳粉体、粒体等充填物的袋身部、形成在该袋身部上部的充填物注入口、形成在该袋身底部的充填物排出口、等间隔地设在袋身部外周的若干个吊起容器用的吊带;上述外袋形成为有底袋体,为了把容纳在外袋内的容器袋的吊带导出到外部,在上述有底袋体的周部形成与吊带根数相应的等间隔的吊带导出口,备有解除有底袋体对容器袋的包复的包复解除部。
根据本申请的双重柔性容器袋,其特征在于,由容器袋和外袋构成,该外袋备有容纳该容器袋的空间和包复容器袋的高度;上述容器袋至少备有容纳粉体、粒体等充填物的袋身部、形成在该袋身部上部的充填物注入口、形成在该袋身部底部的充填物排出口、等间隔地设在袋身部外周的若干个吊起容器用的吊带、设在注入口处并用于束缚注入口的第1束缚带、设在排出口处并用于束缚排出口的第2束缚带;上述外袋由防水性片材形成为有底袋体,为了把容纳在外袋内的容器袋的吊带导出到外部,在上述有底袋体的周部形成与吊带根数相应的等间隔的吊带导出口,备有解除有底袋体对容器袋的包复的包复解除部,备有设在有底袋体开口部的并用于束缚有底袋体开口部的第3束缚带。
根据本申请的双重柔性容器袋,其特征在于,上述容器袋和外袋之中,至少外袋是用防水性片材做成的,该防水性片材是由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合成树脂拉伸带纱的织布和在该织布的至少一面上叠置聚烯烃类合成树脂制薄膜而形成的。
如上所述,将柔性容器袋和外袋根据需要用防水性片材做成。即,防水性片材是由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合成树脂拉伸带纱制的织布和在该织布的两面(或一面)上叠置聚烯烃类合成树脂制薄膜而形成的。为了防止雨水浸入本体部内,避免容器袋内的充填物变质,柔性容器袋和外袋最好都用防水性片材形成,但也可以仅将外袋用防水性材做成(仅将外袋用防水性片材形成,用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合成树脂拉伸带纱制的织布形成容器袋)。另外,外袋也可以采用集装箱车用防水帆布或一次性集装箱布料做成。
另外,形成在袋本体上的包复解除部,除了上述抽线构造(即,通过抽出缝合线的前端来解开对容器袋的包复)外,也可以用拉锁形成包复解除部,这种情况下可以反复使用外袋。
图1是双重柔性容器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双重柔性容器袋的立体图,表示把封住排出口的容器袋装入外袋,将吊带拉出到外部的状态。
图3是是双重柔性容器袋的立体图,表示充填入内装物后,将容器袋的注入口束缚住并推入的状态。
图4是双重柔性容器袋的立体图,表示从图3状态束缚住外袋的开口部,用外袋复盖容器袋的状态。
图5是双重柔性容器袋的立体图,表示从图4状态解开外袋开口部的束缚,从吊带导出口将吊带拉入外袋内的状态。
图6是双重柔性容器袋的立体图,表示从图5状态解开设在外袋上的包复解除部的状态。
图7是表示形成本实用新型之容器袋及外袋的防水性片材平面图。
图8是表示图7中的X-X线放大断面略图。
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另一例容器袋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示容器袋的平面图,表示系紧容器袋注入口的高度为T1的状态。
图11是图9所示容器袋的底面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重柔性容器袋,是将容器袋装入外袋内的双重构造,在内装物的运输、保存、运送前后的临时放置时,能防止外部的不纯物、雨水、湿气附着并侵入(或进入)容器袋内,能够防止内装物变质。
下面,参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双重柔性容器袋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双重柔性容器袋的立体图,表示把封住排出口的容器袋装入外袋,将吊带拉出到外部的状态。
图中,双重柔性容器袋1由容器袋10和外袋30构成,外套30具有容纳容器袋10的空间以及包复容器袋10的高度T1的高度T2(>T1)。
容器袋10备有容纳粉体、粒体等充填物的袋身部11、形成在袋身部11上部的充填物注入口12、形成在袋身部11底部的充填物排出口13、等间隔地配设在袋身部11外周的若干个吊住容器袋用的吊带14A、14B、14C、14D、附设在注入口并用于束缚注入口12的第1束缚带16、附设在排出口并用于束缚排出口13的第2束缚带17。标记15A、15B、15C、15D(图中未示出15C、15D)是充填用钩,用于在把物品装入双重柔性容器袋1内时,吊住容器袋10,使双重容器袋1直立。21是第1闭塞片。22是第2闭塞片。23是第1系紧带。24是第2系紧带。60是充填装置的料斗(见图2)。
外袋30备有用防水性片材形成的有底部33的袋体31。为了把容纳在外袋内的容器袋10的吊带14A、14B、14C、14D导出到外部,在外袋30的袋体31的周部形成与吊带14A、14B、14C、14D的根数相应的等间隔的吊带导出口34A、34B,34C、34D。外袋30还备有包复解除部36和第3束缚带35。包复解除部36的作用是,从上方往下方抽出抽线,就可以解开袋体31对容器袋10的包复。第3束缚带35设在袋体31的开口部,用于束缚袋体31的开口部32。
柔性容器袋10和外袋30是用防水性片材83做成的。该防水性卷片83是在织布84的两面用热融接等方法叠置由聚乙烯或聚丙烯做成的薄膜85而形成的。上述织布84是把聚乙烯或聚丙烯做成的带纱作为经线86和纬线87用平织法织成(见图7和图8)。
下面,参照图2至图6说明本实用新型双重柔性容器袋的使用方法。
(1)先准备好容器袋10和外袋30(图1)。
(2)用第2束缚带17将容器袋10的排出口13束缚后,推入容器袋10内,用第2系紧带24系紧第2闭塞片22,使排出口13不脱出。
(3)把封住了排出口的容器袋10从外袋30的上部开口部32装入,把吊带14(14A、14B、14C、14C)从吊带导出口34(34A、34B、34C、34D)拉出到外袋30的外侧,成为可进行搬运作业的状态(见图2)。
(4)吊起充填用钩15(15A、15B、15C、15D),使双重柔性容器袋1直立。
(5)把粉粒状物从对着充填装置料斗60的注入口12注入(图2)。
(6)注入结束后,用第1束缚带16束缚容器袋10的注入口12后,推入容器袋10内,用第1系紧带23系紧第1闭塞片21(图3),再用第3束缚带35束缚外袋30的开口部32将其封住(图4)。在该状态下,容器袋10内部成为与大气略完全隔断的状态。
(7)到达目的地后,排出容器袋10的内装物时,先解开外袋30的第3束缚带35的束缚,把从吊带导出口34露出在外部的吊带14拉入袋体31内侧(图5)。再把形成在袋体31上的构成包复解除部36的抽线从上往下抽出,这样,如图6所示,袋体31往左右方向打开,即可把外袋30从容器袋10上取下。
(8)取下外袋30后,把容器袋10的吊带14吊挂在叉式起重车等上,将排出口17打开,排出内装物。
图9至图11表示构成本实用新型之容器袋的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不同点是①袋身部51的上部开放端面直接作为充填物注入口52;②系紧第1束缚带56,使注入口52成为关闭的状态下,容器袋50的袋身部51的高度可从T3(>T2…见图1)变化到容纳在外袋30内的T1(<T2)这样的短尺寸;③袋身部51的底部65是有底的,在吊带54A、54B、54C、54D的底部,配设着连结吊带54A、54B、56C、54D的一根加强绳66(袋身部51的底部65不具备充填物排出口及第2束缚带)。
根据该实施例,容器袋50内的充填物即使是比较大的块状无机物、有机物、金属、金属氧化物等的货物时,也能充分地装入并运输和保存。在排出内装物时,切开底部即可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双重柔性容器袋具有以下效果。
①在容器袋的运输、保存、运送前后的临时放置时,能防止外部的不纯物、雨水、湿气附着并侵入(或进入)容器袋内,能够以防止内装物变质的良好状态进行运送、保存和临时放置。
②在排出充填物时,异物或外部的不纯物等不会混入,能够不污染容器袋内的充填物。
③具有一定的强度,适合于船运等长时间、长距离运输粉、粒、块状物。
权利要求1.一种双重柔性容器袋,其特征在于,由容器袋和备有容纳该容器袋空间的外袋构成;上述容器袋至少备有容纳粉体、粒体等充填物的袋身部、形成在该袋身部上部的充填物注入口、等间隔地设在袋身部外周的若干个吊起容器用的吊带;上述外袋形成为有底袋体,为了把容纳在外袋内的容器袋的吊带导出到外部,在上述有底袋体的周部形成与吊带根数相应的等间隔的吊带导出口,备有解除有底袋体对容器袋的包复的包复解除部。
2.一种双重柔性容器袋,其特征在于,由容器袋和外袋构成,该外袋备有容纳该容器袋的空间和包复容器袋的高度;上述容器袋至少备有容纳粉体、粒体等充填物的袋身部、形成在该袋身部上部的充填物注入口、等间隔地设在袋身部外周的若干个吊起容器用的吊带、设在注入口处并用于束缚注入口的第1束缚带;上述外袋由防水性片材形成为有底袋体,为了把容纳在外袋内的容器袋的吊带导出到外部,在上述有底袋体的周部形成与吊带根数相应的等间隔的吊带导出口,备有解除有底袋体对容器袋的包复的包复解除部,备有设在有底袋体开口部的并用于束缚有底袋体开口部的第3束缚带。
3.一种双重柔性容器袋,其特征在于,由容器袋和备有容纳该容器袋空间的外袋构成;上述容器袋至少备有容纳粉体、粒体等充填物的袋身部、形成在该袋身部上部的充填物注入口、形成在该袋身底部的充填物排出口、等间隔地设在袋身部外周的若干个吊起容器用的吊带;上述外袋形成为有底袋体,为了把容纳在外袋内的容器袋的吊带导出到外部,在上述有底袋体的周部形成与吊带根数相应的等间隔的吊带导出口,备有解除有底袋体对容器袋的包复的包复解除部。
4.一种双重柔性容器袋,其特征在于,由容器袋和外袋构成,该外袋备有容纳该容器袋的空间和包复容器袋的高度;上述容器袋至少备有容纳粉体、粒体等充填物的袋身部、形成在该袋身部上部的充填物注入口、形成在该袋身部底部的充填物排出口、等间隔地设在袋身部外周的若干个吊起容器用的吊带、设在注入口处并用于束缚注入口的第1束缚带、设在排出口处并用于束缚排出口的第2束缚带;上述外袋由防水性片材形成为有底袋体,为了把容纳在外袋内的容器袋的吊带导出到外部,在上述有底袋体的周部形成与吊带根数相应的等间隔的吊带导出口,备有解除有底袋体对容器袋的包复的包复解除部,备有设在有底袋体开口部的并用于束缚有底袋体开口部的第3束缚带。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重柔性容器袋,其特征在于,容器袋和外袋之中,至少外袋是用防水性片材做成的,该防水性片材是由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合成树脂拉伸带纱制的织布和在该织布的至少一面上叠置聚烯烃类合成树脂制薄膜而形成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双重柔性容器袋,在运输、保存、运送前后的临时放置时,能防止外部的不纯物、雨水、湿气附着并侵入(或进入)容器袋内,能够以防止内装物变质的良好状态进行运送、保存和临时放置。由容器袋10和备有容纳容器袋10空间的外袋30构成,形成为将容器袋10放入外袋30内的双重构造。为了把容纳在外袋30内的容器袋10的吊带14导出到外部,在袋体31的周部形成与吊带根数相应的等间隔吊带导出口34。外袋30上备有解除袋体31对容器袋的包覆的包覆解除部36。
文档编号B65D30/10GK2304609SQ97215738
公开日1999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16日
发明者河内正二, 西入宏治 申请人:浅田制粉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