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0876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合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模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射出成型机中,通过将树脂从射出装置的射出喷嘴射出而填充到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之间的型腔空间中,并使其硬化而得到成型品。另外,为了使可动模具相对于上述固定模具移动而进行闭模、合模以及开模,而配置有合模装置。在该合模装置中,存在通过对液压缸供给油来驱动的液压式的合模装置、以及通过电动机来驱动的电动式的合模装置,而该电动式的合模装置的控制性好、不会污染周边、 且能量效率较高,因此被较多地利用。在该情况下,通过驱动电动机来使滚珠丝杠旋转而产生推力,并通过肘节机构来放大该推力,产生较大的合模力。然而,在上述构成的电动式的合模装置中,由于使用肘节机构,所以根据该肘节机构的特性而难以变更合模力,响应性以及稳定性较差,在成型中无法控制合模力。因此,提供了一种合模装置,能够将由滚珠丝杠产生的推力直接用作为合模力。此时,由于电动机的转矩与合模力成正比例,所以能够在成型中控制合模力。但是,在上述现有合模装置中,滚珠丝杠的耐负载性低,不仅无法产生较大的合模力,而且合模力由于电动机中产生的转矩波动而变动。另外,为了产生合模力,需要常时对电动机供给电流,电动机的耗电量以及发热量增加,因此需要相应地增大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合模装置的成本增高。因此,考虑了一种合模装置,在开闭模用的驱动部中使用线性电动机,在合模用的驱动部中利用了电磁铁的吸附力(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国际公开第05/090052号小册子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合模装置中,对合模用的电磁铁供给电流的定时,优选限制为需要产生合模力时。这是因为,例如当到开模状态时等、无需合模力时为止供给电流时,会浪费电力。并且,还因为,当在开模状态等下对电磁铁供给电流时,磁场泄漏的可能性增加,有可能导致周边设备的误动作。但是,以往通过开闭模用的驱动部的位置控制,来掌握对电磁铁供给电流的定时。 因此,在该位置控制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对电磁铁供给电流的定时产生偏差,有可能产生耗电量的增加或磁场泄漏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模装置,能够适当地限制对合模用的电磁铁供给电流的定时。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为,具有电磁铁保持部件,保持产生合模力的电磁铁;吸附部件,与该电磁铁保持部件相对,通过被上述电磁铁吸附而向模具传递合模力; 以及接近检测部,检测由于上述电磁铁保持部件或上述吸附部件的移动而两个部件的间隔成为规定距离以下的情况;至少在由上述接近检测部检测到上述两个部件的间隔成为上述规定距离以下的期间,对上述电磁铁的线圈供给电流。另外,本发明具备开闭模驱动部,将上述模具开闭模;位置传感器,检测该开闭模驱动部的位置;以及控制部,根据该位置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对上述电磁铁保持部件的通电。另外,本发明具备硬开关,根据上述接近检测部的检测来切换上述硬开关的状态, 由此对上述线圈供给电流。另外,本发明在电源与上述线圈之间具备上述硬开关。另外,本发明为,上述接近检测部包括检测部,配置在上述电磁铁保持部件或上述吸附部件中的一方;和被检测部,操作上述检测部的切片,该切片配置在上述电磁铁保持部件或上述吸附部件中的另一方、与上述检测部相对的位置上。根据本发明,能够适当地限制对合模用的电磁铁供给电流的定时。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及合模装置的开模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及合模装置的闭模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流供给部的结构例的图。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流供给部的结构例的图。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流供给部的结构例的图。图6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控制部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电磁铁保持部件与吸附部件的配置位置相反的例子的图。图8是表示将组合了旋转型电动机和滚珠丝杠装置的直动装置用作为开闭模用的驱动部的例子的图。符号的说明10合模装置11固定台板12可动台板13后台板13a 脚部14 连杆15固定模具16可动模具17射出装置18射出喷嘴19模具装置22吸附板观线性电动机29 定子31可动件
33磁极齿
;34铁芯
35线圈
37电磁铁单元
39杆
41,42 孔
43螺纹
44螺母
46铁芯
47磁轭
48线圈
49电磁铁
51吸附部
60电流供给部
61 DC电源
62变换器
63电磁接触器
71触点开关
71a开关切片
72操作片
75位置传感器
81空间
85旋转型电动机
86螺纹装置
87旋转检测器
90控制部
291永磁铁
Fr框架
Gd引导件
( 引导基座
Sb滑动基座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及图2说明适用本发明的射出成型机的合模装置。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及合模装置的开模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及合模装置的闭模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及图2所示的合模装置10被支持在引导件Gd上,该引导件Gd由设置在射出成型机的框架Fr上的2根轨构成。固定台板11被载放在引导件Gd上,并相对于框架Fr及引导件Gd固定。与固定台板11隔开规定间隔、且与固定台板11相对地配置有作为电磁铁保持部件的后台板13。在固定台板11与后台板13之间,架设有4根作为连结部件的连杆 14(在图中仅示出2根)。可动台板12被配置为,在与固定台板11相对的状态下沿着连杆 14在开闭模方向上进退自由(在图中沿左右方向移动自由)。为此,在可动台板12上形成有供连杆14贯通的导孔(未图示)。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开闭模方向、即可动台板12的移动方向称为水平方向,将与可动台板12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垂直方向。在连杆14的前端部(在图中为右端部)形成有第一螺纹部(未图示),连杆14通过在第一螺纹部上螺合紧固螺母nl而与固定台板11固定。在各连杆14的后端部(在图中为左端部)一体地形成有外径比连杆14小的导柱21。导柱21从后台板13的后端面(在图中为左端面)朝向后方突出延伸。在各导柱21的、后台板13的后端面的附近形成有第二螺纹部(未图示),固定台板11和后台板13通过在第二螺纹部上螺合紧固螺母π2而固定。导柱21与连杆14 一体地形成,但也可以将导柱21与连杆14分体地形成。分别在固定台板11上固定有固定模具15、在可动台板12上固定有可动模具16。 由固定模具15及可动模具16构成模具装置19。通过可动台板12的进退,使可动模具16 相对于固定模具15移动,来进行闭模、合模及开模。另外,当进行合模时,在固定模具15与可动模具16之间形成型腔空间,从射出装置17的射出喷嘴18射出的作为成型材料的树脂填充至型腔空间中。与可动台板12平行地配置的作为磁性体的吸附板22被配置为,在后台板13的后方沿着各导柱21进退自由,并由导柱21引导。另外,在吸附板22上,在与各导柱21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供导柱21贯通的导孔23。导孔23包括在前端面(在图中为右端面)上开口的大径部M以及与其相连的小径部25。大径部对收容螺母π2。小径部25在吸附板 22的后端面上开口,具有导柱21进行滑动的滑动面。为了使可动台板12进退,作为开闭模用的驱动部,将线性电动机观配置在与可动台板12连结的吸附板22与框架Fr之间。线性电动机观具备定子四,与引导件Gd平行、 且与吸附板22的移动范围相对应地配置在框架Fr上;和可动件31,固定在吸附板22的下端所固定的滑动基座Sb上,与定子四相对、且跨规定范围形成。如图1所示,滑动基座Sb 为,在其两侧支持在引导件Gd上,将可动件31支持为能够沿着定子四移动。滑动基座Sb 覆盖可动件31的上面并沿着引导件Gd的延伸方向延伸。为此,在后台板13的下端,在两侧设置有脚部13a,该脚部13a形成了供引导基座( 以及滑动基座Sb通过的空间81。可动件31具备铁芯34,朝向定子四突出、且以规定的间距形成了多个磁极齿 33 ;和线圈35,卷绕在各磁极齿33上。另外,磁极齿33在相对于可动台板12的移动方向为直角的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形成。定子四具备铁芯、以及在铁芯上延伸形成的永磁铁(未图示)。永磁铁通过使N极以及S极的各磁极交替、且以与磁极齿33相同的间距着磁而形成。另外,位置传感器75配置在可动件31与定子四之间,检测可动件31的位置。因此,当对线圈35供给规定的电流而驱动线性电动机28时,基于位置传感器75 的检测值,通过位置反馈控制来使可动件31进退。与此相伴,滑动基座Sb、固定在滑动基座Sb上的吸附板22、以及通过杆39与吸附板22连结的可动台板12进退,进行闭模以及开模。另外,在定子四上配置永磁铁、在可动件31上配置线圈35,但也能够在定子上配置线圈、在可动件上配置永磁铁。在该情况下,由于在驱动线性电动机观时线圈不移动,因此能够容易进行用于对线圈供电的布线。当可动台板12前进(在图中向右方移动)而可动模具16与固定模具15抵接时, 闭模结束。为了接着闭模来进行合模,在后台板13与吸附板22之间,配置有作为合模用的驱动部的电磁铁单元37。另外,对可动台板12与吸附板22进行连结的杆39,贯通后台板 13以及吸附板22地延伸。杆39为,在闭模时以及开模时、与吸附板22的进退相联动而使可动台板12进退,在合模时、将由电磁铁单元37产生的合模力传递至可动台板12。另外, 由框架Fr、固定台板11、可动台板12、后台板13、吸附板22、线性电动机观、电磁铁单元37、 杆39等构成合模装置10。电磁铁单元37具有配置在后台板13侧的电磁铁49、以及配置在吸附板22侧的吸附部51。在后台板13的后端面的规定部分、即在杆39的稍微上方以及下方,相互平行地形成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具有矩形截面形状的作为线圈配置部的两个槽45。在槽45之间形成了具有矩形的截面形状的铁芯46,并在后台板的除了铁芯46以外的部分上形成了磁轭 47。在铁芯46上卷绕有线圈48。另外,作为吸附板22的前端面的规定部分,在吸附板22上包围杆39且在与电磁铁49相对的部分上设置有吸附部51。另外,后台板13的铁芯46和磁轭47、以及吸附板22 由电磁层叠钢板形成,该电磁层叠钢板是通过层叠由强磁性体形成的薄板而形成的。另外, 与后台板13相区别地配置了电磁铁49,与吸附板22相区别地配置了吸附部51,但也能够作为后台板13的一部分来形成电磁铁,并作为吸附板22的一部分来形成吸附部。另外,也不一定使用电磁层叠钢板,也可以使用由同一部件构成的铁芯来形成铁芯46以及磁轭47。 后者能够精度较好地设定间隔之间的距离。因此,在电磁铁单元37中,当对槽45内的线圈48供给电流时,电磁铁49被励磁, 吸附部51被吸附而产生合模力。杆39在后端部(在图中为左端部)与吸附板22连结,在前端部与可动台板12连结。杆39在闭模时通过吸附板22的前进而前进,由此可动台板12前进。另外,杆39在开模时通过吸附板22的后退(在图中向左方移动)而后退,由此可动台板12后退。为此,在后台板13的中央部分,设置有用于使杆39贯通的孔41。并且,在吸附板 22的中央部分,形成有用于使杆39贯通的孔42。进而,面向孔41的前端部的开口,配置有滑动自由地支持杆39的衬套等的轴承部件Brl。另外,在杆39的后端部形成有螺纹43,相对于吸附板22被旋转自由地支持的作为模厚调整机构的螺母44,与该螺纹43螺合。在闭模结束的时刻,吸附板22与后台板13接近,并在后台板13与吸附板22之间形成间隙(gap) δ。当间隙δ变得过小或过大时,无法充分地吸附吸附部51,而合模力变小。间隙δ的最佳的值(距离或尺寸)随着模具装置19厚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螺母44的外周面上形成大直径的齿轮(未图示),在吸附板22上配置有作为模厚调整用的驱动部的模厚调整用电动机(未图示),安装在该模厚调整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的小直径的齿轮,与形成在上述螺母44的外周面上的齿轮啮合。当对应于模具装置19的厚度而驱动模厚调整用电动机、并使作为模厚调整机构的螺母44相对于螺纹43旋转规定量时,能够调整杆39相对于吸附板22的位置,并调整吸附板22相对于固定台板11以及可动台板12的位置,而使间隙δ成为最佳值。S卩,通过改变可动台板12与吸附板22的相对位置,来进行模厚的调整。另外,由模厚调整用电动机、齿轮、螺母44、杆39等构成模厚调整装置。并且,由齿轮构成将模厚调整用电动机的旋转传递至螺母44的旋转传递部。并且,由螺母44以及螺纹43构成运动方向变换部,在运动方向变换部中,螺母44的旋转运动被变换为杆39的直线运动。然而,在后台板13后端面的规定位置(在图中为下端)上配置有触点开关71。并且,在吸附板22的前端面上、在与触点开关71相对的位置上,配置有用于对触点开关71的作为检测部的开关切片71a进行操作的作为被检测部的操作片7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触点开关71以及操作片72构成接近检测部。即,当吸附板22前进、与后台板13之间的间隔(间隙S)成为规定距离以下时,通过操作片72使触点开关71的开关切片71a抬起,触点开关71成为ON(接通)状态(参照图2)。另一方面,当吸附板22与后台板13之间的间隔超过规定距离(以下称为“间隔L”。间隔L> δ)时,开关切片71a被操作片72放开, 触点开关71成为OFF(断开)状态(参照图1)。另外,触点开关71与操作片72的配置位置也可以相反。即,也可以将触点开关71配置在吸附板22上、而将操作片72配置在后台板13上。在此,从减少耗电量的观点出发,间隔L优选与开始用于产生合模力的通电时的后台板13与吸附板22的间隔(以下称为“间隔A”。间隔Α> δ) —致。这是因为,在间隔L比间隔A大的情况下,有可能在无需产生合模力的状态下对线圈48供给电流,在此期间消耗的电力成为浪费。并且还因为,在间隔L比间隔A小的情况下,无法在闭模完成时产生合模力。因此,例如在闭模完成后产生合模力的情况下,将闭模完成时的后台板13与吸附板22的间隔设为间隔L即可。并且,考虑到合模力的上升响应性的不佳,在闭模完成前产生合模力的情况下,将产生该合模力时的后台板13与吸附板22的间隔设为间隔L即可。触点开关71与电流供给部60连接,其0N/0FF状态被传递至电流供给部60。电流供给部60是用于对线圈48供给电流的装置或部件的集合,构成为至少仅在触点开关71为 ON状态的期间能够对线圈48供给电流。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流供给部的结构例的图。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电流供给部60作为电流供给部60a进行说明。在该图中,电流供给部60a具有DC电源(直流电源)61、转换器62以及电磁接触器63等。在DC电源61上连接转换器62的输入侧, 在转换器62的输出侧连接电磁接触器63的输入侧。在电磁接触器63的输出侧连接线圈 48。DC电源61例如由交流电源、二极管桥以及电容器等构成,对转换器62供给直流电流。位置传感器75检测可动件31相对于定子四的位置,并将检测值发送至控制部 90。当根据从位置传感器75发送的检测值而检测到可动件31到达对线圈48通电开始位置的情况时,控制部90为了控制对线圈48的通电而对转换器62发送控制信号。转换器62例如为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 脉宽调制)转换器,按照由控制部90输入的动作指令,将适当量的电流输出至电磁接触器63侧。
电磁接触器63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作为硬开关起作用的所谓电磁接触器,在ON状态时使来自转换器62的电流通过线圈48,在OFF状态时切断来自转换器62的电流。如该图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触点开关71与电磁接触器63连接。在触点开关 71为ON状态时,电磁接触器63为ON状态,触点开关71为OFF状态时,电磁接触器63为 OFF状态。以下,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10的动作。首先,在闭模时,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对线圈35供给电流。由此,线性电动机观被驱动,可动台板12与吸附板22—起前进。在该阶段,触点开关71为OFF状态。因此,电磁接触器63也为OFF状态,即使假设从转换器62输出电流,对线圈48的电流供给也被电磁接触器63切断。接下来,如图2所示,可动模具16与固定模具15抵接。此时,使用填隙片对吸附板22的位置进行微调的结果,在后台板13与吸附板22之间、即电磁铁49与吸附部51之间,形成能够得到目标合模力F那样的最佳间隔(gap) δ (在此间隔Α> δ)。另外,闭模所需的力与合模力相比十分小。另外,最晚是在可动模具16与固定模具15抵接之前,随着吸附板22的前进而通过操作片72将开关切片71a抬起,触点开关71成为ON状态。由于触点开关71成为ON状态,因此电流供给部60的电磁接触器63成为ON状态。接下来,当基于位置传感器75的检测值由控制部90对转换器62输出动作指令时,来自DC电源61的电流通过转换器62而输出至电磁接触器63。此时,由于电磁接触器 63为ON状态,所以该电流直接供给至线圈48。通过对线圈48供给电流,由此作为磁性体的吸附板22的吸附部51被电磁铁49 的吸附力吸附。由此,经由吸附板22以及杆39,吸附力作为合模力被传递至可动台板12, 来进行合模。另外,以使合模力成为目标设定值的方式决定对线圈48供给的电流值,电流被供给至线圈48而进行合模。在进行合模的期间,在射出装置17中从射出喷嘴18射出熔融的树脂,并填充至模具装置19的型腔空间中。然后,当型腔空间内的树脂硬化时,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由控制部90对转换器62 输出停止命令。按照停止命令,转换器62停止电流的输出。因此,即使电磁接触器63为ON 状态,对线圈48的电流供给也被停止。接下来,对线圈35供给反向的电流。由此,线性电动机28被驱动,可动台板12后退,如图1所示,可动模具16移动至后退极限位置,进行开模。另外,在可动台板12(吸附板22)的后退过程中,开关切片71a被操作片72解放, 触点开关71成为OFF状态。结果,电磁接触器63成为OFF状态,即使假设从转换器62输出电流,对线圈48的电流供给也被电磁接触器63切断。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10,能够将可对线圈48供给电流的期间,限定为至少触点开关71为ON状态时、即由触点开关71检测到吸附板22与后台板13 的接近的期间。在此,触点开关71的0N/0FF状态与控制部90无关地被硬性(机械性)操作。因此,即使假设由于控制部90的软件的误动作(例如线性电动机观的位置控制的误动作),而在开模状态下对转换器62输入了动作指令,也能够通过与OFF状态的触点开关71连接的电磁接触器63来切断从转换器62输出的电流。结果,能够切断对线圈48的电流供给。由此,与以往相比,能够更可靠地限制对线圈48的电流供给的定时。接着,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流供给部的结构例的图。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电流供给部60作为电力供给部60b进行说明。另外,在图4中,对于与图3相同的部分附加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与图3相比,在图4中,将电磁接触器63与转换器62的位置进行交换。即,在DC 电源61上连接电磁接触器63的输入侧,在电磁接触器63的输出侧连接转换器62的输入侧。在转换器62的输出侧连接线圈48。另夕卜,触点开关71与图3相同,与电磁接触器63连接。因此,在触点开关71为ON 状态时,电磁接触器63成为ON状态,在触点开关71为OFF状态时,电磁接触器63成为OFF 状态。以下,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10的动作。首先,在闭模时,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对线圈35供给电流。由此,线性电动机观被驱动,可动台板12与吸附板22—起前进。在该阶段,触点开关71为OFF状态。因此,电磁接触器63也为OFF状态,从DC电源61向转换器62的电流被电磁接触器63切断。因此, 即使假设由控制部90对转换器62输入了动作指令,也不会向线圈48供给电流。接下来,如图2所示,可动模具16与固定模具15抵接。最晚是在可动模具16与固定模具15抵接之前,随着吸附板22的前进而通过操作片72将开关切片71a抬起,触点开关71成为ON状态。由于触点开关71成为ON状态,因此电流供给部60的电磁接触器63 成为ON状态。因此,来自DC电源61的电流通过电磁接触器63输出至转换器62。接下来,当基于位置传感器75的检测值而由控制部90对转换器62输出动作指令时,通过转换器62对线圈48供给电流。通过对线圈48供给电流,由此作为磁性体的吸附板22的吸附部51被电磁铁49 的吸附力吸附。由此,经由吸附板22以及杆39,吸附力作为合模力被传递至可动台板12, 进行合模。另外,合模中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即可,因此省略此处的说明。之后,在可动台板12(吸附板22)的后退过程中,开关切片71a被操作片72解放, 触点开关71成为OFF状态。结果,电磁接触器63也成为OFF状态。因此,即使假设由控制部90对转换器62输入了动作指令,向转换器62的电流也被电磁接触器63切断,因此不会向线圈48供给电流。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10,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S卩,能够将可对线圈48供给电流的期间,限定为至少触点开关71为ON状态时、即由触点开关71检测到吸附板22与后台板13的接近的期间。因此,即使假设由于控制部90的软件的误动作(例如线性电动机观的位置控制的误动作),而在开模状态下对转换器62输入了动作指令,也能够通过与OFF状态的触点开关71连接的电磁接触器63来切断向转换器62的电流供给。结果,能够切断对线圈48的电流供给。由此,与以往相比,能够更可靠地限制对线圈48的电流供给的定时。接着,说明第三实施方式。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流供给部的结构例。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将电流供给部60作为电力供给部60c进行说明。另外,在图5中,对于与图3或图4相同的部分附加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在图5中,电流供给部60c不具有电磁接触器63。这是因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 触点开关71与控制部90连接。另外,在该图中,示出了控制部90的结构例。控制部90具备CPU91、R0M92以及RAM93等。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控制部90对转换器62的动作指令或停止指令的可否输出或者输出的定时,根据触点开关71的0N/0FF状态来判断。图6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控制部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该图的处理步骤记录在R0M92中,基于RAM93所装载的程序而由CPU91执行。在步骤SlOl中,对触点开关71的状态进行检查。另外,触点开关71的状态,控制部90可以通过查询等而主动地检查,也可以通过来自触点开关71的中断、而控制部90被动地检测。在触点开关为ON状态的情况下(S102中的ON),为能够对转换器62输出动作指令的状态(S103)。所谓能够对转换器62输出动作指令的状态,是指在需要对转换器62的动作指令的情况下,能够输出该动作指令的状态。因此,不一定限于根据触点开关71的ON状态的检测而立即输出动作指令。另外,用于成为能够对转换器62输出动作指令的状态的具体处理内容,例如是指在RAM93中使表示该状态的标志变量的值为ON。S卩,控制部90在该标志变量的值为OFF时,即使需要动作指令也不输出动作指令。另一方面,在触点开关为OFF状态的情况下(S102中的OFF),对转换器62输出停止指令(S104)。此时,为不能对转换器62输出动作指令的状态。即,使上述标记变量的值为OFF。另外,反复执行步骤SlOl到S104。在控制部90的所述处理步骤的基础上,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10的动作。首先,在闭模时,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对线圈35供给电流。由此,线性电动机观被驱动,可动台板12与吸附板22—起前进。在该阶段,触点开关71为OFF状态。因此,从控制部90对转换器62输入停止指示。由此,不会对线圈48供给电流。接下来,如图2所示,可动模具16与固定模具15抵接。最晚在可动模具16与固定模具15抵接之前,随着吸附板22的前进而通过操作片72将开关切片71a抬起,触点开关71成为ON状态。由于触点开关71成为ON状态,因此控制部90成为能够对转换器62 输出动作指令的状态。接着,基于线性电动机观的位置控制,控制部90判断为需要对转换器62输出动作指令。在此,控制部90为能够输出该动作指令的状态,因此向转换器62输出该动作指令。 由此,通过转换器62对线圈48供给电流。通过对线圈48供给电流,由此作为磁性体的吸附板22的吸附部51被电磁铁49 的吸附力吸附。由此,经由吸附板22以及杆39,吸附力作为合模力被传递至可动台板12, 进行合模。另外,合模中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即可,因此省略此处的说明。之后,在可动台板12(吸附板22)的后退过程中,开关切片71a被操作片72解放, 触点开关71成为OFF状态。与此相对应,控制部90在向转换器62输出停止指令的同时成为不能输出动作指令的状态。另外,对线圈48的电流供给,由于在合模工序中已经停止,因此并不是由于此处的停止指令而对线圈48的电流供给初次被停止。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10,能够将可对线圈48供给电流的期间,限定为至少触点开关71为ON状态时、即由触点开关71检测到吸附板22与后台板13 的接近的期间。因此,即使假设在控制部90中由于线性电动机观的位置控制的误动作,而在开模状态下判断为需要对于转换器62的动作指令,也基于触点开关71的OFF状态的检测而避免该动作指令的输出。结果,能够切断对线圈48的电流供给。由此,与以往相比,能够更可靠地限制对线圈48的电流供给的定时。另外,在以上内容中,说明了使用触点开关71以及操作片72作为接近检测部的例子,但也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来构成接近检测部。例如,也可以使用对于与开闭模相对应地移动的部件(可动台板12、吸附板22、线性电动机观的可动件31)配置的位置传感器(直线检测元件)。此时,对于与开闭模相对应地移动的部件配置线性传感器的可动件,对于相对于开闭模固定的部件配置线性传感器的定子即可。另外,将线性传感器在图3 图5所示的状态下与电流供给部60连接即可。并且,如图7所示,电磁铁保持部件(电磁铁49)与吸附部件(吸附部51)的配置位置,也可以与本实施方式中的配置位置相反。在图7中表示的例子为,2 所表示的部件作为电磁铁保持部件起作用,13a所表示的部件作为吸附部件起作用。在该图中,电磁铁保持部件2 通过杆39与可动台板12连结,与可动台板12 —起进退。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线性电动机作为开闭模用的驱动部的例子,但也可以使用图8所示的组合了旋转型电动机85和滚珠丝杠装置86的直动装置来作为开闭模用的驱动部。此时,安装在旋转型电动机85上的旋转检测器87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传感器75起作用。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特定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电磁铁保持部件,保持产生合模力的电磁铁;吸附部件,与该电磁铁保持部件相对,通过被上述电磁铁吸附而向模具传递合模力;以及接近检测部,检测由于上述电磁铁保持部件或上述吸附部件的移动而这两个部件的间隔成为规定距离以下的情况,至少在由上述接近检测部检测到上述两个部件的间隔成为上述规定距离以下的期间, 对上述电磁铁的线圈供给电流。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开闭模驱动部,将上述模具开闭模;位置传感器,检测该开闭模驱动部的位置;以及控制部,根据该位置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对上述电磁铁保持部件的通电。
3.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硬开关,根据上述接近检测部的检测来切换上述硬开关的状态,由此对上述线圈供给电流。
4.如权利要求3记载的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电源与上述线圈之间具备上述硬开关。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某一项记载的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近检测部包括检测部,配置在上述电磁铁保持部件或上述吸附部件中的一方;和被检测部,操作上述检测部的切片,该切片配置在上述电磁铁保持部件或上述吸附部件中的另一方、与上述检测部相对的位置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模装置,能够适当地限制对合模用的电磁铁供给电流的定时。具有电磁铁保持部件,保持产生合模力的电磁铁;吸附部件,与该电磁铁保持部件相对,通过被上述电磁铁吸附而向模具传递合模力;以及接近检测部,检测由于上述电磁铁保持部件或上述吸附部件的移动而这两个部件的间隔成为规定距离以下的情况,至少在由上述接近检测部检测到上述两个部件的间隔成为上述规定距离以下的期间,对上述电磁铁的线圈供给电流,由此来解决上述问题。
文档编号B29C45/66GK102328416SQ20101017012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2日
发明者加藤敦, 守谷幸次, 柴田达也 申请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