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777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流通部43的侧方侧以及下方侧的内表面形成为圆弧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管44由导热率高的金属(例如,铜等)形成。
[0042]第二密封部5具有:长的第二密封主体51,与可动体3的顶端部连接;第二压力接触部52,该第二压力接触部52和第一压力接触部42夹持对象物来压力接触对象物。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主体51由金属(例如,铝等)形成,第二压力接触部52由树脂(例如,硅酮橡胶等)形成。
[0043]第二压力接触部52配置在第二密封部5的下端部。具体而言,第二压力接触部52与第二密封主体51的下端部连接。另外,第二压力接触部52整体形成为平面状。并且,第二压力接触部52形成为具有弹性,以使得在由该第二压力接触部52和第一压力接触部42按压对象物时能够弹性变形。
[0044]介质供给部6具有:加热介质供给部61,用于供给加热介质;冷却介质供给部62,用于供给冷却介质;压缩气体供给部63,用于供给压缩气体。另外,介质供给部6具有向第一密封部4输送各介质以及压缩气体的介质路径部64。
[0045]加热介质供给部61具有:加热介质源61a ;供给路径61b,将加热介质从加热介质源61a输送至介质路径部64。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介质为气体,具体而言,为蒸气。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介质源61a为锅炉(boiler)。此外,加热介质供给部61具有压力检测部(例如,压力计)61c,该压力检测部61c用于对加热介质的压力进行检测(测量)。
[0046]冷却介质供给部62具有:冷却介质源62a;容器62b,用于贮留冷却介质;供给路径62c,将冷却介质从容器62b输送至介质路径部64。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介质为液体,具体而言,为冷水。此外,冷却介质供给部62具有阀62d,在向容器62b供给冷却介质源62a的冷却介质时,该阀62d被开启。
[0047]压缩气体供给部63具有:压缩气体源63a ;供给路径63b,将压缩气体从压缩气体源63a输送至介质路径部64 ;加压路径63c,将压缩气体输送至对冷却介质供给部62的容器62b内,来对容器62b进行加压。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气体为压缩空气,压缩气体源63a为压缩机。
[0048]另外,压缩气体供给部63具有压力变更部(例如,带测量器的调节器等)63d、63e,该压力变更部63d、63e分别能够单独地变更供给路径63b、加压路径63c的压力。通过一对压力变更部63d、63e进行变更,能够变更输送至流通部43的冷却介质和压缩气体的混合比(即,冷却介质的流量)。
[0049]介质路径部64具有:加热介质路径部64a,用于向第一密封部4的流通部43输送加热介质;冷却介质路径部64b,用于向流通部43输送冷却介质;压缩气体路径部64c,用于向流通部43输送压缩气体。另外,介质路径部64具有通用路径部64d,该通用路径部64d使各路径部64a?64c和流通部43连接。
[0050]并且,介质路径部64具有路径切换部64e,该路径切换部64e进行切换,使得各路径部64a?64c以及流通部43之间经由通用路径部64d变为连通的状态。而且,介质路径部64具有排出路径部64f,该排出路径部64f用于使各介质从流通部43排出。
[0051]路径切换部64e具有:加热介质阀64g,使加热介质供给部61和加热介质路径部64a之间连通或断开;冷却介质阀64h,使冷却介质供给部62和冷却介质路径部64b之间连通或断开;压缩气体阀64i,使压缩气体供给部63和压缩气体路径部64c之间连通或断开。另外,排出路径部64f具有排出阀64j,该排出阀64j使流通部43和装置I的外部之间连通或断开。
[0052]输入部10具有:温度检测部10a,用于检测第一压力接触部42的温度;操作部10b,在操作者指示进行密封时被操作。另外,由温度检测部1a检测的信息以及由操作部1b操作的信息被送至控制部11。并且,控制部11基于来自温度检测部1a以及操作部1b的信息,控制各阀64g?64j的开闭。
[0053]本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I的结构如上所述,接着,参照图5以及图6对本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I的密封方法进行说明。
[0054]如图5所示,在将对象物100插入一对密封部4、5之间后,通过操作操作部10b,使第二密封部5下降而接近第一密封部4。然后,在一对压力接触部42、52按压对象物100的状态下,第一压力接触部42被加热,然后被冷却。由此,对象物100的第一部分10a和第二部分10b在被密封部分10c (图5以及图6的阴影区域)溶化后再次凝固,所以对象物100通过被密封部分10c来进行密封。
[0055]然后,由于第二密封部5上升而与第一密封部4分离,所以对象物100从一对密封部4、5抽出。由于被密封部分10c的中央部10d通过平面状的第一压力接触部42的中央部42a和平面状的第二压力接触部52密封,所以在相同的厚度部分具有规定的宽度。另夕卜,由于被密封部分10c的侧端部10e通过弯曲状的第一压力接触部42的侧端部42b和平面状的第二压力接触部52密封,所以侧端部10e朝向端部而逐渐变厚。
[0056]接着,参照图7以及图8对本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I的第一压力接触部42的温度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0057]在操作部1b在时刻Tl被操作而接受密封的指示时(Sll中的“是”),开始排出工序(S12),压缩气体阀64i和排出阀64j被开启。由此,压缩空气经由压缩气体路径部64c以及通用路径部64d被输送至流通部43,所以在第一密封部4的流通部43残留的水(蒸气凝固的水、冷水)从流通部43排出。
[0058]在到时刻T2时,开始进行第一加热工序(S13),所以加热介质阀64g被开启,压缩气体阀64i被关闭。由此,由于蒸气经由加热介质路径部64a以及通用路径部64d被输送至流通部43,所以第一压力接触部42被蒸气加热。此时,由于排出阀64j处于开启的状态,所以被第一压力接触部42吸走热的蒸气(以及凝固的水)从流通部43排出。
[0059]在到时刻T3时,开始第二加热工序(S14),所以排出阀64j被关闭。由此,流通部43的内部压力上升,并且第一压力接触部42的温度上升。并且,在时刻T4,温度检测部1a检测到第一压力接触部42已到达设定的加热温度(S15的“是”),从而加热介质阀64g被关闭。
[0060]在到时刻T5时,开始冷却工序(S16),所以冷却介质阀64h、压缩气体阀64i以及排出阀64j被开启。由此,冷水经由冷却介质路径部64b以及通用路径部64d被输送至流通部43,并且压缩空气也与冷水同步地被输送至流通部43。然后,第一压力接触部42被冷水冷却,冷水以及压缩空气从流通部43排出。
[0061]在时刻T6,温度检测部1a检测到第一压力接触部42已到达设定的冷却温度(S17的“是”),开始进行排出工序(S18),因此冷却介质阀64h被关闭。由此,由于只有压缩空气被输送至流通部43,所以流通部43的内部的冷水从流通部43排出。然后,到时刻T7,压缩气体阀64i被关闭,到时刻T8,排出阀64j被关闭。这样,第一压力接触部42被加热以及冷却。
[0062]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I,通过路径切换部64e切换为连通加热介质路径部64a以及流通部43之间的状态,加热介质从加热介质路径部64a向流通部43输送。由此,第一压力接触部42被加热,所以一对压力接触部42、52夹持对象物100并对该对象物100进行压力接触。此时,对象物100的被密封部分10c熔化。
[0063]然后,路径切换部64e切换至连通冷却介质路径部64b以及流通部43之间的状态,冷却介质从冷却介质路径部64b向流通部43输送。由此,第一压力接触部42被冷却,所以熔化的被密封部分10c凝固。由此,能够对对象物100进行密封。
[0064]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1,能够提高效率。而且,在一对密封部4、5中,由于未使用电流流动的构件,所以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I也能够作为防爆型的密封装置I使用。
[0065]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I,第一压力接触部42从第一密封主体41突出,被第一密封主体41支撑。并且,在第一压力接触部42的侧端部42b中,由于第一压力接触部42的从第一密封主体41突出的突出量Wl越朝向端部越小,所以在由一对压力接触部42、52压力接触的对象物100的被密封部分10c中,侧端部10e的厚度随着朝向端部而逐渐变厚。由此,能够以被密封部分10c的侧端部10e难以断裂的方式对对象物100进行密封。
[0066]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1,通过路径切换部64e进行切换,在作为气体的加热介质从加热介质路径部64a向流通部43输送前,压缩气体从压缩气体路径部64c向流通部43输送。由此,在加热介质被输送至流通部43时,能够防止液体(例如,加热介质凝固的液体或冷却介质等)在流通部43的内部残留。因此,由于能够防止加热介质的热被上述液体夺走,所以能够将加热介质的热有效地利用于第一压力接触部42的加热。
[0067]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1,由于流通部43的下方侧的内表面为圆弧状,所以在流通部43的内部残留的液体(例如,加热介质凝固而成的液体或冷却介质等)聚集在圆弧状的流通部43的下方侧。由此,通过压缩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