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升降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6766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架107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
[0064]所述第一连接杆109和所述第三连接杆113于交叉处通过转轴枢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11和所述第四连接杆115于交叉处通过转轴枢接,结构简单,优选设置为螺杆139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杆109和所述第三连接杆113的交叉位置,同时,所述第二连接杆111和所述第四连接杆115的交叉位置也通过螺杆139连接,将所述螺杆139的两端通过螺帽固定,即形成了双交叉轴结构。
[0065]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台板104包括垂直于所述台板104的板面的两个插销117,所述第二横杆112设置有两个梯形凹槽118,所述两个插销117分别位于所述梯形凹槽118内,且所述两个插销117的端部通过连接轴119连接。所述第二横杆112能够在所述两个插销117形成的空间内上下移动,同时,在所述第一横杆110做滑动运动时,所述第二横杆112能够相对于所述台板104的板面做旋转运动;所述第二横杆112向上运动后通过所述梯形凹槽118的结构在下降过程中能够自动回位。
[0066]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控制器102还包括可移动的两个限位开关120,所述两个限位开关120安装在所述基板105的上板面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横杆110的两侧。所述限位开关120用于限定所述自动升降器升降的行程,该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中,所述限位开关120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杆110的一个端部的滑动轨迹上,当所述第一横杆110触碰到所述限位开关120时,即可实现所述电机101的反转,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所述控制器102,设置所述电机101反转的间隔时间,即当所述第一横杆110触碰到所述限位开关120时,所述电机101不会马上反转,所述自动升降器停在此位置,当停留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时,所述控制器102控制电流改变方向,进而实现电机101的反转,所述自动升降器不会频繁升降,预防患病的效果更好,且利于使用者使用置于所述台板104上的设备。
[0067]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三横杆11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滑轮121 ;所述基板105设置有第一滑槽122和第二滑槽123,所述台板104设置有第三滑槽124和第四滑槽125 ;
[0068]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10的两个滑轮12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22和所述第二滑槽123中,连接所述第三横杆114的两个滑轮121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滑槽124和所述第四滑槽125中。
[0069]所述滑轮121的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通过滑轮121与滑槽的配合作用,能过大大减小所述第一横杆110和所述第三横杆114在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既节省了能源,同时提高了整个设备的运行精度。在此基础上,可以将所述限位开关120置于所述滑槽中,便于所述限位开关120的安装和固定,所述限位开关120的安装精度更高。
[0070]该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自动升降器还包括照明灯137,所述照明灯137连接所述电机101的电源,所述照明灯137用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使用方便,给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0071]实施例二
[0072]参阅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升降器,该实施例仅对上述实施例的部分结构进行了改进,上述实施例的其他结构特征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为了避免叙述重复累赘,仅对改进部分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0073]所述第一支架106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连接杆109、第一横杆110、第二连接杆111以及第二横杆112,所述第一连接杆109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1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杆110和所述第二横杆112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横杆112转动连接所述台板104 ;所述第一支架106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
[0074]所述电机101固定连接所述基板105的上板面,所述丝杠103螺接有螺帽140,所述螺帽140连接有弹性连接件141,所述弹性连接件14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09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1靠近所述第一横杆110的端部,所述丝杠103的前端套有轴承142,所述轴承142固定在所述基板的上板面;所述丝杠103转动,带动螺接在所述丝杠103上的螺帽140旋转,但是,由于所述螺帽140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141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杆109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1的端部,所述螺帽140不随所述丝杠103转动,所述螺帽140将转动的力通过所述弹性连接杆141抵消掉,同时,所述螺帽140沿着所述丝杠103的表面往复移动,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141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杆109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1往复移动,从而实现了所述台板104的升降;在实际应用时,所述弹性连接件141优选为钢丝,钢丝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钢丝的韧性好、强度高,连接牢固可靠。由于所述电机101固定连接所述基板105,同时,所述丝杠103的前端通过所述轴承142固定,在所述自动升降器运行时,所述丝杠103的轴线始终与所述电机101的轴线共线,所述台板104受到的力通过支架传递到所述丝杠103上,所述电机101受到的力较小,增加了所述电机101的使用寿命。
[0075]所述第二支架107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三连接杆113、第三横杆114、第四连接杆115以及第四横杆116,所述第三连接杆113和所述第四连接杆115以及所述第三横杆114和所述第四横杆116分别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横杆114能够沿所述丝杠103的轴向方向在所述台板104的板面往复移动,所述第四横杆116转动连接所述基板105 ;所述第二支架107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
[0076]所述第一连接杆109和所述第三连接杆113于交叉处通过转轴枢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11和所述第四连接杆115于交叉处通过转轴枢接,结构简单,优选设置为螺杆139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杆109和所述第三连接杆113的交叉位置,同时,采用螺杆139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杆111和所述第四连接杆115的交叉位置,将所述螺杆139的两端通过螺帽固定,即形成了双交叉轴结构。
[0077]实施例三
[0078]参阅图6-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升降器,该实施例仅对上述实施例的部分结构进行了改进,上述实施例的其他结构特征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为了避免叙述重复累赘,仅对改进部分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0079]所述第三滑槽124内设置有第一斜坡126,所述第一斜坡126的坡度沿所述第一横杆110靠近所述第四横杆116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连接杆109转动连接有短轴128,所述短轴128转动连接长轴129,所述长轴129包括支撑部130以及活动部131,所述支撑部130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挡块132,所述活动部131插装在所述第三连接杆113内。当所述自动升降器上升过程中,所述第三横杆114的一端在所述第三滑槽124内滑动,且沿着所述第一斜坡126滑动,由于所述第一斜坡126的坡度逐渐变大,坡度不断升高,所述第三横杆114支撑起所述台板104对应所述第三滑槽124的端部,同时,由于所述长轴129和所述短轴128的连接位置的不断升高,同样向上支撑起所述台板104的另一端,使得所述台板104具有向后的一个仰角,最终实现了置于所述台板104上的设备具有一个向后的仰角,使得设备的显示屏更加清晰,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0080]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第四滑槽125内设置有第二斜坡127,所述第二斜坡127的坡度沿所述第四横杆116靠近所述第一横杆110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连接杆11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轴138。所述自动升降器下降过程中,所述第三横杆114的另一端在所述第四滑槽125内滑动,所述第四滑槽125内设置有第二斜坡127,所述第三横杆114的另一端沿着所述第二斜坡127滑动,所述第三横杆114支撑起所述台板104对应所述第四滑槽125的端部,同时,固定在所述第四连接杆115上的支撑轴138支撑起所述台板104的另一端,使得所述台板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