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全自动配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06445阅读:55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全自动配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机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全自动配药机。
【背景技术】
[0002]中医是我国三大国粹之一。我国中药资源极其丰富,中药文化源远流长。与西药相比,中药有着疗效好,副作用小,易于接受,治愈彻底等特点,因此被我国乃至世界人民广泛使用。当然,中医治病时只用单种中药的情况极少,为了减少副作用或提高疗效或加快药效发挥,中医一般都会需要进行药材配伍配药。
[0003]传统的抓药方式为药剂师用手抓取不同的药材,通过称量计量后分剂包装。每剂药材需要经文/武火煎煮熬炖,取药汤服之,使用起来极为不便。上述过程中,一则抓药称量方式效率慢,药剂师要按照处方依次从药柜中抓取不同种类的药材并分别称量,需要消耗较多时间,二则在长时间的抓药过程中可能因疲劳导致眼脑手不协调发生抓错药的情况。
[0004]为解决中药煎煮的问题,近20年市场上出现了中药配方颗粒剂,该颗粒剂是将中药材加工成细小颗粒的形式,每袋中颗粒数量一定,服用时只需将药材颗粒放入容器冲泡即可。该颗粒剂携带方便,免煎煮,质量稳定,更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在对这种颗粒剂进行配伍抓药时,不同药材制成的颗粒剂小包装袋放置在不同处,药剂师根据处方上用量从不同药材的连包包装上撕取不同数量的小包。由于每包中药材的量都是一定的,也就避免了称量的过程,比传统的抓药方式方便,提高了抓药的效率。但是,在此方法中,不同药材采用的包装袋外形相似,药剂师长期抓药疲劳后发生抓错药的情况(原生药材的颜色形状气味等易于辨别的特性有助于避免抓错药,而袋装的颗粒剂外观颜色形状相似,气味又被封闭,故更容易发生错药)。并且该配药发药速度仍然较慢,患者等待时间长,很难与现代化信息化的时代接轨。
[000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全自动配药机,提高配药准确度,加快配药效率,实现配药发药自动化。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全自动配药机,包括设置有多个单元药盒的机柜、中央控制器、计数机构、剪切机构和出药机构;
所述剪切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单元药盒的出药口的切刀和与所述切刀驱动连接的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与所述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计数机构包括与所述单元药盒配合的红外计数传感器;所述红外计数传感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出药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单元药盒内的送药驱动轮和与所述送药驱动轮驱动连接的调速电机;所述调速电机与所述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
[0008]上述的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全自动配药机,所述中央控制器包括计算机和与所述计算机相连的电气控制盒,所述红外计数传感器、调速电机和直线电机均与所述电气控制盒通讯连接。
[0009]上述的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全自动配药机,所述剪切机构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直线电机的安装架;
所述切刀包括活动刀片和与所述活动刀片配合的刀片配件,所述刀片配件的上缘与所述单元药盒的出药口下缘高度平齐;所述活动刀片通过连接件安装在由所述直线电机驱动的运动杆上。
[0010]上述的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全自动配药机,所述安装架通过调整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柜上;
所述调整机构包括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和竖直定位杆;
所述第一垫片通过第一定位螺栓安装在所述机柜上;
所述第二垫片通过第二定位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垫片上;
所述竖直定位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垫片上;
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与所述竖直定位杆配合的杆套;所述杆套和所述竖直定位杆通过第三定位螺栓实现配合;
所述第一垫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螺栓配合的第一滑槽;
所述第二垫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螺栓配合的第二滑槽;
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上还分别设有互相配合的竖直臂,两个所述竖直臂通过滑动螺栓实现配合。
[0011]上述的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全自动配药机,所述送药驱动轮包括对置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调速电机驱动连接;所述从动轮的安装杆上设有压簧。
[0012]上述的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全自动配药机,所述单元药盒内设有利于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袋进入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缓冲斜坡。
[0013]上述的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全自动配药机,所述红外计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单元药盒的侧壁内侧。
[0014]上述的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全自动配药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柜下方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所述单元药盒的出药口配合。
[0015]上述的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全自动配药机,所述单元药盒成排设置在所述机柜上,属于同一排的单元药盒的出药口与同一套切刀配合。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中央控制器能够实现配药发药自动化控制,提高配药准确度,加快配药效率;
2、电气控制盒通过计算机实现控制,方便易行,符合现今社会科技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3、切刀通过活动刀片和刀片配件配合,使得切割连包时更加精确,剪切起来更加方便;
4、切刀通过三套螺栓实现三维调整,便于对所述活动刀片进行调整; 5、从动轮安装杆上设有压簧,利于主动轮和从动轮压住连包对连包进行控制;
6、单元药盒内设置的缓冲斜坡,能够在送药过程中使原本折叠的药剂连包延展开来,一则方便红外计数传感器计数控制,二则有利于药剂包进入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
7、红外计数传感器设置在药盒侧壁内侧,不会占用药盒内空间,保证传感器工作的同时不影响颗粒药剂连包正常进入送药机构;
8、传送带的设置使得配药后,方便打包取用;
9、一套切刀能够完成一排药盒切药工作,提高配药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全自动配药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发明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全自动配药机的机柜右上角部分的示意图(出药口朝向前方)。
[0019]图3是本发明单元药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出药口朝向右侧)。
[0020]图4是本发明的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发明的调整机构的侧面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发明的调整机构的俯视图。
[0023]上述附图中,1、机柜;7、传送带;8、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袋;11、单元药盒;61、第一垫片;62、第二垫片;63、竖直定位杆;64、滑动螺栓;101、出药口 ;111、缓冲斜坡;201、计算机;301、红外计数传感器;401、直线电机;402、安装架;403、活动刀片;404、刀片配件;405、连接件;406、运动杆;501、主动轮;502、从动轮;504、压簧;611、第一定位螺栓;612、第一滑槽;613、竖直臂;621、第二定位螺栓;622、第二滑槽;623、竖直臂;631、杆套;632、第三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发明的内容。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全自动配药机,包括设置有多个单元药盒11的机柜1、中央控制器、计数机构、剪切机构和出药机构;所述机柜I下方设置有传送带7,所述传送带7与所述单元药盒11的出药口 101配合。被切刀切下的药剂小包落在传送带7上,方便打包取走。单元药盒11成排设置在所述机柜I上,属于同一排的单元药盒11的出药口 101与同一套切刀配合。如此,一套切刀能够对一排单元药盒11的药剂袋进行剪切作业,简化了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和机械结构设计,有助于减少故障率。
[0026]中央控制器包括计算机201和与所述计算机201相连的电气控制盒(图中未示出),红外计数传感器301、调速电机和直线电机401均与所述电气控制盒通讯连接。电气控制盒将计算机指令转换成信号驱动调速电机或直线电机401 ;同时,电气控制盒也能将红外计数传感器301传递的信号反馈给计算机201。
[0027]所述单元药盒11的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为一立方体盒子,上设出药口 101,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袋放置在所述单元药盒11中。上述药袋为连包包装,每两包相邻的小包装之间均有热封口。计数机构包括红外计数传感器301 ;该红外计数传感器301设在单元药盒11的侧壁内侧上,且红外计数传感器301与所述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该传感器恰能感应到上述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药袋,便于计数。出药机构包括设置在单元药盒11内的送药驱动轮和与所述送药驱动轮驱动连接的调速电机;调速电机与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
[0028]所述送药驱动轮包括对置的主动轮501和从动轮502,所述主动轮501与所述调速电机驱动连接;所述从动轮502的安装杆上设有压簧504,利于主动轮501和从动轮502夹紧药包向出药口 101送药。单元药盒11内还设有利于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袋8进入所述主动轮501和从动轮502之间的缓冲斜坡111,一则便于红外计数传感器301计数,二则保证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袋8平整进入主动轮501和从动轮502之间。
[0029]本发明的剪切机构如图4-6所示,包括设置在所述单元药盒11的出药口 101处的切刀和与所述切刀驱动连接的直线电机401 ;所述直线电机401与所述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直线电机安装在安装架402上;所述安装架402通过调整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柜I上。通过调整机构对安装架402实现三维调整,从而保证切刀与出药口 101完全契合。
[0030]切刀包括活动刀片403和与所述活动刀片403配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