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出成型机的塑胶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019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射出成型机的塑胶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射出成型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出成型机的塑胶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在塑胶射出成型机的结构中,塑胶射出机构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般的塑胶射出机构可分为单色成型和多色成型,而多色成型分为清多色成型和夹层混色成型两大类, 清多色成型是指塑胶原料均由各组独立的料管组熔胶并分别注射至模具的型腔内,混色成型是指将多种不同的塑胶原料通过一个共用射嘴同时注射至模具的型腔,而夹层成型是指将多种不同的塑胶原料按设定的顺序先后通过共用射嘴注射至模具的型腔。鉴于目前的控制方式,多为单独控制模式,即混色成型控制,或者夹层成型控制。 两种控制模式不能同时实现,这样有效降低了塑胶射出成型机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操控性强、运行高效、同步性好及控制模式组合性强的一种射出成型机的塑胶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射出成型机的塑胶控制机构,包括有电机泵组、第一塑胶控制机构、第二塑胶控制机构;第一塑胶控制机构、第二塑胶控制机构分别独立配套的第一组控制系统和第二组控制系统;第一组控制系统包括有第一比例压力流量阀、第一预塑换向阀、第一注射换向阀、 第一熔胶背压阀及第一背压控制阀;第一预塑换向阀、第一注射换向阀的压力油口与第一比例压力流量阀出油口连接;第一熔胶背压阀的单向阀进油口、第一背压控制阀压力油口同时与第一注射换向阀的B油口相连,且第一熔胶背压阀的溢流阀出油口与第一背压控制阀的一出油口相连;第二组控制系统包括有第二比例压力流量阀、第二预塑换向阀、第二注射换向阀、 第二熔胶背压阀及第二背压控制阀;第二预塑换向阀、第二注射换向阀的压力油口与第二比例压力流量阀出油口连接;第二熔胶背压阀的单向阀进油口、第二背压控制阀压力油口同时与第二注射换向阀的B油口相连,且第二熔胶背压阀的溢流阀出油口与第二背压控制阀的一出油口相连。采取的措施还包括上述的电机泵组包括相配套的电动机和双联叶片泵,双联叶片泵内置两个相同排量的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且第一油泵与第一比例压力流量阀进油口连接,第二油泵与第二比例压力流量阀进油口连接。上述的第一熔胶背压阀内置有并联设计的单向阀和溢流阀,并具有三个油口 ;一油口为单向阀进油口,二油口为溢流阀出油口,三油口为单向阀出油口和溢流阀进油口所合并成的总油口。[0011]上述的第一背压控制阀为叠加阀结构,并垫配于第一熔胶背压阀的下部;第一背压控制阀机能为二位四通换向阀。上述的第一背压控制阀弹簧端的阀芯机能为P与A通、T与B通;电磁端的阀芯机能为P与B通、T与A通。上述的第二熔胶背压阀内置有并联设计的单向阀和溢流阀,并具有三个油口 ;一油口为单向阀进油口,二油口为溢流阀出油口,三油口为单向阀出油口和溢流阀进油口所合并成的总油口。上述的第二背压控制阀为叠加阀结构,并垫配于第二熔胶背压阀的下部;第二背压控制阀机能为二位四通换向阀。上述的第二背压控制阀弹簧端的阀芯机能为P与A通、T与B通;电磁端的阀芯机能为P与B通、T与A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电机泵组、第一塑胶控制机构、第二塑胶控制机构;第一塑胶控制机构、第二塑胶控制机构分别独立配套的第一组控制系统和第二组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配置具有独立控制功能的二组控制系统,互不影响,实际操作可控性强,即可实现多种不同控制模式的组合;设置相组合的背压阀和电磁换向阀,并实现料筒内塑胶熔化时准确计量和熔料的充满度;每一控制系统均配置压力流量比例阀, 根据不同原塑料特性,达到针对性的运行方式,以求实现运行高效化;配置相同流量的两个独立油泵,分别控制两个控制系统,整体设计合理,以利于实现同时运行时的同步速度;将背压阀分置三个油口,分享单向口、溢流口及总油口,实现预塑时背压可调性、注射时的快速高效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图标号说明如下电机泵组1,第一组控制系统2,第一比例压力流量阀21,第一预塑换向阀22,第一注射换向阀23,第一熔胶背压阀M,第一背压控制阀25,第二组控制系统3,第二比例压力流量阀31,第二预塑换向阀32,第二注射换向阀33,第二熔胶背压阀34,第二背压控制阀35,第一塑胶控制机构A,第二塑胶控制机构B,电动机M,第一油泵Q1,第二油泵Q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射出成型机的塑胶控制机构,包括有电机泵组1、第一塑胶控制机构A、第二塑胶控制机构B ;第一塑胶控制机构A、第二塑胶控制机构B分别独立配套的第一组控制系统2和第二组控制系统3 ;第一组控制系统2包括有第一比例压力流量阀21、第一预塑换向阀22、第一注射换向阀23、第一熔胶背压阀M及第一背压控制阀25 ;第一预塑换向阀22、第一注射换向阀 23的压力油口与第一比例压力流量阀21出油口连接;第一熔胶背压阀M的单向阀进油口、第一背压控制阀25压力油口同时与第一注射换向阀23的B油口相连,且第一熔胶背压阀M的溢流阀出油口与第一背压控制阀25的一出油口相连;[0022]第二组控制系统3包括有第二比例压力流量阀31、第二预塑换向阀32、第二注射换向阀33、第二熔胶背压阀34及第二背压控制阀35 ;第二预塑换向阀32、第二注射换向阀 33的压力油口与第二比例压力流量阀31出油口连接;第二熔胶背压阀34的单向阀进油口、第二背压控制阀35压力油口同时与第二注射换向阀33的B油口相连,且第二熔胶背压阀34的溢流阀出油口与第二背压控制阀35的一出油口相连。配置具有独立控制功能的二组控制系统,互不影响,实际操作可控性强,即可实现多种不同控制模式的组合;设置相组合的背压阀和电磁换向阀,并实现料筒内塑胶熔化时准确计量和熔料的充满度;每一控制系统均配置压力流量比例阀,根据不同原塑料特性,达到针对性的运行方式,以求实现运行高效化。电机泵组1包括相配套的电动机M和双联叶片泵,所述的双联叶片泵内置两个相同排量的第一油泵Ql和第二油泵Q2 ;且第一油泵Ql与所述的第一比例压力流量阀21进油口连接,第二油泵Q2与所述的第二比例压力流量阀31进油口连接。配置相同流量的两个独立油泵,分别控制两个控制系统,整体设计合理,以利于实现同时运行时的同步速度。第一熔胶背压阀M内置有并联设计的单向阀和溢流阀,并具有三个油口 ;一油口为单向阀进油口,二油口为溢流阀出油口,三油口为单向阀出油口和溢流阀进油口所合并成的总油口。第一背压控制阀25为叠加阀结构,并垫配于第一熔胶背压阀M的下部;所述的第一背压控制阀25机能为二位四通换向阀。第一背压控制阀25弹簧端的阀芯机能为P 与A通、T与B通;电磁端的阀芯机能为P与B通、T与A通。将背压阀分置三个油口,分享单向口、溢流口及总油口,实现预塑时背压可调性、注射时的快速高效性;第二熔胶背压阀34内置有并联设计的单向阀和溢流阀,并具有三个油口 ;一油口为单向阀进油口,二油口为溢流阀出油口,三油口为单向阀出油口和溢流阀进油口所合并成的总油口。第二背压控制阀35为叠加阀结构,并垫配于第二熔胶背压阀34的下部;所述的第二背压控制阀35机能为二位四通换向阀。第二背压控制阀35弹簧端的阀芯机能为P 与A通、T与B通;电磁端的阀芯机能为P与B通、T与A通。将背压阀分置三个油口,分享单向口、溢流口及总油口,实现预塑时背压可调性、注射时的快速高效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射胶控制模式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混色成型模式将第一塑胶控制机构A的第一注射换向阀23和第二塑胶控制机构B的第二注射换向阀33左侧电磁铁同时入电,同时将第一背压控制阀25和第二背压控制阀35电磁铁入电;第一油泵Ql和第二油泵Q2产生的高压油推动第一塑胶控制机构A、第二塑胶控制机构 B中的射出缸向前运行,即将两个料筒内的塑料同时射出;第二种分清夹层成型模式将第一塑胶控制机构A的第一注射换向阀23左侧电磁铁和第一背压控制阀25电磁铁同时入电;第一油泵Ql产生的高压油推动第一塑胶控制机构A的射出缸向前运行,即将第一塑胶控制机构A料筒内的塑料射出;待第一塑胶控制机构A完成操作后,再将第二塑胶控制机构B的第二注射换向阀 33左侧电磁铁和第二塑胶控制机构B的第二背压控制阀35电磁铁同时入电;第二油泵Q2 产生的高压油推动第二塑胶控制机构B中的射出缸向前运行,即将第二塑胶控制机构B料筒内的塑料射出;[0032]反之也可,先第二第二塑胶控制机构B运行,再启动第一塑胶控制机构A ;实现两组独立的塑料射出控制;第三种间隔夹层成型模式根据成型制品的不同需求,设置第一塑胶控制机构A和第二塑胶控制机构B的射出运动先后顺序,实现各种不同的夹层注射;或设置先一组塑胶控制机构运行,再另一组塑胶控制机构运行,并成交替间隔运行;或先两组塑胶控制机构同时运行,再先一组塑胶控制机构运行,最后另一组塑胶控制机构运行运行,并成交替间隔运行;或设置先一组塑胶控制机构运行,再两组塑胶控制机构同时运行,最后另一组塑胶控制机构运行,并成交替间隔运行,并成交替间隔运行;或先一组塑胶控制机构运行,再另一组塑胶控制机构运行,最后两组塑胶控制机构同时运行,并成交替间隔运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配置具有独立控制功能的二组控制系统,互不影响,实际操作可控性强,即可实现多种不同控制模式的组合;设置相组合的背压阀和电磁换向阀,并实现料筒内塑胶熔化时准确计量和熔料的充满度;每一控制系统均配置压力流量比例阀, 根据不同原塑料特性,达到针对性的运行方式,以求实现运行高效化;配置相同流量的两个独立油泵,分别控制两个控制系统,整体设计合理,以利于实现同时运行时的同步速度;将背压阀分置三个油口,分享单向口、溢流口及总油口,实现预塑时背压可调性、注射时的快速高效性。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被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射出成型机的塑胶控制机构,包括有电机泵组(1)、第一塑胶控制机构(A)、第二塑胶控制机构(B);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塑胶控制机构(A)、第二塑胶控制机构(B)分别独立配套的第一组控制系统(2)和第二组控制系统(3);所述的第一组控制系统( 包括有第一比例压力流量阀(21)、第一预塑换向阀(22)、 第一注射换向阀(23)、第一熔胶背压阀04)及第一背压控制阀0 ;所述的第一预塑换向阀(22)、第一注射换向阀03)的压力油口与第一比例压力流量阀出油口连接;所述的第一熔胶背压阀04)的单向阀进油口、第一背压控制阀05)压力油口同时与第一注射换向阀03)的B油口相连,且所述的第一熔胶背压阀04)的溢流阀出油口与第一背压控制阀05)的一出油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出成型机的塑胶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组控制系统C3)包括有第二比例压力流量阀(31)、第二预塑换向阀(32)、第二注射换向阀 (33)、第二熔胶背压阀(34)及第二背压控制阀(3 ;所述的第二预塑换向阀(32)、第二注射换向阀(33)的压力油口与第二比例压力流量阀(31)出油口连接;所述的第二熔胶背压阀(34)的单向阀进油口、第二背压控制阀(35)压力油口同时与第二注射换向阀(33)的B 油口相连,且所述的第二熔胶背压阀(34)的溢流阀出油口与第二背压控制阀(35)的一出油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射出成型机的塑胶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机泵组(1)包括相配套的电动机(M)和双联叶片泵,所述的双联叶片泵内置两个相同排量的第一油泵Oil)和第二油泵0^2);且第一油泵Oil)与所述的第一比例压力流量阀进油口连接,第二油泵0^2)与所述的第二比例压力流量阀(31)进油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射出成型机的塑胶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熔胶背压阀04)内置有并联设计的单向阀和溢流阀,并具有三个油口 ;一油口为单向阀进油口,二油口为溢流阀出油口,三油口为单向阀出油口和溢流阀进油口所合并成的总油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射出成型机的塑胶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背压控制阀05)为叠加阀结构,并垫配于第一熔胶背压阀04)的下部;所述的第一背压控制阀05)机能为二位四通换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射出成型机的塑胶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背压控制阀05)弹簧端的阀芯机能为P与A通、T与B通;电磁端的阀芯机能为P与B通、T 与A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射出成型机的塑胶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熔胶背压阀(34)内置有并联设计的单向阀和溢流阀,并具有三个油口 ;一油口为单向阀进油口,二油口为溢流阀出油口,三油口为单向阀出油口和溢流阀进油口所合并成的总油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射出成型机的塑胶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背压控制阀(35)为叠加阀结构,并垫配于第二熔胶背压阀(34)的下部;所述的第二背压控制阀(35)机能为二位四通换向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射出成型机的塑胶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背压控制阀(35)弹簧端的阀芯机能为P与A通、T与B通;电磁端的阀芯机能为P与B通、T 与A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射出成型机的塑胶控制机构,包括有电机泵组、第一塑胶控制机构、第二塑胶控制机构;第一塑胶控制机构、第二塑胶控制机构分别独立配套的第一组控制系统和第二组控制系统;配置具有独立控制功能的二组控制系统,实际操作可控性强,即可实现多种不同控制模式的组合;设置相组合的背压阀和电磁换向阀,并实现料筒内塑胶熔化时准确计量和熔料的充满度;每一控制系统均配置压力流量比例阀,根据不同原塑料特性,以求实现运行高效化;配置相同流量的两个独立油泵,分别控制两个控制系统,实现同时运行时的同步速度;将背压阀分置三个油口,分享单向口、溢流口及总油口,实现预塑时背压可调性、注射时的快速高效性。
文档编号B29C45/76GK202186032SQ20112029452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5日
发明者王伯埙 申请人:富强鑫(宁波)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