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切断浇口的栓子头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515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切断浇口的栓子头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切断浇口的栓子头模具。
背景技术
栓子头是使用非常普遍的工具,主要用在捆扎线束方面。目前,制造栓子头的模具 采用分型结构,即在成型后栓子头产品和料把(流道浇口)为一整体,需要注塑工作人员用 偏口钳将产品从浇口位置将料把和产品分离。由于将栓子头产品与料把分离需要工作人员 用偏口钳逐个产品来完成,因此,很难保证产品形状一致性,使废品率大大提高,产品成本 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延长了产品的生产周期,进而提高了产品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自动切断料把浇口 的栓子头模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切断浇口的栓子头模具,由模具本体、模腔、下模胎及基座构成,在模具 本体上制有栓子头模腔及料把浇口腔,在模具本体的下底部固装基座,在模腔两侧的模具 本体上对称嵌装有下模胎,其特征在于(1)在料把位置的模具本体上竖直嵌装一切断镶件,在对应料把位置的切断镶件 上制有一通孔;(2)在模具本体基座下方安装有一顶杆支架座,在对应栓子头模腔及料把浇口腔 位置的顶杆支架座上分别固装有模腔顶出杆及料把顶出杆,模腔顶出杆及料把顶出杆均穿 通模具本体且其顶端分别位于栓子头模腔及料把浇口腔内。而且,所述切断镶件通过在其底部所制的一 L形底脚配合嵌装入模具本体内实现固装。而且,所述在料把浇口腔的两侧均对称制有一栓子头模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模具在料把浇口上套装一切断镶件,通过该切断镶件可实现料把浇口自切断 镶件处切断,保证了产品形状一致性,降低了废品率,进而降低了产品成本。2、本模具在模具本体下方设置了一顶杆下料机构,通过顶杆的顶出力作用在料把 浇口两侧使产品在注塑后与料把自动分离,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缩短了产品生产周 期,使产品成本得到降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向截面剖视图;图3为图2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 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一种自动切断浇口的栓子头模具,由模具本体1、模腔4、下模胎2及基座8构成, 在模具本体上制有栓子头模腔及料把浇口腔6,本实施例是在料把浇口腔两侧对称设置栓 子头模腔;在模具本体的下底部固装基座,在模腔两侧的模具本体上对称嵌装有下模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是(1)在两个料把位置的模具本体上均竖直嵌装一切断镶件5,该切断镶件通过在 其底部所制的一 L形底脚配合嵌装入模具本体内实现固装;在对应料把位置的切断镶件上 制有一通孔10,该通孔制成喇叭状,对应栓子头模腔的通孔为小孔,以便于液体流动,且其 切断口也在小孔处。(2)在模具本体基座下方安装有一顶杆支架座9,在对应栓子头模腔及料把浇口 腔位置的顶杆支架座上分别固装有模腔顶出杆3及料把顶出杆7,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双 工位模具,因此模腔顶出杆为对称的两个,料把顶出杆为中心的一个;模腔顶出杆及料把顶 出杆均穿通模具本体,其顶端分别位于栓子头模腔及料把浇口腔内。附图2的状态为未顶出状态。
权利要求一种自动切断浇口的栓子头模具,由模具本体、模腔、下模胎及基座构成,在模具本体上制有栓子头模腔及料把浇口腔,在模具本体的下底部固装基座,在模腔两侧的模具本体上对称嵌装有下模胎,其特征在于(1)在料把位置的模具本体上竖直嵌装一切断镶件,在对应料把位置的切断镶件上制有一通孔;(2)在模具本体基座下方安装有一顶杆支架座,在对应栓子头模腔及料把浇口腔位置的顶杆支架座上分别固装有模腔顶出杆及料把顶出杆,模腔顶出杆及料把顶出杆均穿通模具本体且其顶端分别位于栓子头模腔及料把浇口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切断浇口的栓子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镶件通 过在其底部所制的一 L形底脚配合嵌装入模具本体内实现固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切断浇口的栓子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料把浇口 腔的两侧均对称制有一栓子头模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切断浇口的栓子头模具,其技术特点是(1)在料把位置的模具本体上竖直嵌装一切断镶件,在对应料把位置的切断镶件上制有一通孔;(2)在模具本体基座下方安装有一顶杆支架座,在对应栓子头模腔及料把浇口腔位置的顶杆支架座上分别固装有模腔顶出杆及料把顶出杆,模腔顶出杆及料把顶出杆均穿通模具本体且其顶端分别位于栓子头模腔及料把浇口腔内。本模具通过顶杆的顶出力作用在料把浇口两侧使产品在注塑后与料把自动分离,保证了产品形状一致性,降低了废品率,进而降低了产品成本,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
文档编号B29C45/38GK201645765SQ20102017267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8日
发明者唐杰, 李建欣, 杨健, 欧阳贞和, 王占永, 罗鸣, 顾书瑞 申请人:天津市柯文制模注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