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轨连接式顶杆加速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67950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滑轨连接式顶杆加速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轨连接式顶杆加速顶出机构,包括顶撬块(1)、固定座(2)、顶杆(3)、轴销(4)。本发明采用滑轨和定轴连接撬顶块与顶杆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多顶板方案存在的尺寸大、成本高的不足,以及AKO机构方案存在的适用范围局限的不足,达到了使顶杆既能匀速推动塑件脱模,又能加速推动塑件脱落,还能随顶出板的复位完成自身复位的目的。本发明同时还具有柔性连接,自我调节位置角度的性能,适应各类模具的工艺要求,因此,扩大了顶杆加速顶出机构的适用范围,具有易于标准化,普遍适用的意义。
【专利说明】滑轨连接式顶杆加速顶出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注射模具的一种脱模顶出机构,具体是指应用在脱模时需要顶出二段距离,即第一段为匀速顶出距离,第二段为加速顶出距离的注塑模具中的一种滑轨连接式顶杆加速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有些注塑产品要求注塑模具具备二段顶出距离的脱模功能,要让一副模具在脱模时实现二段顶出距离的功能,现有技术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增加顶出板的多顶板方案,并增设二次顶出机构,该方案存在需要增加顶出板的数量,使模具外形尺寸增大、模具成本增高的不足;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顶杆加速顶出机构,如DME标准件中的AKO(Acceleratedknock-outs)机构。AKO机构方案采用机械杠杆原理,脱模时,顶出板推动AKO机构杠杆,杠杆的一端推动与其接触的顶杆向上(前)匀速移动,顶杆顶动塑件脱离动模,完成第一段匀速顶出距离;当顶出板移动接近动模框时,设在动模框底部的顶销顶动AKO机构杠杆的另一端,撬动顶杆向上(前)加速移动,从而完成第二段加速顶出距离,加速推动塑件脱落。
[0003]由于AKO机构杠杆与顶杆无扣挂连接,使顶杆的复位不能靠顶出板的复位动作来完成,而要由定模在合模回程时将顶杆压回复位(见图7)。这就局限了 AKO机构的适用范围,顶杆只能设置在塑件边缘上来顶出产品,而不能用于从塑件内部顶出产品(见图8)。
[000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多顶板方案存在尺寸大、成本高的不足,AKO机构方案存在适用范围局限的不足。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定轴与滑轨将顶杆与加速杠杆柔性连接,并在模具底板上设置复位销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滑轨连接式顶杆加速顶出机构,旨在达到使顶杆既能随顶出板的移动匀速推动塑件脱模,完成第一段匀速顶出距离,又能被顶销顶动加速推动塑件脱落,完成第二段加速顶出距离,还能随顶出板的复位完成自身的复位,不但能设置在塑件边缘上来顶出塑件产品,而且能用于从塑件内部顶出塑件产品,易于标准化,普遍适用的目的。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滑轨连接式顶杆加速顶出机构包括,顶撬块、固定座、顶杆、轴销,其中:所述的撬顶块为金属制成的,一端平行另一端向上翘起,呈斜坡台阶状的矩形构件,沿其长边轴线,低台段的端面及顶部设有“十字槽”滑轨,与其长边轴线平行的两个侧面的中部设有一个贯穿的轴孔;所述的固定座为金属制成的矩形构件,沿其长边轴线,顶部端面垂直向下,设有二个对称的贯穿底部的沉槽穿螺孔,与其长边轴线平行的两个侧面的垂直中线上设有一个贯穿两面的轴孔,轴孔中心距底面高度与撬顶块的轴孔等高;所述的顶杆为金属制成的底部设有按轴线对称的二个平行台面的圆柱形部件,垂直于台面固定有一根贯穿于二个平行台面的定轴;所述的轴销为金属制成的圆柱形部件。
[0007]组合(相互位置关系):[0008]将二只固定座置于撬顶块的两边,用轴销穿过固定座、撬顶块的轴孔将它们串在一起,将顶杆底部的定轴插入撬顶块的“十字槽”滑轨中,毕。
[0009]工作原理:应用时,用内六角螺丝穿过固定座顶部的沉槽穿螺孔将组件固定在模具的顶出板上,将顶杆穿进动模的顶杆孔内,在模具的底板上对应撬顶块I翘底部的位置装一个复位销,并在顶出板上配以相应的通孔,在动模框底部的对应撬顶块翘顶部的位置装一个顶销,模具脱模时,顶出板推动撬顶块并顶杆向上(前)匀速移动,复位销脱离撬顶块的翘底部,顶杆顶动塑件脱离动模,完成第一段匀速顶出距离;当顶出板移动接近动模框时,设在动模框底部的顶销顶动撬顶块的翘顶部,撬顶块旋转,其“十字槽”滑轨撬动顶杆向上(前)加速移动,从而完成第二段加速顶出距离,加速推动塑件脱落。
[0010]脱模完成后,模具转为合模复位程序,顶出板向底板方向退回,带动顶杆回退,撬顶块与顶销脱离接触,当顶出板移动接近底板时,位于底板上的复位销接触撬顶块的翘底部,顶动撬顶块旋转复位,撬顶块的“十字槽”滑轨拉动定轴迫使顶杆复位(缩回)。
[0011]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采用“十字槽”滑轨和定轴连接撬顶块与顶杆的技术方案,除了实现顶杆随顶出板复位外,还具有柔性连接,自我调节位置角度的性能,因此,扩大了顶杆加速顶出机构的适用范围;本发明的滑轨连接式顶杆加速顶出机构具有易于标准化,普遍适用的意义。
[0012]本发明的滑轨连接式顶杆加速顶出机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达到了使顶杆既能随顶出板的移动匀速推动塑件脱模,又能被顶销顶动加速推动塑件脱落,还能随顶出板的复位完成自身的复位;使顶杆不但能设置在塑件边缘上来顶出塑件产品,还能用于从塑件内部顶出塑件产品;且其滑轨式柔性连接,扩大了顶杆加速顶出机构的适用范围,达到了易于标准化普遍适用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的滑轨连接式顶杆加速顶出机构立体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发明的滑轨连接式顶杆加速顶出机构各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发明应用在注塑模具脱模时的初始时态剖视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发明应用在注塑模具脱模时的匀速脱模时态剖视示意图;
[0017]图5是本发明应用在注塑模具脱模时的加速脱模时态剖视示意图;
[0018]图6是本发明应用在注塑模具复位时顶杆复位时态剖视示意图;
[0019]图7是现有技术的AKO机构应用在注塑模具脱模的剖视示意图;
[0020]图8是现有技术的AKO机构不能用于从塑件内部顶出产品的剖视原理图;
[0021]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0022]图中:撬顶块1、“十字槽”滑轨11、固定座2、顶杆3、定轴31、轴销4、顶销5、复位销6、底板01、顶出板02、动模框03、动模04、塑件05。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阅图1?6,本发明的滑轨连接式顶杆加速顶出机构,包括顶撬块1、固定座2、顶杆3、轴销4,其中:所述的撬顶块I为金属制成的,一端平行另一端向上翘起呈斜坡台阶状的矩形构件,沿其长边轴线,低台段的端面及顶部设有“十字槽”滑轨11,与其长边轴线平行的两个侧面的中部设有一个贯穿的轴孔;所述的固定座2为金属制成的矩形构件,沿其长边轴线,顶部端面垂直向下,设有二个对称的贯穿底部的沉槽穿螺孔,与其长边轴线平行的两个侧面的垂直中线上设有一个贯穿两面的轴孔,轴孔中心距底面高度与撬顶块I的轴孔等高;所述的顶杆3为金属制成的底部设有按轴线对称的二个平行台面的圆柱形部件,垂直于台面固定有一根贯穿于二个平行台面的定轴31 ;所述的轴销4为金属制成的圆柱形部件。
[0024]组合(相互位置关系):
[0025]将二只固定座2置于撬顶块I的两边,用轴销4穿过固定座2、撬顶块I的轴孔将它们串在一起,将顶杆3底部的定轴31插入撬顶块I的“十字槽”滑轨11中,毕。
[0026]工作原理:应用时,参阅图3、图4、图5、图6,用内六角螺丝穿过固定座2顶部的沉槽穿螺孔将组件固定在模具的顶出板02上,将顶杆3穿进动模04的顶杆孔内,在模具的底板01上对应撬顶块I翘底部的位置装一个复位销6,并在顶出板02上配以相应的通孔,在动模框03底部的对应撬顶块I翘顶部的位置装一个顶销5,模具脱模时,顶出板02推动撬顶块I并顶杆3向上(前)匀速移动,复位销6脱离撬顶块I的翘底部,顶杆3顶动塑件05脱离动模04,完成第一段匀速顶出距离;当顶出板02移动接近动模框03时,设在动模框03底部的顶销5顶动撬顶块I的翘顶部,撬顶块I旋转,其“十字槽”滑轨11撬动顶杆3向上(前)加速移动,从而完成第二段加速顶出距离,加速推动塑件脱落。
[0027]脱模完成后,模具转为合模复位程序,顶出板02向底板01方向退回,带动顶杆3回退,撬顶块I与顶销5脱离接触,当顶出板02移动接近底板01时,位于底板01上的复位销6接触撬顶块I的翘底部,顶动撬顶块I旋转复位,撬顶块I的“十字槽”滑轨11拉动定轴31迫使顶杆3复位(缩回)。
【权利要求】
1.滑轨连接式顶杆加速顶出机构,包括撬顶块(I)、固定座(2)、顶杆(3)、轴销(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撬顶块(I)为金属制成的,一端平行另一端向上翘起呈斜坡台阶状的矩形构件,沿其长边轴线,低台段的端面及顶部设有“十字槽”滑轨(11),与其长边轴线平行的两个侧面的中部设有一个贯穿的轴孔;所述的固定座(2)为金属制成的矩形构件,沿其长边轴线,顶部端面垂直向下,设有二个对称的,顶、底二部都有沉槽的有内螺纹的穿螺孔,与其长边轴线平行的两个侧面的垂直中线上设有一个贯穿两面的轴孔,轴孔中心距底面高度与撬顶块(I)的轴孔等高;所述的顶杆(3)为金属制成的底部设有按轴线对称的二个平行台面的圆柱形部件,垂直于台面固定有一根贯穿于二个平行台面的定轴(31);所述的轴销(4)为金属制成的圆柱形部件; 二只固定座(2)置于撬顶块(I)的两边,轴销(4)穿过固定座(2)、撬顶块(I)的轴孔将它们串在一起,顶杆(3)底部的定轴(31)插入撬顶块(I)的“十字槽”滑轨(11)中;在模具的底板(Ol)上对应撬顶块(I)翘底部的位置装一个复位销(6),并在顶出板(02)上配以相应的通孔, 在动模框(03)底部的对应撬顶块(I)翘顶部的位置装一个顶销(5)。
【文档编号】B29C45/40GK103817880SQ201210490437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7日
【发明者】葛林钢 申请人:葛林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