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444057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后处理工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 理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对于在船用照明系统中的照明灯具,其使用环境非常恶劣而且需要一直处 于工作状态。现有技术的照明灯具中使用的灯筒,灯筒薄壁的壁厚一般在5mm以内,并且一 般是采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挤塑成型而得到的。但是该成型方法的主要 缺陷是在熔融态的高温原料到模腔成型的工艺工程中,由于温差过大,因此会在成型的灯 筒薄壁内部形成很大的内应力,这样灯筒薄壁很容易由于内应力的作用而开裂导致灯具失
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解决挤 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由于内应力作用开裂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 的后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i,将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加热到100 140°C ;S2,在所述加热温度100 140°C下保温1 6小时;S3,自然冷却到室温。在本发明所述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中,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步骤Sl之前,对所述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进行退火预处理。在本发明所述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 括,对步骤S3获得的所述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实施溶液浸泡检验步骤。在本发明所述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中,所述溶液浸泡检验步 骤进一步包括S41,从步骤S3中获取的聚碳酸酯薄壁中随机抽取聚碳酸酯薄壁;S42,将所述随机抽取的聚碳酸酯薄壁浸泡到四氯化碳溶液中5 lOmin。本发明所述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Sl中,所述加 热温度为120°C。在本发明所述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S2中,保温 4小时。在本发明所述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中,所述聚碳酸酯薄壁的壁 厚范围为Imm 5mm,长度范围为800mm 1500mm。在本发明所述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Sl中,加热 过程采用空气循环烘箱均勻加热。在本发明所述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 中,所述步骤S2中,保温是在空气循环烘箱中进行
实施本发明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可以消除由于挤塑成型方 法造成的聚碳酸酯薄壁内部内应力很大的缺陷,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聚碳酸酯薄壁应内应 力过大而开裂。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 程图;图2是本发明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方法流 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文中,聚碳酸酯薄壁是指壁厚约为Imm 5mm的、通过挤塑成型的方法制成的 聚碳酸酯壁体。该壁体可以是任何的形状,比如正方形、圆筒形、或是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 形状。所述壁体也可以围成一个开放的或者是闭合的空间。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聚碳酸酯薄壁可以是照明灯具的灯筒。图1是本发明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 程图。如图1所示,在步骤Sl中,将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加热到100 140°C。例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优选120°C。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采用空气循 环烘箱,恒温烤箱或其他本领域中已知的加热装置来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优选基于所述聚 碳酸酯薄壁的厚度和长度设定。比如,当聚碳酸酯薄壁的厚度越大,长度越长时,该加热温 度可以设置地较高,如140°C。当聚碳酸酯薄壁的厚度越小,长度越短时,该加热温度可以设 置地较低,如100°C。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经验,直接设定一个较为合适的加 热温度,如120°C。在步骤S2中,在所述加热温度100 140°C下保温1 6小时。例如,在本发明的 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优选4小时。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保温时间优选基于所 述聚碳酸酯薄壁的厚度和长度设定。比如,当聚碳酸酯薄壁的厚度越大,长度越长时,保温 时间可以设置地较长,如6小时。当聚碳酸酯薄壁的厚度越小,长度越短时,保温时间可以 设置地较短,如1小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经验,直接设定一个较为合适 的保温时间,如4小时。在步骤S3中,将所述聚碳酸酯薄壁自然冷却到室温即可。实施本发明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可以消除由于挤塑成型方 法造成的聚碳酸酯薄壁内部内应力很大的缺陷,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聚碳酸酯薄壁应内应 力过大而开裂。图2是本发明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方法流 程图。如图2所示,在步骤S21中,首先对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进行退火预处理,消除 附着在薄壁上的毛刺或者其他附着物。
在步骤S22中,采用加热装置,如恒温烤箱等,将该聚碳酸酯薄壁均勻加热到 100 140°C。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优选120°C。需要注意的是,应该保证 加热装置内部温度均勻,以便于均勻加热该聚碳酸酯薄壁。加热温度优选基于所述聚碳酸 酯薄壁的厚度和长度设定。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经验,直接设定一个较为合 适的加热温度。在步骤S23中,将该聚碳酸酯薄壁在所述100 140°C下,保温1 6小时。例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优选4小时。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保温时间优选 基于所述聚碳酸酯薄壁的厚度和长度设定。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经验,直接 设定一个较为合适的保温时间时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加热到该加热温度 的该聚碳酸酯薄壁从加热装置中取出,再放入特定的保温装置。当保温装置内部空气循环 不够均勻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保温时间。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可采用具有加 热和保温功能的恒温烤箱或者空气循环烘箱。在步骤S24中,将所述聚碳酸酯薄壁自然冷却到室温即可。在该步骤中,可以将该 聚碳酸酯薄壁从保温装置中取出,在空气中自然冷却,也可关闭该保温装置,让其直接在保 温装置中冷却。在步骤S25中,可以采用分析纯级的四氯化碳配置浓度为99%的检验溶液。通过 将该自然冷却的聚碳酸酯薄壁浸入该检验溶液中一定深度,并保持一段时间,观察聚碳酸 酯薄壁的变化。如果发现聚碳酸酯薄壁未发生变化,则说明该后处理过程合格,否则则说明 该后处理过程不合格。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下面采用实施 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下述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方法用来处理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 透明灯筒(以下简称透明灯筒)。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灯筒的长度约为1490mm,薄壁厚度约为5mm。空气循环烘箱被 用来完成加热和保温两个步骤。首先,对透明灯筒进行退火预处理,以消除附着在灯筒薄壁 上的毛刺或者其他附着物。接着将空气循环烘箱的温度设定为120°C,并将透明灯筒放入 空气循环烘箱中,关闭空气循环烘箱隔热门。然后,所述空气循环烘箱开始加热,使透明灯 筒随空气循环烘箱一起升温至设定的120°C。然后所述空气循环烘箱进入保温程序,保温4 小时后关闭空气循环烘箱。任空气循环烘箱的箱内温度自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空气循环烘 箱的隔热门,取出透明灯筒,完成处理。在处理后的透明灯筒中随机抽取几只来检验其内应 力情况。也就是将透明灯筒一端浸入四氯化碳分析纯溶液约IOmm深,观察灯筒变化情况, 若5 IOmin后无变化则证明该退火过程合格,反之则可判断该次处理不合格。经实际检 验可以发现,在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上述处理之后,长度约为1490mm,薄壁厚度约为5mm 透明灯筒就可以耐6min的浸泡。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灯筒的长度约为1190mm,薄壁厚度约为3mm。恒温烤箱被用来 完成加热和保温两个步骤。首先,对透明灯筒进行退火预处理,以消除附着在灯筒薄壁上的 毛刺或者其他附着物。接着将恒温烤箱的温度设定为110°c,并将透明灯筒放入恒温烤箱 中,关闭恒温烤箱隔热门。然后,所述恒温烤箱开始加热,使透明灯筒随恒温烤箱一起升温至设定的110°c。然后所述恒温烤箱进入保温程序,保温2小时后关闭恒温烤箱。任恒温烤 箱的箱内温度自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恒温烤箱的隔热门,取出透明灯筒,完成处理。在处理 后的透明灯筒中随机抽取几只来检验其内应力情况。也就是将透明灯筒一端浸入四氯化碳 分析纯溶液约8mm深,观察灯筒变化情况,若5 IOmin后无变化则证明该退火过程合格, 反之则可判断该次处理不合格。经实际检验可以发现,在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上述处理 之后,长度约为1190mm,薄壁厚度约为3mm透明灯筒就可以耐Smin的浸泡。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灯筒的长度约为890mm,薄壁厚度约为1mm。空气循环烘箱被 用来完成加热和保温两个步骤。首先,对透明灯筒进行退火预处理,以消除附着在灯筒薄壁 上的毛刺或者其他附着物。接着将空气循环烘箱的温度设定为100°c,并将透明灯筒放入空 气循环烘箱中,关闭空气循环烘箱隔热门。然后,所述空气循环烘箱开始加热,使透明灯筒 随空气循环烘箱一起升温至设定的100°c。然后所述空气循环烘箱进入保温程序,保温1小 时后关闭空气循环烘箱。任空气循环烘箱的箱内温度自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空气循环烘箱 的隔热门,取出透明灯筒,完成处理。在处理后的透明灯筒中随机抽取几只来检验其内应力 情况。也就是将透明灯筒一端浸入四氯化碳分析纯溶液约15mm深,观察灯筒变化情况,若 5 IOmin后无变化则证明该退火过程合格,反之则可判断该次处理不合格。经实际检验可 以发现,在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上述处理之后,长度约为890mm,薄壁厚度约为Imm透明 灯筒就可以耐IOmin的浸泡。实施本发明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通过将透明灯筒放入空气 循环烘箱中加热到设定的加热温度,并在该温度下停留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以 此来消除灯筒成型过程中的大部分内应力,从而满足船舶、工矿等防爆场所对灯具的使用 要求,可以基本避免由于透明灯筒内应力作用而开裂引起的灯具的更换,节约大量成本。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灯筒的长度约为1500mm,薄壁厚度约为5mm。空气循环烘箱被 用来完成加热和保温两个步骤。首先,对透明灯筒进行退火预处理,以消除附着在灯筒薄壁 上的毛刺或者其他附着物。接着将空气循环烘箱的温度设定为140°C,并将透明灯筒放入 空气循环烘箱中,关闭空气循环烘箱隔热门。然后,所述空气循环烘箱开始加热,使透明灯 筒随空气循环烘箱一起升温至设定的140°C。然后所述空气循环烘箱进入保温程序,保温6 小时后关闭空气循环烘箱。任空气循环烘箱的箱内温度自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空气循环烘 箱的隔热门,取出透明灯筒,完成处理。在处理后的透明灯筒中随机抽取几只来检验其内应 力情况。也就是将透明灯筒一端浸入四氯化碳分析纯溶液约IOmm深,观察灯筒变化情况, 若5 IOmin后无变化则证明该退火过程合格,反之则可判断该次处理不合格。经实际检 验可以发现,在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上述处理之后,长度约为1500mm,薄壁厚度约为5mm 透明灯筒就可以耐IOmin的浸泡。本发明是根据特定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在不脱离本发 明范围时,可进行各种变化和等同替换。此外,为适应本发明技术的特定场合或材料,可对 本发明进行诸多修改而不脱离其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 而包括所有落入到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实施例。
权利要求
一种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加热到100~140℃;S2,在所述加热温度100~140℃下保温1~6小时;S3,自然冷却到室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步骤Sl之前,对所述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进行退火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 包括,对步骤S3获得的所述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实施溶液浸泡检验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溶液浸泡检验步骤进一步包括S41,从步骤S3中获取的聚碳酸酯薄壁中随机抽取聚碳酸酯薄壁;S42,将所述随机抽取的聚碳酸酯薄壁浸泡到四氯化碳溶液中5 lO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骤Sl中,所述加热温度为120°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骤S2中,保温4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聚碳酸酯薄壁的壁厚范围为Imm 5mm,长度范围为800mm 15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骤Sl中,加热过程采用空气循环烘箱均勻加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骤S2中,保温是在空气循环烘箱中进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加热到100~140℃;S2,在所述加热温度100~140℃下保温1~6小时;S3,自然冷却到室温。实施本发明的挤塑成型的聚碳酸酯薄壁的后处理方法,可以消除由于挤塑成型方法造成的聚碳酸酯薄壁内部内应力很大的缺陷,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聚碳酸酯薄壁应内应力过大而开裂。
文档编号B29C71/02GK101885240SQ20101014393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日
发明者周明杰, 彭云龙 申请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