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壁波纹管螺旋模体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1452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壁波纹管螺旋模体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双壁波纹管螺旋模体部件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壁波纹管螺旋模体部件。
技术背景[0002]双壁波纹管是一种节约能耗的新型轻质管材,具有比重小、造价低、耐外压、强度高,抗机械振动和冰冻性能好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用作市政建设等领域的埋地排水、排污管道。[0003]在双壁波纹管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传统的螺旋模体部件包括外螺旋体、内螺旋体、 外模套,其中,外螺旋体和内螺旋体上分别开设有入料口和分配槽,分配槽上沿圆周方向均勻分布有多个流道入口,内螺旋体和外螺旋体分别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的流道入口相连通并沿螺旋方向延伸的螺旋槽。由于入料口距离多个流道入口的远近不同,靠近入料口处的流道入口处流体压力大,进入的物料多,因此各流道内的物料分布不均,会导致制品圆周截面厚薄分布不均,降低双壁波纹管的环刚度和环柔度,产品均一性较差。一般来说,当采用优质的塑料母粒时,由于原材料本身有优良的物理特性,因此对于产品的质量影响较小。然而随着成品销售价格的降低,越来越多的生产者倾向于采用回收塑料制造双壁波纹管,而由于回收塑料母粒的流动性较差,现有的双壁波纹管模体部件各螺旋槽内分配的物料不均, 而材料本身的流动性较差,入料不均的问题将对成品质量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发明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波纹管螺旋模体部件, 将熔融物料均勻分配在各螺旋槽内。[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壁波纹管螺旋模体部件,包括外模套、外螺旋体和内螺旋体三部分,所述的外模套上具有第一入料口和第二入料口,所述的外螺旋体和内螺旋体上分别开设有多个螺旋槽,所述的第一入料口与所述的外螺旋体上的螺旋槽相连通,所述的外螺旋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第二入料口与所述的通孔以及所述的内螺旋体上的螺旋槽相连通,所述的外螺旋体和内螺旋体上均开设有一级分配槽和一对二级分配槽,所述的第一入料口或第二入料口位于所述的一级分配槽的中央, 所述的一级分配槽上开设有分别与一对所述的二级分配槽相接的一对第一流道入口,且一对所述的第一流道入口到所述的第一入料口或第二入料口的线距离相等;所述的二级分配槽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对第二流道入口,且一对所述的第二流道入口距离所述的第一流道入口的线距离相等,各所述的第二流道入口分别与多个所述的螺旋槽相连。[0006]优选地,所述的外模套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的第一入料口和一个所述的第二入料口,所述的外螺旋体和内螺旋体上分别开设有一个所述的一级分配槽和一对所述的二级分配槽,所述的外螺旋体和内螺旋体上分别开设有4个所述的螺旋槽。[0007]本实用新型与以往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级分配槽和二级分配槽结合设计,使熔融态物料进入一级分配槽后能够通过一对第一流道入口均勻的分配到一对二级分配槽内,继而再通过一对第二流道入口将物料均勻分配至多个螺旋槽内,因此外螺旋体和内螺旋体上的各螺旋槽内的熔体分布更为均勻,各分配槽和螺旋槽内物料流动平稳、均勻,使得制品的横截面内外层壁厚都很均勻,从而提高了双壁波形管产品的质量。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壁波形管螺旋模体部件的剖视图(横截面);[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壁波形管螺旋模体部件的剖视图(纵截面);[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螺旋体的剖视图;[001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螺旋体上的螺旋槽的展开示意图;[001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螺旋体的剖视图;[001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螺旋体上的螺旋槽的展开示意图;[0014]其中1、外模套;2、外螺旋体;3、内螺旋体;4、第一入料口 ;5、第二入料口 ;6、螺钉;7、沉头螺钉;8、螺旋槽;9、螺旋槽;10、外壁出料口 ;11、内壁出料口 ;12、一级分配槽; 13、第一流道入口 ;14、二级分配槽;15、第二流道入口 ;16、通孔;17、一级分配槽;18、第一流道入口 ;19、二级分配槽;20、第二流道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16]如附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壁波纹管螺旋模体部件主要包括外模套 1、外螺旋体2和内螺旋体3等。在外模套1上有两个入料口,一个为第一入料口 4,一个为第二入料口 5。外螺旋体2套设在内螺旋体3外,外模套1套设在外螺旋体2外,所述的外螺旋体2和内螺旋体3上分别开设有多个螺旋槽,所述的第一入料口 4与所述的外螺旋体 2上的螺旋槽9相连通,所述的外螺旋体2上还开设有通孔16,所述的第二入料口 5与所述的通孔16以及所述的内螺旋体3上的螺旋槽8相连通。熔融态物料经第一入料口 4进入外螺旋体2上螺旋槽9内,经再次混炼后经由外螺旋体2的外壁与外模套1之间的外壁出料口 10挤出,同时经第二入料口 5进入内螺旋体3上的螺旋槽8内的物料经混炼后,通过内螺旋体3的外壁与外螺旋体2的内壁之间的内壁出料口 11挤出。[0017]所述的外螺旋体2上开设有一级分配槽12和一对二级分配槽14,所述的第一入料口 4位于所述的一级分配槽12的中央,所述的一级分配槽12上开设有分别与一对所述的二级分配槽14相接的一对第一流道入口 13,且一对所述的第一流道入口 13到所述的第一入料口 4的线距离相等,因此一对第一流道入口 13处的液体压力相同,流入两个二级分配槽14内的液体流量也相等;所述的二级分配槽14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对第二流道入口 15, 且一对所述的第二流道入口 15分别距离一对所述的第一流道入口 13的线距离相等,各所述的第二流道入口 15分别与多个所述的螺旋槽9相连,因此第二流道入口 15处的液体压力相同,各螺旋槽9内的液体流量相同。[0018]同样地,所述的内螺旋体3上开设有一级分配槽17和一对二级分配槽19,所述的第二入料口 5位于所述的一级分配槽17的中央,所述的一级分配槽17上开设有分别与一对所述的二级分配槽19相接的一对第一流道入口 18,且一对所述的第一流道入口 18到所述的第二入料口 5的线距离相等,故进入一对二级分配槽19内的液体流量相同;所述的二级分配槽19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对第二流道入口 20,且一对所述的第二流道入口 20距离所述的第一流道入口 18的线距离相等,各所述的第二流道入口 20分别与多个所述的螺旋槽 8相连,故进入多个螺旋槽8内的液体流量相同。[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模套1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的第一入料口 4和一个所述的第二入料口 5,所述的外螺旋体2和内螺旋体3上分别开设有一个所述的一级分配槽和一对所述的二级分配槽,所述的外螺旋体2和内螺旋体3上分别开设有4个所述的螺旋槽。[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外模套上还可以设置2个第一入料口,各第一入料口分别连接一个一级分配槽,各一级分配槽再连接一对二级分配槽;同理该外模套上还可以设置2个第二入料口,各第二出料口亦分别连接一个一级分配槽,各一级分配槽再连接一对二级分配槽。由于各分配槽均通过一分二,二分四的模式进行等分,且各个流道入口距离物料入口处的距离均相等,因此能够保证物料被各流道均勻等分,因此熔体分布更均勻,这样就减小了熔体的热应力,物流平稳,制品表面无流痕,制品的横截面内外层壁厚都很均勻,从而提高了双壁波形管产品的质量。[0021]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壁波纹管螺旋模体部件,包括外模套、外螺旋体和内螺旋体,所述的外模套上具有第一入料口和第二入料口,所述的外螺旋体和内螺旋体上分别开设有多个螺旋槽,所述的第一入料口与所述的外螺旋体上的螺旋槽相连通,所述的外螺旋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第二入料口与所述的通孔以及所述的内螺旋体上的螺旋槽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螺旋体和内螺旋体上均开设有一级分配槽和一对二级分配槽,所述的第一入料口或第二入料口位于所述的一级分配槽的中央,所述的一级分配槽上开设有分别与一对所述的二级分配槽相接的一对第一流道入口,且一对所述的第一流道入口到所述的第一入料口或第二入料口的线距离相等;所述的二级分配槽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对第二流道入口,且一对所述的第二流道入口距离所述的第一流道入口的线距离相等,各所述的第二流道入口分别与多个所述的螺旋槽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壁波纹管螺旋模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模套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的第一入料口和一个所述的第二入料口,所述的外螺旋体和内螺旋体上分别开设有一个所述的一级分配槽和一对所述的二级分配槽,所述的外螺旋体和内螺旋体上分别开设有4个所述的螺旋槽。
专利摘要一种双壁波纹管螺旋模体部件,包括外模套、外螺旋体、内螺旋体,外模套上具有第一入料口和第二入料口,外螺旋体和内螺旋体上均开设有一级分配槽和一对二级分配槽,第一入料口或第二入料口位于一级分配槽的中央,一级分配槽上开设有分别与一对二级分配槽相接的一对第一流道入口,一对第一流道入口到第一入料口或第二入料口的线距离相等,二级分配槽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对第二流道入口,且一对第二流道入口距离第一流道入口的线距离相等,各第二流道入口分别与多个螺旋槽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物料均匀分配进入多个螺旋槽中,避免因物料分配不均而导致的波纹管制品的横截面内外层壁厚不均匀,从而使得环刚度和环柔度的下降。
文档编号B29C47/08GK202241898SQ201120389030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3日
发明者何海潮, 王淳德 申请人:苏州杰威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