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仪器线路板灌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1207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井下仪器线路板灌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胶模具,特别涉及一种井下仪器线路板灌胶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钻井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井下仪器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大多数井 下仪器中都有线路板。由于井下工作环境恶劣,必须对线路板进行灌胶处 理,以达到减震、绝缘的目的。由于受井眼尺寸的限制,井下仪器的形状 多为长圆柱体形状,因此线路板多数是长条形的,灌胶后的线路板也都是 长圆柱体形状。
一般的灌胶方法是把线路板放入圆柱形模具中,并从上端的开口处向 里灌胶,模具的下端设有排气孔。由于胶液比较粘稠,模具又是细长的圆 柱形,再加上线路板上还有芯片、电容和电阻等器件,胶液很难完全充满 模具,灌胶后的线路板上经常存在大小不一的气泡,甚至无法使用成为废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线路板灌胶的成功率、降低灌胶时的劳动强度并由此提高工 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向社会提供一种井下仪器线路板灌胶模具。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井下仪器线路板灌胶模具由 模具本体、上压板和下压板组成,模具本体、上压板和下压板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模具本体外形为圆柱形,两端设有把手,中部开有长方形通孔, 通孔两端开有定位槽;上压板为弧形,中部开有长通槽,压条上表面为弧 形,加工有向下的凸台并与上压板上的长通槽相配合,凸台顶面为弧形, 压条上开有长通孔,压条和上压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下压板上表面为弧 形,下表面是平面,上面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与定位槽在同一平面。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线路板在定位槽和定位块的作用下定位准确,模 具安装好以后拆掉压条就可以方便地灌满胶液和排出气泡,最后压好压条 挤出多余的胶液并使模具内腔保持圆柱形,因此灌胶的效率和成功率显著 提高。


图1是一种井下仪器线路板灌胶模具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是一种井下仪器线路板灌胶模具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3是一种井下仪器线路板灌胶模具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
图中l.模具本体2.上压板3.下压板4.连接螺栓5.把手6.定位 槽7.压条8.螺钉9.通槽 1O.定位块 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在图1、图2、图3中,首先在模具本体1上的通孔11的内表面、上 压板2的下表面和下压板3的上表面上抹一层凡士林,防止与凝固后的胶 棒粘连。先把下压板3平放在桌面上,把模具本体1放到下压板3上,使 得模具本体1上的定位槽6与下压板3上的定位块10在同一平面上。把线 路板放入模具本体1上的定位槽6中,使其与定位块10接触。把上压板2 装到模具本体1上,用连接螺栓4把上压板2、模具本体1和下压板3之间 压紧。松开螺钉8取下压条7,这样模具本体l上的通孔ll便露了出来。 往模具本体l的通孔ll中注满胶液。抓住把手5上下振动模具,使气泡逐 渐冒出。装上压条7并上紧螺钉8,使多余的胶液从压条7上的长通孔9中 挤出。待胶液凝固后,松开连接螺栓4拆掉上压板2和下压板3,从模具本 体1的通孔11中取出胶棒,灌胶工作就完成了。
权利要求1、一种井下仪器线路板灌胶模具,由模具本体[1]、上压板[2]和下压板[3]组成,其特征在于模具本体[1]、上压板[2]和下压板[3]通过连接螺栓[4]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仪器线路板灌胶模具,其特征在于 模具本体[l]外形为圆柱形,两端设有把手[5],中部开有长方形通孔[ll], 通孔[11]两端开有定位槽[6]。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仪器线路板灌胶模具,其特征在于 上压板[2]为弧形,中部开有长通槽,压条[7]上表面为弧形,加工有向下的 凸台并与上压板[2]上的长通槽相配合,凸台顶面为弧形,压条[7]上开有长 通孔[9],压条[7]和上压板[2]之间通过螺钉[8]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仪器线路板灌胶模具,其特征在于 下压板[3]上表面为弧形,下表面是平面,上面设有定位块[IO],定位块[IO] 与定位槽[6]在同一平面。
专利摘要一种井下仪器线路板灌胶模具由模具本体、上压板和下压板组成,模具本体、上压板和下压板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模具本体外形为圆柱形,两端设有把手,中部开有长方形通孔,通孔两端开有定位槽;上压板为弧形,中部开有长通槽,压条加工有向下的凸台并与上压板上的长通槽相配合,压条上开有长通孔,压条和上压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下压板上表面为弧形,下表面是平面,上面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与定位槽在同一平面。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线路板在定位槽和定位块的作用下定位准确,模具安装好以后拆掉压条就可以方便地灌满胶液和排出气泡,最后压好压条挤出多余的胶液并使模具内腔保持圆柱形,因此灌胶的效率和成功率显著提高。
文档编号B29C33/12GK201179701SQ20072015976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9日
发明者张艳梅, 闪 李, 王朝阳, 王玉锋, 鹏 葛 申请人: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