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粘抗菌糖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52835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粘抗菌糖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品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粘抗菌糖管。
【背景技术】
[0002]糖果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甜食,在我国,糖果行业是两大支柱零食产业之一,每年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市场份额潜力不断扩张。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糖果包装主要为扭结式包装、枕式包装和折叠式包装,包装内装入大小适当的糖果,采用这些包装形式的糖果无论是硬质糖果或是软质糖果,大多呈固体粒状,但是这种糖果对儿童和老年人来说却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尤其是儿童,由于儿童神经系统还没发育好,自我调节和防御能力较差,在吞食糖果这类细小坚硬的食物时,容易噎住喉咙,进而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等严重后果,因此目前出现了一种有别于硬糖和软糖的具有一定粘性的糖粉,但是这种糖粉采用目前的包装显然不能满足便携、储存等的需求。目前的糖果包装很少对包装内做防粘和抗菌处理,一些较粘性的或长久放置后的糖果容易与包装发生粘结,在食用时造成不便,且容易造成浪费,而在糖果运输或拆封后,糖果包装容易受到外界的污染,对于儿童来说,在进食的时候喜欢撕咬糖果包装,容易导致细菌进入人体,影响人体健康。
[0003]随着糖果业的发展,生产者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非常的重视在糖果包装上做出更多心思,现有的扭结式、枕式和折叠式包装比较单一,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对儿童更是缺少趣味性。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应新型粘性糖粉包装的防粘抗菌糖管,本发明能有效的包裹糖粉,便于储存,也能防止糖粉的粘附,降低吸食时细菌进入人体几率,提高食用时的安全性,并能增加食用时的趣味性。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防粘抗菌糖管,包括圆柱形软质管体,所述管体的内表面设有一层防粘层,外表面设有一层抗菌层,所述管体的两端设有用于包覆端部的管帽。
[0006]对于新型的具有一定粘性的糖粉,传统包装已经不能满足其包装需求,而采用本发明的软质糖管作为糖果包装,糖粉灌注到糖管内,糖粉和内管壁紧密结合,再加上糖粉是具有一定的粘性,糖粉便在管内固定。当食用时,从糖管的底部逐渐向上挤压,糖管里的糖粉便逐渐露出,这种方式使食用者在经过逐步挤压后吃用,不会导致糖粉洒落一地,对儿童来说,挤压的过程提高了食用的趣味性。由于糖粉具有一定的粘性,故在管体内表面设置一层防粘层,在挤压过程中,糖粉能尽可能的脱离内管壁,避免造成浪费;而在管体外表面设置一层抗菌层,由于儿童对糖果包装喜欢进行撕咬,抗菌层能降低细菌进入人体的几率,大大提高食用安全性,设置的管帽能有效的将糖管内的糖粉与外界隔绝,避免外界环境污染糖粉,管帽直径比较管体直径稍大,当管帽盖住端部时,靠塑料的弹性实现紧密相连。所述管体的材料为改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所述防粘层的材料为改性聚丙烯,所述抗菌层为壳聚糖膜。
[0007]所述改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如下:
51:将1,4-丁二酸与1,4_ 丁二醇在催化剂钛酸酯的催化下,于120~180°C下反应2~3h,所述1,4- 丁二酸与1,4- 丁二醇的质量比为1: 1.3-1.5,所述的钛酸酯与1,4- 丁二酸的质量比为0.03-0.08:100 ;
52:当步骤SI反应完结后,再置于300~350°C和50~100Pa的条件下继续反应;
53:在步骤S2反应0.5h后,往反应物中添加醋酸酐,醋酸酐与1,4-丁二酸的质量比为0.3~0.6:1,继续反应2~3h得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54:将步骤S3得到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与秸杆和棉花置于150~200°C熔融混炼,后冷却挤出。各原料组分质量比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秸杆:棉花=100~150:10~15:10~13,所述秸杆和棉花在混炼前需粉碎成粉末状。
[0008]步骤SI中,丁二酸与丁二醇进行酯化,形成端羟基预聚物;步骤S2中脱去反应物的二元醇;在合成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排出小分子物质,以获得所需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酯,而在反应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脱羧、热降解等副反应,影响了相对分子质量的提高,步骤S3中添加的醋酸酐的活性基团与端羟基反应提高聚酯的相对分子质量。
[0009]由于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存在气体阻隔性差、粘度大不利于处理等缺点,添加的秸杆粉末能填充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之间的细小微孔,增加其气体阻隔性,而棉花粉末由于其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能使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拉伸性能和柔韧性得到增强。传统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被自然界分解的速度较慢,而添加的秸杆和棉花能加速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分解速度,比传统的分解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速度快3~5倍,当这种改性的塑料被抛弃后,在微生物、温热潮湿等条件的存在下,塑料制品就会破裂并被分解,这种被分解的条件适应大部分的自然环境,因此大量抛弃也不会对自然界造成环境污染。
[0010]所述改性聚丙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食品级聚丙烯200~280份,食用明胶30-40份,花生壳10~23份,甘油16~21份。
[0011]制备方法如下:
Sll:将花生壳粉碎成粉状,加入1~1.2倍重量的水,调节pH至6.5-7.0,再于80~110°C下烘干后得干燥花生壳粉;
S22:将甘油和食用明胶于70~100°C下匀速搅拌,搅拌速率为1000~1300rpm ;
S33:将步骤Sll制备的花生壳粉和步骤S22混合后的甘油-明胶混合液与聚丙烯于170~200 °C下混炼5~7h,经挤出、流延得改性聚丙烯膜。
[0012]花生壳粉能增强聚丙烯的柔韧性,pH调至6.5-7,能抑制花生壳粉里的皂甙,防止在混炼过程中出现气泡导致聚丙烯中出现多孔结构;明胶能增加聚丙烯的表面平滑性,增强了抗粘附性能,而甘油与明胶的混合能改善明胶与聚丙烯混炼时分散不良的缺陷,提高了聚丙烯的弹性,而且也能降低混炼的时间,节约能耗。
[0013]所述壳聚糖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Sm:将壳聚糖溶解于体积分数为0.3-0.7%的醋酸溶液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7-1.0%的溶液;
S222:向步骤Slll中的溶液加入甘油,甘油与溶液的体积比为0.01-0.03:1,搅拌均匀; S333:将步骤S222中的溶液置于压力为0.02-0.06MPa压力下10~30min得壳聚糖涂液;
S444:将步骤S333中的壳聚糖涂液涂布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表面上,30~50°C干燥即可得壳聚糖抗菌层。
[0014]步骤S222中甘油将壳聚糖乳化,步骤S333中为了除掉溶液中的气体,有利于提高壳聚糖膜的阻气性。
[0015]所述管体的内径为3~7mm。
[0016]过大的内径不便于糖粉的储存和使用过程的挤压,过小则不便于糖粉的填充和储存,本发明中的内径范围能恰当地对糖粉进行固定,不会导致泄露。
[0017]所述管体的长度为6~12cm。
[0018]长度在6~12cm,便于多根糖管包装在一起,配合3~7_的直径,每根糖管能储存合适用量的糖粉,使到一次性的食用量并不会太多,尤其对儿童来说,并不会导致他们因使用过多而影响口腔健康。
[0019]所述管体壁厚为50~100 μ m。
[0020]食用时要挤压糖管内的糖粉,此壁厚范围能使糖管保持一定的弹性,便于糖粉的挤出。
[0021]所述防粘层的厚度为20~40μπι。
[0022]所述抗菌层的厚度为20~40μπι。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圆柱形的软质糖管包裹新型粘性糖粉,有效的对容易松散的糖粉进行包装,便于储存和携带,防粘层能尽可能的使糖粉与管壁脱附,抗菌层能抑制细菌的滋生,降低进食时吸入细菌的风险,大大提高食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粘抗菌糖管端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0026]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防粘抗菌糖管,包括圆柱形软质管体1,所述管体I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层防粘层2,外表面设有一层抗菌层3,所述管体I的两端设有用于包覆端部的管帽4。所述管体的内径为5mm,管体的长度为10cm,管体的壁厚为60 μ m,所述防粘层和抗菌层的厚度为20 μ m。
[0027]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防粘抗菌糖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软质管体,所述管体的内表面设有一层防粘层,外表面设有一层抗菌层,所述管体的两端设有用于包覆端部的管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抗菌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内径为3~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抗菌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长度为6~1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抗菌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壁厚为50?100 μ m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抗菌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层的厚度为20-40 μπ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抗菌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的厚度为20-40 μπι。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粘抗菌糖管,包括圆柱形软质管体,所述管体的内表面设有一层防粘层,外表面设有一层抗菌层,所述管体的两端设有用于包覆端部的管帽。防粘抗菌糖管里灌注糖粉,糖粉完全填充在糖管内,糖管有效的对容易松散的糖粉进行包装,便于储存,防粘层能防止糖粉粘附在管壁内,避免浪费,抗菌层降低进食时吸入细菌的几率,提高食用时的安全性。
【IPC分类】B65D35-02, B65D85-60
【公开号】CN104670731
【申请号】CN201510094005
【发明人】朱丽芬, 郭广壮
【申请人】朱丽芬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