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成形装置以及嵌入成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65149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射成形装置以及嵌入成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注射成形装置以及嵌入(insert)成形装置,该注射成形装置是在将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的状态下,经由浇口(gate)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模腔(cavity)内而成形,所述嵌入成形装置是在对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进行开模的状态下,将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嵌入物放置(set)在模腔内之后,将所述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经由浇口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所述模腔内而形成一体品。
背景技术
对于此种注射成形装置,例如,如专利文献1等所揭示,已提出了如下的技术在注射熔融的合成树脂之前,对使成形品的表面侧成形的表面侧模腔形成面进行加热,使转印性提高。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等中揭示了如下的技术使浇口切断挡闸(shutter)上升,将所述浇口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6-2549M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11-330112号公报然而,根据前者的技术,当合成树脂的热传递至可动模具,使浇口切断构件上升, 将所述浇口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时,该分离部位的合成树脂的温度降低,因此,存在如下的问题,即,合成树脂的分离面无光泽,且成为粗糙的状态。另外,根据后者的技术,以使浇口切断构件上表面与形成浇口的固定模具发生接触的方式来进行压制 (press),将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因此,在未完全经压制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导致在成形品上残留有毛边(burr)的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所述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不在成形品上残留有毛边,转印性良好,合成树脂的分离面也有光泽且不粗糙,且使该分离面与其他未分离的面之间的边界非常难以分辨的方式来成形。因此,第一发明是一种注射成形装置,在将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的状态下,经由浇口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模腔内而成形,该注射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浇口切断构件的移动用的引导通路的开口端部配设成面向所述模腔的底面或上表面,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将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并且设置有将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加热至所述合成树脂的软化点温度以上的加热单元。第二发明是一种注射成形装置,在将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的状态下,经由浇口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模腔内而成形,该注射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浇口切断构件的移动用的引导通路的开口端部配设成面向所述模腔的底面或上表面,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将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并且
在所述合成树脂与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发生接触的状态下,或以所述合成树脂一面与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发生接触,一面经由所述浇口而被注射至所述模腔内的方式,配设有所述浇口切断构件。第三发明是一种注射成形装置,在将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的状态下,经由浇口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模腔内而成形,该注射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浇口切断构件的移动用的引导通路的开口端部配设成面向所述模腔的底面或上表面,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将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并且所述浇口的开口端部经由连通口而连通于位于比进行移动动作之前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更靠所述模腔的附近的所述引导通路。第四发明是一种注射成形装置,在将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的状态下,经由浇口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模腔内而成形,该注射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浇口切断构件的移动用的引导通路的开口端部配设成面向所述模腔的底面或上表面,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将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并且所述浇口的开口端部经由连通口而连通于所述引导通路,且将进行移动动作之前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的前端部配设成面对着所述连通口。第五发明是一种注射成形装置,在将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的状态下,经由浇口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模腔内而成形,该注射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使浇口切断构件的移动用的引导通路的开口与所述浇口的开口为共用的开口,并配设成面向所述模腔的上表面,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将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第六发明是一种嵌入成形装置,在对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进行开模的状态下,将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嵌入物放置在模腔内之后,将所述固定模具与所述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经由浇口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所述模腔内而形成一体品,该嵌入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浇口切断构件的移动用的引导通路的开口端部配设成面向所述模腔的底面或上表面,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将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并且设置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在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外的合成树脂分离之前,将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加热至所述合成树脂的软化点温度以上,以使所述合成树脂的注射口面对着所述嵌入物的开口部的方式,将所述嵌入物配设在所述模腔内,将熔融的合成树脂经由所述嵌入物的开口部而注射至所述模腔内。第七发明是一种嵌入成形装置,在对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进行开模的状态下,将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嵌入物放置在模腔内之后,将所述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经由浇口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所述模腔内而形成一体品,该嵌入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浇口切断构件的移动用的引导通路的开口端部配设成面向所述模腔的底面或上表面,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将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并且在所述合成树脂与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发生接触的状态下,或以所述合成树脂一面与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发生接触,一面经由所述浇口而被注射至所述模腔内的方式,配设所述浇口切断构件,
以使所述合成树脂的注射口面对着所述嵌入物的开口部的方式,将所述嵌入物配设在所述模腔内,将熔融的合成树脂经由所述嵌入物的开口部而注射至所述模腔内。第八发明是一种嵌入成形装置,在对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进行开模的状态下,将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嵌入物放置在模腔内之后,将所述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经由浇口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所述模腔内而形成一体品,该嵌入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浇口切断构件的移动用的引导通路的开口端部配设成面向所述模腔的底面或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将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并且所述浇口的开口端部经由连通口而连通于位于比进行移动动作之前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更靠所述模腔的附近的所述引导通路,以使所述引导通路的开口部面对着所述嵌入物的开口部的方式,将所述嵌入物配设在所述模腔内,将通过所述浇口与位于比所述浇口切断构件更靠所述模腔的附近的所述引导通路的熔融的合成树脂,经由所述嵌入物的开口部而注射至所述模腔内。第九发明是一种嵌入成形装置,在对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进行开模的状态下,将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嵌入物放置在模腔内之后,将所述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经由浇口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所述模腔内而形成一体品,该嵌入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浇口切断构件的移动用的引导通路的开口端部配设成面向所述模腔的底面或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将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并且所述浇口的开口端部经由连通口而连通于所述引导通路,且将进行移动动作之前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的前端部配设成面对着所述连通口,将通过所述浇口与位于比所述浇口切断构件更靠所述模腔的附近的所述引导通路的熔融的合成树脂,经由所述嵌入物的开口部而注射至所述模腔内。第十发明是一种嵌入成形装置,在对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进行开模的状态下,将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嵌入物放置在模腔内之后,将所述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经由浇口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所述模腔内而形成一体品,该嵌入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使浇口切断构件的移动用的引导通路的开口与所述浇口的开口为共用的开口,并配设成面向所述模腔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将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将通过所述浇口的熔融的合成树脂经由所述嵌入物的开口部而注射至所述模腔内。根据第二发明、第三发明、第四发明、第五发明、第七发明、第八发明、第九发明、第十发明,第十一发明的特征在于设置对所述浇口切断构件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借由该加热单元来加热之后,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所述模腔内。[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不会在成形品上残留有毛边,转印性良好,合成树脂的分离面也有光泽且不粗糙,且使该分离面与其他未分离的面之间的边界非常难以分辨的方式来成形。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纵向正剖面图。图2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前,浇口切断构件上升之前的状态的图1的部分放大图。图3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上升之前的状态的图1的部分放大图。图4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已上升的状态的图1的部分放大图。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前,浇口切断构件上升之前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上升之前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已上升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前,浇口切断构件上升之前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上升之前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已上升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11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前,浇口切断构件上升之前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12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上升之前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13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已上升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14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前,浇口切断构件上升之前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15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上升之前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16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已上升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17是嵌入物的立体图。图18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前,浇口切断构件上升之前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19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上升之前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20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已上升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21是第七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前,浇口切断构件上升之前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22是第七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上升之前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23是第七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已上升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M是第八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前,浇口切断构件上升之前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25是第八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上升之前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沈是第八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已上升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27是第九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纵向正剖面图。图观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前,浇口切断构件下降之前的状态的图27的部分放大图。图四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下降之前的状态的图27的部分放大图。图30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已下降的状态的图27的部分放大图。图31是第十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前,浇口切断构件下降之前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32是第十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下降之前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33是第十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已下降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34是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前, 浇口切断构件下降之前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35是第十二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前, 浇口切断构件上升之前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36是先前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上升之前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37是先前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在注射合成树脂之后,浇口切断构件上升之前的状态下,将浇口内的合成树脂予以清除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38是先前的注射成形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且是注射合成树脂之后,在将浇口内的合成树脂予以清除之后,浇口切断构件已上升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符号的说明]
1固定侧组装体
2固定侧第--底板
3固定侧第二二底板
4固定侧第三三底板
6固定模具
6A 突部7 定位环8 浇道套9:第一浇道10、10A 第一流道11、11A、11B 第二浇道12 第二流道13A、13B:浇口13A1、13A2、13B1、13B2 饶口部14A、14B、14C 连通口17、17A、17B 浇口切断构件20 可动侧组装体21 可动侧第一底板22 可动侧第二底板(顶出板)23 可动侧第三底板24:可动侧第四底板26 可动模具27、27A、27B、28、28A 引导通路30、31、32、35、36、36A、36B 热媒体通路40 嵌入物41:开口部J 合成树脂JB:凸出部JP:碎片S:模腔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图1至图4来对本发明的注射成形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基于图1来对注射成形装置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1是借由螺钉(bolt)而安装于未图示的固定盘(fixed platen)的固定侧组装体,该固定侧组装体1包括固定侧第一底板(base plate)2、借由螺钉而固定于该固定侧第一底板2的固定侧第二底板3、借由螺钉而固定于该固定侧第二底板3的固定侧第三底板4、配设在该固定侧第三底板4的下表面上所开设的凹部内且借由螺钉而固定于该固定侧第三底板4的固定模具6、设置在所述固定侧第一底板2的偏向于所述固定盘的位置且将固定侧第一底板2定位于固定盘的定位环(locating ring) 7、以及邻设于该定位环7而配设的浇道套(spruebush) 8等。而且,在所述浇道套8的中心形成有第一浇道9,该第一浇道9用以使从注射喷嘴(nozzle)注射的熔融的合成树脂通过,在该第一浇道9的下端部形成有第一流道 (runner) 10,并形成有相当于该流道10的出口的第二浇道11,此外在该第二浇道11的下端部形成有第二流道12,并形成有相当于该第二流道12的出口的浇口 13A。
10
17是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的浇口切断构件,该浇口切断构件17可经由开设于后述的可动侧第四底板M以及可动模具沈的引导通路27 以及引导通路观而沿着上下方向升降。而且,用以制作平板状的成形品的模腔S是由所述固定模具6与可动模具沈形成,所述引导通路27的上开口在模腔S的底面的中间位置,从下方连通至该模腔S。S卩,将所述引导通路27的上开口端部(作为合成树脂的注射口)配设成面向模腔S的底面中间位置。该浇口 13A包括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浇口部13A1、以及下降之后上升的曲线状的浇口部13A2,该浇口部13A2的端部经由连通口 14A而与所述引导通路27的上部连通,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位于比所述连通口 14A稍靠下方的位置。S卩,所述浇口部13A2的开口端部经由连通口 14A而连通于位于比进行移动动作之前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更靠所述模腔S的附近的所述引导通路27。因此,结果位于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方的所述引导通路27经由所述连通口 14A而与浇口 13A连通,所以构成合成树脂所流经的浇口的一部分。因此,该浇口在模腔S 的底面的中间位置,从下方连通至该模腔S,在该模腔S的底面的中间位置,合成树脂经由所述引导通路27的上开口而注射至模腔S内。因此,所述引导通路27的上开口成为合成树脂的注射口。另一方面,20是借由螺钉而安装于未图示的可动盘的可动侧组装体,该可动侧组装体20包括可动侧第一底板21、借由螺钉而固定于该可动侧第一底板21的可动侧第二底板22(顶出板(ejector plate))、以包围该可动侧第二底板22的方式借由螺钉而固定于所述可动侧第一底板21的可动侧第三底板23、借由螺钉而固定于该可动侧第三底板23的可动侧第四底板M、以及嵌合在开设于该可动侧第四底板M的上表面的凹部内且固定于该可动侧第四底板M的可动模具26等。而且,将立设于所述可动侧第三底板23的引导棒(未图示)插入至设置于固定侧第三底板4的引导孔,所述引导棒被该引导孔引导,从而可动侧组装体20可上下移动。此外,利用所述可动模具沈的上表面与形成在所述固定模具6的下表面上的凹部来形成模腔S,将熔融的合成树脂经由所述弓I导通路27的上开口而注射至该模腔S内,制作成形品。30是形成在偏向于固定模具6的所述固定侧第三底板4中的热媒体通路,31是形成在偏向于可动模具沈的可动侧第四底板M中的热媒体通路,32是形成在所述可动模具 26的中间部位的热媒体通路,根据适合于注射至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的温度,经常将热媒体供给至这些热媒体通路30、31、32,使得固定模具6、可动侧第四底板M以及可动模具沈维持在规定温度。另外,35是沿着模腔S而形成在所述固定模具6的靠近该模腔S的部位的热媒体通路,36是形成在对所述可动模具沈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的升降进行引导的引导通路 27的附近的热媒体通路,具体而言,该36是形成在所述引导通路27的与浇口部13A2连通的位置的附近的热媒体通路,根据需要,所述热媒体通路不限于一个,也可设置多个所述热媒体通路。使作为加热用媒体的例如热蒸气、或作为冷却用媒体的例如冷却水流入至所述热媒体通路35、36内,对所述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与可动模具沈的浇口切断构件17 的周围(甚至浇口切断构件17)进行加热或冷却。因此,由热媒体通路35、36与加热用媒体来构成加热单元,由热媒体通路35、36与冷却用媒体来构成冷却单元。根据以上的构成,对以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经常将热媒体供给至媒体通路30、31、32,从而将固定模具6、可动侧第四底板M以及可动模具沈维持在规定温度。接着,在该状态下,将作为热媒体的热蒸气供给至固定模具6的热媒体通路35以及可动模具沈的热媒体通路36内,使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与可动模具沈的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开始升温,以达到与注射至该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的种类相对应的规定温度,对固定侧组装体1与可动侧组装体20进行闭模(参照图1、图2)。如此,不限于在开始升温之后进行闭模的情况,也可在开始升温的同时进行闭模, 或在闭模之后开始升温,以下在无特别地进行限定的说明的情况下,即使表现为“在开始升温之后进行闭模”,也应以所述方式进行解释。在此情况下,进行加热,使得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的温度达到注射的合成树脂的软化点温度的周边温度(包含软化点温度在内的该温度前后的温度范围内)。即,对于软化点温度低的合成树脂而言,以使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超过所述软化点温度且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不足所述软化点温度的方式,对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进行加热,另外,对于软化点温度高的合成树脂而言,以使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超过软化点温度的方式,对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进行加热。现具体地进行说明,对于软化点温度低的合成树脂而言,若将该软化点温度例如设为70°C,则进行加热,使得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超过所述软化点温度的120°C左右且使得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达到不足所述软化点温度的50°C左右。如此,对于软化点温度低的合成树脂而言,若将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加热至所述软化点温度以上,则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切断分离时的切割性变差,容易产生薄毛边。另外,对于软化点温度高的合成树脂而言,若将该软化点温度例如设为90°c,则以使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达到超过软化点温度的120°C左右的方式,对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进行加热。如此,对于软化点温度高的合成树脂而言,若将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加热至不足所述软化点温度,则当进行所述切断分离时,容易在切断分离面上产生裂痕(crack)。而且,在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可动模具沈的浇口切断构件17以及该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达到软化点温度的所述周边温度之后,停止供给蒸气并停止升温。接着,将注射喷嘴(nozzle)通入至浇道套8,将熔融的合成树脂J经由第一浇道9、第一流道 10、第二浇道11、第二流道12、浇口 13A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上方的引导通路27而注射至由所述可动模具26与固定模具6形成的模腔S内(参照图3)。 如上所述,在所述熔融的合成树脂J流动并被注射至模腔S内的过程中,位于比连通口 14A稍靠下方的位置的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前端部)被该熔融的合成树脂J 加热。换句话说,该熔融的合成树脂J 一面对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进行加热,一面经由所述引导通路27的上开口而被注射至所述模腔S内。 接着,在注射所述熔融的合成树脂J之后,为了使该合成树脂J的压缩密度提高,在开始压缩的同时维持注射压力并保压。然后,在所注射的合成树脂J开始固化之前,在该合成树脂J即将停止流动之前,即,在注射压力或保持压力即将达到峰值(peak)之前,使浇口切断构件17上升,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J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参照图 4)。在此情况下,当浇口切断构件17在引导通路27、28内上升时,一面将位于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方的引导通路27内的合成树脂压入至模腔S内以及浇口 13A内,一面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即,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表面上升至形成模腔S的底面的位置为止,换句话说,上升至与模腔S的下表面相同的面为止,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根据该第一实施方式,如上所述,借由将热蒸气供给至所述可动模具沈的热媒体通路36内,进而在浇口 13A以及引导通路27内流动的熔融的合成树脂J 一面对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进行加热,一面被注射至模腔S内。因此,合成树脂的切断分离面部位维持着不变硬的状态,所以挤入至模腔S内以及浇口 13A内的合成树脂与挤入至模腔S内以及浇口 13A内之前已存在的合成树脂彻底地融合,因此,合成树脂的分离面不粗糙且美丽。 另外,由于并非像日本专利特开平11-330112号公报所揭示的先前技术那样,以使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表面与形成浇口的固定模具6发生接触的方式来进行压制,将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因此,可极力地避免在未完全经压制的情况下,在成形品(产品)上残留有毛边的状态。再者,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合成树脂J即将停止流动之前,即,在注射压力或保持压力即将达到峰值之前,使浇口切断构件17上升,但也可在合成树脂J停止流动之后,即,在注射压力或保持压力达到峰值之后,立即使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上升。对于以下所说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而言,只要无特别地进行限定的说明,则应以所述方式进行解释。在所述任一个情况下,若浇口切断构件17上升而使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 外的合成树脂分离,则合成树脂J停止流动,接下来,相反地使合成树脂J从模腔S流出的力会施加至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表面(浇口切断构件17的分离面),借此,特别是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表面被加热,因此,合成树脂J的固化推迟,合成树脂J的分离面部位维持着不变硬的状态,伴随于此,能够以转印性良好,合成树脂J的分离面也有光泽且不粗糙,且使该分离面与其他未分离的面之间的边界非常难以分辨的方式来成形。而且,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因浇口切断构件17上升而分离之后,代替所述加热用媒体,开始将作为冷却用媒体的冷却水供给至所述固定模具6的热媒体通路35以及可动模具沈的热媒体通路36内。因此,使合成树脂J的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固化,并且可动模具26的浇口切断构件17周围附近的浇口 13A内的合成树脂被冷却而固化。接着,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J固化,持续地进行冷却直至该合成树脂J作为成形品而被从两个模具646中取出的程度为止,合成树脂J固化至足以从模腔S中取出的程度之后,停止向热媒体通路35、36内供给冷却水,然后进行开模,借由顶出销(ejector pin)来使成形品脱离模具,从而为下一个成形品的生产做准备。接着,基于图5至图7来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将与以上所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序号或符号作为具有相同的功能的部分而省略说明,仅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即,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而言,将下降状态的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配设成位于比连通口 14A稍靠下方的位置,但对于该第二实施方式而言,将进行移动动作之前的下降状态的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配设成面对(面向)着连通口 14A,S卩,将浇口切断构件 17的上端部配设成位于连通口 14A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参照图5)。另外,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而言,在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模腔S内之前,将热蒸气供给至固定模具6的热媒体通路35以及可动模具沈的热媒体通路36内,借此来升温, 以使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的温度达到注射的合成树脂的软化点温度的所述周边温度,但对于该第二实施方式而言,不将热蒸气供给至所述热媒体通路36内。而且,在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达到所述合成树脂的软化点温度的所述周边温度之后,停止供给蒸气并停止升温,将注射喷嘴通入至浇道套8,将熔融的合成树脂J经由第一浇道9、第一流道10、第二浇道11、第二流道12、浇口 13A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上方的引导通路27而注射至由所述可动模具沈与固定模具6形成的模腔S内(参照图6)。在所述熔融的合成树脂J流动并被注射至模腔S内的过程中,面对着连通口 14A 的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被该熔融的合成树脂J加热。换句话说,该熔融的合成树脂J 一面直接对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进行加热,一面流动,并被注射至模腔S内。接着,在注射所述熔融的合成树脂J之后,为了使该合成树脂J的压缩密度提高, 在开始压缩的同时维持注射压力并保压。然后,在所注射的合成树脂J开始固化之前,在该合成树脂J即将停止流动之前,即,在注射压力或保持压力即将达到峰值之前,使浇口切断构件17上升,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J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参照图7)。在此情况下,当浇口切断构件17在引导通路27、28内上升时,一面将位于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方的引导通路27内的合成树脂压入至模腔S内以及浇口 13A内,一面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即,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表面上升至形成模腔S的底面的位置为止并进行分离。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如上所述,不将热蒸气供给至所述可动模具沈的热媒体通路36内,但熔融的合成树脂J 一面对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进行加热,一面被注射至模腔S内,浇口切断构件17的前端部充分地被加热。因此,合成树脂的切断分离面部位维持着不变硬的状态,所以挤入至模腔S内以及浇口 13A内的合成树脂与挤入至模腔S内以及浇口 13A内之前已存在的合成树脂彻底地融合,因此,合成树脂的切断分离面不粗糙且美丽。而且,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因浇口切断构件17上升而分离之后,开始将作为冷却用媒体的冷却水供给至所述固定模具6的热媒体通路35以及可动模具26的热媒体通路36内。因此,使合成树脂J的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固化,并且可动模具26的浇口切断构件17周围附近的浇口 13A内的合成树脂被冷却而固化。接着,合成树脂J固化至足以作为成形品而从模腔S中被取出的程度之后,停止向固定模具6的热媒体通路35以及可动模具沈的热媒体通路36内供给冷却水,然后进行开模,借由顶出销来使成形品脱离模具,从而为下一个成形品的生产做准备。接着,基于图8至图10来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将与以上所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序号或符号作为具有相同的功能的部分而省略说明,仅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S卩,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而言,相当于所述第二流道12的出口的浇口 13A包括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浇口部13A1、以及下降之后上升的曲线状的浇口部13A2,该浇口部13A2的端部经由连通口 14A而与所述引导通路27的上部连通,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前端部)被配设成位于比该连通的部分更靠下方的位置。然而,对于第三实施方式而言,相当于所述第二流道12的出口的浇口 1 包括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浇口部13B1、以及向斜上方延伸的直线状的浇口部i:3B2,该浇口部13B2的端部经由连通口 14B而与所述引导通路27的上部连通,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 的上端部被配设成位于比该连通的部分稍靠下方的位置(参照图8)。S卩,所述浇口部13B2 的开口端部经由连通口 14B而连通于位于比进行移动动作之前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更靠所述模腔S的附近的所述引导通路27。该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将热蒸气供给至固定模具6的热媒体通路35以及可动模具沈的热媒体通路36内,借此来使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可动模具26的浇口切断构件17以及该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升温至软化点温度的所述周边温度为止,将熔融的合成树脂J经由浇口 13B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上方的引导通路27而注射至模腔S内(参照图9),借由上表面已上升至形成模腔S的底面的位置为止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来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参照图10),但此处省略说明。另外,该第三实施方式也可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但省略说明。接着,基于图11至图13来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将与以上所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序号或符号作为具有相同的功能的部分而省略说明,仅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S卩,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相当于所述第二流道12的出口的浇口 1 包括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浇口部13B1、以及向斜上方延伸的直线状的浇口部13B2。然而,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浇口部13B2的端部经由连通口 14B而与所述引导通路27的上部连通,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被配设成位于比该连通的部分稍靠下方的位置,但对于该第四实施方式而言,将下降状态的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前端部)配设成面对着连通口 14B,即,将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配设成位于连通口 14B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参照图11)。另外,对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三实施方式而言,在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模腔S内之前,将热蒸气供给至固定模具6的热媒体通路35以及可动模具沈的热媒体通路 36内,借此来升温,以使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的温度达到注射的合成树脂的软化点温度的所述周边温度,但对于该第四实施方式而言,不将热蒸气供给至所述热媒体通路36内。该第四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的动作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将热蒸气供给至固定模具6的热媒体通路35内,借此来使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升温至软化点温度的所述周边温度为止,熔融的合成树脂J 一面直接对面对着连通口 14B的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进行加热,一面流动,并经由浇口 13B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上方的引导通路27而被注射至模腔S内(参照图12),借由上表面已上升至形成模腔S的底面的位置为止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来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参照图13),但此处省略说明。另外,该第四实施方式也可获得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但省略说明。接着,基于图14至图16来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将与以上所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序号或符号作为具有相同的功能的部分而省略说明,仅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该第五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整体构成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整体构成相同的构造,相当于所述第二流道12的出口的浇口 13A包括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浇口部13A1、以及下降之后上升的曲线状的浇口部13A2,该浇口部13A2的端部经由连通口 14A而与所述引导通路27的上部连通,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被配设成位于比该连通的部分稍靠下方的位置。然而,该第五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将作为一次成形品的嵌入物予以嵌入,利用注射成形来成形而形成一体品,在该嵌入成形过程中,借由上升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来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以下,对第五实施方式的嵌入成形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在开模的状态下,将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一次成形品即嵌入物40放置在模腔S内之后,进行闭模。如图17所示, 该嵌入物40的外形例如为长方形,该嵌入物40具有与模腔S的前后左右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且在并非周缘部的中间部位形成有开口部41。因此,所述引导通路27的上开口部面对着该嵌入物40的开口部41。首先,在所述固定模具6、可动侧第四底板M以及可动模具沈维持在规定温度的状态下,将作为热媒体的热蒸气供给至固定模具6的热媒体通路35以及可动模具沈的热媒体通路36内,对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与可动模具沈的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进行加热,开始向与注射至该模腔S内的二次注射成形用的合成树脂的种类相对应的规定温度升温,对固定侧组装体1与可动侧组装体20进行闭模(参照图14)。在此情况下,进行加热,以使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的温度达到注射的合成树脂的软化点温度的周边温度(包含软化点温度在内的该温度前后的温度范围内)。即,对于软化点温度低的合成树脂而言,以使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超过所述软化点温度且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不足所述软化点温度的方式,对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进行加热,另外,对于软化点温度高的合成树脂而言,以使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超过软化点温度的方式,对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进行加热。而且,在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可动模具沈的浇口切断构件17以及该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达到所述周边温度之后,停止供给蒸气并停止升温。接着,将注射喷嘴通入至浇道套8,将熔融的合成树脂J经由第一浇道9、第一流道10、第二浇道11、第二流道 12、浇口 13A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上方的引导通路27而注射至由所述可动模具沈与固定模具6形成的模腔S内(参照图15)。如上所述,在所述熔融的合成树脂J流动并被注射至模腔S内的过程中,位于比连通口 14A更靠下方的位置的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前端部)被该熔融的合成树脂J 加热。换句话说,该熔融的合成树脂J 一面对浇口切断构件17的前端部进行加热,一面被注射至模腔S内。
而且,由于所述引导通路27的上开口部面对着所述嵌入物40的开口部41,因此, 熔融的合成树脂J经由所述嵌入物40的开口部41而被注射至模腔S内,并以引导通路47 的上开口部为中心而缓慢地流向外方,从所述嵌入物40的开口部41向嵌入物40表面与固定模具6的模腔S形成面前进,然后填充至模腔S内。而且,为了使该注射的合成树脂J的压缩密度提高,在开始压缩的同时维持注射压力并保压。借此,二次注射成形用的合成树脂与嵌入物40接合(融合)并成为一体。然后,在所注射的合成树脂J开始固化之前,在该合成树脂J即将停止流动之前,即,在注射压力或保持压力即将达到峰值之前,使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表面上升至形成模腔S的底面的位置为止,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J与模腔S 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参照图16)。在此情况下,当浇口切断构件17在引导通路27、28内上升时,一面将位于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方的引导通路27内的合成树脂压入至模腔S内以及浇口 13A内,一面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根据该第五实施方式,如上所述,借由将热蒸气供给至所述可动模具沈的热媒体通路36内,进而熔融的合成树脂J 一面对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进行加热,一面被注射至模腔S内。因此,合成树脂的切断分离面部位维持着不变硬的状态,所以挤入至模腔 S内以及浇口 13A内的合成树脂与挤入至模腔S内以及浇口 13A内之前已存在的合成树脂彻底地融合,因此,合成树脂的分离面不粗糙且美丽。另外,由于并非像日本专利特开平 11-330112号公报所揭示的先前技术那样,以使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表面与形成浇口的固定模具6发生接触的方式来进行压制,将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因此,可极力地避免在未完全经压制的情况下,在成形品(产品)上残留有毛边的状态。若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上升而使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分离,则合成树脂J停止流动,接下来,相反地使合成树脂J从模腔S流出的力会施加至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表面(浇口切断构件17的分离面),借此,特别是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表面被加热,因此,合成树脂J的固化推迟,合成树脂J的分离面部位维持着不变硬的状态,伴随与此,能够以转印性良好,合成树脂J的分离面也有光泽且不粗糙,且使该分离面与其他未分离的面之间的边界非常难以分辨的方式来成形。而且,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因浇口切断构件17上升而分离之后,开始将作为冷却用媒体的冷却水供给至所述固定模具6的热媒体通路35以及可动模具26的热媒体通路36内。因此,使合成树脂J的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固化,并且可动模具26的浇口切断构件17周围附近的浇口 13A内的合成树脂被冷却而固化。 接着,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J固化,持续地进行冷却直至该合成树脂J作为成形品而被从两个模具646中取出的程度为止,合成树脂J固化至足以从模腔S中被取出的程度之后,停止向固定模具6的热媒体通路35以及可动模具沈的热媒体通路36内供给冷却水, 然后进行开模,借由顶出销来使成形品脱离模具,从而为下一个成形品的生产做准备。接着,基于图18至图20来对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将与以上所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序号或符号作为具有相同的功能的部分而省略说明,仅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该第六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整体构成是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整体构成相同的构造,相当于所述第二流道12的出口的浇口 13A包括沿着水平方向延伸
17的直线状的浇口部13A1、以及下降之后上升的曲线状的浇口部13A2,该浇口部13A2的端部经由连通口 14A而与所述引导通路27的上部连通。而且,下降状态的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前端部)被配设成面对着连通口 14A,S卩,浇口切断构件17的前端部被配设成位于连通口 14A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参照图18)。然而,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该第六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将嵌入物予以嵌入, 利用注射成形来成形而形成一体品,在该嵌入成形过程中,借由上升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 17来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另外,对于第五实施方式而言,在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模腔S内之前,将热蒸气供给至固定模具6的热媒体通路35以及可动模具沈的热媒体通路36内,借此来升温, 以使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的温度达到注射的合成树脂的软化点温度的周边温度(包含软化点温度在内的该温度前后的温度范围内),但对于该第六实施方式而言,不将热蒸气供给至所述热媒体通路36内。以下,对第六实施方式的嵌入成形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在开模的状态下,将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一次成形品即嵌入物40放置在模腔S内之后,进行闭模。而且,在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达到所述合成树脂的软化点温度的周边温度之后,停止供给蒸气并停止升温,将注射喷嘴通入至浇道套8,将二次注射成形用的熔融的合成树脂J经由第一浇道9、第一流道10、第二浇道11、第二流道12、浇口 13A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上方的引导通路27而注射至模腔S内(参照图19)。在所述熔融的合成树脂J流动并被注射至模腔S内的过程中,面对着连通口 14A 的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前端部)被该熔融的合成树脂J加热。换句话说,该熔融的合成树脂J 一面直接对浇口切断构件17的前端部进行加热,一面流动,并被注射至模腔S 内。而且,由于所述引导通路27的上开口部面对着所述嵌入物40的开口部41,因此, 熔融的合成树脂J经由所述嵌入物40的开口部41而被注射至模腔S内,并以引导通路47 的上开口部为中心而缓慢地流向外方,从所述嵌入物40的开口部41向嵌入物40表面与固定模具6的模腔S形成面前进,然后填充至模腔S内。而且,为了使该注射的合成树脂J的压缩密度提高,在开始压缩的同时维持注射压力并保压。借此,二次注射成形用的合成树脂与嵌入物40接合(融合)并成为一体。然后,在所注射的合成树脂J开始固化之前,在该合成树脂J即将停止流动之前,即,在注射压力或保持压力即将达到峰值之前,使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表面上升至形成模腔S的底面的位置为止,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J与模腔S 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参照图20)。在此情况下,当浇口切断构件17在引导通路27、28内上升时,一面将位于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方的引导通路27内的合成树脂压入至模腔S内以及浇口 13A内,一面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根据该第六实施方式,如上所述,虽不将热蒸气供给至所述可动模具沈的热媒体通路36内,但熔融的合成树脂J 一面对浇口切断构件17的前端部进行加热,一面被注射至模腔S内,因此,浇口切断构件17的前端部充分地被加热。因此,合成树脂的切断分离面部位维持着不变硬的状态,所以挤入至模腔S内以及浇口 13A内的合成树脂与挤入至模腔 S内以及浇口 13A内之前已存在的合成树脂彻底地融合,因此,合成树脂的分离面不粗糙且美丽。而且,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因浇口切断构件17上升而分离之后,开始将作为冷却用媒体的冷却水供给至所述固定模具6的热媒体通路35以及可动模具26的热媒体通路36内。因此,使合成树脂J的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固化,并且可动模具26的浇口切断构件17周围附近的浇口 13A内的合成树脂被冷却而固化。接着,合成树脂J固化至足以作为成形品而从模腔S中被取出的程度之后,停止向固定模具6的热媒体通路35以及可动模具沈的热媒体通路36内供给冷却水,然后进行开模,借由顶出销来使成形品脱离模具,从而为下一个成形品的生产做准备。接着,基于图21至图23来对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将与以上所说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序号或符号作为具有相同的功能的部分而省略说明,仅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该第七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整体构成是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整体构成相同的构造,此处省略。然而,与第五实施方式以及第六实施方式同样地,该第七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将嵌入物予以嵌入,利用注射成形来成形而形成一体品,在该嵌入成形过程中,借由上升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来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该第七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的动作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首先,在开模的状态下, 将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嵌入物40放置在模腔S内之后,进行闭模,将热蒸气供给至固定模具6的热媒体通路35以及可动模具沈的热媒体通路36内,借此来使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可动模具26的浇口切断构件17以及该浇口切断构件17的周围升温至软化点温度的所述周边温度为止,将熔融的合成树脂J经由浇口 13B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上方的引导通路27而注射至模腔S内(参照图22)。在此情况下,熔融的合成树脂J经由所述嵌入物40的开口部41而被注射至模腔 S内,并以引导通路47的上开口部为中心而缓慢地流向外方,从所述嵌入物40的开口部41 向嵌入物40表面与固定模具6的模腔S形成面前进,然后填充至模腔S内。而且,为了使该注射的合成树脂J的压缩密度提高,在开始压缩的同时维持注射压力并保压。借此,二次注射成形用的合成树脂与嵌入物40接合(融合)并成为一体。然后,在所注射的合成树脂 J开始固化之前,在该合成树脂J即将停止流动之前,即,在注射压力或保持压力即将达到峰值之前,使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表面上升至形成模腔S的底面的位置为止,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J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参照图23)。另外,该第七实施方式也可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但省略说明。接着,基于图M至图沈来对第八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将与以上所说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序号或符号作为具有相同的功能的部分而省略说明,仅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该第八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整体构成是与第四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装置的整体构成相同的构造,此处省略。然而,与第五实施方式至第七实施方式同样地,该第八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将嵌入物予以嵌入,利用注射成形来成形而形成一体品,在该嵌入成形过程中,借由上升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来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
该第八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的动作与第六实施方式相同,将熔融的合成树脂J注射至模腔S内(参照图2 ,借由上表面已上升至形成模腔S的底面的位置为止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来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参照图沈),但此处省略说明。接着,基于图27至图30来对第九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将与以上所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八实施方式相同的序号或符号作为具有相同的功能的部分而省略说明,仅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在所述第一浇道9的下端部形成有第一流道10A,并形成有相当于该第一流道IOA 的出口的第二浇道11A,而且该第二浇道IlA的下端部被配设成面向模腔S的上表面(成形品的图案面侧)的中间位置。因此,该第二浇道IlA也是浇口。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的浇口切断构件17A,可经由开设于固定侧第三底板4以及固定模具6的引导通路28k以及27A而沿着斜上斜下方向升降,但浇口切断构件17A的下表面是与模腔S的上表面平行的水平面。而且,将所述引导通路27A的下开口端部配设成面向模腔S的底面中间位置,并且配设成也连通于所述第二浇道IlA的与模腔S连通的连通口。因此,所述引导通路27A的下开口端部以及所述第二浇道IlA的下开口部(合成树脂的注射口)被配设成均面向模腔 S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引导通路27A、所述第二浇道IlA以及模腔S在该模腔S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连通。即,与模腔S连通的连通口既是所述第二浇道1IA的下开口,也是所述引导通路27A的下开口。再者,如图观所示,当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A处于下降动作之前的状态的上升的位置时,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A的高度水平与形成所述引导通路27A以及所述第二浇道IlA 的壁的下端相同。而且,当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A为了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而下降时,在固定模具6的形成所述引导通路27A的下开口的内侧端部,以抵接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A的周侧部的方式形成有突部6A。即,以使该突部6A的内侧面与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A的长度方向(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式来形成该突部6A,当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A下降时,所述模腔S与所述引导通路27A的下开口部以及所述第二浇道IlA的下开口部之间的连通口被阻断。该第九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等相同,将热蒸气供给至固定模具6的热媒体通路35以及固定模具6的热媒体通路36A内,借此来使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固定模具6的浇口切断构件17A以及该浇口切断构件17A的周围升温至软化点温度的所述周边温度为止,将熔融的合成树脂J经由所述第二浇道IlA而注射至模腔S内 (参照图四)。在所述熔融的合成树脂J流动并被注射至模腔S内的过程中,浇口切断构件17A 的下端部被该熔融的合成树脂J加热。而且,借由下表面已下降至形成模腔S的上表面的位置为止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A,来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参照图30)。在进行所述分离时,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A的周侧部以抵接于所述突部6A的方式而下降,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A的下表面成为与模腔S的上表面(成形品的图案面)相同的面,并形成模腔S的一部分,所述模腔S与所述引导通路27A的下开口部以及所述第二浇道IlA的下开口部之间的连通口被阻断。如上所述,若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则合成树脂 J停止流动,接下来,相反地使合成树脂J从模腔S流出的力会施加至浇口切断构件17A的下表面(浇口切断构件17A的分离面),借此,特别是浇口切断构件17A的下表面被加热,因此,合成树脂J的固化推迟,合成树脂J的分离面部位维持着不变硬的状态,伴随与此,能够以转印性良好,合成树脂J的分离面也有光泽且不粗糙,且使该分离面与其他未分离的面之间的边界非常难以分辨的方式来成形。再者,在图27至图30所示的第九实施方式中,也可将分离动作之前的状态设为比图观中所示的位置稍有下降的位置,该熔融的合成树脂J 一面直接对一部分进入至所述第二浇道IlA内的浇口切断构件17A的上端部进行加热,一面在所述第二浇道IlA内流动,并被注射至模腔S内。另外,也可将该第九实施方式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嵌入成形。在此情况下,以使所述第二浇道IlA的下开口面对着所述嵌入物40的开口部41的方式,将所述嵌入物40配设在模腔S内,将通过所述第二浇道IlA的熔融的合成树脂J经由所述嵌入物40的开口部41 而注射至所述模腔S内,此与所述其他嵌入成形的实施方式相同。接着,基于图31至图33来对第十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将与以上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九实施方式相同的序号或符号作为具有相同的功能的部分而省略说明,仅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的浇口切断构件17B,可经由开设于固定侧第三底板4的引导通路以及固定模具6的引导通路27B而沿着上下方向升降,但浇口切断构件17B的下表面是与模腔S的上表面平行的水平面。该引导通路27B连通于模腔S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而且,在所述第一浇道9的下端部形成有第一流道10A,并形成有相当于该第一流道IOA的出口的第二浇道1IB (也是浇口),此外该第二浇道1IB的下部呈曲线状,该第二浇道IlB经由连通口 14C而连通于引导通路27B。即,所述第二浇道IlB的开口端部经由连通口 14C而连通于位于比进行移动动作之前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B更靠所述模腔S的附近的所述引导通路27B。另外,上升状态的浇口切断构件17B的下端部(前端部)被配设成面对着所述连通口 14C,S卩,浇口切断构件17B的下端部被配设成位于连通口 14C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 (参照图31)。位于该浇口切断构件17B的下方的所述引导通路27B构成浇口的一部分。再者,在该第十实施方式中,在进行闭模之前或之后,不将作为热媒体的热蒸气供给至可动模具26的热媒体通路36B内。该第十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等相同,将热蒸气供给至固定模具6的热媒体通路35内,借此来使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升温至软化点温度的所述周边温度为止,将熔融的合成树脂J经由所述第二浇道IlB而注射至模腔S内(参照图 32)。在所述熔融的合成树脂J流动并被注射至模腔S内的过程中,该熔融的合成树脂 J 一面与浇口切断构件17B的下端部发生接触,一面被注射,因此,浇口切断构件17B的下端部被加热。而且,借由下表面已下降至形成模腔S的上表面的位置为止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B,来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参照图32)。在进行所述分离时下降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B的下表面成为与模腔S的上表面(成形品的图案面)相同的面,并形成模腔S的一部分。如上所述,若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则合成树脂 J停止流动,接下来,相反地使合成树脂J从模腔S流出的力会施加至浇口切断构件17B的下表面(浇口切断构件17B的分离面),借此,特别是熔融的合成树脂J 一面与浇口切断构件17B的下端部发生接触,一面被注射,浇口切断构件17B的下端部直接被加热,因此,合成树脂J的固化推迟,合成树脂J的分离面部位维持着不变硬的状态,伴随与此,能够以转印性良好,合成树脂J的分离面也有光泽且不粗糙,且使该分离面与其他未分离的面之间的边界非常难以分辨的方式来成形。再者,对于图31至图33所示的第十实施方式中的分离动作之前的状态而言,也可如图34所示的第十一实施方式那样,将浇口切断构件17B的下端部设置在比所述连通口 14C稍有上升的位置。再者,在该第十一实施方式中,在进行闭模之前或之后,将作为热媒体的热蒸气供给至可动模具26的热媒体通路36内。现对该第十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使进入至引导通路27B内的熔融的合成树脂J 在与浇口切断构件17B的下端部发生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加热,该熔融的合成树脂J从所述第二浇道1IB流入至引导通路27B内,接着被注射至模腔S内。该注射以后的成形动作以及效果与第十实施方式相同,此处省略。另外,也可将第十实施方式以及第十一实施方式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嵌入成形。在此情况下,以使所述第二浇道IlB的下开口面对着所述嵌入物40的开口部41的方式,将所述嵌入物40配设在模腔S内,将通过所述第二浇道IlB的熔融的合成树脂J经由所述嵌入物40的开口部41而注射至所述模腔S内,此与所述其他嵌入成形的实施方式相同。另外,在以上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十一实施方式中,将对浇口切断构件17进行引导的引导通路27的开口端部配设成面向模腔S的底面中间位置,或将对浇口切断构件17A、 17B进行引导的引导通路27A、27B的开口端部配设成面向模腔S的上表面(表面)中间位置,但不限于此,也可设置成面向模腔S的底面的周缘部或上表面的周缘部。S卩,基于图35来对第十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第十二实施方式将对浇口切断构件17进行引导的引导通路27的开口端部配设成面向模腔S的底面的周缘部。另外,下降状态的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前端部)被配设成面对着连通口 14B,即,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被配设成位于连通口 14B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再者,在该第十二实施方式中,在进行闭模之前或之后,不将作为热媒体的热蒸气供给至可动模具26的热媒体通路36内。现对该第十二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的动作进行说明,将热蒸气供给至固定模具6 的热媒体通路35内,借此来使固定模具6的模腔形成面侧升温至软化点温度的所述周边温度为止,熔融的合成树脂J 一面直接对面对着连通口 14B的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端部进行加热,一面流动,并经由浇口 13B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上方的引导通路27而被注射至模腔 S内,借由上表面已上升至形成模腔S的底面的位置为止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来将模腔 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
若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则合成树脂J停止流动,接下来,相反地使合成树脂J从模腔S流出的力会施加至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表面(浇口切断构件17的分离面),借此,特别是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表面被加热,因此,合成树脂 J的固化推迟,合成树脂J的分离面部位维持着不变硬的状态,伴随与此,能够以转印性良好,合成树脂J的分离面也有光泽且不粗糙,且使该分离面与其他未分离的面之间的边界非常难以分辨的方式来成形。再者,在以上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十二实施方式中,第二浇道11、11A、11B、浇口 13A、13B、引导通路27、27A、27B也可形成为圆筒状或角筒状。另外,在以上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十二实施方式中,使所述浇口切断构件的上表面上升至形成模腔S的底面的位置为止,或使所述浇口切断构件的下表面下降至形成模腔 S的上表面的位置为止,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但不一定必须上升或下降至与模腔S的底面或上表面相同的面为止。即,也可上升或下降至将浇口与浇口切断构件之间的连通口 14A、14B、14C予以闭塞的位置为止,而不一定必须上升或下降至与模腔S的底面或上表面相同的面为止。此外,在以上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十二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的上方的所述引导通路27、或位于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A的下方的所述引导通路27A、或位于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B的下方的所述引导通路27B经由所述连通口 14A、14B、14C而与浇口 13A、13B、第二浇道(也是浇口)11A、1IB连通,因此,构成合成树脂所流经的浇口的一部分。另外,对于以上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第七实施方式、第九实施方式以及第十一实施方式而言,在借由固定模具6以及可动模具沈来进行闭模之前或之后,将作为热媒体的热蒸气供给至可动模具沈的热媒体通路36、36A、36B内,对可动模具沈的浇口切断构件17、17A、17B的周围进行加热,熔融的合成树脂J在与浇口切断构件 17、17A、17B的前端部发生接触的状态下被注射至模腔S内。然而,例如在成形品的容积小,S卩,模腔S的容积小等情况下,不一定必须将作为加热媒体的蒸气供给至所述热媒体通路36、36A、36B内。原因在于在所述模腔S的容积小的情况下,在熔融的合成树脂J被注射至模腔S内的过程中,浇口切断构件17、17A、17B的前端部会充分地被该熔融的合成树脂加热。而且,对于以上的第二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第十实施方式以及第十二实施方式而言,在借由固定模具6以及可动模具沈来进行闭模之前或之后,不将作为热媒体的热蒸气供给至可动模具26的热媒体通路36、36B内,熔融的合成树脂J 一面与浇口切断构件17、17B的前端部发生接触,一面流动,从而该熔融的合成树脂 J 一面对浇口切断构件17、17B的前端部进行加热,一面被注射至模腔S内。然而,在成形品的容积大,S卩,模腔S的容积大等情况下,也可将加热媒体供给至所述热媒体通路36、36B内。原因在于在所述模腔S的容积大的情况下,在熔融的合成树脂J被注射至模腔S内的过程中,浇口切断构件17、17B的前端部有时会未充分地被该熔融的合成树脂加热。因此,在本发明的任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进行闭模之前或之后,根据需要来选择将作为热媒体的热蒸气供给或不供给至可动模具26的热媒体通路36、36A、36B内即可。再者,对于以上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十二实施方式而言,在借由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17A、17B来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之后,将浇口 23A、 23B、第二浇道(也是浇口)IlAUlB内的合成树脂清除至注射成形装置之外。然而,先前是在将熔融的合成树脂J注射至模腔S内之后(参照图36),将浇口 1 内的合成树脂J清除至注射成形装置之外(图37),然后使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上升,借此来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参照图38)。对于此种先前技术而言,在使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上升之前,将浇口 13B内的合成树脂J清除至注射成形装置之外,因此,在清除时,面对着连通口 14B的合成树脂J有时会产生凸出部JB。因此,若借由使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上升来进行所述分离,则该凸出部 JB会被切断而成为碎片JP,并残留在浇口 13B内。因此,当进行下一次的成形动作时,固化的所述碎片JP会与熔融的合成树脂J 一起进入至模腔S内,有时若该碎片JP存在于成形品的图案面(表面侧),则该成形品的表现会变差,因此不佳。因此,对于以上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十二实施方式而言,在借由所述浇口切断构件17、17A、17B来将模腔S内的合成树脂与模腔S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之后,将浇口 23A、23B、第二浇道IlAUlB内的合成树脂清除至注射成形装置之外,因此,可防止产生如上所述的不佳的状态。如上所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基于所述说明来采取各种代替例、修正或变形,本发明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包含所述的各种代替例、修正或变形。
2权利要求
1.一种注射成形装置,在将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的状态下,经由浇口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模腔内而成形,该注射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浇口切断构件的移动用的引导通路的开口端部配设成面向所述模腔的底面或上表面,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将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所述模腔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并且设置有将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加热至所述合成树脂的软化点温度以上的加热单元。
2.一种注射成形装置,在将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的状态下,经由浇口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模腔内而成形,该注射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浇口切断构件的移动用的引导通路的开口端部配设成面向所述模腔的底面或上表面,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将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所述模腔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并且在所述合成树脂与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发生接触的状态下,或以所述合成树脂一面与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发生接触,一面经由所述浇口而被注射至所述模腔内的方式,配设有所述浇口切断构件。
3.—种注射成形装置,在将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的状态下,经由浇口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模腔内而成形,该注射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浇口切断构件的移动用的引导通路的开口端部配设成面向所述模腔的底面或上表面,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将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所述模腔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并且所述浇口的开口端部经由连通口而连通于位于比进行移动动作之前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更靠所述模腔的附近的所述引导通路。
4.一种注射成形装置,在将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的状态下,经由浇口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模腔内而成形,该注射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浇口切断构件的移动用的引导通路的开口端部配设成面向所述模腔的底面或上表面,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将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所述模腔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并且所述浇口的开口端部经由连通口而连通于所述引导通路,且将进行移动动作之前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的前端部配设成面对着所述连通口。
5.一种注射成形装置,在将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的状态下,经由浇口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模腔内而成形,该注射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使浇口切断构件的移动用的引导通路的开口与所述浇口的开口为共用的开口,并配设成面向所述模腔的上表面,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将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所述模腔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2、3、4、5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成形装置,其中设置对所述浇口切断构件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借由该加热单元来加热之后,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所述模腔内。
7.一种嵌入成形装置,在对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进行开模的状态下,将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嵌入物放置在模腔内之后,将所述固定模具与所述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经由浇口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所述模腔内而形成一体品,该嵌入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浇口切断构件的移动用的引导通路的开口端部配设成面向所述模腔的底面或上表面,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将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所述模腔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并且设置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在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所述模腔外的合成树脂分离之前, 将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加热至所述合成树脂的软化点温度以上,以使所述合成树脂的注射口面对着所述嵌入物的开口部的方式,将所述嵌入物配设在所述模腔内,将熔融的合成树脂经由所述嵌入物的开口部而注射至所述模腔内。
8.一种嵌入成形装置,在对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进行开模的状态下,将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嵌入物放置在模腔内之后,将所述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经由浇口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所述模腔内而形成一体品,该嵌入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浇口切断构件的移动用的引导通路的开口端部配设成面向所述模腔的底面或上表面,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将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所述模腔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并且在所述合成树脂与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发生接触的状态下,或以所述合成树脂一面与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发生接触,一面经由所述浇口而被注射至所述模腔内的方式,配设所述浇口切断构件,以使所述合成树脂的注射口面对着所述嵌入物的开口部的方式,将所述嵌入物配设在所述模腔内,将熔融的合成树脂经由所述嵌入物的开口部而注射至所述模腔内。
9.一种嵌入成形装置,在对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进行开模的状态下,将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嵌入物放置在模腔内之后,将所述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经由浇口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所述模腔内而形成一体品,该嵌入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浇口切断构件的移动用的引导通路的开口端部配设成面向所述模腔的底面或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将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所述模腔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并且所述浇口的开口端部经由连通口而连通于位于比进行移动动作之前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更靠所述模腔的附近的所述引导通路,以使所述引导通路的开口部面对着所述嵌入物的开口部的方式,将所述嵌入物配设在所述模腔内,将通过所述浇口与位于比所述浇口切断构件更靠所述模腔的附近的所述引导通路的熔融的合成树脂,经由所述嵌入物的开口部而注射至所述模腔内。
10.一种嵌入成形装置,在对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进行开模的状态下,将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嵌入物放置在模腔内之后,将所述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经由浇口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所述模腔内而形成一体品,该嵌入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浇口切断构件的移动用的引导通路的开口端部配设成面向所述模腔的底面或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将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所述模腔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并且所述浇口的开口端部经由连通口而连通于所述引导通路,且将进行移动动作之前的所述浇口切断构件的前端部配设成面对着所述连通口,将通过所述浇口与位于比所述浇口切断构件更靠所述模腔的附近的所述引导通路的熔融的合成树脂,经由所述嵌入物的开口部而注射至所述模腔内。
11.一种嵌入成形装置,在对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进行开模的状态下,将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嵌入物放置在模腔内之后,将所述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予以关闭,经由浇口来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所述模腔内而形成一体品,该嵌入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使浇口切断构件的移动用的引导通路的开口与所述浇口的开口为共用的开口,并配设成面向所述模腔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浇口切断构件将所述模腔内的合成树脂与所述模腔外的合成树脂予以分离将通过所述浇口的熔融的合成树脂经由所述嵌入物的开口部而注射至所述模腔内。
12.根据权利要求8、9、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嵌入成形装置,其中设置对所述浇口切断构件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借由该加热单元来加热之后,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至所述模腔内。
全文摘要
一种注射成形装置以及嵌入成形装置,不会在成形品上残留有毛边,以使合成树脂的分离面也有光泽且不粗糙的方式而成形。将热蒸气供给至可动模具(26)的热媒体通路(36)内,借此,进而熔融的合成树脂(J)一面对浇口切断构件(17)的前端部进行加热,一面经由浇口(13A)以及浇口切断构件(17)上方的引导通路(27)而注射至由可动模具(26)与固定模具(6)形成的模腔(S)内。因此,合成树脂的分离面部位维持着不变硬的状态,所以因浇口切断构件(17)上升而被挤入至模腔(S)内以及浇口(13A)内的合成树脂、与挤入至模腔(S)内以及浇口(13A)内之前已存在的合成树脂彻底地融合。
文档编号B29C45/38GK102259405SQ20111003560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5日
发明者横山胜助, 金子光雄 申请人:株式会社富士精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