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幅对中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215417阅读:来源:国知局
r>[0039]继续见图2和图5,前述的张布辊驱动装置34设置在前述的右墙板12上,该张布辊驱动装置34包括张布辊驱动电机341、张布辊主传动辊342、第一张布辊左传动轮343、第一张布辊右传动轮344、第二张布辊左传动轮345、主传动带346和过渡传动带347,张布辊驱动电机341固定在张布辊驱动电机座3411上,张布辊驱动电机座3411固定在右墙板12背对前述左墙板11的一侧,并且张布辊驱动电机341与设置在左墙板11或右墙板12上的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张布辊主传动轮342固定在张布辊驱动电机341的张布辊驱动电机轴上,第一张布辊左传动轮343固定在前述第一张布辊31的第一张布辊轴311的左端,第一张布辊右传动轮344固定在第一张布辊31的第一张布辊轴的右端,第二张布辊左传动轮345固定在前述第二张布辊32的第二张布辊轴的左端,主传动带346的一端套置在张布辊主传动轮342上,另一端套置城第一张布辊右传动轮344上,过渡传动带347的一端套置在第一张布辊左传动轮343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张布辊左传动轮345上。
[0040]当张布辊驱动电机341工作时,由该张布辊驱动电机341的张布辊驱动电机轴带动张布辊主传动轮342,由张布辊主传动轮342通过主传动带346带动第一张布辊右传动轮344,从而使第一张布棍31旋转,在该过程中由第一张布棍轴的左端的第一张布棍左传动轮343通过过渡传动带347带动第二张布辊左传动轮345,从而使第二张布辊32运动。
[0041]仍见图2并且结合图5,前述的张力辊驱动装置35设置在右墙板12上,该张力辊驱动装置35包括张力辊驱动电机351、张力辊主传动轮352、中间传动轮353、中间传动轮传动带354、过渡小传动轮355、张力辊从动传动轮356和过渡小传动轮传动带357,张力辊驱动电机351伴随于前述的张布辊驱动电机341并且固定在所述张布辊驱动电机座3411上,该张力辊驱动电机351与前述的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张力辊主动传动轮352固定在张力辊驱动电机351的张力辊驱动电机轴上,中间传动轮353固定在中间传动轮半轴3531上,而该中间传动轮半轴3531通过半轴轴承转动地支承在半轴轴承座35311上,该半轴轴承座35311固定在前述右墙板12背对左墙板11的一侧,中间传动轮传动带354(图5示)的一端套置在张力辊主动传动轮352上,另一端套置在中间传动轮353上,过渡小传动轮355与中间传动轮353同轴并且固定在前述中间传动轮半轴3531上,张力辊从动传动轮356固定在前述张力辊33的右端,过渡小传动轮传动带357的一端套置在过渡小传动轮355上,另一端套置在张力辊从动传动轮356上,在前述的左墙板11上开设有一形状为圆弧形的张力辊轴左移动槽111,而在前述的右墙板12上并且在对应于张力辊轴左移动槽111的位置开设有一形状同样呈圆弧形的张力辊轴右移动槽121,所述张力辊33的左端构成有一左轴头331,而右端构成有一右轴头332,左轴头331探入张力辊左移动槽111并且与张力辊左移动槽111滑动配合,右轴头332探入张力辊轴右移动槽121并且与张力辊轴右移动槽121滑动配合,前述的张力辊从动传动轮356固定在右轴头332上。
[0042]以第一张布辊31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为界,位于第一张布辊31的左端的辊面上构成有第一张布辊右旋螺纹312,而位于右端的辊面上构成有第一张布辊左旋螺纹313 ;以第二张布辊32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为界,位于第二张布辊32的左端的辊面上构成有第二张布辊右旋螺纹322,而位于右端的辊面上构成有第二张布辊左旋螺纹323 ;以张力辊33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为界,位于张力辊33左端的辊面上构成有张力辊左旋螺纹333,而位于右端的辊面上构成有张力辊右旋螺纹334。前述的一对张力辊手动调节装置36中的其中一个张力辊手动调节装置与左轴头331相配合,而一对张力辊手动调节装置36中的应另一个张力辊手动调节装置与所述的右轴头332相配合。
[0043]当张力辊驱动电机351工作时,由张力辊驱动电机351的张力辊驱动电机轴带动张力辊主动传动轮352,由该张力辊主动传动轮352经中间传动轮传动带354带动中间传动轮353,由于过渡小传动轮355与中间传动轮353同轴设置于中间传动轮半轴3531上,因而过渡小传动轮355也随中间传动轮353运动,同时由过渡小传动轮355通过过渡小传动轮传动带357带动张力辊从动传动轮356,由于该张力辊从动传动轮356固定在张力辊33的右轴头332上,因而使张力辊33运动。
[0044]在上述过程中,由第一、第二张布辊31、32使平布71向两侧充分展开,并且同时对布边剥展平坦。当要对平布71的张力实施调整时,那么可通过一对张力辊手动调节装置36的操作实现。
[0045]请重点见图5,由该图5所示,由于与前述左轴头331相配合的所述张力辊手动调节装置的结构是与右轴头332相配合的张力辊手动调节装置的结构相同的,因此申请人在下面对与右轴头相配合的张力辊手动调节装置36详细说明,该与右轴头332相配合的张力辊手动调节装置36包括螺杆361、手轮362、螺母套363、牵引滑杆364和包角调整板365,螺杆361的前端通过螺杆轴承座3611转动地支承在前述右墙板12的右墙板前壁体上,并且探出该右墙板前壁体,而螺杆361的后端同样通过相应地螺杆轴承座3611转动地支承在右墙板12的右墙板后壁体上,手轮362固定在螺杆361探出右墙板12的右墙板前壁体的前端,螺母套363配设在螺杆361上,当螺杆361旋转时,该螺母套363产生前后移动,包角调整板365的中部开设有一张力辊让位孔3651,在对应于该张力辊让位孔3651的位置固定有一轴座3652,该轴座3652与前述的张力辊轴右移动槽121滑动配合,前述的右轴头332转动地支承在轴座3652上并且依次穿过轴座3652以及张力辊让位孔3651,包角调整板365的上端开设有一枢转孔3653,该枢转孔3653空套在前述的中间传动轮半轴3531上,包角调整板365的下端固定有一滑杆销3654,在该滑杆销3654上开设有一牵引滑杆孔36541,牵引滑杆364插置在牵引滑杆孔36541内,并且该牵引滑杆364与构成于螺母套363上的螺纹孔3631螺纹连接。由图5的示意可知,前述的中间传动轮353以及张力辊从动传动轮356位于包角调整板365的右侧,并且包角调整板365的形状呈〈字形。
[0046]当要改变平布71的张力时,也是就是说当要对平布71的张力进行调整时,那么由在线作业人员对手轮362进行操作,对手轮362的操作包括顺时针操作或逆时针操作,由手轮362带动螺杆361旋转(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从而由螺杆361带动螺母套363在螺杆361上向前或向后移动,由于牵引滑杆364插置在滑杆销3654上的牵引滑杆孔36541内,又由于牵引滑杆364与螺母套363上的螺纹孔3631螺纹连接,还由于滑杆销3654与包角调整板365固定,进而由于包角调整板365的上端通过其上的枢转孔3653套置在中间传动轮半轴3531上,因而当牵引滑杆364被螺母套363带动时,由牵引滑杆364带动包角调整板365以中间传动轮半轴3631为回转中心向顺时针或逆时针回转一定的角度。由于张力辊33的左轴头331以及右轴头332分别支承在一对张力辊手动调节装置36的包角调整板365上的轴座3652上,因而由包角调整板365带动张力辊33在前述张力辊左、右移动槽111、121上的位置改变。具体而言,张力辊33凸出第一、第二张布辊31、32的程度越大,平布71的包角便越大,即张力越大,反之同例。从而通过一对张力辊手动调节装置36的顺逆操作而实现对平布71的张力大小的依需调整。
[0047]继续见图2和图5,前述的自动探偏纠偏装置5包括信号发射辊51、信号接收辊52、一对纠偏辊53、第一、第二连杆54、55、连杆连接横梁56和作用缸57,信号发射辊51以及信号接收辊52以彼此前后并行的状态设置在前述左、右墙板11、12之间的下方,并且与所述导出辊6的长度方向的侧上方相对应,连杆连接横梁56在对应于前述展布机构3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左、右墙板11、12之间,第一连杆54的上端与连杆连接横梁56的左端枢轴连接(铰接),第二连杆55的上端与连杆连接横梁56的右端枢轴连接(铰接),一对纠偏辊53的左端通过第一棍轴座531与第一连杆54的下端连接,而一对纠偏棍53的右端通过第二辊轴座532与第二连杆55的下端连接,作用缸57设在左墙板11上,但也可设在右墙板12上,该作用缸57的作用缸柱571通过其末端的缸柱连接头5711与第一辊轴座531铰接,如果将作用缸设在右墙板12上,那么缸柱连接头5711与第二辊轴座53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作用缸57为气缸,然而如果采用油缸,则应当视为等效性替代。
[0048]请仍见图5,在前述的信号发射辊5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发射辊腔511,在该发射辊腔511内设置有一发射元件支承杆512,该发射元件支承杆512自发射辊腔511的长度方向的左端延伸至右端,在该发射元件支承杆512的长度方向以等距离间隔状态设置有一组信号发射元件5121,信号发射元件5121通过第一控制线51211与前述的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在前述的信号接收辊52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接收辊腔521,在该接收辊腔521内设置有一接收元件支承杆522,该接收元件支承杆522自接收辊腔521的长度方向的左端延伸至右端,在该接收元件支承杆522的长度方向并且在对应于信号发射元件5121的位置以间隔状态设置有一组信号接收元件5221,信号接收元件5221通过第二控制线52211与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
[0049]优选地,在前述的信号发射棍51朝向信号接收棍52的一侧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一信号发射元件让位槽513,而在信号接收辊52朝向信号发射辊51的一侧的长度方向并且在对应于信号发射元件让位槽513的位置开设有一信号接收元件让位槽523,前述的信号发射元件5121与信号发射元件让位槽513相对应,前述的信号接收元件5221与信号接收元件让位槽523相对应。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撤去或称摒弃信号发射元件让位槽513以及信号接收元件让位槽523,并且给信号发射辊51以及信号接收辊52采用透明材料制作,那么应当视为形式而非实质的等效性变化而依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50]优选地,前述的信号发射元件5121为红外线发射元件,前述的信号接收元件5221为红外线接收元件。
[0051]在展布机过程中,由于平布71途经信号发射辊51与信号接收辊52之间,又由于平布71按先前的设定要求必须是处于信号发射辊51以及信号接收辊52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的,因此假设平布71出现向右侧(图2和图5所示状态为例)跑偏的情形,那么由信号发射元件5121发出信号给电气控制箱,由电气控制箱将信号反馈给用于控制作用缸57工作的作用缸电磁控制阀,使作用缸57的作用缸柱571向缸体外伸展,从而推动一对纠偏辊53的左端(以图2和图5所示状态)下倾,而右端昂起,在该状态下,平布71会自动地从先前的偏向右侧而纠正至不偏不倚的状态。反之同例。
[0052]前述的纠偏的原理(即为对中原理)是:以信号发射辊51的发射元件支承杆512上的位于居中位置的信号发射元件5121为基准,同时以信号接收辊52的信号接收元件支承杆522上的位于居中位置的信号接收元件5221为基准(信号发射元件5121与信号接收元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