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方法及内面部修理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8377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方法及内面部修理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方法及用于修理 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构件。
背景技术
通常,在充气轮胎运行过程中,当充气轮胎的胎面部和侧 壁部被弃置于路上的钉子、螺钉等刺穿而受到损伤时,轮胎的 内压下降使得不能运行,所以,通过将修理构件贴附到轮胎内 面以刺穿伤为中心的给定区域即修理部位,并通过;5克化处理将 修理构件粘附到此处来进行修理。迄今为止,已知如在日本特开平8 - 244124号公报中公开的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方法及内面部修理构件。在日本特 开平8 - 244124号公报中公开的内面部的修理方法中,在充气 轮胎运行过程中,当充气轮胎的胎面部或侧壁部被弃置于路上 的钉子、螺钉等刺穿而受到损伤时,将堵塞橡胶填充在刺穿伤 中,之后,将由增强帘线和未固化的橡胶制成的修理补丁贴附 到刺穿伤周围的修理部位,然后以高温进行石危化从而将该修理 补丁固定到修理区域。而且,日本特开平8 - 244124号公净艮中乂>开的内面部修理 构件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橡胶层,其布置在贴附面的与修理 部位相对的一侧,并且由具有与充气轮胎的内面部(气密层) 的良好粘附性的NR (天然橡胶)-基橡胶制成;第二橡胶层, 其布置在与贴附面相反的面的远离修理部位的 一侧,并且由具有高的不透气性的丁基类橡胶制成;以及夹在第 一橡胶层和第 二橡胶层之间、并且包含彼此平行布置的多个增强帘线的层
发明内容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传统的充气轮胎内面部修理方法中, 由于修理补丁由增强帘线和未固化的橡胶制成,所以有必要对 修理补丁进行硫化处理,以将修理补丁牢固地固定到修理部位, 结果,存在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复杂作业和大设备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简单并快速地 修补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方法。在如上所述的传统的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方法中,由 于除了增强帘线层以外的第 一层和第二层均由橡胶制成,所以 该修理构件具有一定重量,因此,当将该修理构件贴附到充气 轮胎的修理部位时,充气轮胎的静态和动态之间平衡被破坏,因此,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量轻且即使在被 贴附到修理部位之后也几乎不破坏静态和动态之间的平衡的充 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构件。对于第一个目的,第一,可以通过一种充气轮胎的内面部 的修理方法来实现,其中,用粘合剂将由具有高的不透气性的 树脂制成的薄膜修理构件贴附到具有气密层的充气轮胎的内面 部中的》务理部位,以〗务理该1奮理部位,或者第二,可以通过一种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方法来实现,其中,通过熔接(solvent welding)将由具有高的不透 气性的热塑性树脂制成的薄膜修理构件贴附到具有气密层的充 气轮胎的内面部中的修理部位,以修理该修理部位。此外,第二个目的可以通过如下实现用硫化橡胶所制成 的橡胶层与具有高的不透气性的树脂所制成的树脂层的紧密贴 合层叠薄片来构成修理构件,并且将该修理构件贴附到充气轮
胎的内面部中的修理部位,以修理该修理部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l中,仅通过用粘合剂将薄膜修理构 件贴附到修理部位就可以修理充气轮胎的内面部中的修理部 位,从而可以简单且快速地修理充气轮胎的内面部。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2中,仅通过经由熔接将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薄膜修理构件贴附到修理部位就可以修理轮胎的内面部中的修理部 位,从而可以以小规模设备简单且快速地修理充气轮胎的内面部。而且,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和2中,薄膜修理构件由具有 高的不透气性的树脂制成,从而可以使修理之后的修理部位具 有强的内压保持功能。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造,可以使薄膜修理构件与修理 部位的贴附力强。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造,粘合剂几乎不会溢出薄膜修 理构件,从而使修理之后的外观变得良好,而且当将薄膜修理 构件熔接时,粘合剂可以用于临时接合。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造,薄膜修理构件的材料与修理 部位处的材料相同,从而提高了熔接强度,而且可以使充气轮 胎的内面部的整个区域上的气密性基本上相同。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构造,在基本上保持薄膜修理构件 的原始形状的同时,可以将薄膜修理构件可靠地熔接到修理部 位。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构造,可以在硫化时顺便进行薄膜 修理构件的熔接,从而用于熔接的设备和作业是无用的。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构造,抗剥离性优异,而且可加工 性好。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构造,薄膜修理构件通过变形而很 好地与修理部位相配,并且与修理部位的粘附性提高。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构造,进一步提高了薄膜修理构件 与修理部位的粘附性。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ll中,通过紧密贴合层叠由硫化橡胶 制成的橡胶层和由具有高的不透气性的树脂制成的树脂层而构 成内面部》务理构件,乂人而内面部+务理构件的一部分由比重比橡 胶小的树脂构成。结果,内面部修理构件的重量减轻,由此, 即使将该内面部修理构件贴附到修理部位,也可以在不会较大 破坏静态和动态之间的平衡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充气轮胎运行 过程中对抗振动的乘坐舒适性的劣化。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构造,如果充气轮胎中的胎体帘线或带束帘线被损伤,则可以由增强帘线来增强该损伤部分。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构造,内面部修理构件的贴附面的 材料与修理部位处的材料相同,从而提高了贴附强度,而且可 以使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整个区域上的气密性基本上相同。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构造,可以提高贴附强度。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构造,可以使气密性等于或高于传 统的内面部修理构件的气密性。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构造,粘合剂几乎不会溢出内面部 修理构件,从而使修理之后的外观变得良好。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构造,可以提高粘附力,而且可以 使可加工性好。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构造,内面部修理构件与修理部位 的粘附力变得更强。


图l是图解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剖视图。 图2是图l中的部分A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薄膜修理构件的平面图。图4是图l中的部分B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图解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剖视图。 图6是图5中的部分C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内面部的修理构件的平面图。图8是图解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内面部修理构件的剖视图。 图9是图解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内面部》务理构件的剖视图。 图IO是图解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内面部修理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下将参考

本发明的实施例1。在图l和图2中, 附图标记ll是安装到乘用车、卡车、公共汽车等上的充气轮胎。 充气轮胎ll包括均埋设有胎圈芯12的一对胎圏部13、从每个胎 圈部13沿径向基本上向外延伸的侧壁部14 、以及4吏两个侧壁部 的径向外端互相连接的基本上圓筒状的胎面部15。此外,充气轮胎11包括帘布层16,该帘布层16在胎圈芯12 之间螺旋状延伸并增强侧壁部14和胎面部15,其中,帘布层16 的两端部/人轴向内侧向轴向外侧绕胎圈芯12巻起。而且,在充 气轮胎ll的内面部中,具体地,在帘布层16的内面侧布置有气 密层17,该气密层17的至少内面侧(露出面侧)由具有高的不 透气性的如丁基橡胶等橡胶或热塑性树脂制成,以有力地抑制 轮胎内压的下降。这里,高的不透气性意味着空气渗透常数(air permeation constant) 不大于1.5x10—9cm3 .cm/cm2-sec'kPa。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以提及的是例如,如聚酯类、尼龙类、 聚腈(polynitrile)类、聚乙烯基类、聚烯烃类、聚氨酯类、乙 烯-乙烯醇共聚物类等树脂。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 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此外,还可以使用构成这些树脂的单体 的共聚物。具体地,聚酯类包括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和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尼龙类包括6-尼龙和6,6-尼龙,聚乙烯基类包括聚氯乙烯和聚偏二氯乙烯,聚烯烃类包 括聚乙烯和聚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类包括用环氧化合物 改性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附图标记18是布置在帘布层16的径向外侧的带束层。顶胎 面(top tread) 19布置在带束层18的径向外侧,沿圆周方向延 伸的多个主沟20和与主沟20交叉的未示出的4黄沟形成在顶胎面 19的外表面上。此外,附图标记21是布置在帘布层16的轴向外在充气轮胎ll在路面上运行的过程中,当充气轮胎ll踏在 钉子等上而导致穿过胎面部15的外伤时,由于内压的下降导致 不能进行充气轮胎ll的运行,从而应该进行刺破修理。在该情 况下,首先对刺穿伤H进行如磨光、粘合剂的涂布等给定预处 理,之后,将堵塞橡胶G填充在刺穿伤H中,然后,将堵塞橡胶 G的从胎面部15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突出的部分除去,以使胎面 部15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平滑。之后,在用具有不低于50。C的表面温度的如按压夹具、烙 铁(iron)等熔接构件23加热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薄膜修理构 件22的同时,将该薄膜修理构件22推压到胎面部15的内面(气 密层17)的以刺穿伤H为中心的给定区域即修理部位J,并通过 熔接将该薄膜修理构件2 2贴附到此处,从而修理该修理部位J 。 这样,仅通过经由熔接将薄膜修理构件2 2贴附到修理部位J就可 以修理该修理部位J,从而通过用于仅仅在加热下推压》务理构件 的小规模设备(熔接构件23)就可以简单并快速地修理充气轮 胎ll的内面部。在该情况下,由于薄膜修理构件22由具有高的 不透气性的树脂构成,因此,可以使修理之后的修理部位J处的 内压保持功能强。作为构成薄膜修理构件且具有高的不透气性的热塑性树 脂,可以采用用于气密层17的热塑性树脂。当该热塑性树脂用 于薄膜修理构件22时,如果气密层17的至少内表面侧(露出表 面侧)由上述热塑性树脂构成,则薄膜修理构件22的材料与修 理部位J (气密层17)的材料相同,从而提高了熔接强度,并 且还可以使充气轮胎ll的内面的整个区域上的气密性基本上 相同。当经由熔接而将薄膜修理构件22贴附到修理部位J时,将 薄膜修理构件2 2从构成薄膜修理构件2 2的热塑'性树脂的熔点 加热至该熔点加上20。C的温度的范围内的温度。当加热温度低 于该熔点时,薄膜修理构件22未被充分软化,不能被可靠地熔 接到修理部位J,而当加热温度超过该熔点加上20°C的温度时, 薄膜修理构件2 2被过分软化且容易被流体化,与其原始形状相 去很远,由此修理可能失败。然而,当加热温度在上述范围内 时,修理构件在基本上保持原始形状的状态下从由图2中的假 想线所示的原始形状流动变形为由实线所示的贴附形状,并且 可以被可靠地熔接5 'j修理部位J 。薄膜修理构件2 2的形状可以根据修理部位J的位置、尺寸 等从如矩形、椭圆形、卵形、圆形等各种形状中最佳地选择。 例如,图3示出基本上矩形形状。而且,薄膜修理构件22优选 具有0.4 - 20mm的厚度t。当厚度t小于0.4mm时,不能获得足 够的修理强度,而当厚度t超过20mm时,^奮理强度饱和并且重 量增加。优选的是在贴附上述薄膜修理构件22之前,例如,通过用 废布或用溶剂擦拭修理部位J的表面来进行修理部位J的清洁。 当清洁修理部位J以露出清洁表面时,可以使薄膜修理构件2 2 与修理部位J的贴附力强有力地增大。而且,在经由熔接贴附薄膜修理构件之前,当将粘合剂24 附着到薄膜修理构件22的待贴附的 一侧时,可以在熔接之前经 由粘合剂2 4将薄膜修理构件2 2暂时贴附到修理部位J,因此, 可以容易地校正薄膜修理构件2 2与修理部位J的贴附位置。而 且,如果修理部位J位于转动充气轮胎11的下侧位置,则可以 简单地将薄膜修理构件22放置在修理部位J上并由熔接构件23 将薄膜修理构件22熔接,从而可以省略粘合剂24的贴附。可以通过将粘合剂2 4涂布到贴附侧或者通过贴附粘合膜 来使粘合剂24粘附到薄膜修理构件,或者可以使粘合剂粘附到 修理部位J侧。作为粘合剂24,可以釆用Chemlok 234B(由Lord Far-East制造)或者具有稍后提到的成分的粘合剂。此外,当待修理的充气轮胎ll是翻新轮胎(基胎,base tire)时,可以在翻新轮胎的翻新作业时经由熔^接将薄膜修理 构件2 2贴附到修理部位J,或者可以通过用硫化装置对未固化 的胎面进行硫化处理所产生的热将薄膜修理构件22贴附到修 理部位J。在该情况下,可以在硫化时顺便进行薄膜修理构件 22的熔接,从而用于熔接的设备和作业是不必要的。而且,像图l和图4所示的上述情况一样,可以通过用粘合 剂2 4贴附薄膜修理构件2 2来进行用薄膜修理构件对修理部位J 的修理。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地用粘合剂24将薄膜修理 构件22贴附到修理部位J来修理该修理部位J,从而可以简单并 快速地修理充气轮胎ll的内面部,并且还可以提高修理之后的 修理部位J处的内压保持功能。此外,像上述情况一样,优选 的是在贴附之前清洁修理部位J 。
在后者的情况下,像上述情况一样,在贴附之前将粘合剂24粘附到薄膜修理构件22的贴附面,然后,将薄膜修理构件22 贴附到修理部位J 。当通过在贴附之前贴附粘合剂2 4的膜或者 涂布粘合剂2 4而进行粘合剂2 4与薄膜修理构件2 2的贴附面的 粘附时,粘合剂24几乎不会溢出薄膜修理构件22,从而使修理 之后的外观变好。当仅通过粘合剂2 4进行该贴附时,优选的是将薄膜修理构 件22贴附到修理部位J,之后,经由按压构件25将薄膜修理构 件推压到充气轮胎ll上。这样,使薄膜修理构件22变形以适合 修理部位J,因此,可以使与修理部位J的粘附力提高。作为粘合剂24,优选使用包含橡胶成分的粘合剂,该橡胶 成分包含不低于50质量%的卣化丁基橡胶以及基于100质量份 的该橡胶成分的2 50质量份的填料、不低于0.1质量份的秋兰 姆类和/或取代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硫化促进剂、以及作为交 联剂和交联助剂的不低于0.1质量份的聚对二亚硝基苯 (poly-p-dinitrosobenzene )和1,4 —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中的 至少一种。当将具有这种成分的粘合剂用作粘合剂24时,抗剥 离性优,并且可以4吏加工性好。当粘合剂包含不低于70质量%的卣化丁基橡胶以及不低 于5质量%的天然橡胶和/或异戊二烯橡胶作为橡胶成分时,粘 附性大大改进,而当包含不低于10质量%的氯磺化聚乙烯作为 橡胶成分时,耐候性、耐臭氧性和耐热性改进。优选的是,粘合剂包含基于100质量份的橡胶成分的不低 于5质量份的无机填料和/或炭黑作为填料,以提高抗剥离性。 作为无机填料,可以提及的是选自通过湿法获得的二氧化硅、 氢氧化铝、氧化铝和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包含在粘合剂 中的取代的二硫代氨基曱酸盐类硫化促进剂,优选使用用于提
高抗剥离性的二节基二硫代氨基曱酸锌。当用按压构件25将薄膜修理构件22贴附到修理部位J时, 可以通过按压构件25将薄膜修理构件22和粘合剂24加热到使 粘合剂24热交联的温度。在该情况下,通过粘合剂24的热交联 使薄膜修理构件22与修理部位J的粘附性进一步提高。可以通 过硫化时产生的热来进行该加热。除了上述刺破修理,当新充 气轮胎ll的内面部(气密层17)具有缺陷外观时,还可以通过 经由熔接或者利用如上所述的粘合剂将薄膜修理构件贴附到修 理部位J来进行修理。在上述实施例l中,对气密层17的至少内面侧是由热塑性 树脂制成的充气轮胎ll进行修理,但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修理 整个气密层是由如丁基橡胶等具有高的不透气性的橡胶制成的 充气轮胎的情况。尽管在实施例l中在贴附之前,将粘合剂24 粘附到薄膜修理构件的贴附面,但可以在贴附时,使片状粘合 剂介于薄片修理构件22和修理部位J之间。实施例2接着,将参考

本发明的实施例2。在图5和图6中, 附图标记ll是安装到乘用车、卡车、公共汽车等上的充气轮胎。 充气轮胎ll包括均埋设有胎圈芯12的一对胎圈部13、从胎圈部 13沿基本上径向向外延伸的侧壁部14 、以及将两个侧壁部的径 向外端互相连接的基本上圆筒状的胎面部15。而且,充气轮胎11包括帘布层16,该帘布层16在胎圏芯12 之间螺旋状延伸以增强侧壁部14和胎面部15,其中,帘布层16 的两端部从轴向内侧向轴向外侧绕胎圏芯12巻起。而且,在充 气轮胎ll的内面部中,具体地,帘布层16的内面侧布置有气密 层17,该气密层17的至少内面侧(露出面侧)由如丁基橡胶等 具有高的不透气性的橡胶或具有高的不透气性的热塑性树脂等
制成,以抑制轮胎内压的下降。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以提及的是例如,如聚酯类、尼龙类、聚腈(polynitrile )类、聚乙烯基类、聚烯烃类、聚氨酯类、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类等树脂。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 以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此外,还可以使用构成这些树脂的单 体的共聚物。具体地,聚酯类包括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 乙二酯和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尼龙类包括6-尼龙和6,6-尼龙,聚乙烯基类包括聚氯乙烯和聚偏二氯乙烯,聚烯烃类包 括聚乙烯和聚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类包括用环氧化合物 改性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附图标记18是布置在帘布层16的径向外侧的带束层。顶胎 面19布置在带束层18的径向外侧,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多个主沟 20和与主沟20交叉的未示出的横沟形成在顶胎面19的外表面 上。此外,附图标记21是布置在帘布层16的径向外侧的侧胎面。在充气轮胎ll在路面上运行的过程中,当充气轮胎ll踏在 钉子等上而导致穿过胎面部15的外伤时,由于内压的下降导致 不能进行充气轮胎ll的运行,从而应当进行刺破修理。在该情 况下,首先对刺穿伤H进行如磨光、粘合剂的涂布等给定预处 理,之后,将堵塞橡胶G填在其中,然后,将堵塞橡胶G从胎面 部15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突出的部分除去,以使胎面部15的外表 面和内表面平滑。之后,用粘合剂24将内面部的修理构件26贴附到充气轮胎 ll的内面部(气密层17)的以刺穿伤H为中心的给定区域即修 理部位J,以修理该修理部位J。这里,通过紧密贴合层叠橡胶 层27和树脂层28构成内面部的修理构件26 ,该橡胶层27由保护 至少稍后提到的树脂层2 8的硫化橡胶制成并具有与树脂层2 8
的良好的粘附性,该树脂层28由具有高的不透气性的树脂制成,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利用例如成分与粘合剂24的成分 相同的粘合剂紧密贴合层叠单个橡胶层27和单个树脂层28来 构成内面部的修理构件26。这样,通过紧密贴合层叠橡胶层27和树脂层28构成内面部 的修理构件26,从而内面部的修理构件26的一部分由比重比橡 胶的比重小的树脂构成,因此,使内面部的修理构件26的重量 减小,由此即使将修理构件贴附到修理部位J,也可以有效地大大破坏充气轮胎ll的静态和动态之间的平衡。而且,橡胶层26,从而与通过硫化结合包含未固化的橡胶的内面部的修理构 件进行修理的情况相比,可以简单且快速地进行修理。作为橡胶层2 7 ,采用与树脂层2 8的粘附性好且耐热'性优的 如丁基橡胶、卣化丁基橡胶等丁基类橡胶和天然橡胶。作为构 成树脂层2 8且具有高的不透气性的热塑性树脂,可以采用与气 密层17所采用的热塑性树脂相同的热塑性树脂。而且,在20。C 具有不大于1.5xl0-9cm3 -cm/cm2 -sec -kPa的空气透过常数的树 脂层被用作树脂层28,因此,可以使气密性等于或大于传统的 内面部》务理构件,并且还可以^吏修理之后的》务理部位J处的内 压保持功能强有力地提高。当充气轮胎ll (气密层17)的至少内面侧(露出面侧)由 如上所述的热塑性树脂构成时,如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由位 于相对修理部位J在贴附面侧且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树脂层28 和位于与贴附面相反的一侧(远离修理部位J的一侧)的橡胶 层27构成的内面部修理构件26贴附到修理部位J来进行修理, 位于贴附面侧的树脂层28的材料与修理部位J (气密层17)的材料相同,从而提高贴附强度,并且还可以使充气轮胎ll的内 面的整个区域上的气密性基本上相同。而且,内面部的修理构件26的形状可以才艮据修理部位J的 位置、尺寸等从如矩形、椭圆形、卵形、圆形等各种形状中最佳地选择。例如,图7示出基本上矩形形状。这里,优选在贴 附上述内面部修理构件26之前,例如,通过用废布或用溶剂擦 拭修理部位J的表面来进行修理部位J的清洁。当清洁修理部位 J以露出清洁表面时,可以使内面部的4务理构件26与》务理部位J 的贴附力强有力地增大。在该情况下,通过涂布粘合剂2 4或贴附粘合膜将粘合剂2 4 粘附到内面部修理构件26的贴附面侧,之后,将内面部修理构 件26贴附到修理部位J,从而粘合剂24几乎不会溢出内面部修 理构件2 6,由此使修理之后的外观变好。当仅利用粘合剂2 4将内面部修理构件2 6贴附到修理部位J 时,优选的是在将内面部修理构件26贴附到修理部位J的同时, 或者在将内面部修理构件26贴附到修理部位J之后,经由按压 构件25将内面部修理构件26推压到充气轮胎11上。这样,使内 面部》务理构件2 6变形以适合纟务理部位J, /人而可以 一是高与f f理 部位J的粘附性。在该情况下,通过橡胶层27保护树脂层28不 受按压构件25的影响,从而防止树脂层28破裂。作为粘合剂24,如前所述,优选使用包含橡胶成分的粘合 剂,该橡胶成分包含不低于50质量%的囟化丁基橡胶以及基于 100质量份的该橡胶成分的2 ~ 50质量份的填料、不低于0.1质 量份的秋兰姆类和/或取代的二硫代氨基曱酸盐类硫化促进剂、 以及作为交联剂和交联助剂的不低于0.1质量份的聚对二亚硝 基苯(poly-p-dinitrosobenzene )和1,4 -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 中的至少一种。当将具有该成分的粘合剂用作粘合剂24时,可 提高粘附力,并且可以使加工性好。当粘合剂包含不低于70质量%的卣化丁基橡胶以及不低于5质量%的天然橡胶和/或异戊二烯橡胶作为橡胶成分时,粘 附性大大改进,而当包含不低于10质量%的氯磺化聚乙烯作为 橡胶成分时,耐候性、耐臭氧性和耐热性改进。优选的是,粘合剂包含基于100质量份的橡胶成分的不低 于5质量份的无机填料和/或炭黑作为填料,以提高粘着性。作 为无机填料,可以提及的是选自通过湿法获得的二氧化硅、氢 氧化铝、氧化铝和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包含在粘合剂中 的取代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硫化促进剂,优选使用用于提高 粘附性的二节基二硫代氨基曱酸锌。当经由按压构件25将内面部修理构件26贴附到修理部位J 时,优选的是通过按压构件25将内面部修理构件26和粘合剂24 加热到使粘合剂24热交联的温度。在该情况下,通过粘合剂24 的热交联使内面部修理构件2 6与修理部位J的粘附性进 一 步提 高。当待修理的充气轮胎ll是翻新轮胎(基胎)时,可以在翻 新轮胎的翻新作业时,即可以通过用硫化装置对未固化的胎面 进行硫化处理所产生的热来引起粘合剂24的热交联。在该情况 下,可以在硫化时顺便进行粘合剂24的热交联,从而用于热交 联的设备和作业是不必要的。而且,当将树脂层28布置在如上所述的内面部修理构件26 的贴附面侧时,在由如烙《失等按压构件25加热内面部修理构件 26的同时推压内面部修理构件26,由此可以将树脂层28熔接并 贴附到修理部位J,以修理该修理部位J。在该情况下,粘合剂 24可以用作内面部修理构件26与修理部位J的临时4妄合。当如上所述地经由熔接将内面部修理构件2 6贴附到修理
部位J时,优选的是将内面部修理构件26中的树脂层28从树脂 层的熔点加热至该熔点加上2(TC的温度。当加热温度低于该熔 点时,树脂层28未被充分软化,不能被可靠地熔接到修理部位 J,而当加热温度超过该熔点加上2(TC的温度时,4对脂层被过 分软化且容易被流体化,从而与原始形状相去很远,由此使修 理失败。实施例3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图。在该实施例中,作为内 面部修理构件26的 一部分的橡胶层27由第 一橡胶层27a和第二 橡胶层27b两个橡胶层构成,而至少一层、在所示的实施例中 是一层的互相平行布置的有机纤维或钢的多个增强帘线29布 置在第一橡胶层27a和第二橡胶层27b之间,由此,增强帘线29 以层状埋设在橡胶层27中。此外,附图标记28是树脂层,附图 标记24是粘合剂。这样,如果充气轮胎ll中的胎体帘线或带束 帘线被损伤,可以由增强帘线29容易地增强该损伤部。此外, 其它构造和功能与实施例2中的相同。实施例4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图。在该实施例中,充气轮 胎ll的内面(气密层17)由如丁基橡胶等具有高的不透气性的 硫化橡胶构成,由如天然橡胶等具有与硫化橡胶的良好粘附'性 的橡胶制成的粘附橡胶层30进一 步被紧密贴合层叠在橡胶层 27和树脂层28的贝占附面侧,而如成分与前述粘合剂或Chemlok 234B (由Lord FarEast制造)的成分相同的粘合剂等粘合剂 24被粘附到粘附橡胶层30的贴附面侧。即使当充气轮胎11的内 面由具有高的不透气性的硫化橡胶构成且树脂层28被布置在 内面部修理构件26中的橡胶层27的贴附面侧时,也可以提高内
与实施例2中的相同。 实施例5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图。在该实施例中,充气 轮胎ll的内面(气密层17)由具有高的不透气性的硫化橡胶构 成,由如天然橡胶等具有与硫化橡胶的良好粘附性的橡胶制成 的粘附橡胶层30被进一 步紧密贴合层叠在橡胶层27和树脂层 28的贴附面侧,该橡胶层27由第 一橡胶层27a和第二橡胶层27b 构成并且在其内部埋设有增强帘线29,而与前述粘合剂相同的 粘合剂24被粘附到粘附橡胶层30的贴附面侧。即使当充气轮胎 ll的内面由具有高的不透气性的硫化橡胶构成且树脂层28被 布置在内面部修理构件26中的橡胶层27的贴附面侧时,也可以 提高内面部修理构件26与修理部位J的贴附强度。其它构造和 功能与实施例3中的相同。 工业应用性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修理布置在充气轮胎的内面部中的气密 层的工业领域。而且,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修理充气轮胎的内面 部的修理构件的工业领域。
权利要求
1.一种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粘合剂将由具有高的不透气性的树脂制成的薄膜修理构件贴附到具有气密层的所述充气轮胎的所述内面部中的修理部位,以修理所述修理部位。
2. —种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熔接将由具有高的不透气性的热塑性树脂制成的薄膜修理构件 贴附到具有气密层的所述充气轮胎的所述内面部中的修理部 位,以纟f理所述》f理部位。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方 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薄膜修理构件贴附到所述修理部位 之前,清洁所述修理部位以露出清洁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方 法,其特征在于,在贴附所述薄膜修理构件之前,将粘合剂粘 附到所述薄膜修理构件的贴附面侧。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层的至少内面侧由具有高的不透气性的 热塑性树脂制成。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薄膜修理构件从其熔点加热至所述熔 点加上20。C的温度来将所述薄膜修理构件贴附到所述修理部 位。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充气轮胎是翻新轮胎时,利用在翻新作业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包含橡胶成分,所述橡胶成分包含不 低于50质量%的由化丁基橡胶以及基于100质量份的所述橡胶 成分的2~ 50质量份的填料、不低于0.1质量份的秋兰姆类和/或 取代的二硫代氨基曱酸盐类硫化促进剂、以及作为交联剂和交 联助剂的不低于0.1质量份的聚对二亚硝基苯和1,4 -亚苯基双 马来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修理构件被贴附到所述修理部位,之后 被推压到所述充气轮胎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修理构件被加热至所述粘合剂进行热交 联反应的温度。
11. 一种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构件,其特征在于,通 过紧密贴合层叠由硫化橡胶制成的橡胶层和由具有高的不透气 '性的树脂制成的树脂层构成所述修理构件,所述修理构件被贴 附到所述充气轮胎的所述内面部中的》务理部位,以修理所述修 理部位。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构 件,其特征在于,互相平行布置的多个增强帘线被以层状埋设 在所述橡胶层中。
13.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构 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充气轮胎的内面由具有高的不透气性 的热塑性树脂构成时,所述树脂层由热塑性树脂制成并且被布 置在相对所述修理部位的贴附面侧。
14.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构 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充气轮胎的内面由具有高的不透气性 的硫化橡胶构成时,由具有与所述硫化橡胶的良好粘附'性的橡 胶制成的粘附橡胶层被进一 步紧密贴合层叠到所述树脂层的贴 附面侧。
15.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层具有不大于1.5xl0.9cm3.cm/cm2'sec'kPaW空气透过常数。
16.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构 件,其特征在于,粘合剂被粘附到相对所述修理部位的贴附面。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构 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包含橡胶成分,所述橡胶成分包 含不低于50质量%的卣化丁基橡胶以及基于100质量份的所述 橡胶成分的2 50质量份的填料、不低于0.1质量份的秋兰姆类 和/或取代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硫化促进剂、以及作为交联剂 和交联助剂的不低于0.1质量份的聚对二亚硝基苯和1,4 -亚苯 基双马来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内面部的修理构 件,其特征在于,在贴附到所述修理部位之后,将所述粘合剂 加热至引起.热交耳关反应的温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I)一种充气轮胎(11)的内面部的修理方法,其特征在于,(IA)通过用粘合剂(24)将由具有高的不透气性的树脂制成的薄膜修理构件(22)贴附到修理部位(J),或者(IB)通过熔接贴附由具有高的不透气性的热塑性树脂制成的薄膜修理构件(22)来修理在内面部中具有气密层的充气轮胎(11)的内面部中的修理部位(J),并且还涉及(II)一种充气轮胎(11)的内面部的修理构件(26),其特征在于,通过紧密贴合层叠由硫化橡胶制成的橡胶层(27)和由具有高的不透气性的树脂制成的树脂层(28)构成修理构件,修理构件被贴附到充气轮胎(11)的内面部中的修理部位(J),以修理该修理部位(J)。
文档编号B29C73/00GK101151144SQ20068001075
公开日2008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30日
发明者桝屋亮, 藤原裕之 申请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