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4829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涉及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在过滤器使用时可以抑制过滤元件的脱落、同时可以抑制在过滤室内发生熔敷毛刺等异物的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自动变速器用的油过滤器,已知,在相互对接以形成过滤室的第一壳体构件及第二壳体构件的各个对接端部之间夹持过滤元件的过滤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2)。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利用上部壳体1及下部壳体2的各个内侧缘突起1d、2d压缩紧固过滤用材料3的技术。但是,在该专利文献1中,由于只压缩紧固过滤用材料,所以,在使用油过滤器时,当施加高的内压时,过滤用材料有脱落的危险。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揭示了一种在下部盖16上设置贯穿过滤介质20的边缘部的销钉56的过滤器。但是,在该专利文献2中,被销钉贯穿的过滤介质被破坏,有引起过滤不好的危险。
因此,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现有技术,提出了利用激光对壳体构件和过滤元件进行熔敷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在上述专利文献3中,揭示了一种技术,该技术在具有激光吸收性的壳体2的底面上,载置具有激光透过性的过滤器4,利用夹具19将该过滤器4沿着上下方向加压,提高熔敷部位B2的纤维密度,同时,经由夹具19的狭缝19a,从与加压方向(上下方向)相同的方向,向过滤器4的边缘部的上表面上照射激光,对壳体2和过滤器4进行熔敷(参照专利文献3的图6及图7等)。
但是,在专利文献3中,由于从过滤元件的加压方向照射激光,在壳体的过滤室内形成熔敷部位B2,所以,由于激光的输出等,在壳体内壁和过滤元件的边缘部的间隙处以及夹具的狭缝处,有可能发生熔敷毛刺等异物,该异物残留在过滤室内,有可能使作为过滤器的产品的性能恶化。另外,当为了抑制在壳体内壁和过滤元件的边缘部的间隙处产生熔敷毛刺等异物,将熔敷部位配置在充分远离该间隙的位置上时,在壳体上的熔敷部位的外方侧的尺寸变大,存在作为整个过滤器大型化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3中,由于经由紧固夹具的狭缝照射激光,所以,在熔敷部上,很难确保必要的足够的熔敷宽度。另外,当为了确保必要的足够的熔敷宽度而将紧固夹具的狭缝宽度设定成比较大的数值时,由紧固夹具对过滤元件施加的压力变弱,熔敷部位的纤维密度降低,很难达到可靠的熔敷。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3中,由于有必要使激光透过过滤元件,所以,必须使用具有激光透过性的过滤元件。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3中,由于过滤元件的端缘部暴露在过滤室内,存在因过滤元件的端缘部的纤维等的脱落使得产品的性能恶化的可能性,所以,有必要进行微妙的调整,以便使得熔融的激光吸收材料浸透整个过滤元件厚度、并使之固化,有必要具有考虑到透过率的起伏等因素的激光照射热量的微妙的调整功能。
进而,作为过滤元件,为了加大过滤面,有时采用皱褶状的过滤元件,但是,皱褶状部变成复杂的三维形状,在上述专利文献3中,由于从过滤元件的加压方向照射激光,所以,不能垂直地向吸收侧的熔融构件(壳体构件)上照射激光,不能可靠地使熔融构件熔融。进而,由于很难沿着皱褶部将激光的焦距调整到熔敷部上,所以,有产生未熔敷部和过熔敷部(材料炭化部)的危险。
专利文献1实开昭59-116606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11-156118号公报专利文献3

特开2003-311838号公报发明内容如上所述,本发明鉴于上述现状,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在该过滤器使用时,可以抑制过滤元件的脱落,同时,可以抑制在过滤室内发生熔敷毛刺等异物。
本发明,如下所述。
1.一种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对接以形成过滤室的第一壳体构件和第二壳体构件,以及夹持在该第一壳体构件和该第二壳体构件的各自的对接端部之间的过滤元件,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具有激光透过性,前述第二壳体构件具有激光吸收性,在该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与前述过滤元件的接触部处,利用激光形成元件用熔敷部。
2.如上述1.所述的过滤器,前述元件用熔敷部,设置在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与前述过滤元件的接触部的外侧面侧。
3.如上述1.所述的过滤器,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具有沿着对接方向延伸、并且与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靠接的外壁部。
4.如上述3.所述的过滤器,在前述外壁部与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靠接部上,利用激光形成壳体用熔敷部。
5.如上述4.所述的过滤器,前述外壁部以规定的间隔与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侧外侧面对向。
6.如上述4.所述的过滤器,前述外壁部与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侧的外侧面靠接。
7.如上述3.所述的过滤器,前述外壁部与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侧的外侧面靠接,将上述元件用熔敷部一直延伸形成到该外壁部。
8.如上述3.所述的过滤器,前述外壁部在沿着对接方向延伸的靠接面上,与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靠接。
9.如上述3.所述的过滤器,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具有配合部,前述第二壳体构件具有沿着对接方向与该配合部配合的被配合部。
10.如上述9.所述的过滤器,前述配合部及前述被配合部,设置在熔敷部的过滤室侧及反过滤室侧中的至少一侧上,其中,所述熔敷部形成在前述外壁部与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靠接部上。
11.如上述1.所述的过滤器,在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及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各自的对接端部,设置夹持皱褶状的前述过滤元件用的梳齿状部。
12.如上述1.至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过滤器,在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及前述第二壳体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壳体构件与前述过滤元件的外端部接触的表面侧,设置缺口部,在该缺口部的空间内,配置前述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的一部分,至少该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的一部分构成前述元件用熔敷部。
13.如上述12.所述的过滤器,前述元件用熔敷部的对接方向的厚度,比被夹持在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及前述第二壳体构件之间的该过滤元件的被夹持部的对接方向的厚度大。
14.如上述12.中所述的过滤器,前述切口部设置在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外角侧。
15.如上述14.所述的过滤器,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外侧面与前述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的外侧面位于大致同一个面上。
16.如上述12.所述的过滤器,前述过滤元件具有激光吸收性。
17.一种上述1.所述的过滤器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使过滤元件的边缘部与相互对接而形成过滤室的第一壳体构件及第二壳体构件中的具有激光吸收性的该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接触的状态下,将该过滤元件夹持在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及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各个对接端部之间的工序,在前述过滤元件的夹持状态下,从侧方向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和/或前述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照射激光的工序。
18.如上述17.所述的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前述夹持过滤元件的工序是这样的工序在将前述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的一部分配置在设于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及前述第二壳体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壳体构件上的切口部的空间内的状态下,将该过滤元件夹持在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及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各个对接端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过滤器,由于在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与过滤元件的接触部上利用激光形成元件用熔敷部,所以,借助该元件用熔敷部将第二壳体构件与过滤元件牢固地熔敷。从而,在过滤器使用时,即使向过滤室内施加过大的内压,也可以抑制过滤元件从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之间脱落。另外,元件用熔敷部配置得离开过滤室足够远,即使由于激光的输出等在元件用熔敷部附近发生熔敷毛刺等异物,也可以抑制该异物通过第二壳体构件及过滤元件的靠接面之间进入过滤室内。
另外,在元件用熔敷部设置在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与前述过滤元件的接触部的外侧面侧的情况下,借助元件用熔敷部将第二壳体构件和过滤元件更牢固地熔敷。另外,将元件用熔敷部配置得更充分地远离过滤室。
另外,在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具有外壁部的情况下,利用该外壁部,可以至少覆盖过滤元件的外侧面,可以提高美观性。
另外,在前述外壁部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靠接部上,利用激光形成壳体用熔敷部情况下,借助上述元件用熔敷部,将第二壳体构件及过滤元件熔敷,同时,借助壳体用熔敷部将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熔敷。从而,可以将第一壳体构件、第二壳体构件以及过滤元件三个构件牢固地一体化。
另外,在前述外壁部以规定的间隔与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侧外侧面对向的情况下,即使在元件用熔敷部发生熔敷毛刺,该熔敷毛刺也很容易被排出到第二壳体构件与外壁部的规定间隔的空间内,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熔敷毛刺进入过滤室内。
另外,在前述外壁部与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侧外侧面靠接的情况下,在形成元件用熔敷部时,利用外壁冷却熔融部的表面发热部,和不与外壁部靠接的情况相比,元件用熔敷部的熔敷深度(与对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变成更大的值,可以提高第二壳体构件及过滤元件的接合强度。另外,由于元件用熔敷部一直延伸形成到外壁部,所以,借助元件用熔敷部及壳体用熔敷部,更牢固地熔敷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
另外,在前述外壁部与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侧外侧面靠接、除前述元件用熔敷部之外不形成熔敷部的情况下,前述元件用熔敷部延伸形成到该外壁部,借助该元件用熔敷部将第二壳体构件及过滤元件熔敷,同时,将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熔敷。从而,通过一次激光照射就可以将三个构件一体化,可以缩短激光照射时间。另外,由于只设置一个熔敷部,所以,可以制成更简单并且小型的结构。
另外,当前述外壁部在沿着对接方向延伸的靠接面上与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靠接的情况下,在将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向对接方向加压时,即使由于加压的程度不同等、沿着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方向的相对移动距离发生变化,外壁部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方向的靠接面之间的间隔也不会发生变化,能够更可靠地熔敷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
另外,在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具有配合部、前述第二壳体构件具有与该配合部沿着对接方向配合的被配合部的情况下,当通过配合部及被配合部的配合,形成壳体用熔敷时,可以抑制由熔融部的热膨胀等引起的外壁部的弯曲等。另外,即使在外壁部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之间,具有沿着与对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初始间隙,也可以将其限制在规定值以下。
另外,在前述配合部及前述被配合部设置在形成于靠接部上的熔敷部的过滤室侧的情况下,可以抑制在其熔敷部附近发生的熔敷毛刺进入过滤室内。另外,在前述配合部及前述被配合部设置在形成于靠接部上的熔敷部的反过滤室侧的情况下,可以抑制在其熔敷部附近发生的熔敷毛刺跑到外方。进而,在前述配合部及前述被配合部设置在形成于靠接部上的熔敷部的过滤室及反过滤室侧的两侧上的情况下,可以更可靠地抑制第一壳体构件的弯曲,同时更可靠地限制初始间隙。
另外,为了能够夹持皱褶状的前述过滤元件,在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及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各自的对接端部上设置梳齿部的情况下,可以将皱褶状的过滤元件直接激光熔敷到第二壳体构件上。
另外,在将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的一部分配置在设于一个壳体构件上的切口部的空间内、至少其一部分构成前述元件用熔敷部情况下,即使在过滤器使用时向过滤室内施加过大的内压,构成该元件用熔敷部的过滤元件的外端部勾挂在壳体构件的拐角部,可以抑制过滤元件从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之间脱落。另外,将元件用熔敷部配置得充分远离过滤室,即使在元件用熔敷部的附近发生熔敷毛刺等异物,也可以抑制该异物通过第二壳体构件及过滤元件的靠接面之间进入过滤室。
另外,在前述元件用熔敷部设置在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与前述过滤元件的接触部外侧面侧的情况下,借助该元件熔用敷部将第二壳体构件及过滤元件牢固地熔敷,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过滤元件的脱落。
另外,在前述元件用熔敷部的对接方向的厚度比该过滤元件的被夹持部的对接方向的厚度大的情况下,过滤元件的外端部更可靠地勾挂在壳体构件的拐角部上,可以更可靠地抑制过滤元件的脱落。
另外,在前述切口部设置在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外角侧的情况下,可以将元件用熔敷部配置在更远离过滤室的位置上,可以更可靠地抑制异物向过滤室内的进入。另外,能够更可靠地将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的一部分配置在切口部的空间内。
另外,在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外侧面与前述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的外侧面大致处于同一个面上的情况下,可以将过滤元件的外端部抑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的尺寸内。另外,在利用激光使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外角侧熔融的情况下,容易使该熔融部浸透到过滤元件的外端部,可以形成能够提高过滤元件的熔敷强度(分离强度)的元件用熔敷部。
另外,在前述过滤元件具有激光吸收性的情况下,通过利用激光将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熔融,可以形成能够进一步提高过滤元件的熔敷强度的元件用熔敷部。
另外,在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具有外壁部,在前述外壁部与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前端的靠接部上,利用激光形成壳体用熔敷部的情况下,借助元件用熔敷部,将第二壳体构件及过滤元件熔敷,同时,借助壳体用熔敷部,将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熔敷。从而,可以将第一壳体构件、第二壳体构件及过滤元件三个构件牢固地一体化。
另外,在前述激光向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前端和/或过滤元件的外端部上照射的情况下,可以更容易地形成元件用熔敷部和/或壳体用熔敷部。
根据本发明的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在使过滤元件的边缘部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接触的状态下,从侧方将激光照射到该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和/或前述过滤元件的外端部上。其结果是,在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与过滤元件的接触部,利用激光形成元件用熔敷部,借助该元件用熔敷部,将第二壳体构件与过滤元件牢固地熔敷。从而,在过滤器使用时,即使向过滤室内施加过大的内压,也可以抑制过滤元件从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之间脱落。另外,将元件用熔敷部充分远离过滤室配置,即使由于激光的输出等在元件用熔敷部的附近发生熔敷毛刺等异物,也可以抑制该异物通过第二壳体构件及过滤元件的靠接面之间进入过滤室。
另外,在将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的一部分配置在设于一个壳体构件上的切口部的空间内的状态下,在将过滤元件夹持在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的各个对接端部之间的情况下,至少利用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的一部分形成元件用熔敷部。从而,即使在过滤器使用时,向过滤室内施加过大的内压,构成该元件用熔敷部的过滤元件的外端部勾挂在壳体构件的拐角部上,可以抑制过滤元件从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之间脱落。另外,将元件用熔敷部充分远离过滤室配置,即使在元件用熔敷部附近发生熔敷毛刺等异物,也可以抑制该异物通过第二壳体构件及过滤元件的靠接面之间进入到过滤室内。


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过滤器的总体透视图。
图2是表示根据实施例1的过滤器在激光照射当中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根据实施例1的过滤器在激光照射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根据实施例2的过滤在激光照射当中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根据实施例2的过滤器在激光照射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根据实施例3的过滤在激光照射当中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表示根据实施例4的过滤在激光照射当中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9是图8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表示根据实施例5的过滤在激光照射当中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12是表示根据实施例6的过滤在激光照射当中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根据实施例6的过滤在激光照射之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根据实施例7的过滤在激光照射当中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根据实施例7的过滤在激光照射之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根据实施例8的过滤在激光照射当中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根据实施例8的过滤在激光照射之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其它实施例的过滤在激光照射当中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9是表示上述过滤器在激光照射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20是进一步的其它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1是上述过滤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2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过滤器的总体透视图。
图23是上述过滤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24是图2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25是表示上述过滤器在激光照射当中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26是表示上述过滤器在激光照射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27是图5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28是表示元件用熔敷的其它形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29是表示元件用熔敷的进一步的其它形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30是表示元件用熔敷部的进一步的其它形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31是表示切口的其它形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32是表示切口的进一步的其它形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33是表示切口的进一步的其它形式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34是表示切口的进一步的其它形式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35是表示切口的进一步的其它形式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36是表示过滤器的其它形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37是表示过滤器的进一步的其它形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38是表示过滤器的进一步的其它形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39是表示过滤器的进一步的其它形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40是表示过滤器的进一步的其它形式的分解透视图。
图41是上述过滤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形式>
1.过滤器根据本实施形式的过滤器,备有如下所述的第一壳体构件、第二壳体构件及过滤元件。
上述“第一壳体构件”只要与后面所述的第二壳体构件相互对接形成过滤室,并且具有激光透过性,其形状、大小、材质等没有特定的限制。该第一壳体构件,通常具有框状的对接端部。另外,在上述第一壳体构件上,例如,可以形成流体的流入口或流出口。进而,作为上述第一壳体构件的形状,例如,可以列举出碟状、杯状、平板状等。
上述第一壳体构件,例如,可以由含有染料和/或颜料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从激光透过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地,上述第一壳体构件由含有染料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作为上述合成树脂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聚苯乙烯(PS)、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碳酸酯(PC)等非结晶性树脂、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聚酰胺(PA)、聚缩醛(POM)等结晶性树脂等。其中、从激光透过性的观点出发、非结晶性树脂是优选的。
上述“第二壳体构件”,只要与上述第一壳体构件相互对接形成过滤室,并且具有激光吸收性,其形状、大小、材质等没有特定的限制。该第二壳体构件,通常,具有框状对接端部。另外,在上述第二壳体构件上,例如,可以形成流体流入口或流出口。进而,作为上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形状,例如,可以列举出碟状、杯状、平板状等。
上述第二壳体构件,例如,可以由含有颜料和/或染料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从容易调整发热量的观点出发,优选地,上述第二壳体构件由含有颜料及染料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作为上述合成树脂材料,可以列举出聚苯乙烯(PS)、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碳酸酯(PC)等非结晶性树脂,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聚酰胺(PA)、聚缩醛(POM)等结晶性树脂等。另外,从激光吸收性的观点出发,非结晶性树脂及结晶性树脂均可。
上述“过滤元件”(下面也简单地称之为“元件”),只要能够被夹持在上述第一壳体构件及上述第二壳体构件各自的对接端部之间,其形状、大小、材质等,没有特定的限制。作为这种元件的形状,例如,可以列举出皱褶状、片状、波纹状等。作为皱褶状的元件,例如,可以列举出(1)由具有多个皱褶状部的元件主体构成的形式,(2)由具有多个皱褶状部的元件主体和保持该元件主体的保持框构成的形式等。另外,作为上述元件的材质,例如,可以列举出无纺布、织物、纸等。另外,上述元件,例如,可以具有激光透过性,也可以具有激光吸收性。
另外,优选地,在将过滤元件夹持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之间的状态下,过滤元件的外侧面不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外侧面上向外方露出。
在上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与上述过滤元件的接触部的外侧面侧上,利用激光形成元件用熔敷部(W1)(参照图3等)。
上述“元件用熔敷部”的熔敷宽度、深度、形状等,没有特定的限制。该元件用熔敷部,例如,可以通过从侧方朝着上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侧外侧面及过滤元件的外侧面上照射激光形成。这种激光照射,例如,可以在将第一壳体构件及第二壳体构件向对接的方向加压的状态下进行。
另外,通常,激光照射沿着过滤器的外周连续均匀地进行,上述元件用熔敷部,沿着过滤器的外周连续地形成。
上述第一壳体构件,例如,可以具有沿着对接方向延伸、并且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靠接的外壁部(124)(参照图5等)。
上述“外壁部”的形状、大小等没有特定的限制。该外壁部,例如,可以以覆盖过滤元件的外侧面及第二壳体构件的前端侧外侧面的方式设置。另外,上述外壁部,例如,可以在任意方向的靠接面上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靠接,但是,从通过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的加压、外壁部及第二壳体构件的靠接面之间的间隙没有变化的观点出发,优选地,上述外壁部在沿着对接方向延伸的靠接面上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靠接。
另外,上述所谓“靠接”,也包括以能够形成由利用产生的熔敷部的程度的微小间隙(例如,小与等于0.2mm的间隙)与之对向的情况。
在上述外壁部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靠接部上,例如,利用激光形成壳体用熔敷部(W2)(参照图5等)。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壳体用熔敷部及上述元件用熔敷部,通常,至少在对接方向上,将相位错开。
上述“壳体用熔敷部”的熔敷宽度、深度、形状等没有特定的限制。该壳体用熔敷部,例如,可以通过从第一壳体构件的外壁部的侧方朝着外壁部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靠接部照射激光形成。该激光的照射,例如,可以在将第一壳体构件及第二壳体构件向对接方向加压的状态下进行。
另外,激光的照射,通常,沿着过滤器的外周连续地均匀进行,上述壳体用熔敷部沿着过滤器的外周连续地形成。
这里,作为上述外壁部的形成形式,例如,可以列举出(1)外壁部以规定的间隔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侧外侧面对向的形式(参照图5等),(2)外壁部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侧外侧面靠接的形式(参照图13等)等。
在上述第(2)种形式中,上述元件用熔敷部一直延伸形成到外壁部侧。另外,在上述第(2)种形式中,在形成元件用熔敷部时,利用外壁部冷却熔融部(发热部),与上述第(1)种形式相比,元件用熔敷部的熔敷深度变成更大的值,可以提高第二壳体构件及过滤元件的接合强度。进而,在上述第(2)种形式的情况下,作为第二壳体构件,优选地,采用具有低吸收性的构件。可以将元件用熔敷部的熔敷深度进一步加长,这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壳体构件与过滤元件的接合强度。
另外,上述外壁部及上述第二壳体构件的靠接面的靠接距离,例如,可以设定成比激光照射宽度大的值(优选地,是激光照射宽度的2倍或2倍以上的值)。藉此,提高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的接合强度,同时,可以抑制熔敷毛刺的发生。这是因为壳体用熔敷部的熔敷宽度变成比激光照射宽度大的值。
作为不形成上述壳体用熔敷部的形式,例如,可以列举出上述外壁部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侧外侧面靠接,除上述元件用熔敷部(W)之外不形成熔敷部的形式(参照图19等)。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元件用熔敷部一直延伸形成到外壁部侧。
上述第一壳体构件,例如,具有配合部(122),上述第二壳体构件可以具有与配合部沿对接方向配合的被配合部(132)(参照图7等)。
上述“配合部”及“被配合部”的形状、大小、个数等,没有特定的限制。作为它们的配置形式,例如,可以列举出(1)配合部及被配合部,只设置在形成于外壁部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靠接部上的熔敷部的过滤室侧的形式(参照图6等),(2)配合部及被配合部只设置在上述熔敷部的反过滤室侧的形式(参照图10等),(3)配合部及被配合部设置在上述熔敷部的过滤室侧及反过滤室侧的两侧的形式(参照图8等)等。
另外,上述所谓“形成在靠接部上的熔敷部”,在形成壳体用熔敷部的情况下,是指壳体用熔敷部,在不形成壳体用熔敷部的情况下,是指元件用熔敷部。
上述配合部及被配合部,例如,可以在与对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以规定间隔(例如,小于等于0.2mm)的间隙进行配合,或者压入配合。在压入配合的情况下,在照射激光前的配合状态下,优选地,在上述外壁部及第二壳体构件的靠接部上的各个靠接面之间的间隔,不构成0.2mm以上的间隙。另外,由于熔敷条件等,当间隔大于0.2mm时,恐怕不能将两个构件很好地熔敷。
上述配合部及被配合部,例如,可以沿着对接方向以规定间隔的间隙进行配合。藉此,可以吸收被加压的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沿对接方向的相对移动。
另外,在将上述配合部及被配合部设定在熔敷部的附近的情况下,优选地,令该配合部及被配合部的宽度(与对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大于等于2mm。这是因为,当熔敷部向第二壳体构件侧的熔敷深度约1mm左右、配合部及被配合部的配合宽度大于等于2mm以上时,配合部及被配合部不容易发生热变形,并且,可以抑制熔敷毛刺的发生。
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的各个对接端部上,例如,可以设置梳齿状部(123、133)(参照图20等)。藉此,不用保持框等,可以将皱褶状的过滤元件直接夹持在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之间。
2.过滤器的制造方法根据本实施形式的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在制造根据上述实施形式1的的过滤器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使过滤元件的边缘部与相互对接形成过滤室的第一壳体构件及第二壳体构件中的具有激光吸收性的该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接触的状态下,从侧方朝着该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侧外侧面及前述过滤元件的外侧面上照射激光。藉此,借助激光在上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与上述过滤元件的接触部的外侧面侧形成元件用熔敷部。
另外,在上述过滤元件具有激光透过性的情况下,通过激光的照射,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侧外侧面部熔融,该熔融部的一部分向过滤元件的内部浸透,或者由该熔融部将过滤元件的一部分熔融,在熔融部冷却后,形成上述元件用熔敷部。另外,在上述过滤元件具有激光吸收性的情况下,通过激光的照射,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侧外侧面部及过滤元件的外侧面部大致同时熔融,当熔融部冷却时,形成上述元件用熔敷部。
上述过滤器的制造方法,例如,在将过滤元件的边缘部夹持在第一壳体构件及第二壳体构件各自的对接端部之间的状态下,将该第一壳体构件及该第二壳体构件向对接方向加压,在这种加压状态下,可以照射上述激光。藉此,在过滤元件的加压状态下照射激光,提高过滤元件的内部密度,可以提高过滤元件及第二壳体构件的接合强度。
上述过滤器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进一步包括从第一壳体构件的外壁部的侧方,朝着设置在上述第一壳体构件上的外壁部与上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靠接部照射激光的工序。藉此,在外壁部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靠接部上,利用激光形成壳体用熔敷部。
另外,通过激光的照射,第二壳体构件的靠接部熔融,该熔融部所发出的热量被传递到第一壳体构件的靠接部,该第一壳体构件靠接部熔融,在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的两个熔融部冷却之后,形成上述壳体用熔敷部。另外,形成上述壳体用熔敷部的激光照射和形成上述元件用熔敷部的激光照射,可以按规定的顺序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
另外,作为根据本实施形式的另外的过滤器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出,在根据上述实施形式1的过滤器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使过滤元件的边缘部与相互对接以形成过滤室的第一壳体构件及第二壳体构件中的具有激光吸收性的所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接触的状态下,并且,在使设于第一壳体构件上的外壁部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外侧面靠接的状态下,从侧方朝着该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侧外侧面及前述过滤元件的外侧面照射激光。
藉此,在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与上述过滤元件的接触部的外侧面侧,利用激光形成元件用熔敷部。该元件用熔敷部,一直延伸形成到外壁部侧。从而,借助上述元件用熔敷部将第二壳体构件及过滤元件熔敷,同时,将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熔敷。其结果是,借助一次激光照射,就可以将三个构件一体化,可以缩短激光照射时间。另外,由于只设置一个熔敷部,所以,可以制成更简单并且小型化的结构。
另外,上述过滤器的制造方法,例如,如上所述,可以在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加压的状态下,照射激光。
<第二实施形式>
1.过滤器根据本实施形式的过滤器,备有如下所述的第一壳体构件、第二壳体构件及过滤元件。
上述“第一壳体构件”,只要与后面所述的第二壳体构件对接以形成过滤室,并且具有激光透过性即可,其形状、大小、材质等没有特定的限制。该第一壳体构件,通常具有框状的对接端部。另外,在上述第一壳体构件上,例如,可以形成流体流入口或流出口。进而,作为上述第一壳体构件的形状,例如,可列举出碟状、杯状、平板状等。
上述第一壳体构件,例如,可以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该合成树脂,例如,可以含有染料和/或颜料。从激光透过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地,上述第一壳体构件由含有染料的合成树脂材构成。作为上述合成树脂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聚苯乙烯(PS)、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碳酸酯(PC)等非结晶性树脂、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聚酰胺(PA)、聚缩醛(POM)等结晶性树脂等。其中,从激光透过性的观点出发,非结晶性树脂是优选的。
上述“第二壳体构件”,只要与上述第一壳体构件相互对接形成过滤室并且具有激光吸收性即可,其形状、大小、材质等没有特定的限制。该第二壳体构件,通常,具有框状对接端部。另外,在上述第二壳体构件上,例如,可以形成流体流入口或流出口。进而,作为上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形状,例如,可以列举出碟状、杯状、平板状等。
上述第二壳体构件,例如,可以由含有颜料和/或染料的合成树脂构成。从容易调整发热量的观点出发,优选地,上述第二壳体构件由含有颜料及染料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作为上述合成树脂材料,可以列举出聚苯乙烯(PS)、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碳酸酯(PC)等非结晶性树脂、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聚酰胺(PA)、聚缩醛(POM)等结晶性树脂等。另外,从激光吸收性的观点出发,非结晶性树脂及结晶性树脂均可。
上述“过滤元件”(下面也简单地称之为“元件”),只要能够被夹持在上述第一壳体构件及上述第二壳体构件各自的对接端部之间,其形状、大小、材质等,没有特定的限制。作为这种元件的形状,例如,可以列举出皱褶状、片状、波纹状等。作为皱褶状的元件,例如,可以列举出(1)由具有多个皱褶状部的元件主体构成的形式,(2)由具有多个皱褶状部的元件主体和保持该元件主体的保持框构成的形式等。另外,作为上述元件的材质,例如,可以列举出无纺布、织物、纸等。另外,上述元件,例如,可以具有激光透过性,也可以具有激光吸收性。
在上述第一壳体构件及上述第二壳体构件中的至少其中的一个壳体构件与过滤元件(14)的外端部(141)接触的表面侧,设置切口部(135)(参照图23)。
上述“切口部”,只要能够在其空间内配置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的一部分,其形状、大小、配置位置等没有特定的限制。
作为上述切口部的形状,例如,可以列举出阶梯状、倒角状、圆角状(日文R状)、圆弧状、凹状等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另外,作为上述切口部的配置形式,例如,可以列举出(1)设置在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外角侧的形式,(2)设置在比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外角侧更靠近内侧(过滤室侧)的形式。在上述形式(1)中,优选地,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外侧面与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的外侧面位于大致同一个面上。进而,上述切口部,例如,在过滤器的整个外周上连续地形成,或者,可以沿着过滤器的整个外周以规定的间隔形成。
上述切口部的切口深度及切口宽度,可以根据过滤元件的刚性等适当地选择。可以将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的一部分以释放的状态配置在该切口部的空间内,同时,从获得提高过滤元件的熔敷强度的后面所述的元件用熔敷部的观点出发,优选地,上述切口深度(对接方向的深度)为0.5mm~3mm(特别是,1 mm~1.5mm)。另外,上述切口的宽度(与对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优选地为1mm~3mm(特别是,1.5mm~2.5mm)。
在将上述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的一部分插入设置到上述切口部的空间内的状态下,上述过滤元件的外端部(141),例如,可以由具有被夹持在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之间的对接方向的厚度(t1)的被夹持部(141a)、以及具有比该被夹持部的厚度大的对接方向的厚度(t2最大厚度)的末端部(141b)构成(参照图24)。
插入设置在上述切口部(135)的空间内的上述过滤元件(14)的外端部的一部分,构成利用激光形成的元件用熔敷部(W1)(参照图26)。
上述“元件用熔敷部”只要能够发挥过滤元件的防脱落功能,其熔敷宽度、深度、形状等没有特定的限制。
上述元件熔敷部,例如,是将第二壳体构件及过滤元件结合起来的部分,并且,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与过滤元件的接触部的外侧面侧。另外,上述元件用熔敷部的对接方向的厚度(t3),例如,可以大于被夹持在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之间的过滤元件的被夹持部的对接方向的厚度(t1)(参照图27)。进而,在上述元件用熔敷部中的、在上述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的末端侧构成的熔敷部的对接方向的厚度(t4),可以大于被夹持在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之间的过滤元件的被夹持部的对接方向的厚度(t1)(参照图27)。
上述元件用熔敷部,例如,可以通过朝着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和/或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照射激光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从侧方照射上述激光。
作为上述元件用熔敷部,例如,可以列举出以下形式(1)在上述过滤元件具有激光透过性的情况下,通过激光的照射,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熔融,该熔融的一部分向过滤元件的内部浸透,或者借助该熔融部,过滤元件的一部分熔融,该熔融部固化形成所述熔敷部的形式,(2)在上述过滤元件具有激光吸收性的情况下,通过激光的照射,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及过滤元件大致同时熔融,该熔融部固化,形成该熔敷部的形式。
在上述形式(2)中,优选地,上述过滤元件的激光吸收性比第二壳体构件的激光吸收性高。这是因为,过滤元件的外端部被激光熔融,该熔融部的一部分填充上述切口部并固化,将过滤元件的外端部形成容易勾挂到壳体构件的拐角部上的钩状(参照图28)。
另外,上述熔敷部,通常在含有气泡的状态熔融,一面热膨胀一面固化形成。
上述“激光”的种类、照射方向等没有特定的限制。作为这种激光的种类,例如,可以列举出半导体、气体、固体、液体激光等。另外,上述激光,例如,可以在将夹持过滤元件的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朝着对接方向加压的状态下进行照射。
另外,上述激光的照射,通常,沿着过滤器的外周连续并且均匀地进行,上述元件用熔敷部沿着过滤器的外周连续地形成。
上述第一壳体构件,例如,可以具有沿着对接方向延伸、并且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靠接的外壁部(参照图26等)。
上述“外壁部”的形状、大小没有特定限制。该外壁部,例如,可以以覆盖过滤元件的外侧面及第二壳体构件的前端侧的外侧面侧的方式设置。另外,上述外壁部,例如,可以在任意方向的靠接面上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靠接,但是,从不会因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的加压而改变外壁部及第二壳体构件的靠接面之间的间隙的观点出发,优选地,上述外壁部在沿着对接方向延伸的靠接面上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靠接。
另外,上述所谓“靠接”,也包括以能够利用激光形成熔敷部的程度的微小间隙(例如,0.2mm以下的间隙)对向的情况。
在上述外壁部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靠接部上,例如,可以利用激光形成壳体用熔敷部(W2)(参照图26等)。
上述“壳体用熔敷部”,只要是用于和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结合,其熔敷宽度、深度、形状等没有特定的限制。
上述壳体用熔敷部,例如,可以通过从第一壳体构件的外壁部的侧方朝着外壁部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靠接部照射激光来形成。
上述“激光”的种类、照射方向,没有特定的限制。作为这种激光的种类,例如,可以列举出半导体、气体、固体、液体激光等。另外,上述激光的照射,例如,可以在将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朝着对接方向加压的状态下进行。
另外,上述激光的照射,通常,沿着过滤器的外周连续、均匀地进行,上述壳体熔敷部,沿着过滤器的外周连续地形成。
2.过滤器的制造方法根据本实施形式的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在根据实施形1.的过滤器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即,在将上述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的一部分配置在设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壳体构件上的上述切口部的空间内的状态下,将过滤元件夹持在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的各个对接端部之间的工序;在这种过滤元件的夹持状态下,朝着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和/或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照射激光的工序。
上述“照射激光的工序”,例如,可以是从侧方朝着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和/或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照射激光的工序。藉此,可以更容易地形成元件用熔敷部。
另外,在上述照射激光的工序中,例如,在上述过滤元件具有激光透过性的情况下,通过激光的照射,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外角侧熔融,该熔融部的一部分向过滤元件的内部浸透,或者,借助该熔融部,过滤元件部一部分熔融,该熔融固化,形成上述元件用熔敷部。另外,例如,在上述过滤元件具有激光吸收性的情况下,通过激光的照射,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外角侧及过滤元件的外侧面大致同时熔融,该熔融部固化形成上述元件用熔敷部。
上述过滤器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进一步备有从第一壳体构件的外壁部侧方朝着设置在上述第一壳体构件上的外壁部与上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靠接部上照射激光的工序。藉此,可以在外壁部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靠接部上,形成壳体用熔敷部。
另外,在上述照射激光的工序中,例如,通过激光的照射,第二壳体构件的靠接部熔融,该熔融部所发出的热量,被传递给第一壳体构件的靠接部、该靠接部熔融,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部的两个熔融部固化,形成上述壳体用熔敷部。另外,形成上述壳体用熔敷部的激光的照射,和形成上述元件用熔敷部的激光照射,可以以规定的顺序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
另外,可以将根据上述第一种实施形式的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各个结构要素,与根据上述第二种实施形式的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各个结构要素适当地组合使用。
实施例<第一个实施例>
下面,利用附图借助实施例1~8,具体地说明本发明。另外,在实施例1~8中,作为过滤器,列举了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用的油过滤器。另外,在本实施例1~8中,对于大致相同的结构部位,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根据实施例1~8的过滤器1,包括相互对接、形成过滤室S的矩形碟状上部壳体构件12(根据本发明,表示为“第一壳体构件”)及下部壳体构件13(根据本发明,表示为“第二壳体构件”),被夹持在各个壳体构件12、13之间的片状的过滤元件14(下面,简单地称之为“元件”)。在下部壳体构件13上,形成被污染的油的流入口(图中未示出),在上部壳体构件12上,形成被元件过滤过的的油的流出口12a。
上部壳体构件12,由含有染料的合成树脂材料成,具有激光透过性。另外,下部壳体构件13,由含有碳黑等颜料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具有激光吸收性。进而,上述元件14由无纺布制成,具有激光透过性。
(实施例1)下面,对于根据本实施例1的过滤器1A进行说明。首先,说明该过滤器1A的制造方法,如图2所示,在将元件14的边缘部夹持在上部壳体构件12的对接端部121与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之间的状态下,利用外力沿对接方向P将各个壳体构件12、13加压。这时,元件14的边缘部变成低密度状态。然后,在这种加压的状态下,从侧方朝着元件14的外侧面及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前端侧外侧面上照射激光L1。
另外,元件14的边缘部相对于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安装位置,设定在不从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对接端部121、131的外侧面向外方露出的位置上。藉此,能够可靠地将元件的边缘部加压,可以获得更牢固的熔敷状态。即,不会在元件14的边缘部产生未加压的部位、不会由这样的部位将激光L1遮挡。
借助上述激光L1,具有激光吸收性的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前端侧外侧面部熔融。为了使该熔融部在激光L1的照射方向(与对接方向正交的方向)具有规定的熔融深度,在该熔融部与元件14的接触部处,或者熔融部的一部分进入元件14的构成纤维内,或者熔融部所发出的热量被传递给元件14,元件14的构成纤维被部分地熔融。具有这种成为熔融状态的规定的热量的激光L1,沿着过滤器1的外周连续地照射,然后,通过停止激光L1的照射、使熔融部冷却,完成下部壳体构件13与元件14的熔敷。
在照射上述激光L1之后的过滤器1A中,如图3所示,在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与元件14的接触部外侧面侧,利用激光L1形成元件用熔敷部W1。
(实施例2)下面,对于根据本实施例2的过滤器1B进行说明。在该过滤器1B中,如图4所示,在上部壳体构件12上,设置连接到其对接端部121上且沿对接方向P延伸的外壁部124。并且,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在将元件14的边缘部夹持在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对接端部121、131之间的状态下,借助外力将各个壳体构件12、13向对接方向P加压。
这时,上述外壁部124的内周面,在沿着对接方向P延伸的靠接面上,与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基端侧外侧面靠接,同时,以规定的间隔与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前端侧外侧面对向。
然后,在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加压状态下,从外壁部124的侧方,朝着元件14的外侧面及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前端侧外侧面照射激光L1。另外,从外壁部124的侧方,朝着上述外壁部124与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靠接部照射激光L2。
上述激光L1透过外壁部124到达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前端侧外侧面部,该部位被熔融。该熔融部的一部分或者进入元件14的构成纤维内,或者将熔融部所发出的热量传递给元件14,将元件14的构成纤维部分地熔融。
另一方面,上述激光L2透过外壁部124到达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基端侧外侧面部,该部位被熔融。然后,该熔融部所发出的热量被传递到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该部位被熔融。
在照射上述激光L1、L2之后的过滤器1B中,如图5所示,在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与元件14的接触部的外侧面侧,由激光L1形成元件用熔敷部W1。另外,在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与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靠接部上,由激光L2形成壳体用熔敷部W2。
(实施例3)其次,说明根据本实施例3的过滤器1C。在该过滤器1C中,如图6所示,和上述实施例2同样,利用激光L1形成元件用熔敷部W1,同时,利用激光L2形成壳体用熔敷部W2。
在上述过滤器1C中,如图7所示,在上述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上设置凹部(根据本发明,表示为“配合部”)。另外,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基端侧形成向外方伸出的凸缘状,在该部位上,设置上述凹部122沿对接方向P与之配合的凸出部132(根据本发明,表示为“被配合部”)。
上述凹部122及凸出部132,配置在壳体用熔敷部W2的过滤室S侧。各个凹部122及凸出部132的配合宽度(与对接方向P正交的方向的宽度)设定为约2mm。另外,在该凹部122及凸出部132之间,在对接方向P上设置规定间隔(例如,约2mm)的间隙,同时,在与对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设置规定间隔(例如,约0.1mm)的间隙。
(实施例4)其次,对于根据本实施例4的过滤器1D进行说明。在该过滤器1D上,如图8所示,和上述实施例2同样,利用激光L1形成元件用熔敷部W1,同时,利用激光L2形成壳体用熔敷部W2。
在上述过滤器1D中,如图9所示,在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上,设置第一凹部122a及第二凸出部122b(根据本发明,表示为“配合部”)。另外,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基端侧,形成向外方伸出的凸缘状,在该部位上,设置上述第一凹部122a及第二凸出部122沿着对接P方向与之配合的第一凸出部132a及第二凹部132b(根据,表示为“被配合部”)。
上述第一凹部122a及第二凸出部122b配置在壳体熔敷部W2的过滤室S侧,同时,上述第一凸出部132a及第二凹部132b配置在壳体熔敷部W2的反过滤室S侧。各个第一凹部122a及第二凸出部122b、以及第一凸出部132a及第二凹部132b的配合宽度(与对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设定为约2mm。另外,在各个第一凹部122a及第二凸出部122b、以及第一凸出部132a及第二凹部132b之间,在对接方向P上,设定规定间隔(例如,约2mm)的间隙,同时,在与对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设定规定间隔(例如,0.1mm)的间隙。
(实施例5)其次,对于根据本实施例5的过滤器1E进行说明。在该过滤器1E上,如图10所示,和上述实施例2同样,利用激光L1形成元件用熔敷部W1,同时,利用激光L2形成壳体用熔敷部W2。
在上述过滤器1E中,如图11所示,在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上设置凸出部122(根据本发明,表示为“配合部”)。另外,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基端侧,形成向外方伸出的凸缘状,在该部位上,设置沿着对接方向与上述凸出部122与之配合的凹部132(根据本发明表示为“被配合部”)。
上述凸出部122及凹部132,配置在壳体熔敷部W2的反过滤室S侧。各个凸出部122及凹部132的配合宽度(与对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设定为约2mm。另外,在各个凸出部122及凹部132之间,在对接方向P设置规定间隔(例如,约2mm)的间隙,同时,在与对接方向P正交的方向上,设置规定间隔(例如,约0.1mm)的间隙。
(实施例6)其次,对根据本实施例6的过滤器1F进行说明。在该过滤器1F中,如图12所示,在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加压状态,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的内周面与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基端侧外侧面及前端侧外侧面靠接。该靠接面沿着对接方向P延伸。
并且,在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加压状态,和上述实施例2同样,照射激光L1、L2。
上述激光L1,透过外壁部124,到达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前端侧外侧面部,该部位被熔融。该熔融部的一部分,或者进入元件14的构成纤维内,或者熔融部所发出的热量被传递给元件14,元件14的构成纤维部分地被熔融。进而,该熔融部所发出的热量被传递到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该部位被熔融,利用激光L1形成元件用熔敷部W1。
另一方面,上述激光L2,透过外壁部124,到达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基端侧外侧面部,该部位被熔融,该熔融部所发出的热量被传递给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该部位熔融,利用激光L2形成壳体用熔敷部W2。另外,上述元件用熔敷部W1及壳体用熔敷部W2,在与对接方向P正交的方向的相位一致。
这里,通过激光L1的照射,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前端侧外侧面发热,但外壁部124与该部位接触,藉此,发热部被冷却。其结果是,由于最高升温部变成在上部壳体构件12的对接端部121上比前端侧外侧面更靠近内侧的部位,所以,在本过滤器1F中的元件熔敷部W1的熔敷深度,成为比上述实施例1的过滤器1A的元件熔敷部W1的深度大的值。
(实施例7)其次,对根据本实施例7的过滤器1G进行说明。在该过滤器1G中,如图14所示,与上述实施例5大致相同,在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上设置凸出部122(根据本发明,表示为“配合部”),在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上,设置上述凸出部122沿对接方向P与之配合的凹部132(根据本发明,表示为“被配合部”)。
另外,在该过滤器1G中,如图15所示,与上述实施例6同样,利用激光L1形成元件用熔敷部W1,同时,利用激光L2形成壳体用熔敷部W2。
(实施例8)其次,对于根据本实施例8的过滤器1H进行说明。在该过滤器1H中,如图16所示,与上述实施例4大致相同,在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上,设置第一凹部122a及第二凸出部122b(根据本发明,表示为“配合部”),在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上,设置上述第一凹部122a及第二凸出部122b沿对接方向P与之配合的第一凸出部132a及第二凹部132b(根据本发明,表示为“被配合部”)。
另外,在该过滤器1H中,如图17所示,与上述实施例6同样,利用激光L1形成元件用熔敷部W1,同时,利用激光L2形成壳体用熔敷部W2。另外,上述元件用熔敷部W1及壳体用熔敷部W2与对接方向P正交的方向的相位错开。
(实施例的效果)根据本实施例1~8的过滤器1,由于从侧方朝着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与过滤元件14的接触部的外侧面侧照射激光L1、形成元件用熔敷部W1,所以,借助该元件用熔敷部W1,下部壳体构件13与过滤元件14被牢固地熔敷。从而,在过滤器使用时,即使向过滤室S内施加过大的压力,也可以抑制过滤元件14从上部壳体构件12及下部壳体构件13之间脱落。另外,元件用熔敷部W1充分远离过滤室S配置,即使由于激光L1的输出等在元件用熔敷部W1附近产生熔敷毛刺等,也可以抑制该异物通过下部壳体构件13及过滤元件14的靠接面之间进入过滤室S内。藉此,没有必要进行熔敷后的过滤室S内的清洗作业。
另外,与现有技术中从对接方向照射激光的情况相比,可以将元件熔敷部W1的外方侧的壳体尺寸抑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可以制成简单并且小型的结构。另外,由于没有必要像过去那样使激光透过过滤元件的内部,所以,没有必要必须采用具有激光透过性的过滤元件14,也可以采用具有激光吸收性的过滤元件14。进而,由于过滤元件14的端缘部不露出到过滤室S内,所以,可以防止由于过滤元件14的端缘部的纤维等的脱落造成的产品的性能恶化。藉此,没有必要像过去那样进行使熔融的激光吸收材料浸透并固化到过滤元件的整个厚度中的微妙的调整,考虑到透过率的起伏等因素的激光照射热量的调整功能也是不必要的。
另外,在本实施例2~8的过滤器1中,由于在上部壳体构件12上设置沿着对接方向P延伸的外壁部124,所以,借助该外壁部124,可以覆盖元件熔敷部W1及壳体用熔敷部W2的外侧面,可以提高产品的美观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2~8的过滤器1中,由于在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与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靠接部处,利用激光L2形成壳体用熔敷部W2,所以,借助该壳体用熔敷部W2,上部壳体构件12及下部壳体构件13被牢固地熔敷。另外,与过去那样经由紧固夹具的狭缝照射激光的情况相比,可以将壳体用熔敷部W2的熔敷宽度设定成十分大的值,可以提高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接合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例2~8的过滤器1中,由于使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在沿着对接方向P延伸的靠接面上与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靠接,所以在将各个壳体构件12、13向对接方向P加压时,即使由于加压程度等引起沿着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对接方向P的相对移动距离发生变化,外壁部124与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靠接面之间的间隔也不会变化,能够更可靠地将各个壳体构件12、13熔敷。
另外,在本实施例2~8的过滤器1中,由于通过激光熔敷将各个壳体构件12、13及过滤元件14三个构件一体化,所以,与过去借助振动熔敷等将用合成树脂制的保持框保持的过滤元件及各个壳体构件三个构件振动熔敷的情况相比,可以使生产过程大约缩短一半。进而,由于可以在各个壳体构件12、13刚刚成型之后实施激光熔敷,所以,可以谋求从各个壳体构件12、13成形起直到激光熔敷完毕的自动化,可以缩短作业工时。
另外,在本实施例2~5的过滤器1中,由于使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以规定间隔的空间与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前端侧外侧面对向,所以,即使在元件用熔敷部W1处产生熔敷毛刺,该熔敷毛刺也很容易被排出到规定间隔的空间内,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该熔敷毛刺进入到过滤器S内。
另外,在本实施例6~8的过滤器1中,由于使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与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前端侧外侧面靠接,所以,在形成该元件用熔敷部W1时,熔融部外表面(发热部)被外壁部124冷却,与不和外壁部124靠接的过滤器(实施例2~5的过滤器1)相比,元件用熔敷部W1的熔敷深度变成比较大的值,可以提高下部壳体构件113及过滤元件的接合强度。另外,由于元件用熔敷部W1一直延伸到外壁部124侧形成,所以,借助元件用熔敷部W1及壳体用熔敷部W2,将各个壳体构件12、13更牢固地熔敷。
另外,在本实施例3~5、7及8的过滤器1中,由于在上部壳体构件12及下部壳体构件13上设置沿对接方向P配合的配合部122及被配合部132,所以,通过各个配合部122及被配合部132的配合,在形成壳体用熔敷部W2时,可以抑制由该熔融部热膨胀等引起的外壁部124的弯曲。另外,即使在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与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之间存在与对接方向P正交的方向的初始间隙,也可以将其限制在规定的值(例如,约0.2mm)以下。
另外,在本实施例3、4及8的过滤器1中,由于将配合部122及被配合部132设置在壳体用熔敷部W2的过滤室S侧,所以,即使在壳体用熔敷部W2附近产生熔敷毛刺等异物,也可以抑制该异物进入到过滤室S内。
另外,在本实施例4、5、7及8的过滤器1中,由于将配合部122及被配合部132设置在壳体用熔敷部W2的反过滤室S侧,所以,即使在壳体用熔敷部W2附近产生熔敷毛刺等异物,也可以抑制该异物被排出到壳体外方。
进而,在本实施例4及8的过滤器1中,由于将配合部122及被配合部132设置在壳体用熔敷部W2的反过滤室S侧及反过滤室S侧的两侧,所以,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的弯曲,同时,可以将外壁部124与下部壳体构件13的靠接面之间的初始间隙限制在规定的值(例如,约0.2mm)。
另外,在本发明中,不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根据其目的、用途等,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形成各种变更的实施例。即,在根据上述实施例2~8的过滤器1中,具有利用激光L1、L2形成的元件用熔敷部W1及壳体用熔敷部W2,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制成只配备有一个元件用熔敷部W1的过滤器1I。
具体地说,如图18所示,在该过滤器1I中,在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加压状态下,外壁部124的内周面,在沿着对接方向P延伸的靠接面上,与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前端侧外侧面靠接。另外,设置在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上的凸出部122(根据本发明,表示为“配合部”),沿着对接方向P配合到设置在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上的凹部132(根据本发明,表示为“被配合部”)上。
并且,在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加压状态下,从外壁部124的侧方向元件14的外侧面及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前端侧外侧面上照射激光L。这样,如图19所示,在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与元件14的接触部的外侧面侧上,形成一直延伸到外壁部124侧的元件用熔敷部W。
其结果是,借助上述元件用熔敷部W,各个壳体构件12、13及过滤元件14三个构件被熔融,通过一次激光照射,就可以将三个构件一体化,可以缩短激光照射时间。另外,由于只设置一个元件用熔敷部W,所以,可以制成简单并且小型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8的过滤器中,给出了备有片状过滤元件14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备有用合成树脂保持框保持的皱褶状的过滤元件的过滤器。
进而,可以制成备有皱褶状的过滤元件14’的过滤器1J。具体地说,如图20及图21所示,在这种过滤器1J中,在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对接端部121、131上,形成梳齿状部123、133。并且,在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加压状态下,将过滤元件14的皱褶状部14a夹持在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梳齿状部123、133之间。在这种状态下,当从侧方朝着各个梳齿状部123、133及过滤元件14的外侧面照射激光时,形成元件用熔敷部,对这三个构件12、13、14构件进行熔敷。
这样,由于从过滤器1J的侧方照射激光,将皱褶状的过滤元件14’熔敷到下部壳体构件13上,所以,与现有技术中从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加压方向(对接方向P)照射激光的情况相比,可以将该激光垂直地照射到吸收侧的熔融构件(下部壳体构件)上,能够可靠地将熔融构件熔融。进而,如果照射具有规定照射宽度的激光,则没有必要沿着皱褶状部14a将激光的焦距对准到熔敷部上,能够更可靠地进行熔敷。
另外,在上述过滤器1J中,在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对接端部121、131的内侧区域,设置夹持过滤元件14’的皱褶状部14a用的多个夹持用梳齿状部(在图20中,只表示出了下部壳体构件13的夹持用梳齿状部134)。另外,上述过滤元件14’的片状部14b,和上述实施例1~8同样,被夹持在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各个对接端部121、131之间。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4、5、7及8的过滤器1中,为了提高美观性,使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的外侧面的位置与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外侧面的位置大致一致,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的外侧面的位置与配合部122的外侧面的位置一致。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8中,从与对接方向P正交的方向照射激光L1、L2,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只要能够形成元件用熔敷部W1或壳体用熔敷部W2,也可以从与对接方向P交叉的方向照射激光L1、L2。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2~8的过滤器1中,只在上部壳体构件12上设置外壁部124,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只在下部壳体构件13上设置外壁部,或者也可以在各个壳体构件12、13上设置外壁部。
进而,在上述实施例3~5、7及8的过滤器1中,在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整个圆周上设置连续的配合部122及被配合部132,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沿着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整个圆周上以规定的间隔设置多个配合部及被配合部。
进而,作为激光的种类,例如,可以列举出半导体、气体、固体、液体激光等。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作为过滤污染的流体的过滤器使用。特别是,适合于作为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用油过滤器使用。
<第二个实施例>
下面,利用附图借助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根据本发明的“过滤器”,举出了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用油过滤器。
根据本实施例的过滤器1,如图22所示,包括相互对接、形成过滤室S的矩形碟状的上部壳体构件12(根据本发明,表示为“第一壳体构件”)及下部壳体构件13(根据本发明,表示为“第二壳体构件”),被夹持在这些各个壳体构件12、13之间的片状过滤元件14(下面,也简单地称之为“元件”)。在该下部壳体构件13上,形成被污染的油流入口(图中未示出),在上部壳体构件12上,形成被元件过滤过的油的流出口12a。
上部壳体构件12,由含有染料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具有激光透过性。在该上部壳体构件12的对接端部121的外侧,如图23所示,设置沿着对接方向P延伸并且与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外侧面接触的外壁部124。另外,下部壳体构件13,由含有碳黑等颜料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具有激光吸收性。在该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前端外角侧,形成阶梯状的切口部135。该切口部135,如图24所示,令其切口深度d为1.3mm,其切口宽度w为2mm。进而,上述元件由无纺布制成,具有激光透过性。
其次,对于上述过滤器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如图23所示,将元件14的外端部141夹持在上部及下部壳体构件12、13的各个对接端部121、131之间,将两个壳体构件12、13向对接方向P加压。这样,如图24所示,将元件14的外端部141的末端插入设置在上述切口部135的空间内。这时,元件14的外端部141,由以下部分构成,所述部分为被夹持在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12、13之间并且具有规定厚度t1的高密度状态的被夹持部141a,以及具有比该被夹持部141a的厚度大的厚度t2的低密度状态的末端部141b。另外,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外侧面与元件14的外端部141的外侧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上(参照图23)。
其次,由元件14的夹持、加压状态,如图25所示,从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的外方,朝着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前端外角侧及元件14的外侧面上,沿着与对接方向P交叉(正交)的方向照射第一激光L1。这样,借助第一激光L1,首先,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前端外角侧开始熔融,该熔融树脂的一部分,浸透到元件14的末端部141b的构成纤维内。然后,当该浸透的熔融树脂固化时,如图26所示,在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与元件14的接触部的外侧面上,形成将两者结合的元件用熔敷部W1。
上述元件用熔敷部W1的厚度t3,如图27所示,比被夹持在上部及下部壳体构件12、13之间的过滤元件14的被夹持部141a的厚度t1大。另外,在元件用熔敷部W1中的、由过滤元件14的末端141b构成的熔敷部的对接方向的厚度t4,比被夹持在上部及下部壳体构件12、13之间的过滤元件14的被夹持部141a的厚度t1大。
另外,通过沿着过滤器1的外周连续地照射具有能够变成上述熔融状态的规定的热量的第一激光L1,在过滤器的整个外周上形成上述元件用熔敷部W1。另外,也可以通过将下部壳体构件13的熔融树脂发出的热量传递给元件14,将该元件14的构成纤维部分地熔融、固化,而构成上述元件用熔敷部W1。
其次,如图25所示,在原封不动地保持上部及下部壳体构件12、13的夹持、加压的状态不变的情况下,从外壁部124的侧方,沿着与对接方向P交叉(正交)的方向,朝着上部壳体构件124的外壁部124与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接触部照射第二激光L2。这样,借助该第二激光L2,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外侧面侧的一部分开始熔融,该熔融树脂所发出的热量,被传递给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该部位被熔融。然后,当该熔融树脂固化时,如图26所示,在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与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之间,形成将两者结合的壳体用熔敷部W2。
另外,通过沿着过滤器1的外周连续地照射具有能够变成上述熔融状态的规定的热量的第二激光L2,在过滤器1的整个外周上形成上述元件用熔敷部W2。
(实施例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过滤器1,由于将过滤元件14的外端部141的末端配置在设于下部壳体构件13上的切口部135的空间内,至少其末端侧利用激光构成元件用熔敷部W1,所以,借助该元件用熔敷部W1将下部壳体构件13及过滤元件14牢固地熔敷,而且,即使在过滤器使用时向过滤室S内施加过大的压力,由于元件用熔敷部W1的破损等下部壳体构件13及过滤元件14的结合脱离,构成该元件用熔敷部W1的过滤元件14的末端部141b勾挂在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拐角部上,可以抑制过滤元件14从上部壳体构件及下部壳体构件12、13之间脱落。其结果是,可以将设置在壳体构件侧的元件用保持肋制成所必需的最小限度(基本上为零),另外,可以将元件14的夹入宽度设定成更小的值,可以达到过滤器1的产品形状的简单化及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元件用熔敷部W1设置在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与过滤元件14的接触部的外侧面侧,所以,即使由于第一激光L1的输出等在元件用熔敷部W1的附近发生熔敷毛刺等异物,也可以抑制该异物通过下部壳体构件13与过滤元件14的靠接面之间进入过滤室S内。进而,由于过滤元件14的外端侧不暴露到过滤室S内,所以,在过滤元件14的外端侧脱落的纤维等很难进入到过滤室S内。从而,没有必要像现有技术中那样进行使熔融的激光吸收材料浸透并固化到过滤元件的整个厚度中的微妙的调整,考虑到透过率的起伏等因素的激光照射热量的调整功能也是不必要的。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过滤器1,与现有技术中利用带有狭缝的紧固夹具从对接方向照射激光的情况相比,可以将元件用熔敷部W1的外方侧的壳体尺寸抑制到最小限度,可以将整个过滤器制成简单并且小型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通过激光熔敷,将上部壳体构件12、下部壳体构件13及过滤元件14三个构件一体化,所以,与现有技术中将用合成树脂制造的保持框保持的过滤元件及各个壳体构件三个构件进行振动熔敷的情况相比,可以将生产过程缩短约一半。另外,由于可以在各个壳体构件成形之后立即实施激光熔敷,所以,可以谋求从各个壳体构件的成形开始到激光熔敷完毕的自动化,可以缩短作业工时。进而,关于各个壳体构件的形状等的设计自由度很高。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令元件用熔敷部W1的厚度t3,以及在过滤元件14的外端部141的末端侧构成的元件用熔敷部W1的厚度t4,比过滤元件14的被夹持部141a的对接方向P的厚度t1大,所以,在向过滤元件14上沿脱落方向施加外力时,即使由于元件用熔敷部W1的破损等下部壳体构件13及过滤元件14的结合脱离,过滤元件14的外端部141也会被下部壳体构件13更可靠地勾挂,可以更可靠地抑制过滤元件14的脱落。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前端外角侧设置切口部135,所以,可以将元件用熔敷部W1配置在更远离过滤室S的位置上,可以抑制异物向过滤室S内的进入。另外,可以更可靠地将过滤元件14的外端部141的末端配置在切口部135的空间内。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外侧面与过滤元件14的外端部141的外侧面大致处于同一个面上,所以,可以形成能够将过滤元件14的外端部141抑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的尺寸、同时能够提高过滤元件14的熔敷强度(分离强度)的元件用熔敷部W1。特别是,可以使由激光形成的下部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外角侧的熔融树脂,容易地浸透到过滤元件的末端部141b的构成纤维内。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与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靠接部上设置壳体用熔敷部W2,所以,在借助元件用熔敷部W1将下部壳体构件与过滤元件14牢固地熔敷的同时,借助壳体用熔敷部W2将上部及下部壳体构件12、13牢固地熔敷。从而,将上部壳体构件12、下部壳体构件13及过滤元件14三个构件牢固地一体化。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从侧方朝着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照射第一及第二激光L1、L2,所以,借助从同一个方向的激光照射,可以高效率地形成元件用熔敷部W1及壳体用熔敷部W2。另外,作为过滤元件14,不必必须采用具有激光透过性的过滤元件。
另外,在本发明中,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根据目的、用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形成各种变更的实施例。即,在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采用具有激光透过性的过滤元件14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具有激光吸收性的过滤元件。特别是,在该过滤元件14的激光吸收性比下部壳体构件13的激光吸收性高的情况下,首先,过滤元件14的外端部141熔融,然后,利用激光,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前端外角侧熔融。从而,由于过滤元件14的外端部141的熔融树脂填充并固化在切口部135的空间内,所以,如图28所示,过滤元件14的末端141b的形状(图中虚线)变成钩状,易于相对于下部壳体构件13的拐角部勾挂,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过滤元件14的脱落。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将下部壳体构件13及过滤元件14的两个构件结合起来的元件用熔敷部W1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29所示,也可以形成将上部壳体构件12、下部壳体构件13及过滤元件14结合的元件用熔敷部W1。进而,如图30所示,也可以形成只设置在过滤元件14的末端部141b上的元件用熔敷部W1。在这种情况下,元件用熔敷部W1的厚度t3,比过滤元件14的被夹持部141a的厚度t1大。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阶梯状的切口部135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制成倒角状的切口部135(参照图31),或者凹状的切口135(参照图32)。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在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前端外角侧设置切口部135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33所示,也可以在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前端面的大致中央部设置切口部135。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从与对接方向P正交的方向照射第一激光L1、形成元件用熔敷部W1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33所示,也可以从与对接方向P斜着交叉的方向照射第一激光L1,或者从对接方向P照射第一激光L1形成元件用熔敷部W1。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只在下部壳体构件13上设置切口部135的形式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只在上部壳体构件12上设置切口部125(参照图34),或者在上部及下部壳体构件两者上设置切口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将过滤元件14的外端部141的末端插入设置到切口部135的空间内的形式,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35所示,也可以将过滤元件14的外端部141的中间侧插入设置到切口部135的空间内,在该部位上形成元件用熔敷部W1。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在沿着对接方向P的接触面上,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与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接触的形式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36~38所示,也可以是上部壳体构件12具有配合部122a、122b,下部壳体构件13具有与该配合部122a、122b沿着对接方向P配合的被配合部132a、132b。藉此,通过配合部122a、122b及被配合部132a、132b的配合,在形成壳体用熔敷部W2上,可以抑制由于熔融部的热膨胀引起的外壁部124的弯曲。另外,即使在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与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之间,具有沿着与对接方向P正交的方向的初始间隙,也可以将其限制在规定值(例如,约0.2mm)以下。
另外,在图36~图38所示的形式中,给出了在壳体用熔敷部W2的过滤室S侧及反过滤室S侧两侧设置配合部及被配合部的形式,但是,上述配合部及被配合部,也可以设置在壳体用熔敷部W2的过滤室S侧及反过滤室S侧中的至少其中的一侧上。特别是,在设置在壳体用熔敷部W2的过滤室S侧的情况下,可以抑制在其熔敷部附近发生的熔敷毛刺进入到过滤室S内。另外在设置在壳体用熔敷部W2的反过滤室S侧的情况下,可以抑制在其熔敷部附近发生的熔敷毛刺移出到外方。
另外,上述配合部及被配合部,例如,可以沿着与对接方向P正交的方向以规定间隔(例如,0.2mm以下)的间隙配合,或者可以压入配合。在压入配合的情况下,在照射激光之前的配合状态下,优选地,上述外壁部124及下部壳体构件13的靠接部处的各个靠接面之间的间隔不成为0.2mm以上的间隙。另外,当由于熔敷条件等,具有大于0.2mm的间隔时,两个构件恐怕不能很好的熔敷。另外,上述配合部及被配合部,例如,可以沿着对接方向P以规定间隔的间隙配合。藉此,可以吸收被加压的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在对接方向的相对移动。进而,在将上述配合部及被配合部设定在壳体熔敷部附近的情况下,优选地,令该配合部及被配合部的配合宽度(与对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在2mm以上。这是因为,当壳体用熔敷部W2向下部壳体构件侧的熔敷深度约为1mm左右、配合部及被配合部的配合宽度在2mm以上时,配合部及被配合部不容易发生热变形,并且可以抑制熔敷毛刺的产生。
进而,上述配合部及被配合部,可以在过滤器的整个外周上连续形成,也可以沿着过滤器的整个外周以规定的间隔形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与过滤元件14的外端部141接触的形式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37所示,外壁部124与元件14的外端部141,也可以以规定的间隔对向。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获得与上述实施例大致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另外,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在外壁部124、元件14的外端部141及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接触的形式(参照图26等)中,在形成元件用熔敷部W1时,借助外壁部124冷却熔融部(发热部),其结果是,最高升温部在上部壳体构件12的对接端部121上,变成比前端侧外侧面更靠近内侧的部位,元件用熔敷部W1的熔敷深度,变成大的值,可以提高下部壳体构件13及过滤元件14的接合强度。进而,作为下部壳体构件13,通过采用具有低吸收性的构件,可以使元件用熔敷部W1的熔敷深度更大。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下部壳体构件13的外侧面与过滤元件14的外端部141的外侧面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上的形式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38所示,过滤元件14的外端部141的外侧面也可以位于比下部壳体构件13的外侧更靠外方的位置上,或者,如图32及图33所示,过滤元件14的外端部141的外侧面也可以位于比下部壳体构件13的外侧面更靠内方的位置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设置元件用熔敷部W1及壳体用熔敷部W2的形式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39所示,也可以不用壳体用熔敷部W2,只设置将上部壳体构件12、下部壳体构件13及过滤元件14三个构件结合起来的元件用熔敷部W2。藉此,可以缩短激光照射时间,同时,由于只设置一个熔敷部,所以,可以制成简单并且小型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片状的过滤元件14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制成用合成树脂保持框保持的皱褶状的过滤元件。
进而,也可以制成配备有皱褶状的过滤元件14’的过滤器1。具体地说,如图40及图41所示,在该过滤器1中,在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对接端部121、131上,形成梳齿状部123、133。并且,在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加压状态下,将过滤元件14’的皱褶状部14a夹持在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梳齿状部123、133之间。在这种状态下,当从侧方朝着各个梳齿状部123、133及过滤元件14’的外侧面上照射第一激光L1时,形成元件用熔敷部W1,将这三个构件12、13、14’熔敷起来。
这样,由于从过滤器1的侧方照射第一激光L1,将皱褶状的过滤元件14’熔敷到下部壳体构件13上,所以,与现有技术中、从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加压方向(对接方向P)照射激光的情况相比,可以将该激光垂直地照射吸收侧的熔融构件(下部壳体构件),能够可靠地将熔融构件熔融。进而,如果照射具有规定的照射宽度的激光的话,没有必要沿着皱褶状部14a将激光的焦距对准到熔敷部上,能够更可靠地间隙熔敷。
另外,在上述过滤器1中,在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对接端部121、131的内侧区域上,设置夹持过滤元件14’的皱褶状部14a用的多个夹持用梳齿状部(在图40中,只表示出下部壳体构件13的夹持用梳齿状部134)。另外,上述过滤元件14’的片状部14b和上述实施例同样,被夹持在各个壳体构件12、13的对接端部121、131之间。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美观性,使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的外侧面的位置与下部壳体构件13的对接端部131的外侧面的位置大致一致,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上部壳体构件12的外壁部124的外侧面的位置与配合部122的外侧面的位置一致。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例如,只在下部壳体构件13上设置外壁部,或者,也可以在各个壳体构件12、13上设置外壁部。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作为过滤污染流体的过滤器使用。特别是,适合于作为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用油过滤器使用。
另外,可以将根据上述第一个实施例的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的上述各个结构要素,与根据上述第二个实施例的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的结构要素适当地组合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对接以形成过滤室的第一壳体构件和第二壳体构件,以及夹持在该第一壳体构件和该第二壳体构件的各自的对接端部之间的过滤元件,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具有激光透过性,前述第二壳体构件具有激光吸收性,在该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与前述过滤元件的接触部处,利用激光形成元件用熔敷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前述元件用熔敷部,设置在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与前述过滤元件的接触部的外侧面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具有沿着对接方向延伸、并且与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靠接的外壁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在前述外壁部与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靠接部上,利用激光形成壳体用熔敷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器,前述外壁部以规定的间隔与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侧外侧面对向。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器,前述外壁部与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侧的外侧面靠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前述外壁部与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侧的外侧面靠接,将上述元件用熔敷部一直延伸形成到该外壁部。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前述外壁部在沿着对接方向延伸的靠接面上,与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靠接。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具有配合部,前述第二壳体构件具有沿着对接方向与该配合部配合的被配合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滤器,前述配合部及前述被配合部,设置在熔敷部的过滤室侧及反过滤室侧中的至少一侧上,其中,所述熔敷部形成在前述外壁部与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靠接部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在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及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各自的对接端部,设置夹持皱褶状的前述过滤元件用的梳齿状部。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过滤器,在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及前述第二壳体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壳体构件与前述过滤元件的外端部接触的表面侧,设置缺口部,在该缺口部的空间内,配置前述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的一部分,至少该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的一部分构成前述元件用熔敷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过滤器,前述元件用熔敷部的对接方向的厚度,比被夹持在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及前述第二壳体构件之间的该过滤元件的被夹持部的对接方向的厚度大。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过滤器,前述切口部设置在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前端外角侧。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过滤器,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的外侧面与前述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的外侧面位于大致同一个面上。
16.如上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过滤器,前述过滤元件具有激光吸收性。
1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使过滤元件的边缘部与相互对接而形成过滤室的第一壳体构件及第二壳体构件中的具有激光吸收性的该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接触的状态下,将该过滤元件夹持在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及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各个对接端部之间的工序,在前述过滤元件的夹持状态下,从侧方朝着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对接端部和/或前述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照射激光的工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前述夹持过滤元件的工序是这样的工序在将前述过滤元件的外端部的一部分配置在设于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及前述第二壳体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壳体构件上的切口部的空间内的状态下,将该过滤元件夹持在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及前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各个对接端部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过滤器使用时可以抑制一种过滤元件的脱落,同时,可以抑制在过滤室内的熔敷毛刺等异物的发生的过滤器。其解决方案为本过滤器(1),包括相互对接、形成过滤室的第一壳体构件(上部壳体构件(12))及第二壳体构件(下部壳体构件(13)),被夹持在该第一壳体构件及过滤第二壳体构件的各自的对接端部(121、131)之间的过滤元件(14),前述第一壳体构件具有激光透过性,前述第二壳体构件具有激光吸收性,在该第二壳体构件与前述过滤元件的接触部上,利用激光形成元件用熔敷部W1。
文档编号B29C65/16GK1846834SQ20061006833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9日
发明者久野哲也 申请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