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肩垫胶供料架输送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6014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胎肩垫胶供料架输送模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输送模板的改进方案,具体地应用于轮胎制造的胎肩垫胶 供料架,属于橡胶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全钢子午线和半钢轿车轮胎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胎胚传递至成形鼓上 以实施两侧胎肩垫胶的贴合。
现有使用的胎肩垫胶供料架及其输送技术,是将导开后的垫胶按轮胎型号规格 要求进行裁断,通过输送模板传递至前端以缠绕在胎体上。
如公开以下方案的在先申请专利,专利号为ZL200420034673,名称为轮胎成型 机胎肩垫胶供料架,该供料架裁断垫胶后采用输送滑动装置和喂料输送装置。
输送滑动装置的导轨与供料架纵向一致,滑动架上装有滚轮,滚轮骑在导轨上。 喂料输送装置的输送架与输送滑动装置滑动架连接,输送架的前后端装有同步带轮, 同歩带轮与张紧装置相连接;输送架后端固装输送电机,电机与后端同步带轮连接, 通过同步带轮驱动输送带。
如使用以上内容的在先申请专利,供料架输送模板前端与成型鼓之间保留一定 的间隙。进行胎肩垫胶贴合初始,需要采用人工将胎肩垫胶先行缠绕在成型鼓上, 然后依靠成型鼓的转动而牵引并缠绕胎肩垫胶。
由于胎肩垫胶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易于巻曲在供料架输送模板前端与成型鼓 之间间隙中,出现夹料或对胎肩垫胶产生具有破坏作用的拉伸,因此会影响到胎体 上的垫胶贴合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胎肩垫胶供料架输送模板,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在先专利存在 的结构缺陷,在供料架输送模板前端与成型鼓之间设置一可上下摆动的浮动板,以 提供对胎肩垫胶输送、缠绕贴合过程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将供料架输送模板前端与成型鼓之间间隙的封堵,实现对胎肩垫胶保护、防止出现夹料和意外拉伸。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胎肩垫胶供料架输送模板主要具有以下结构方案:
输送模板通过支撑架安装于输送架,其包括有两侧支架、以及沿胎肩垫胶输送方 向设置的前端辊筒和后端导向辊筒;
在两侧支架之间安装有若干组托辊,前端辊筒通过轴设在支架上的摆臂连接于 一摆转驱动气缸。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所述前端辊筒下方设置一浮动板,浮动板的后端通过轴承轴设于两侧支架, 浮动板的前端通过关节轴承连接于调整轴的一端,调整轴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摆 臂。
如上述基础方案特征,前端辊筒下方的浮动板可跟随摆臂而上下摆动。在将胎 肩垫胶从输送模板向成型鼓输送的过程中,摆转驱动气缸驱动摆臂向下摆转,此时 前端辊筒向下压至胎肩垫胶的上表面,浮动板也同时向下摆转而将供料架输送模板 前端与成型鼓之间间隙进行封堵。
为进一步提高所述浮动板往复摆转的灵活性和针对工艺要求的可调性能,可采 取如下改进措施
在摆臂一侧紧固一辅助支撑,所述的调整轴贯穿连接于辅助支撑;
调整轴是一螺杆,并且在辅助支撑的两端、调整轴上套设有2组调节螺母和隔套。
为防止浮动板往复摆转时对所述的调整轴产生破坏性应力作用,在2组隔套之 间、调整轴上套设有一转轴。
为改善所述浮动板与供料架两侧支架之间的连接、以及轴向旋转,连接所述浮 动板的轴承套设于固定板,固定板通过螺钉紧固于两侧支架。
如上所述,所述胎肩垫胶供料架输送模板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 浮动板与前端辊筒的摆转保持同歩,因此可在胎肩垫胶输送、缠绕贴合的全过程 起到保护作用,从而有效地避免夹料现象和胎肩垫胶的意外拉伸。
2、 根据胎体和胎肩垫胶型号规格的变化,能够在线调整浮动板和调整轴的摆转角度
和距离,无需拆卸上述结构,在线设备调试简单易行,不影响整体生产效率。
3、 摆转和下压各结构之间的连接具有一定的空间,能够防止发生锁死和蹩劲。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胎肩垫胶供料架的结构示意图2是所述输送模板的结构示意图3是输送模板前端结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4是图3的状态对比其中,图4表示的是所述浮动板和前端辊筒向下摆转的示意。 如图1至图4所示,摆臂l,托辊2,摆转驱动气缸3,浮动板6,调整轴7,转 轴8,支撑架9,支架IO,辅助支撑ll,后端导向辊筒14,前端辊筒26, 轴承61,关节轴承62,固定板63, 调节螺母71,隔套72, 胎肩垫胶100,输送架101,成型鼓10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胎肩垫胶供料架输送模板,通过支撑架9安 装于输送架101,输送模板用于将胎肩垫胶100输送至成型鼓102上。
输送模板包括有两侧支架10、以及沿胎肩垫胶输送方向设置的前端辊筒26和后 端导向辊筒14。
前端辊筒26通过轴设在支架10上的摆臂1连接于一摆转驱动气缸3。通过摆转 驱动气缸3可以带动前端辊筒26,绕摆臂1的中间固定轴进行垂向的往复摆动。
在所述前端辊筒26下方设置一浮动板6,浮动板6的后端通过轴承61轴设于两 侧支架10,浮动板6的前端通过关节轴承62连接于调整轴7 —端,调整轴7的另一 端转动地连接于摆臂1。
前端辊筒26下方的浮动板6可跟随摆臂1而上下摆动。
在将胎肩垫胶从输送模板向成型鼓输送的过程中,驱动气缸3的驱动杆向后回 縮时,摆臂1绕其中间固定轴逆时针旋转,摆转驱动气缸3驱动摆臂1向下摆转, 此时前端辊筒26向下压至胎肩垫胶100的上表面,浮动板6也同时向下摆转而将供 料架输送模板前端与成型鼓102之间间隙进行封堵,因此胎肩垫胶100能够被安全 地输送至成型鼓102上进行缠绕、贴合,并不会被夹料或意外拉伸。
当完成胎肩垫胶100的贴合操作后,摆转驱动气缸3可驱动摆臂1并带动浮动 板6向上复位。如图3所示,在摆臂l一侧紧固一辅助支撑ll,调整轴7贯穿连接于辅助支撑 11。调整轴7是一螺杆,并且在辅助支撑ll的两端、调整轴7上套设有2组调节螺 母71和隔套72。
若根据胎肩垫胶100的规格尺寸变化而需改变浮动板6的摆转角度和向下位移 距离时,通过调节2组螺母71即可向上提拉、或是向下伸出调整轴7,从而改变浮 动板6相对于摆臂1的初始位置,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
在2组隔套72之间、调整轴7上套设有一转轴8,当调整轴7带动浮动板6往 复摆转时,调整轴7也发生一定的旋转,通过转轴8可以提供上述旋转所需的空间, 从而防止对调整轴产生应力性破坏,调整轴7不会被锁死和出现蹩劲现象。
连接所述浮动板6的轴承61套设于固定板63,固定板63通过螺钉紧固于两侧 支架10。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本实施例仅就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对于 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据此得到启示,而直接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 的其他替代结构,由此得到的其他结构特征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案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胎肩垫胶供料架输送模板,通过支撑架(9)安装于输送架(101),其包括有两侧支架(10)、以及沿胎肩垫胶输送方向设置的前端辊筒(26)和后端导向辊筒(14);在两侧支架(10)之间安装有若干组托辊(2),前端辊筒(26)通过轴设在支架(10)上的摆臂(1)连接于一摆转驱动气缸(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端辊筒(26)下方设置一浮动板(6),浮动板(6)的后端通过轴承(61)轴设于两侧支架(10),浮动板(6)的前端通过关节轴承(62)连接于调整轴(7)一端,调整轴(7)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摆臂(1)。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胎肩垫胶供料架输送模板,其特征在于在摆臂(1) 一侧紧固一辅助支撑(11),所述的调整轴(7)贯穿连接于辅助支撑(11);调整轴(7)是一螺杆,并且在辅助支撑(11)的两端、调整轴(7)上套设有2 组调节螺母(71)和隔套(72)。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胎肩垫胶供料架输送模板,其特征在于在2组隔套 (72)之间、调整轴(7)上套设有一转轴(8)。
4、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胎肩垫胶供料架输送模板,其特征在于连 接所述浮动板(6)的轴承(61)套设于固定板(63),固定板(63)通过螺钉紧固 于两侧支架(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胎肩垫胶供料架输送模板,在供料架输送模板前端与成型鼓之间设置一可上下摆动的浮动板,以提供对胎肩垫胶输送、缠绕贴合过程的保护,防止出现夹料和意外拉伸。输送模板通过支撑架安装于输送架,其包括有两侧支架、以及沿胎肩垫胶输送方向设置的前端辊筒和后端导向辊筒;在两侧支架之间安装有若干组托辊,前端辊筒通过轴设在支架上的摆臂连接于一摆转驱动气缸。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前端辊筒下方设置一浮动板,浮动板的后端通过轴承轴设于两侧支架,浮动板的前端通过关节轴承连接于调整轴的一端,调整轴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摆臂。
文档编号B29D30/30GK201385435SQ20092001993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日
发明者张殿勇, 戴德盈, 秦昌峰, 马义浩 申请人: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