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态物料输送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6803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态物料输送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态物料输送泵,特别是一种混凝土输送泵。
用泵向高远处通过管道输送流态混凝土是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泵有挤压式和柱塞式两种。挤压式混凝土泵由转子在泵体内做圆周运动,转子上的滚轮碾过富有弹性的挤压式胱管,将管内混凝土挤入输送管压送至浇筑地点。这种泵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损件少,动作较平稳。但此类泵排量小,输送距离短,不适于高层建筑施工。
柱塞式混凝土泵由均为圆柱形的混凝土缸与油缸轴向连接,由活塞在闸阀的协调配合下,在封闭的混凝土缸内往复吸入、推出混凝土,实现泵送。这种泵压力大,排量大,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使用最为广泛。但这种泵的工作靠活塞往复运动,并要一整套闸阀开闭动作配合。闸阀高速开闭,不可避免地伴有切割石子的现象,所以这类泵的原理虽不甚复杂,但制造技术复杂,尤其是对闸阀的材质要求高,整机成本高。运作中动力消耗大。而更大的缺点是震动大。噪音大。在泵送过程中伴有烦人的冲击声,始终带动管道全程大幅度窜动,使管道、管架的构造也额外地增加钢材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高、噪音低的可用于输送多种物料的输送泵。
本发明是利用螺旋叶片在园柱形缸内旋转可对缸内物料产生轴向推力的原理形成的,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由圆柱形泵缸、螺旋叶片、挡板带、主动轮、转向轮、侧廊、端廊及驱动机构构成,螺旋叶片位于泵缸内,形状为等螺距的螺旋曲面,其转轴的一端伸出泵缸,与驱动机构相连;侧廊位于泵缸一侧,与泵缸等长,端廊有两个,分别接在泵缸两端,与侧廊位于同一平面,分别被泵缸两端的两个过渡腔所包容,泵缸与侧廊及端廊的连接处有一道与泵缸等长条形开口,使泵缸内腔与侧廊内腔及端廊内腔相通;挡板带呈环状,主动轮及转向轮分别位于挡板带两端并将其撑起,挡板带的一部分始终位于泵缸及侧廊内腔和端廊内腔构成的空间内并与转轴外壁及螺旋叶片始终保持无间隙的密触,挡板带上每隔一个螺旋叶片螺距的长度有一道条形开口,此开口可使螺旋叶片在旋转过程中无过盈的穿过挡板带;驱动机构可同时驱动螺旋叶片的转轴和主动轮的转轴旋转,使螺旋叶片和挡板带同步运动。
本发明输送过程连续、平稳、压力大且无波动,不仅可以用于输送流态混凝土,也适用于输送液化煤浆、泥浆、砂浆、水拌砂渣等多种物料的管道输送,还可用于长距离管道输送油品。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一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二是图一的A-A剖面图(螺旋叶片已旋转180°)。
图三是图一的B-B剖面图。
图四是实施例一的驱动原理图。
图五是实施例一的挡板带结构示意图。
图六是图五的仰视图。
图七是实施例出料侧螺旋叶片端部的示意图。
图八是实施例进料侧端廊的局部示意图。
图九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输送油料等液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各附图,螺旋叶片2的形状为等螺距的螺旋曲面,位于圆柱形泵缸1内,其转轴3的一端伸出泵缸1,与驱动机构的连动齿轮组23啮合。转轴3的周边还粘贴有一层等厚的耐磨材料10(如耐磨工程塑料)。
侧廊5安装在泵缸1一侧,与泵缸1等长,端廊18有两个,分别接在泵缸1两端,与侧廊5位于同一平面,泵缸1与侧廊5及端廊18的连接处有一道与泵缸1等长的条形开口,使泵缸1内腔与侧廊5及端廊18内腔相通。为了保证密封,使泵缸1内的物料不会从此开口处泄漏,在泵缸1与侧廊5及两个端廊8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密封条9和密封条22,三密封条连为一体,其形状呈
状。另外,为了弥补上述开口对泵缸强度、刚度造成的削弱,在侧廊5与泵缸1外壁上加焊有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加强板8挡板带4呈环状,其一部分始终位于泵缸1及侧廊5内腔和端廊18内腔构成的空间内并与转轴3外壁及螺旋叶片2始终保持无间隙的密触。挡板带4上每隔一个螺旋叶片螺距的间隔有一道条形开口15,此开口可使螺旋叶片2无过盈的穿过挡板带4。整条挡板带4由条形挡板条11拼接面成,挡板条11分为无条口型(A型)、条口前型(B型)和条口后型(C型),三种挡板条的两条侧边上均设有相互配合的链板31和链槽32,通过销轴13两两拼接起来,构成一个环形的挡板带。B型挡板条和C型挡板条相配合,既在挡板带上形成一个条形开口15。相邻两条口的间距为相邻两链轴13间距的整数倍。为了挡板带能够顺利的回转,挡板条11的两条侧边分别做成凹、凸弧面状,同时相邻的两挡板条之间设有防渗胶条14。
为了使挡板带4顺利的通过泵缸,在侧廊5两侧的顶壁和底壁上各设有一排滚针轴承6,用于平衡螺旋叶片2旋转时泵缸1内物料对挡板带4的压力的力矩。另在侧廊5远离泵缸1的一侧顶端设有一排弹簧7。
主动轮16及转向轮17分别位于挡板带4两端并将其撑起。驱动机构的连动齿轮组23同时与螺旋叶片的转轴3及主动轮16相接,可在动力源的作用下同时驱动螺旋叶片2和主动轮16旋转,使螺旋叶片2和挡板带4同步运动。
泵缸1两端外壁均连接一过渡腔19,出口端的过渡腔连物料输出管20、入口端的过渡腔连接料斗21。过渡腔19包容端廊18,但二者的空间不贯通。过渡腔19被转轴3穿过的位置处还设有密封圈35。
为在挡板带的条口15进入侧廊5时,条口15与螺旋叶片2间的微小缝隙不致产生泄压,在螺旋叶片2的端头用大致同形状的耐磨橡胶端头24代替。端头24与螺旋叶片之间用镶嵌加胶粘的方式固定,也可用其它形式固定。端头24比螺旋叶片的理论形状边缘超出1-2MM,这样在条口15走出泵缸1的瞬间端廊18入口处毫无缝隙。
如图八所示,在输送混凝土时,为避免螺旋叶片端头与端廊壁对石子的硬性剪切,可将进料侧端廊的一侧廊壁后退一定距离,并在该处垫上一橡胶块,亦可在该处设一压缩空气管,在本混凝土泵运转时产生高压气幕。
本发明使用时,转轴3带动螺旋叶片2旋转,同时通过连动齿轮组23带动主动轮16,使挡板带4与螺旋叶片同步运动,泵内物料受螺旋叶片2斜面作用,又由于受挡板带4限制不能随螺旋叶片2旋转,这样就被强制压出泵缸,通过过渡腔19经输料管20到目的地。
如图九所示,本发明也可用于石油类液料的长距离管道输送,这只需将两侧端廊相连,形成一包容主动轮、转向轮的封闭回路。这样,可使从出口侧的端廊口泄出的油液经此封闭回路返回进料口。
权利要求
1.一种流态物料输送泵,其特征在于它由圆柱形泵缸(1)、螺旋叶片(2)、转轴(3)、挡板带(4)、主动轮(16)、转向轮(17)、侧廊(5)、端廊(18)及驱动机构构成,螺旋叶片(2)位于泵缸(1)内,形状为等螺距的螺旋曲面,其转轴(3)的一端伸出泵缸,与驱动机构相连;侧廊(5)位于泵缸(1)一侧,与泵缸(1)等长,端廊(8)有两个,分别接在泵缸(1)两端,与侧廊(5)位于同一平面,分别被泵缸两端的两个过渡腔(19)所包容,泵缸(1)与侧廊(5)及端廊(8)的连接处有一道与泵缸(1)等长条形开口,使泵缸内腔与侧廊内腔及端廊内腔相通;挡板带(4)呈环状,主动轮(16)及转向轮(17)分别位于挡板带(4)两端,将其撑起并可带动挡板带(4)回转,挡板带(4)的一部分始终位于泵缸(1)及侧廊内腔和端廊内腔构成的空间内并与转轴外壁及螺旋叶片(2)始终保持无间隙的密触;挡板带(4)上每隔一个螺旋叶片螺距的长度有一道条形开口(15),此开口可使螺旋叶片(2)无过盈的穿过挡板带;驱动机构可同时驱动螺旋叶片(2)的转轴(3)和主动轮(16)的转轴旋转,使螺旋叶片(2)和挡板带(4)同步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态物料输送泵,其特征在于转轴(3)上粘有一层等厚的耐磨材料(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态物料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挡板带(4)由等宽的挡板条(11)拼接而成,每个挡板条(11)的二侧边做成可两两相互配合的凹凸弧面状,螺旋叶片(2)的螺距为挡板条(11)的宽度的整数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态物料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挡板条(11)的两条侧边上分别设有链板(31)和链槽(32),再通过销轴(13)即可将的相邻两个挡板条连为一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态物料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挡板条有无条口型、条口前型和条口后型三种,条口前型和条口后型相拼即在挡板带(4)上形成一个条形开口(1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态物料输送泵,其特征在于螺旋叶片(2)的端部嵌有用耐磨材料制成端头(2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态物料输送泵,其特征在于侧廊(5)两侧的顶壁和底壁上各设有一排滚针轴承(6)。
8.如权利求求1所述的流态物料输送泵,其特征在于侧廊(5)远离泵缸(1)的一侧内腔顶端设有一排弹簧(7)。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态物料输送泵,由泵缸(1)、螺旋叶片(2)、转轴(3)、挡板带(4)、主动轮(16)、转向轮(17)、侧廊(5)、端廊(18)及驱动机构构成。螺旋叶片(2)为等螺距的螺旋曲面,侧廊(5)位于泵缸(1)一侧,端廊(8)接在泵缸(1)两端,挡板带(4)的一部分位于上述三者内腔构成的空间内并与转轴(3)外壁及螺旋叶片(2)保持无间隙的密触;挡板带(4)每隔一个螺旋叶片螺距的长度设有供螺旋叶片(2)无过盈穿过的开口(15);驱动机构可使螺旋叶片(2)和挡板带(4)同步运动。本产品输送过程连续、平稳、压力大无波动,适于流态混凝土等物料的管道输送。
文档编号B65G53/32GK1229758SQ9810508
公开日1999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24日
发明者高家榕 申请人:高家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