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吹塑成形容器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838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吹塑成形容器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用于吹塑成形容器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吹塑成形容器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用热塑 性材料制成的预成形坯在一个加热段的区域中被加热并且接着传送 给一个吹塑装置,在该吹塑装置中预成形坯通过吹塑压力的作用在由 至少两个吹塑模具段组成的吹塑模具内部成形为容器,在该方法中, 预成形坯与吹塑模具一起至少沿着一个旋转的吹塑轮的回转路径的 一部分被输送,在该方法中,这些吹塑模具段在吹塑成形过程的至少 一部分期间彼此相对夹紧,并且在该方法中,这些吹塑模具段中的至 少一个绕转动轴摆动以便实施打开和闭合运动。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吹塑成形容器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一 个用于加热用热塑性材料制成的预成形坯的加热段并且该装置设置 有一个吹塑装置,该吹塑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吹塑轮上的用于使预成形坯成形为容器的吹塑站,在该装置中,所述吹塑站设置有模具 承载件,这些模具承载件各保持吹塑模具段,并且在该装置中,第一 模具承载件可相对于第二模具承载件绕转动轴运动地设置。
在这样通过吹塑压力作用来成形容器时,用热塑性材料制成的预成形坯、例如用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预成形坯在吹 塑机内部供应给不同的处理站。这种吹塑机典型地具有一个加热装置 以及一个吹塑装置,在该吹塑装置的区域中事先调节温度的预成形坯 通过双轴定向膨胀成容器。该膨胀借助于导入到待膨胀的预成形坯中 的压力空气来进行。DE-OS 43 40 291中描述了在预成形坯这样膨胀时 在方法技术上的过程。DE-OS 42 12 583中描述了用于成形容器的吹塑站的基本结构。DE-OS 23 52 926中描述了用于调节预成形坯的温度的可能性。在用于吹塑成形的装置内部,预成形坯以及己被吹塑的容器可借 助于不同的传递装置输送。尤其是使用输送棒经受住了考验,预成形 坯套在这些输送棒上。但预成形坯也可用其它承载装置来传递。使用 用来传递预成形坯的夹钳以及使用可插入到预成形坯的嘴部区域中 以便保持的卡紧棒也属于可供使用的结构。预成形坯的已经描述的传递一方面在所谓的双级方法中进行,在 这种双级方法中预成形坯首先以压注方法制造,接着临时储存并且随 后才在它们的温度调节方面进行调整以及吹塑成容器。另一方面在所 谓的单级方法中进行应用,在这种单级方法中预成形坯直接在它们以 压注技术制造和充分硬化之后被合适地温度调节并且接着被吹塑成 形。在所使用的吹塑站方面已经公知了不同的实施形式。在设置在旋 转的输送轮上的吹塑站中经常遇到模具承载件的书本式的可翻开性。 但也可使用可彼此相对移动的或用其它方式导向的模具承载件。在尤 其适用于接收多个用于成形容器的模腔的位置固定的吹塑站中,典型 地使用彼此平行设置的盘作为模具承载件。对吹塑机工作能力的与日俱增的要求导致使用具有相对大的数 量的吹塑站的吹塑轮以及吹塑轮相对快速地旋转。吹塑站的数量大导致吹塑轮的直径大并且转速高导致由于运动 质量的动能而制动和加速力强。为了减小这些不利的效应,已经提出,以吹塑站的紧凑布置来设 计吹塑轮。DE-OS 199 48 474中描述了多个结构变型方案。但迄今仍 不能找到在机械基本结构简单的同时可实现吹塑轮的改进的紧凑性 的结构。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这样改进开头所述类型的方法,使得吹塑机的运动学过程的优化得到支持。该任务根据本发明这样来解决吹塑模具段中的至少一个在保持 吹塑模具段的吹塑站闭合之后相对于转动轴间隔开地并且与其它吹 塑模具段无关地相对于一个固定地与吹塑轮相连接的支座被支撑着 并且至少暂时地不仅相对于支座而且相对于其它吹塑模具段被夹紧。本发明的另一个任务在于,这样设计开头所述类型的装置,使得 在改善旋转质量的分布的情况下提供吹塑轮的紧凑且价格便宜的结 构。该任务根据本发明这样来解决模具承载件中的至少一个在吹塑 站的闭合的定位中与其它模具承载件无关地并且与吹塑站的转动轴 间隔开地相对于固定地与吹塑轮相连接的支座被支撑地设置,相对于 支座被支撑的模具承载件可至少暂时地不仅相对于支座而且相对于 其它模具承载件夹紧地定位。根据一个尤其独立的本发明变型方案也考虑的是,第二模具承载 件不可运动地与吹塑轮相连接。通过与其它吹塑模具段无关地相对于固定地与吹塑轮相连接的 支座支撑所述一个模具承载件或所述一个吹塑模具段,可取消吹塑站 的常规的锁止,在该锁止的情况下在吹塑站内部提供闭合的力变化曲 线。在将预成形坯吹塑成形为容器时在吹塑站内部由于起作用的压 力而产生显著的力,这种显著的力将典型地可彼此相对摆动地设置的 吹塑模具段彼此压开。为了避免这种彼此压开,根据吹塑站的常规结 构在一侧在摆动轴承的区域中以及在位于对面的一侧在锁止的区域 中进行力吸收。模具承载件为此必须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以便吸收 产生的力,此外,必需的锁止引起相应的经济投入并且锁止元件在旋 转的吹塑轮上非常靠外,以致吹塑轮的机械惯性受到相应的质量分布
的不利影响。根据本发明已知,模具承载件中的至少一个或吹塑模具段中的至 少一个相对于固定地与吹塑轮相连接的支座的支撑与可夹紧性相组 合完全足以避免通过起作用的吹塑压力造成吹塑站部分地打开。模具 承载件或吹塑模具段与吹塑站的其它模具承载件或与其它吹塑模具 段无关的支撑和可夹紧性在必需的机械稳定性以及所使用的构件的 质量方面引起其它显著的优点。例如在EP-PS 1 216 136中以及DE-PS 100 27 111中描述的通过共 同的叉状的外部框架件对模具承载件或吹塑模具段的共同支撑由于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支撑和可夹紧性而成为多余。因此,与根据背景技 术的所述结构相比,可获得吹塑站彼此间明显更紧密的布置以及明显 减小的结构重量。根据本发明,根据背景技术用于传递力并且承受强 的弯曲力负荷的构件被避免并且通过将力直接引入到固定地与吹塑 轮相连接的支座中而被代替。简单的可控制性这样得到支持,即吹塑模具段的彼此相对夹紧通过一个气动的夹紧装置来提供。为了在实施预成形坯的输入以及容器的取出时支持简单的运动 学而提出,吹塑站以吹塑模具段的分隔面这样设置,使得分隔面相对 于吹塑轮的径向参考面倾斜地定位。尤其是在材料传递中被证实有利的是,固定地与吹塑轮相连接的 模具承载件相对于径向参考面倾斜地设置。典型地考虑的是,分隔面与径向参考面之间的倾角具有O度与20度之间的值区间。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这样来提供,转动轴基本上垂直地设置。 吹塑轮上有利的材料分布可这样来实现,用于相对于支座支撑可运动的模具承载件的支撑装置构造成一个铰接杆的一部分。
一个非常简单的机械结构这样来实现,用于相对于支座支撑可运 动的模具承载件的支撑装置构造成楔状的。提高的结构自由度可这样来获得,支座构造成独立的构件。对紧凑结构有利的是,支座构造成一个与要支撑的吹塑站相邻的 吹塑站的一部分。简单的材料回转也这样得到支持,吹塑站被构造用于接收以它们 的嘴部区段在垂直方向上向上定向的预成形坯。但此外也可以是,吹塑站被构造用于接收以它们的嘴部区段在垂 直方向上向下定向的预成形坯。整个结构的高的模块性可这样来实现,沿着吹塑轮的外圆周交替 地定位固定地与吹塑轮相连接的模具承载件以及可相对于吹塑轮运 动地设置的模具承载件。再次提高的紧凑性这样来实现,沿着吹塑轮的外圆周各成对地设 置彼此相邻的吹塑站的固定地与吹塑轮相连接的模具承载件以及可 相对于吹塑轮摆动地被导向的模具承载件。沿着吹塑轮的外圆周特别紧地布置吹塑站可这样来实现,至少两 个相邻的吹塑站具有一个固定地与吹塑轮相连接的共同的模具承载 件。附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表示

图1用于用预成形坯制造容器的吹塑站的立体视图,图2 吹塑模具的纵剖面,在该吹塑模具中使预成形坯拉伸和膨胀,图3用于说明用来吹塑成形容器的装置的基本结构的草图,图4具有增大的热容的变型的加热段,图5具有多个彼此并排地设置的吹塑站的吹塑轮在完全打开 的状态中的部分俯视图,
图6 在吹塑站部分地闭合之后根据图5的布置, 图7 在吹塑站完全闭合之后根据图5和图6的布置, 图8 根据图5的布置的立体侧视图, 图9 根据图7的布置的立体侧视图,图10另一个实施形式的立体侧视图,在该实施形式中每一个可 摆动的模具承载件不仅与自己的吹塑站的而且与相邻的吹塑站的处 于静止的模具承载件相连接,图U在吹塑站部分地闭合之后根据图10的布置的视图。 图1和图2中示出了用于使预成形坯1成形为容器2的装置的原 理结构。用于成形容器2的装置基本上由一个设置有吹塑模具4的吹塑站 3组成,预成形坯1可嵌入到该吹塑模具中。预成形坯1可以是用聚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压注的件。为了可使预成形坯1嵌入到吹塑模具 4中以及为了可取出制作好的容器2,吹塑模具4由一些模具半部5、 6和一个可由升降装置8定位的底部件7组成。预成形坯1可在吹塑 站3的区域中由一个输送棒9保持,该输送棒与预成形坯1一起在该 装置内部穿过多个处理站。但也可例如通过钳或其它操作装置使预成 形坯1直接嵌入到吹塑模具4中。为了可导入压力空气,在输送棒9下方设置有一个连接活塞10, 该连接活塞给预成形坯1供应压力空气并且同时相对于输送棒9进行 密封。但在变型的结构中原则上也可考虑使用固定的压力空气导入管 路。预成形坯1的拉伸借助于一个由缸12定位的拉伸杆11进行。但 原则上也可考虑通过一些由量取滚子(Abgriffiolle)加载的曲线段来 进行拉伸杆11的机械定位。使用曲线段尤其是当在一个旋转的吹塑轮 上设置多个吹塑站3时是符合目的的。当设置一些位置固定地布置的
吹塑站3时,使用缸12是符合目的的。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形式,拉伸系统这样构造,使得提供两个缸 12的串联布置。由一个初级缸13使拉伸杆11首先在真正的拉伸过程 开始之前移动直到预成形坯1的底部14的区域中。在真正的拉伸过 程期间,初级缸13连同移出的拉伸杆与一个承载初级缸13的滑座15 共同由一个次级缸16或通过一个曲线控制装置定位。尤其考虑的是, 这样被曲线控制地使用次级缸16,使得由一个在实施拉伸过程期间沿 着一个曲线轨滑动的导向滚子17预给定当前的拉伸位置。导向滚子 17由次级缸16压在导向轨上。滑座15沿着两个导向元件18滑动。在设置在承载件19、 20的区域中的模具半部5、 6闭合之后,承 载件19、 20的彼此相对锁止借助一个锁止装置40进行。为了适配预成形坯1的嘴部区段21的不同形状,根据图2提出 在吹塑模具4的区域中使用分开的螺纹嵌件22。除了己被吹塑的容器2,图2还用虚线描绘了预成形坯1并且示 意性地示出了一个正在成长的容器泡23。图3示出了一个吹塑机的基本结构,该吹塑机设置有一个加热段 24以及一个旋转的吹塑轮25。从一个预成形坯输入装置26起,预成 形坯l由传送轮27、 28、 29输送到加热段24的区域中。沿着加热段 24设置有一些热辐射器30以及鼓风机31,以便加热预成形坯1。在 足够加热预成形坯1之后这些预成形坯被传送给吹塑轮25,在该吹塑 轮的区域中设置有一些吹塑站3。完成吹塑成形的容器2由另一个传 送轮38供应给输出段32。为了可使预成形坯1这样成形为容器2,使得容器2具有保证填 充在容器2内部的食品、尤其是饮料具有长期的可用性的材料特性, 在加热和定向预成形坯l时必须遵循专门的方法步骤。此外,通过遵 循专门的尺寸确定规范可获得有利的效果。
作为热塑性材料可使用不同的塑料。例如可使用PET、 PEN或PP。
在定向过程期间预成形坯1的膨胀通过供应压力空气来进行。压 力空气供应划分为预吹塑阶段和接着的主吹塑阶段,在该预吹塑阶段 中气体、例如压縮空气以低的压力水平供应,在该主吹塑阶段中气体 以较高的压力水平供应。在预吹塑阶段期间典型地使用具有处于10bar 至25bar区间内的压力的压力空气,在主吹塑阶段期间供应具有处于 25bar至40bar区间内的压力的压力空气。
从图3也可看出,在所示的实施形式中加热段24由多个环行的 输送元件33构成,这些输送元件彼此链状排列并且沿着一些转向轮 34被导向。尤其考虑的是,通过链状的布置展开一个基本上矩形的基 本轮廓。在所示的实施形式中,在加热段24的朝向传送轮29和输入 轮35的扩展部的区域中使用唯一一个尺寸确定得相对大的转向轮34 并且在相邻的转向部的区域中使用两个尺寸确定得相对小的转向轮 36。但原则上也可考虑其它任意的导向装置。
为了可彼此相对尽可能紧密地布置传送轮29和输入轮35,所示 的布置被证实是尤其符合目的的,因为三个转向轮34、 36定位在加 热段24的相应的扩展部的区域中,更确切地说分别是较小的转向轮 36定位在向加热段24的直线延伸部分过渡的区域中并且较大的转向 轮34定位在朝向传送轮29和朝向输入轮35的直接的传送区域中。 作为使用链状的输送元件33的替换方案,例如也可使用旋转的加热 轮。
在容器2完成吹塑之后,这些容器由取出轮37从吹塑站3的区 域导出并且通过传送轮28和输出轮38输送到输出段32。
在图4中所示的变型的加热段24中可通过更多数量的热辐射器 30每单位时间加热更多量的预成形坯1。鼓风机31在此将冷却空气 导入到冷却空气通道39的区域中,这些冷却空气通道分别位于对应 配置的热辐射器30的对面并且通过流出口排出冷却空气。通过这样 设置流出方向实现了冷却空气的基本上横向于预成形坯1的输送方向 的流动方向。冷却空气通道39可在位于热辐射器30对面的表面的区 域中提供用于热辐射的反射体,也可通过排出的冷却空气来实现热辐 射器30的冷却。根据图5中的实施形式,沿着吹塑轮25的圆周设置有多个吹塑 站3。模具承载件5可相对于转动轴40摆动地设置并且模具承载件6 与吹塑轮25刚性地相连接。吹塑站3的分隔面41相对于吹塑轮25 的径向参考面42倾斜一个倾角43。根据图5中的构型,吹塑模具由外部的模具壳44、 45以及图5 中未示出的内部的模具壳组成,所述内部的模具壳设置有待制造的容 器2的轮廓。外部的模具壳44、 45具有温度调节介质通道46,以便 根据应用来加热或冷却吹塑模具4。根据吹塑站3的在图5中所示的具有最大开口的工作状态, 一个 吹塑站3的模具承载件5与相邻的吹塑站3的模具承载件6邻接或以 小的距离相对于各相邻的模具承载件布置。为了实施可摆动的模具承 载件19的定位运动使用一个定位装置47,该定位装置优选可被曲线 控制地操作。图5中未示出的曲线控制装置在此通过一个控制轴48 与铰接杆49相连接,该铰接杆通过摆动铰链50与控制杆51相耦合。 控制杆51通过摆动铰链52与支撑杆53相耦合。摆动铰链52的铰接 轴54可通过控制滚子55沿着导向装置56变化位置地设置。导向装 置56以纵向轴线基本上在关于吹塑轮25的转动轴的径向方向上延 伸。根据图6中所示的工作状态,吹塑站3与图5中的视图相比进一 步闭合,但仍打开一部分。这通过控制轴48的扭转和杆49、 51、 53
的由此引起的位置变化来实现。由于铰接杆49的所实施的摆动运动, 控制滚子55沿着导向装置56移动到关于吹塑轮25的圆周处于较外 部的定位中。根据图7中所示的工作状态,吹塑站3完全闭合。外部的模具壳 44、 45之间所保留的在图7中可看到的距离这样产生在图7中的视 图中也未示出内部的模具壳。这些内部的模具壳直接与分隔面41邻 接。在吹塑站3的闭合的定位中,铰接杆49和控制杆51在吹塑轮25 的径向方向上前后伸直地布置。吹塑轮25的未示出的转动轴、控制 轴48、摆动铰链50和摆动铰链52在该布置中基本上处于一个径向上 定向的连接直线上。通过摆动铰链57与模具承载件19相连接的支撑 杆53以其背对摆动铰链57的端部逆着支座58被导向并且由该支座 支撑。摆动铰链57、摆动铰链52和支座58沿着一个共同的连接直线 布置,该连接直线基本上相对于吹塑轮25的径向方向成直角地定位。支座58或者可构造成分开的与吹塑轮25刚性地相连接的构件, 或者可构造成模具承载件20的整体组成部分。在实施吹塑成形期间 吹塑站3被加载内部压力时,由支撑杆53传递的力基本上完全引入 到支座58中并且不导致铰接杆49和控制杆51的力加载。尤其是在 杆49、 51、 53的在图7中所示的定位中可在控制轴48无附加力负荷 的情况下实施各个吹塑站3的模具承载件19、 20或对应配置的吹塑 模具段的彼此相对夹紧。由此无需吹塑站3的附加锁止。图8示出了根据图5中的布置的吹塑站3处于完全打开的定位中 的立体视图。在此尤其可看到,吹塑站3的转动轴40由处于静止的 模具承载件20的环状地伸出的突出部59保持。这些突出部设置有凹 部,这些凹部轴承式地接收转动轴40。处于静止的模具承载件20的 突出部59梳状地与可运动的模具承载件19的也以凹部在转动轴40
上被导向的突出部60叠合。图9示出了根据图8的吹塑站3处于根据图7的吹塑站3的闭合 的定位中的立体视图。在此尤其是可再次看到杆49、 51、 53在吹塑 站3的闭合的定位中的取向以及吹塑站3以其相应的分隔面41相对 于吹塑轮25的径向方向倾斜的布置。在模具承载件20、 19中的或外部的模具壳44、 45中的至少一个 的区域中设置有一个可实现吹塑模具段夹紧的压力区域。尤其考虑的 是,使该压力区域定位在外部的模具壳44、 45的背对模具承载件19、 20的侧的区域中。尤其是在所需的连接管路方面被证实有利的是,使 压力区域定位在静止的模具承载件20或静止的外部的模具壳45的区 域中。压力区域可通过弹性体密封装置来限定边界。典型地以压力空 气加载压力区域,以便引起吹塑模具段的必需的夹紧并且该夹紧至少 与通过吹塑压力引入装置产生的、在实施吹塑过程中可导致吹塑站3 不期望地部分地打开的力一样大。根据图10中的实施形式提出了一种结构变型方案,在该结构变 型方案中控制轴48设置在吹塑轮25的外圆周61附近。控制轴48通 过定位杆62与控制滚子63这样相连接,使得在控制滚子63沿着曲 线轨被导向时控制滚子63的定位运动通过定位杆62转换成控制轴48 的摆动运动。在根据图ll的实施例中,控制轴48在处于静止的模具 承载件20中被导向。模具承载件20为此具有突出部64,这些突出部 提供用于控制轴48的支承孔。突出部64梳状地与铰接杆49的不可 运动地与控制轴48相连接的突出部65叠合。控制轴48的转动运动 由此转变成铰接杆49的摆动运动。铰接杆49通过支撑杆53与可运 动的模具承载件19的摆动铰链57相连接。铰接杆49以及支撑杆53的布置可在根据图U的视图中更详细地 看到,该视图示出了吹塑站3的进一步闭合的定位。可运动的模具承 载件19根据所示的定位已经绕转动轴40摆动这种程度,使得几乎吹 塑站3的闭合的定位被占据。支撑杆43插入可运动的模具承载件19 的突出部66之间,这些突出部保持轴状的摆动铰链57。在根据图10和图11中的实施形式的吹塑站3的完全闭合的定位 中,摆动铰链57、使支撑杆53与铰接杆49相连接的摆动铰链67以 及控制轴48沿着一个共同的直线的连接线设置,由此,在吹塑站3 承受内部压力负荷时保证无转矩弓I入到控制轴48中的支撑。根据图10和图11的实施形式与前面描述的实施形式相比具有优 点提供了简化的机械结构。但该优点导致副效应在朝吹塑轮25 的外圆周61的方向上进行所合成的质量的较强的移位并且由此在加 速以及制动时引起较高的惯性矩。因此该具体的实施形式根据吹塑轮 25的所设置的转速以及吹塑轮25的直径根据待安装的吹塑站3的数 量来选择。上面描述的所有实施形式可用于使预成形坯在吹塑技术上或者 以它们的嘴部区段21在垂直方向上向上定向地或者以它们的嘴部区 段21在垂直方向上向下定向地成形为容器2。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变 型方案也可与用于预成形坯1的所描述的所有加热装置组合。根据图10和图11中的实施形式的变型方案,控制轴48以相对于 吹塑轮25的外圆周61的较大距离设置,例如设置在转动轴40与控 制轴48的在图10和图11中画出的定位之间的距离的一半处。模具承 载件19、 20由此支撑在它们的径向扩展的中部区域中。该变型方案 使得质量较有利地分布在吹塑轮25上。
权利要求
1.用于吹塑成形容器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用热塑性材料制成的预成形坯在一个加热段的区域中被加热并且接着传送给一个吹塑装置,在该吹塑装置中预成形坯通过吹塑压力的作用在由至少两个吹塑模具段组成的吹塑模具内部成形为容器,在该方法中,预成形坯与吹塑模具一起至少沿着一个旋转的吹塑轮的回转路径的一部分被输送,在该方法中,这些吹塑模具段在吹塑成形过程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彼此相对夹紧,并且在该方法中,这些吹塑模具段中的至少一个绕转动轴摆动以便实施打开和闭合运动,其特征在于这些吹塑模具段中的至少一个在保持这些吹塑模具段的吹塑站(3)闭合之后相对于该转动轴(40)间隔开地并且与其它吹塑模具段无关地相对于一个固定地与该吹塑轮(25)相连接的支座(58)被支撑着并且至少暂时地不仅相对于该支座(58)而且相对于其它吹塑模具段被夹紧。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吹塑模具段绕 一个垂直的转动轴(40)摆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些吹塑模具段在 该吹塑站的闭合的定位中以分隔面(41)相对于该吹塑轮(25)的径 向参考面(42)倾斜地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些吹塑模 具段中的一个不可运动地与该吹塑轮(25)相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些吹塑模 具段的彼此相对夹紧通过一个气动的夹紧装置来提供。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些吹塑模 具段中的至少一个的定位在使用铰接杆的情况下来实施。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些吹塑模 具段的彼此相对夹紧通过至少一个楔来实施。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支座(58) 作为分开的组成部分设置在该吹塑轮(25)的区域中。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支座(58) 作为共同的构件用与要支撑的吹塑站(3)相邻的吹塑站(3)的一部 分来制成。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些预成形 坯(1)以它们的嘴部在垂直方向上向上定向地成形为容器(2)。
11.根据权利要求l至9中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些预成形 坯(1)以它们的嘴部在垂直方向上向下定向地成形为容器(2)。
12. 用于吹塑成形容器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个用于加热用热塑性 材料制成的预成形坯的加热段并且该装置设置有一个吹塑装置,该吹 塑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吹塑轮上的用于使预成形坯成形为容器 的吹塑站,在该装置中,所述吹塑站设置有模具承载件,这些模具承 载件各保持吹塑模具段,并且在该装置中,第一模具承载件可相对于 第二模具承载件绕转动轴运动地设置,其特征在于这些模具承载件(19, 20)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吹塑站(3)的闭合的定位中与其它 模具承载件(19, 20)无关地并且与所述吹塑站(3)的转动轴(40) 间隔开地相对于固定地与该吹塑轮(25)相连接的支座(58)被支撑 地设置;相对于该支座(58)被支撑的所述模具承载件(19, 20)可 至少暂时地不仅相对于该支座(58)而且相对于其它模具承载件(19, 20)夹紧地定位。
13. 用于吹塑成形容器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个用于加热用热塑性 材料制成的预成形坯的加热段并且该装置设置有一个吹塑装置,该吹 塑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吹塑轮上的用于使预成形坯成形为容器 的吹塑站,在该装置中,所述吹塑站设置有模具承载件,这些模具承载件各保持吹塑模具段,并且在该装置中,第一模具承载件可相对于 第二模具承载件绕转动轴运动地设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模具承载件(20)不可运动地与该吹塑轮(25)相连接。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塑站(3) 以这些吹塑模具段的分隔面(41)这样设置,使得该分隔面(41)相 对于该吹塑轮(25)的径向参考面(42)倾斜地定位。
15. 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地与 该吹塑轮(25)相连接的所述模具承载件(20)相对于该径向参考面(42)倾斜地设置。
16. 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隔面 (41)与该径向参考面(42)之间的倾角(43)具有0。与45。之间的值区间。
17. 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动轴 (40)基本上垂直地设置。
18. 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相对 于该支座(58)支撑可运动的模具承载件(19)的支撑装置构造成一 个铰接杆的一部分。
19. 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相对 于该支座(58)支撑可运动的模具承载件(19)的支撑装置构造成楔 状的。
20. 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座(58) 构造成独立的构件。
21. 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座(58) 构造成一个与要支撑的吹塑站(3)相邻的吹塑站(3)的一部分。
22. 根据权利要求12至21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塑 站(3)被构造用于接收以它们的嘴部区段(21)在垂直方向上向上定向的预成形坯(1)。
23. 根据权利要求12至21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塑 站(3)被构造用于接收以它们的嘴部区段(21)在垂直方向上向下 定向的预成形坯(1)。
24. 根据权利要求12至23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该吹 塑轮(25)的外圆周(61)交替地定位固定地与该吹塑轮(25)相连 接的模具承载件(20)以及可相对于该吹塑轮(25)运动地设置的模 具承载件(19)。
25. 根据权利要求12至23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该吹 塑轮(25)的外圆周(61)各成对地设置彼此相邻的吹塑站(3)的 固定地与该吹塑轮(25)相连接的模具承载件(20)以及可相对于该 吹塑轮摆动地被导向的模具承载件(19)。
26. 根据权利要求2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相邻的吹塑 站具有一个固定地与该吹塑轮(25)相连接的共同的模具承载件(2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吹塑成形容器(2)的方法和装置,用热塑性材料制成的预成形坯(1)在一个加热段(24)的区域中被加热。预成形坯在它们被加热之后接着传送给一个吹塑装置(3),在该吹塑装置中预成形坯通过吹塑压力的作用在吹塑模具内部成形为容器。这些吹塑模具(4)各由至少两个吹塑模具段组成。预成形坯与吹塑模具一起至少沿着一个旋转的吹塑轮(25)的回转路径的一部分被输送。这些吹塑模具段在吹塑成形过程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彼此相对夹紧。这些吹塑模具段中的至少一个绕转动轴摆动以便实施打开和闭合运动。而且这些吹塑模具段中的至少一个在保持这些吹塑模具段的吹塑站(3)闭合之后相对于该转动轴间隔开地并且与其它吹塑模具段无关地相对于一个固定地与该吹塑轮相连接的支座(58)被支撑着。所述被支撑的吹塑模具段至少暂时地不仅相对于该支座而且相对于其它吹塑模具段被夹紧。
文档编号B29C49/56GK101160201SQ200680012627
公开日2008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6日
发明者M·利岑贝格, M·林克, R·鲍姆加特 申请人:Sig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