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网状塑胶产品熔合线强度的辅助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863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提高网状塑胶产品熔合线强度的辅助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注射吹塑成型的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网状塑胶产品熔合线强度的辅助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以座椅栏板为骨架,再填充弹性材料并蒙以皮套制成,一般为弧形结构以调节人体受力分布。目前的座椅栏板如图1所示,为网状的塑胶制品,加工时将呈熔融状态的塑胶液用注塑机注入如图2所示的模具2内并使塑胶液充满整个型腔,待塑胶液冷却凝固后从模具2中取出即得座椅栏板1。如图2所示,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塑胶液通过浇口 3 沿箭头所示方向流经模具2的I处碰穿位时,两股塑胶液在A区域最终汇合,A区成为汇合界面。由于汇合界面距离浇口 3较远,塑胶液流至汇合界面处后温度下降流动性降低,待冷却成型后,塑胶液汇合处由于塑胶液的熔接不完全而形成熔合线,既影响产品外观,又降低了产品强度。在塑胶的熔合部位两侧相距25mm分布的两个支点,在万能材料力学实验机上加力测试,当受拉力至500N时即开始断裂,不能满足客户提出的受力不低于900N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品外观整洁强度高的注塑工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网状塑胶产品熔合线强度的辅助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一种提高网状塑胶产品熔合线强度的辅助加热装置,包括模具和浇口,模具为网状,模具内部设有中空的型腔,浇口固定在模具上且浇口和模具的型腔贯通,其特征是还包括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都设于模具的底部的外侧,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都通过通信线连接控制器。所述的提高网状塑胶产品熔合线强度的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是加热器选用电磁感应加热器,控制器选用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和微机中的任意一种。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由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控制加热器,当塑胶液通过浇口流经模具的I处碰穿位时,加热器对A区的汇合界面实施加热,使得塑胶液仍旧保持高温以维持原有的流动性,从而使塑胶液充分熔接,以达到消除熔合线的目的,并提高了成品的强度。根据测定,在塑胶的熔合部位两侧相距25mm分布的两个支点,当受拉力至 950N时方才开始断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品外观整洁且强度尚。

图1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注塑加工的座椅栏板;图2是现有技术注塑加工时的模具;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现需注塑加工一座椅栏板,如图1所示,座椅栏板1为网状塑胶品,材质为 PA66+33%GF (PA指尼龙,GF指玻璃纤维),采用如图3所示的提高网状塑胶产品熔合线强度的辅助加热装置加工。一种提高网状塑胶产品熔合线强度的辅助加热装置,包括模具2、浇口 3、加热器4、温度传感器5和控制器6,如图3所示,具体结构是模具2为网状,模具2内部设有中空的型腔,浇口 3固定在模具2上且浇口 3和模具2的型腔贯通,其特征是还包括加热器4和温度传感器5都设于模具2的底部的外侧,加热器4和温度传感器5都通过通信线连接控制器6。本实施例中,加热器4选用电磁感应加热器,控制器6选用可编程控制器。本实施例使用时,由控制器6根据温度传感器5测得的温度控制加热器4,当塑胶液通过浇口 3流经模具2的I处碰穿位时,加热器4对A区的汇合界面实施加热,保持汇合界面的温度在180°C,使得塑胶液仍旧保持高温以维持原有的流动性,从而使塑胶液充分熔接,以达到消除熔合线的目的,并提高了成品的强度。
权利要求1.一种提高网状塑胶产品熔合线强度的辅助加热装置,包括模具( 和浇口(3),模具⑵为网状,模具⑵内部设有中空的型腔,浇口⑶固定在模具⑵上且浇口(3)和模具(2)的型腔贯通,其特征是还包括加热器(4)、温度传感器( 和控制器(6),加热器(4) 和温度传感器( 都设于模具O)的底部的外侧,加热器(4)和温度传感器( 都通过通信线连接控制器(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网状塑胶产品熔合线强度的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是加热器(4)选用电磁感应加热器,控制器(6)选用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和微机中的任意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注射吹塑成型的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网状塑胶产品熔合线强度的辅助加热装置。一种提高网状塑胶产品熔合线强度的辅助加热装置,包括模具(2)和浇口(3),模具(2)为网状,模具(2)内部设有中空的型腔,浇口(3)固定在模具(2)上且浇口(3)和模具(2)的型腔贯通,其特征是还包括加热器(4)、温度传感器(5)和控制器(6),加热器(4)和温度传感器(5)都设于模具(2)的底部的外侧,加热器(4)和温度传感器(5)都通过通信线连接控制器(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品外观整洁且强度高。
文档编号B29C45/73GK202129955SQ20112017477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8日
发明者储新, 褚明强, 赵红友, 郑志杰 申请人:上海天怡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