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模具保温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9351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胎模具保温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胎模具,具体讲是指一种轮胎模具保
温套O
背景技术
轮胎模具保温套作为一种轮胎硫化模具上的辅助设备用于轮胎模具的保温,传统的轮胎模具保温套一般采用A3钢板焊接外壳并在内部设置了了许多个金属支撑块用了支撑金属外壳,焊接好外壳后再往外壳内部填充保温棉作为保温层。上述结构的轮胎模具保温套采用A3钢板焊接,A3钢板的厚度一般在3mm以上,并且还要在外壳的内部设置许多金属支撑块用来支撑金属外壳,使得轮胎模具保温套非常厚重,且保温效果不好,另外,由于大量使用钢材,使得轮胎模具保温套的成本整体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较为轻便、保温效果好且成本较低的轮胎模具保温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轮胎模具保温套,由封闭的金属外壳和填充在金属外壳内的保温层构成,所述的保温层为具有支撑作用的硬质保温层,所述的金属外壳上设有加热管进出口及固定安装孔。采用以上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轮胎模具保温套仅仅包含封闭的金属外壳和填充在金属外壳内的保温层构成,取消了笨重的金属支撑块,降低了轮胎模具保温套的重量,较为轻便,另外由于采用了硬质保温层作为保温层的同时使其具有支撑的作用,使得轮胎模具保温套的强度得以保证,由于保温层为连续不断的填充在金属外壳内,减少了传统的轮胎模具保温套中金属块的热传导及热辐射,有效提高了保温的效果,并且由于大大降低了钢材的使用量,成本也得到大大降低。作为优选,所述的金属外壳为内有空腔的环形柱体状结构。本优选方案金属外壳为环形柱体状结构,用料较为节省,可有效降低钢材的使用量。作为优选,所述的保温层为聚氨酯硬泡。本优选采用聚氨酯硬泡作为保温层,由于其具有独特的隔热保温性能、重量轻、优良的防水性能等诸多优点,非常适用于做具有支撑作为的保温层。作为优选,所述封闭的金属外壳为不锈钢钢板焊接而成。本优选方案采用不锈钢钢板进行外壳的焊接,具有不变形、不开裂、抗腐蚀、抗污染的优点。作为优选,所述的不锈钢钢板的厚度不大于1. 5mm。由于采用不锈钢钢板作为外壳的主材,1. 5mm以内厚度的板材即可满足强度的需要,以避免对钢材的浪费。作为优选,所述的不锈钢钢板的厚度为1. 2mm。本优选方案可满足作为外壳对强度的要求又不至于造成钢材的浪费,是一种优选的不锈钢钢板。
图1中为本实用新型的轮胎模具保温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为本实用新型的轮胎模具保温套的正视图。图3中为图2中A-A方向剖视图。图中所示1、金属外壳,1. 1、加热管进出口,1.2、固定安装孔,2、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描述。如附图1至3中所示,一种轮胎模具保温套,由封闭的金属外壳1和填充在金属外壳1内的保温层2构成,所述的保温层2为具有支撑作用的硬质保温层,所述的金属外壳1 上设有加热管进出口 1. 1及固定安装孔1.2,所述的金属外壳1为内有空腔的环形柱体状结构并采用不锈钢钢板焊接而成,所述的不锈钢钢板的厚度为1. 2mm,所述的保温层2为聚氨酯硬泡。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和改进,如金属外壳1焊接的不锈钢钢板的厚度也可在1. 2mm 1. 5mm,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使用更薄的钢板,再如所述的保温层也可采用其他硬质具有较高强度的硬质保温材料。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轮胎模具保温套,其特征在于由封闭的金属外壳(1)和填充在金属外壳(1) 内的保温层( 构成,所述的保温层( 为具有支撑作用的硬质保温层,所述的金属外壳 (1)上设有加热管进出口(1. 1)及固定安装孔(1. 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模具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外壳(1)为内有空腔的环形柱体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模具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层( 为聚氨酯硬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模具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的金属外壳(1)为不锈钢钢板焊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模具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钢板的厚度不大于1. 5mm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模具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钢板的厚度为 1. 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模具保温套,由封闭的金属外壳(1)和填充在金属外壳(1)内的保温层(2)构成,所述的保温层(2)为具有支撑作用的硬质保温层,所述的金属外壳(1)上设有加热管进出口(1.1)及固定安装孔(1.2)。具有轻便、保温效果好且成本较低的优点。
文档编号B29C35/02GK202130009SQ20112023408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5日
发明者侯永启, 李玉飞, 李绪潮 申请人:新泰市大潮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